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太尉新传-第5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圣上自有圣上的考量。我等自然是无从揣摩。”高俅将此话轻轻带过,见严均在一旁低低叹了一口气,心中明白对方已经心有所悟。
只不过,这些话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想必就是刚刚提出问题地阮大猷,也不可能一点准备都没有。
“今日我找你们过来,是有一件事想要知会你们一声。”高俅深深吸了一口气,这才继续道,“我的回京对于蔡氏父子来说是一个极大的不安定因素。因此。圣上很可能准了我的辞呈。也只有这样,将来蔡元长致仕,才有真正的可用之机。”
听到这句话。严均和阮大猷不禁勃然色变,相互对视了一眼后,全都陷入了沉默。良久,严均才开口问道:“这是不得已的办法,只是,伯章你就不担心”
“事已至此,担心又有什么用?”高俅摊手苦笑一声,眉宇间却露出了几分昂扬,“即使因此而真的绝了仕途,说实话我也没有多少好遗憾的。先是王厚挥师取了湟州西宁州。然后又是你严均达平定西北,不仅取下了灵州兴州,更是将我大宋地心腹大患远远向北驱赶了出去。就连曾经压过我大宋一头的辽国,照样是芶延残喘。唯一的遗憾,就是日渐崛起的女真了。一日未除如此心腹大患,我又怎会轻易言退?”
一直听到这最后一句,严均和阮大猷方才定下心来,同时相视一笑。室内略有些僵硬的气氛也随即活络了开来,阮大猷说起了朝堂最近发生的几件趣事。而严均则说起了李纲的婚事,最后哈哈大笑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李伯纪也老大不小了,京城不少名媛还紧盯着他。如今这下聘一事传扬出去,也不知有多少官宦人家都重新挑选佳婿了。”
“娶妻容易嫁女难,真真是一点不假。”阮大猷也接上了口,又自嘲道,“所幸我没有女儿,不用担心这种事,否则选中的佳婿被别人抢了,只怕是心头郁郁。不过,说起来韩粹彦还真的是会生女儿,凭着相州韩氏的声名,更不怕女儿嫁不出去,真真是好福气啊!”
听到阮大猷堂堂一个中书侍郎也发这种感慨,高俅情不自禁地翻了个白眼,没好气地道:“若是你有女儿,只怕是早被人抢去了,哪里还会留到今日?向来金明池前抢进士都是出名地,你一个相公出马,哪个单身地进士会出口拒绝?”
三人大笑了一阵,严均却想起了另一阵传扬甚广的事,心中便有些不安。趁着如今话说开的功夫,他便斟酌着语句问道:“伯章,我倒想问你,令千金地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
阮大猷闻言也露出了关注的神情,他亦是不得不如此。政事堂诸人中,他比何执中的资历更深,在这个位子上坐的时间更长,但是,身上的高党烙印却是没法去掉了。倘若高俅的仕途因为这种事情而受到阻碍,那么,他也同样会受到威胁。从本心来说,对于迎娶公主或是联姻宗室这种尊荣,大宋的文臣并不是十分热络的。
人家都已经问了出来,高俅便不好再出言搪塞,略一沉吟便说道:
“提出此事的乃是圣瑞宫孟后,不过孟后未曾复位,对于朝政向来也不经心,会提出这种事情,一定是有人在背后撺掇。昔日孟后被废,朝廷在位的这些大臣多多少少都有些干系,但在圣上将孟后从瑶华宫迎回圣瑞宫之后,各家大臣无不曲意弥补,所以这一层已经不再重要了。我听说,蔡攸地夫人宋氏出入圣瑞宫频繁,兴许便是她在其中作梗。”
“圣上至今还没有正面表示心意这就有些可虑之处了。”阮大猷毕竟比高俅严均年长,此时皱着眉头思量了开来,“伯章,圣上喜爱令千金的事情,宫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所以,说是想要她当儿媳估计也不是空穴来风。之所以圣上没有提出来,只怕也在担心此事对你的影响。太子殿下和嘉王”
说到这里,他便拿眼睛去看严均,却不再往下头说了。
此中关节大家都很明白,太子妃也就是日后的皇后,自然尊荣无双,但是对于一个家族而言却未必是好事。而且,大宋的皇后除了钦圣向皇后和昭怀刘皇后乃是出自文臣之家之外,全都是出自禁军世家,所以说,文臣——尤其是大权在握的家族出现一个皇后,绝对是朝臣无法接受的。
而倘若高嘉嫁给嘉王,凭借天子对高俅的信任,高俅说不定还能继续当他的宰相。但问题在于,嘉王赵楷不是寻常地亲王,而是皇次子,也是天子官家最喜爱的皇子。如此一来,倘若太子有什么万一,或是出了什么纰漏,只怕嘉王还是有问鼎大宝的可能。退一万步说,只怕就是如今的皇太子赵桓,对于这个弟弟肯定也不是没有提防的。
“只可惜我儿子太小!”严均这句话的感慨惋惜之意显露无遗,“京城官宦子弟虽然不少,但也找不出几个像样的。当然,都还太小了,是好是坏看不出来,倘若再过几年说不定还行。唉,真真是一件难事。”
“能拖则拖吧!”高俅如今只有用一个拖字诀,此时长长叹了一口气,转而苦笑道,“说着说着竟被这种儿女之事耗去了大半时光,倒是把正事给忘了。我问你们,册妃的事大约已经差不多了吧?”
“大约快了。”阮大猷对于此事向来不怎么上心,此时便随口道,“大理将来便是我国藩属,所以大理公主大约会比高丽公主早入宫几日。高丽使团如今还在仪制问题上缠夹不清,礼部那些人已经头痛万分了。对了,伯章你问这个干什么?”
高俅却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转头向严均问道:“均达,李伯纪回来之后,可有对你说起高丽如今国中情况?”
“他提到过。”严均虽说是枢密使,但如今军情比不得朝局重要这种时候,他自然也不会把全副精神扑在小小一个高丽上,思忖片刻便若有所思地道,“李伯纪说就他看到的高丽军队来说,士气固然是还算高昂,但装备不怎么样,而且以高丽的国力来计算,难以支撑长时间的进兵。而高丽虽说是岛国,海运也还算便利,但是却不像我国这样有武装海船,更没有什么海军。此番看到我国的军事威慑力量,他们的使团可能会向我国提出这方面的要求。”
这种事阮大猷还是第一回知道,毕竟,自从政事堂归政事堂,枢密院归枢密院之后,军政就大体分开了←越听越是眉头紧锁,最后干脆」冷笑道:“他们倒是好盘算,一个公主就想让我国做出这样的让步?”
高俅却顺势微微一笑:“让步固然不行,但是,他们的要求也不是没法办到的。”
手机小说网随时随地享受阅读的乐趣!
第四十章 谢幕亦是开幕曲
一脸两次纳妃大典让京城百姓好生津津乐道了一回,仅仅是那长长的嫁妆行列就已经让围观百姓啧啧称羡,更不用说两国同时送出的那一队陪嫁侍女了。对于寻常小民而言,自然是重色多于重德,一面在那里悄悄品评那些侍女的长相,一面在猜测车中重重帷幔中的公主。而当这两件大事尘埃落定之后,街头巷尾依旧可以听到对此事的种种议论。
送嫁的事了结,大理此次请求册封的事又已经有了结果,使团自然不好在京城多呆。然而,正当高明清松了一口气准备回国事宜时,却等到了一个大大出乎他意料的消息——大宋天子居然亲口邀他在京城多留一段时日,等过了年再走!
若是没有先前那一档子事,只怕他会受宠若惊,但现在却是心中叫苦都知道先前那段公案还没有了结,高家虽然掌握了大半个大理,可在这大宋却根本没用。早知如此,他必定会苦苦劝父亲不要兵行险招——如今的大理已经不是刚刚立国那一会了,大宋的西南已经比以前安稳了不少,而就他在东京城听到的消息来看,大宋的军队更不是好对付的。倘若宋人一朝起意南下,而三十七部再这么一倒戈,只怕是高氏多年的基业便会就此毁于一旦!
因此,在正使一行上路时,前去相送的他便是一脸强装的笑意,看上去十万分勉强。而行前乌蒙王罗斡对他说的话更是让他心惊肉跳。
“高将军,大宋册封的大理王是什么样的官衔,你最好去打听一下,别因为令尊的一点想头而招来了弥天大祸。对了,托你的福,我们这些藩部首领这一次全都得到了大宋天子的册封,实在得道一声谢谢才是!”
出城走了一日,使团便在驿站中歇息。而避开旁人,驿官便将罗韩带到了一个不起眼的小房间中。笑吟吟地请其入内,随即便转身开溜了。尽管心知肚明里面等候的是谁,但罗斡还是忍不住心头一阵激动,回头看了看周围便推门入内。
一进门,他便看到那边地书架前站着一个巧笑嫣然的女子,不由脱口而出道:“阿玲!”
“父王!”白玲亦疾步走上前来,一把抓住了罗择的双臂,却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说不是亲生父女。但她早已将对方视作了真正的父亲,此刻久别重逢,千万言语却都堵在了喉头。良久,她才迸出了一句话:“此次你一走,就不知道什么时候相见了。”
“你嫁了一个好人家,我这个当父亲的就放心了!”罗斡毕竟是大山中长大的豪爽男儿,伤感的情绪只维持了一小会便消散而去,“此次我进京多亏了你相公相助,乌蒙部得到的好处不计其数,将来也不必仰仗别人过日子。我乌蒙部并不在大理三十七部中。却和他们都有些亲族关系。此番混在大理使团中前来,原本是担了干系地,如今就好了。再不用担心那么多。”
听罗斡这么说,白玲心中自然欢喜,面上自然而然就流露了出来,最后却有些惋惜地道:“原本我还想把儿子带出来让父王看看,却怕惊动了别人,以后也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机会”
“你那夫婿是做大事的人,这种事情自然得小心。”罗韩见白玲如今愈加娇艳,忍不住又感慨道,“看朝廷的架势,他日大理只怕也不会放过的。我知机在先。以后还能占些优势,否则像高明清这样不识相,肯定会给整个乌蒙部带来大祸!”
“高明清!”
提起这个名字,白玲自然是咬牙切齿,好一阵子方才平复了情绪,但仍免不了恨恨地道:“倘若不是此人最,相公怎会遇到这许多麻烦事?高氏世代为大理相国,想必是舒心日子过久了,居然把主意打到了这里来!”说到这里↓深深吸了一口气,遂不再纠缠这个话题,而是郑重其事地嘱咐道,“父王,朝廷即将设沪南沿边安抚司,今后在西南只怕也会有大动作,你在诸部之中颇有影响,若是亲善的,不妨让他们收敛一下,日后必有好处。至于那些冥顽不灵的,便随他们自取灭亡好了。”
罗择知道白玲这些话不外乎是替高俅嘱咐的,自然是点头记下,心中却不禁狂跳不止。西南的局面等闲是不好动兵的,光是那些乱七八糟地峻岭之中,便足以藏下无数蛮兵,而即使是再好地骑兵或是步卒,在这样的地方也难以发挥出两成本领。难不成,大宋真的是动起了以夷制夷地心思?
他想着想着连忙定了定神,脸上的神情亦镇定了下来←身上有汉人血统,因此在立场上也更偏向于大宋,只要能够保住自己的部族和地盘,其他的他并不十分在意。毕竟,螳臂当车智者不为,这一点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