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家后院是唐朝 >

第26部分

我家后院是唐朝-第26部分

小说: 我家后院是唐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工程设计公司处在SH市一个商业区,把自己的要求和设计公司说了以后,李愔懒得等,就去街上逛了逛。
  走在街上,李愔一边打量着商店里的商品一边想着如何能把这些东西搞到唐朝去,生活了一段时间,唐朝生活物资的匮乏让他苦不堪言,也该想想办法了,路过一家手表店,李愔停下,灵光一闪。
  “老板,你们这里可以定制手表吗?”
  “当然可以,但是一个两个的我们可不做!”
  “一百个行吗?”
  “这个可以,你想要什么款式的?”
  “我要古旧一点的自动机械表,上面的时间用繁体的子时卯时代替,可以吗?”
  “没问题!”
  离开手表店,李愔又买了一些零食回去,唐朝的饭实在吃不下去了,哪天他得把王府的厨子**一番,让他把二十一世纪的菜给做出来。
  设计院的效率很快,下午的时候,李愔就拿到了图纸,看看时间,他也该去工部报道了。
  工部尚书吕尚也算是李愔的老熟人了,李世民的旨意已经到了工部,李愔领了官服,正八经成了一个六品工部员外郎。
  “殿下,皇上交代过了,地下管道的事一概由你负责,需要多少劳役多少银子您只管开口!”吕尚把李愔拉到一边,小声道:“只是殿下得仔细点,这事不只皇上在看,太子殿下也在看。”,说完,瞥了眼坐在西北角落的一个年纪二十上下的官员。
  李愔并不认识那个官员,但吕尚意思很明显,那个是太子的人,“尚书大人,李愔既然领了员外郎的官职,那就是你的属下了,在这,大人不必再以殿下想称,把李愔当成一个普通官员即可。”
  吕尚明白李愔这是做戏,笑道:“殿下真是平易近人,那吕尚就斗胆了!”
  建造地下的管道刻不容缓,和工部官员寒暄了一遍,李愔打开图纸开始向这些官员讲述如何施工,同时他也知道了那个官员的名字叫赵节,任工部侍郎,是自己的顶头上司,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谋反,也有个叫赵节的,就不知道是不是他了。
  “建造方法很简单,开凿沟槽,埋下管道,最后回填,最重要的一点是坡度,这个坡度一定要把握好,否则这些水排不出去。”
  李愔上任总不能当个光杆司令,于是吕尚又派遣了两个九品工部主事给李愔,一个叫孔池,一个叫王慎,都是刚进的工部官员。
  “大人,这些都不是问题,难的是这个管道如何制作?”孔池问道。
  李愔早有准备,拿出了设计院设计的管节图纸,上面都是管道的具体形状尺寸,“把这个交给官窑,让他们按照这个尺寸和形状烧制陶瓷管道,告诉他们不必烧的华丽好看,耐用就行。”
  “是,大人!”两人领命而去。
  离开工部,李愔的心情有些阴霾,他一直不愿参与朝政就是为了避免引起某些人的注意,帝王之家无亲情这个道理他还是明白的,李承乾现在虽是稳坐太子之位,但依旧没有放下对弟弟们的警惕,这从李愔刚到工部上任,他就把自己的心腹安插进来足以看出一二。
  “是该未雨绸缪了!”想到李世民驾崩之后,李恪和李愔的悲惨宿命,他第一次感觉到了那让人不安的危机,“昨日李愔已死,今日的李愔决不重蹈历史的覆辙!”李愔暗暗发誓。
  似是感受到李愔内心的改变,红孩儿发出一声高昂的马鸣,迈着蹄子撒欢地向前跑去。
  


 第四十一章 糖葫芦

  “六哥,你怎么了,见到兕子不高兴吗?”
  早上睡得正香的李愔突然感觉身上多了一个活动的重物,这把他吓出一身冷汗,当看清了那个重物时他舒了一口气,原来是兕子赤着脚丫在他身上跳来跳去,而床边站着李治这个小子,正幸灾乐祸地笑着。
  李愔困得睁不开眼,又躺下道:“你们两个怎么来了,母后知道吗?”
  兕子奶声奶气地说:“就是母后让我们来找六哥玩的,说六哥时间最多,也最清闲。”
  “什么叫我最清闲?母后这是偏见,我很忙的!去找你七哥,八哥玩去!”
  兕子不乐意道:“我才不和他们玩的,木头一样,一点意思没有。”说完,又在李愔身上踩来踩去,不让李愔睡觉。
  “真怕了你们了!”这觉是睡不成了,李愔索性起床,抱着兕子就对着小屁股一顿打,他的力道并不大,兕子乐的咯咯直笑。
  李治站在一旁看着李愔和兕子玩闹,只是笑着,也不敢参与,李愔见了,心想这个李治倒是真如历史上写的一样,性格过于柔弱了。
  吃了饭,李愔决定带着两个家伙去东市玩,那里唱戏的,杂耍的到处都是,等他们看够了,就把这个两个小家伙送回去。
  因为带着年幼弟妹,李愔不敢粗心大意,调了四个护院专门跟着,防止出现什么意外。
  兕子和李治常年呆在太极宫中由长孙皇后抚养,鲜有出宫游玩的机会,一来是担心他们的安全,二来,也是兄弟姐妹中,年纪大的都有自己的事情,年龄小的都在宫中一样出不来,而从襄州回来的李愔成了唯一一个有自己王府,还比较的清闲的人。
  一手抱着兕子,一手拉住李治,李愔在东市专拣热闹的地方钻,看过耍猴,又去看唱戏,一路上他又买了一大堆小零食,乐得两个小家伙笑了一路。
  “六哥,你看!”胸口抡大锤表演刚结束,兕子的小手又指向了另一个地方,李愔转头看去,前面一个小摊子上堆着一些红色的东西,兕子的小手正是指着这些东西。
  李愔走近,看清这些原来是山楂,“兕子,你想吃吗?”
  兕子流着口水,拼命点头。
  李愔一向不喜欢这些酸不溜丢的东西,所以他从来不直接吃山楂,糖葫芦倒是吃过几次。
  “糖葫芦!”李愔想了起来,“兕子,稚奴,回去六哥给你们做个好吃的!”
  “好哦!”听到有好吃的,两个人都是兴奋地又蹦又跳
  太极宫,永安门。
  一行十五个白纱遮面的女子通过侍卫的盘查以后通过宫门。
  “真是人间绝色啊!”望着众女子款款离去的背影,侍卫乙道。
  侍卫甲附和:“那是当然,据说这是太子殿下引荐的歌姬,岂会差了。”
  “只是皇上勤于朝政,鲜有欣赏歌舞的兴致,恐怕太子殿下白费心喽!”侍卫丙收回目光,“可惜这些美人了,又得孤老宫中了!”
  “这谁又说的准!”
  “”
  紧跟着小宦官,十五个歌姬被领到她们居住和生活的彩丝院,这里居住的都是为宫廷宴席表演的歌姬,舞姬和乐姬。
  “以后这就是你们生活的地方,没有命令不得擅离此地,这是你们的柳管事,以后你们就听她的管教!”小宦官指着一个年龄三十上下的女人道。
  “是,公公!”
  点了点头,小宦官道:“柳管事,这里就交给你了!”
  被称为柳管事的女人恭敬地应了声是,她原名柳月英,专司编排歌舞,高宗时期就进了太极宫,说起来已经有十五年时间了。
  送走了小宦官,柳月英看着这个十五个正直豆蔻年华的少女,道:“这里的规矩很简单,第一不要随意离开彩丝院,第二勤奋练习歌舞,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心存幻想会被皇上和皇子看上,更不要妄图引。诱皇上和皇子,否则一经发现就是死罪,记住了吗!”
  “奴婢记住了!”十五个人脆生应道。
  在兕子的央求下,李愔买了一大袋子山楂回了王府。
  直奔厨房,李愔让厨子拿了一大罐红糖过来,这时的唐朝还没有白砂糖一说,只有熬制的红糖,甜味也是一般般,唐朝环境如此艰苦,李愔没办法,只能将就着用了,首先,他把山楂串起来煮熟,接着开始熬制糖浆。
  兕子和李治也在厨房里,闹着要看李愔做糖葫芦。
  糖葫芦说起来真没什么技术含量,糖浆熬好,李愔把山楂放在糖浆里滚了几圈,拿出来又冷了一会儿,糖葫芦大功告成。
  “给,小馋猫!”李愔给两人一人塞了一个糖葫芦,其余的给他们包起来。
  兕子和李治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东西,拿起就咬了一口,山楂的酸和红糖的甜同时入口,香浓爽口,两人吃的津津有味。
  “太好吃了!”李治到底比兕子年长几岁,吃东西也快,叫了一声,他又拿起一个串,兕子见了,赶快又摸起一串拿在手里,生怕自己吃亏。
  看着两个小家伙狼吞虎咽的样子,李愔道:“别急,想吃多少有多少!”,说完,继续制作起来糖葫芦,他明白这个两个家伙回到太极宫肯定会去炫耀一番,他还不如制作多一点,让他们拿回去,让宫里的弟弟妹妹都尝尝。
  这边制作糖葫芦,李愔又让金大谦去编了一个插糖葫芦的那种架子,方便携带糖葫芦。
  忙活到黄昏的时候,李愔又做好了五六十串糖葫芦,这时金大谦拿着一根上部扎着稻草的木棍过来,李愔有样学样,把糖葫芦全部插在了上面,让护送兕子和李治的侍卫扛着。
  一人吃了四五串糖葫芦,两个家伙还是不想回皇宫,赖着不走,非要在王府过夜,李愔哪能由着他们,把长孙皇后搬出来吓唬了他们一下,兕子和李治才不甘心地回去,说过段时间再来玩。
  延喜殿,长孙皇后正准备差人去梁王府的时候,兕子和李治回来了,跟在他们身后的侍卫还扛着一个插满糖葫芦的棒子。
  长孙皇后何曾见过这种东西,疑惑道:“这是什么?”
  “六哥说这叫糖葫芦!”兕子扑到长孙皇后怀里道,李治则是拔下来一根递给了长孙皇后,道:“母后,您尝尝!”
  “这个李愔,又搞出了什么奇怪的东西?”长孙皇后说完,咬了一口糖葫芦。
  “味道不错!”长孙皇后尝了几口,赞道。
  李治嬉笑着又把一张纸从怀里掏出来,“六哥还把制作的办法写给了稚奴了,说让兕子和稚奴以后天天能吃到糖葫芦。”
  长孙皇后接过纸条,上面写着糖葫芦的制作方法,于是吩咐小黄门,道:“把这个单子交给御膳房,让他们学会制作。”
  


 第四十二章 忽悠李世民

  兕子和李治把李愔的糖葫芦分发给自己兄妹以后,顿时让李愔的名字在皇宫中更加响亮了,以前的洗发水和香水让嫔妃们对他的印象已经大有改观,现在弟弟妹妹也是格外崇拜他能发明这么好吃的东西。
  剽窃后世成果的某人毫无所觉,在工部喝茶吹牛了一上午,下午旷工去小山坳,现在金大谦主管王府,苏沫儿这个丫头倒是成了盛唐商会的实际管理人。
  在工坊转了一圈,查看了新闻纸的储量,李愔觉得现在可以开始报纸的制作了。
  “办个招聘会吧!”办公处里,李愔对苏沫儿道,印刷工作必须得有人对铅字进行排版,而这一点,工坊里的奴隶是办不到的,只有那些认字的人才能承担这项工作。
  苏沫儿早就盼着这一天,她一直等着看报纸能在长安起到什么样的效果,而招聘会这个词,李愔也和她解释过了,就是招人干活。
  李愔下令,苏沫儿立刻行动起来,写了一张告示让人贴在了那些文人经常出没的地方。
  “盛唐商报面向广大才子招贤纳士,主编一人,责编五人,记者十人,待遇优厚,一日工作四个时辰,包吃包住,具体月俸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