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高太尉新传 >

第225部分

高太尉新传-第225部分

小说: 高太尉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然。”严均露出了一缕深重的自信,一字一句地道,“夏兵如出,,必定会大张声势,说不定还会以和辽人合攻作为幌子←们如若出兵,渭、延、庆三州必定首当其冲,其兵必定是精骑,如果布置得当,未必会让他们得逞!”

    “哦?”

    这下子其他三人全都来了兴致,这几年河西房和北面房全都由严均一个人掌控,就连蔡卞也难以插手,谁都没想到严均居然会有这样的把握。毋庸置疑,西夏和京城相隔数千里,能够精确地掌握对方动向,除了犀利的判断力之外,便只有用间这一个方法了。

    “李乾顺崇慕汉学,重用汉官,这在西夏国内也曾经激起过反对。但这并不是说,西夏便荒废了军事!西夏全民皆兵,上马为兵下马为民,这已经是它立国以来的惯例。而统兵将领从一些世代掌兵的贵族手中到了李乾顺的心腹亲信手中,看似减低了战斗力,却也在同时降低了将领擅权的风险。李乾顺的步子一直走得很稳健,可是这一次,他却不得不冒风险。”

    高俅此时终于回过了神,微微一笑道:“他于元符年间上表称臣,更多的原因是兵败而并非心甘情愿,所以当然时时注意我军动向。此次他若是再忍得住,恐怕就是圣贤了。好了,均达你不用卖关子了,把腹案说出来让我们听听!”

    严均当下也不客气,用茶盏等物在桌子上摆出了渭、延、庆三州的地形,然后低声说出了自己的布置←越说声音越低,最后几近微不可闻,然而,对面三人的脸色却全都变了。

    末了,严均才挺直了腰,语气肯定地说:“多罗巴逃遁无踪,必定会去西夏搬救兵,图谋合击之道※以,时叛时安的羌人不足为恃,不仅如此,还应该更加着力提防。长此以往,青唐一带的拉锯战就不会结束,这将牵制我军大部分精力,更是一场消耗战,对于我大宋是极大的祸患。西夏既然能够兴汉学用汉臣,为什么不让羌人也来体会一下中原汉学?另一点就是,应该吸取赵怀德一事的教训,扶持羌人不应该只扶持一家,而应该明里暗里挑出三四家实力旗鼓相当的,这样一来,便可避免一枝独大。”三人早就为严均先前的一番布置所动,此时更觉有理。蔡京斜眼看了看严均,心中颇有惋惜。可惜了,这样一个年轻俊杰却因为避嫌而不和权贵联姻,要是再多了这么一个女婿,自己又何愁将来之事?他的长子蔡攸虽然已赐进士出身,拜秘书郎,但始终于大事眼光上有所欠缺,叶梦得虽好,却早已娶亲并非自己家人。看来果真应了一句话,天下事不如意者十之**。

    手机小说网随时随地享受阅读的乐趣!
第六章 解酋头希晏进京
    由于是加急信件,因此王厚数日后便收到了高俅手书。如今他乃是一方帅臣,自然不比当年蹉跎岁月,对于高俅这个举荐者更是感恩戴德,但凡有事奏报朝廷则必先知会。此番接到手书,他的第一反应便是朝廷有所措置,及至展开观看之后,他却有些愣了。

    西北军中藩汉杂用乃是一贯的旧例,而高永年更是以麾下藩兵众多积功累累而广为人知。这一次,高俅特地来信却是为了提醒他让高永年防备那些羌人亲兵,是不是太过小题大做了?尽管心里很有些嘀咕,但他还是反反复复思索了几遍,一想到多罗巴踪迹全无和西夏的蠢蠢欲动,他再也不敢轻视这种可能,连忙派人去请童贯。

    倘若说童贯最初担任监军的时候还只是离开大内禁中建功立业,那么,一年多的仗打下来,他的野心便不可抑制地膨胀了开来。如果不是每次在封赏之外还会接到赵佶严厉的申饬,恐怕他早就直接插手军政了。但是在现如今,他至少在面上仍保持着对王厚这个支的尊重,一听得京中来信更是提起了十分精神。

    “高永年在羌人之中颇有威望,麾下羌兵不少确实是事实,可是,他在西北打了这么多年仗,始终没有出过任何纰漏,高相是不是太过小心谨慎了?”无独有偶,童贯和王厚的想法一模一样,略一沉吟便笑道,“高相一定是在京城中听到了什么风声,所以才提醒一声罢了。既如此,王帅便遣人知会高永年一声。让他心里有个数就够了!”

    王厚听童贯如此说,正好合了自己的意见,想了想便立刻动笔写成了一封急信。又命人送往鄯州给高永年。如今虽然西北战云密布,但毕竟仍未殃及鄯州一带。因此这支监军两人一忙活,便把这件事丢在了脑后←们并不知道,仅仅是数月后,这谶语便险些成了现实。

    虽然奉命押解谿赊罗撒,但接到了政事堂密令之后。姚平仲便舍弃了原本准备好的囚车,用了一辆坚固结实地马车运送谿赊罗撒上京←带着百多人日夜兼程地赶路,沿途几乎只在驿站中歇了三次←和麾下军士固然还能支撑得住,谿赊罗撒却已经有些吃不消了。

    自忖到了京城也是死路一条,谿赊罗撒这个在青唐呼风唤雨的羌族王子干脆不肯吃饭不肯喝水,若不是姚平仲喝令人强行给他喂食灌水,恐怕早就死在了半路。饶是如此,一行人也足足用了十二天方才赶到了京城。

    由于谿赊罗撒属于叛臣,因此既不归刑部也不归大理寺,姚平仲将人一解到京城。便有政事堂书吏带着公文自去安置,也省却了姚平仲一番麻烦←乃是奉旨回京的武官,因此未得圣意不敢私自回家。只得于禁中之外等候,那一身戎装顿时引得无数行人驻足,就连一些低品文官也不时投来好奇地目光。

    “看,那个就是单骑拿获青唐王子的少年将军!”

    “左右不过十六七岁嘛。真那么了得?”

    “那当然,人家可是山西姚家地人!”

    “怪不得,关中二姚当初可是赫赫有名,果然是将门虎子!”

    听到耳边各式各样的议论,姚平仲顿时觉得心潮澎湃,暗暗握紧了拳头。身为姚家子弟,他既知道身上责任深重,又知道在外不能有半点举止失当,因此这一年多在军中可谓是奋力争先,终于拿到了这么一次大功←一面在心中打点着待会面圣时的对答,一面想着家中情形,一时竟是呆了。

    一个高高瘦瘦的内侍一溜烟地自禁中跑了出来,左右扫了一眼便直奔姚平仲而来:“可是姚指挥?”

    姚平仲一个激灵回过神来,应声答道:“正是末将!”

    “原来你就是圣上一直记挂的那个少年将军!”那高瘦内侍上下打量了姚平仲,突然笑道,“圣上在福宁殿召见你,只有高相一人在那,你用不着紧张,跟我来吧。”姚平仲见来人一团和气不卑不亢,不由暗自点头,连忙跟在了那人后面。一路走着,他便听到那人不停地向自己说着宫中近况,显然是在提点面圣时应该注意地地方,不免揣测起了其中奥妙。待到临近福宁殿时,那人方才转过身来:“刚才那些都是曲押班交待小人告诉姚指挥的,圣上最喜年少将军,姚指挥少年得志,此番必定能得重用,小人便在此先恭贺了!”

    对方突然这弯腰一礼顿时让姚平仲措手不及,只是一愣,对方便又站直了身子,这一礼竟是生受了。记起祖父教导的不能随意交结内臣,他只得淡淡地问了一句:“你叫什么名字?”

    “小人梁师成。”进得大殿后,他还在思考那个梁师成究竟在打什么主意。及至下拜面君,他方才把一应杂乱的情蝎都丢在了脑后,专心致志地应付起现在的场面来。果然,只是片刻,他便听到头顶上传来了一阵爽朗的笑声:“姚家果然是后继有人,当日朕没有看错人,这样的少年英才,不去战阵上建功杀敌岂不是可惜了?起来吧,朕倒想看看这一年你有什么长进!”

    姚平仲依言起身抬头,见御座上的天子官家正饶有兴致地打量着自己,连忙低垂着头不敢仰视。但只是这一眼,他便瞟见了一边的高俅,心中顿时大定。

    “不错,人是瘦了些,但精气神似乎与以前不同了!”赵佶满意地点了点头,突然朝着旁边的高俅道,“不到十七岁便有这样地成就着实难得,他既然已经在战阵上立了功,朕倒有些不舍得再让他冒这样的风险了。伯章,不如直接编入捧日诸军”

    “圣上此言差矣!”高俅见赵佶又犯了这老毛病,连忙笑着打断道,“将门子弟正应该纵横沙场建立功勋,姚君瑞也是在战场上磨练了大半辈子方才最后任了殿帅,圣上现在将他留在了京城,岂不是磨折了一员大将么?”

    “哈哈哈,伯章说的是,是朕想左了!”赵佶醒悟到自己失言,立刻遮掩了过去。”西北还有地是仗要打,当初神宗皇帝宿卫王恩也是凭一己之力在羌人之中竖不世威名,如今你也曾经充任朕的班直,不过十七岁便能在沙场建功,将来必定会为朕写下一段佳话!”

    “圣上谬赞,臣愧不敢当。”姚平仲慌忙退后一步拜谢道,“臣蒙圣上钦点于西征军中效力,自然应当殚精竭虑报效皇恩。”

    “唔,好!”赵佶闻言更觉大悦,他如今自己都不过二十出头,对于这些和自己年纪相近的人自然是好感多多,“你如今是马军营指挥使?”

    “是——”

    “先后两次建功仍为一营指挥是不是封赏太轻了?”

    高俅知道这句话是问自己的,不由被噎得一愣。这还太轻,要知道,先前若不是王厚力荐,姚平仲最多得一个步军指挥使便了不起了,哪里会升得那么快?可天子官家嫌慢,他也只好朝姚平仲丢了个眼色,这才欠身答道:“圣上,希晏两次战功共转了六官,这已经是相当重地封赏了←还年轻,圣上总不会让他今后无可晋升吧?王处道两次突出其功,朝中已经有人颇有微词,圣上若是爱惜他,不妨等他再立奇功时封赏也不迟。”

    赵佶这才释然,当下又问了姚平仲军中景况以及西北形势,见其对答如流不免欣喜,最后便转头朝高俅道:“既然不便加官,他留在熙州也是闲置,毕竟那边最近不会有什么大战事。伯章,你看呢?”

    听到赵佶的话,高俅突然心中一动,脑海中转过了无数念头。几乎是顷刻之间,他便为之前一直头痛的问题想到了一个答案,此刻顺势建议道:“圣上既然这么说,臣倒真的有一个好主意。圣上已经下令改鄯州为西宁州,而那一带虽经安抚,却仍旧是羌人众多。知西宁州高永年的麾下以刘仲武为副,蕃汉混杂,比起蕃将来,汉将反而更少一些,不如将希晏补进去?”

    “西宁州?”

    听到这三个字,赵佶和姚平仲同时思索了开来,一个在考虑是不是太危险,一个却在掂量高俅的用意。最后,赵佶略有犹豫地点了点头:

    “那便照伯章的意见办吧,不过,须得让一个人和他同去。就是那个上次那个和姚平仲一同作为骑兵,并缴获谿赊罗撒黄屋筛旗的于达,就是他了!”

    皇帝御口一张便为西宁州多了一千人,高俅顿时苦笑连连。不过想到不久之后那边很可能会有大战,他也懒得出言驳斥。多了两营一千人也好,再加上还有刘仲武在高永年身边看着,如果仔细些决不至于发生那种问题。对了,刘仲武他似乎会有一个相当了不得的儿子,究竟叫什么来着?天哪,自己为什么就没有过目不忘的记忆

    手机小说网随时随地享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