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扫晚清的坦克军团-第4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坦克的生产也进入了热火朝天,空前未有的阶段,一个月可以生产五百余辆。各型都有。
这些生产,巩固的后方,强大的物资保障,使栗云龙能够集中精力,研究军事战略。
部队的编制划分,有了新规定,海参崴地区的部队,为北方战区,番号为第一集团军,将来的展方向,就是北方方面军。或者是第一军团。在朝鲜的所有部队,为东方战区或者朝鲜战区,部队集中为段大鹏的第二集团军,孙武的第三集团军,荣美尔的第四集团军,在辽东半岛上的龙飞和曹福田师团,加上地方部队补充,为南方战区,统称为第五集团军,栗云龙的军团部属下两个小师团加上俄罗斯的盟军,合为第六集团军。
三大战区,六大集团,其中,有四个集团军都集中在从满洲吉林奉天一带直接朝鲜,鸭绿江,平壤,汉城,清川。势力所指,已经在朝鲜的南部。
六个集团军的实力并不等同,侧重也不一样,比如,第一集团军的陆军兵力最少,第四集团军后来得到了大量坦克装备,成为钢铁军团。陆军决战的主力。
日本海军的溃败和撤离上海地区,并不意味着日本政府和大本营的屈服,相反,从震惊和哀伤里缓过劲儿来的日本政要,显示出坚忍不拔的意志,。
朝鲜釜山,南部的第一大港口,因为地处朝日对峙的边缘而形势日益紧张。在阳光照耀在海面上,为生计所迫不得不冒险下海的朝鲜渔民,忽然看到了远处一大片黑暗的地平线。
“那是什么呀?”
“什么?”
几个渔民还没有将渔网捞上来,还没有弄到几个口粮,就现了不对。
“不会是大鱼的脊背吧?”有人猜测着。
“瞎说,有那么大的鱼吗?真有那么大的话,完全可以一口将朝鲜都吃进去了。哈哈哈哈。”
“可是,那你们说那是什么?”
“鬼才知道!不会是海市蜃楼吧?”
衣衫褴褛的渔民们忽然担心起来,海市蜃楼倒不怕,万一是日本海盗呢?从来,在这朝鲜的东南海面上,就不安静,日本的浪人也不知道从哪里生出来的,怎么那么多,杀人放火,什么坏事都干,薄弱的朝鲜水师简直成了摆设。
“快走吧!走!”
“对对,你们看,那些东西正往这儿移动呢!跑得很快!”
“是不是日本的舰队?”
“啊,舰队?快跑啊!”
这次,真的是日本舰队,日本第二特混舰队,在司令官上村中将的带领下,在英国和德国的大力援助下,又恢复了往日的骄傲,二十三艘巡洋舰,六艘战列舰,三艘航空母舰,那真是黑压压的一大片,难怪连一心扑在渔网里的朝鲜愚民都现了不对。
朝鲜渔民的船当然跑不过近代技术武装起来的日本舰队,很快,日本舰队就赶到了,然后,几乎与朝鲜渔船同时,逼近了釜山港。
数万人口的码头西面城市,是釜山的核心,而港口里,停泊着朝鲜水师的一个舰队,所谓舰队,不过是三艘炮艇,四艘普通渔船改造成的军舰,总七艘军舰,只有两艘是机器动力,使用煤炭蒸汽。
看到了日本舰队逼近,港口内的朝鲜水师,刚开始还有一些人想要抵抗。于是,有两艘军舰向前,堵截在港口外面,朝鲜的釜山水师指挥使李成算倒是个硬汉子,率领亲信努力向后前。
在上村的旗舰上,可以看清两艘小得可怜,简直象玩具一样的军舰在海面上漂浮着,上面还挂出了拒绝进港的旗帜。
上村哈哈大笑。“我们真倒霉啊,就连朝鲜的破军舰也都想来欺负了!”
“是啊,将军,真是可笑。”英国参谋官邦德上校随声附和。
“开炮吧,我们要让朝鲜人知道背叛的滋味!”中将嘶声命令道。
因为朝鲜的军队,在甲午中日之战以后,被日本控制,所以,其釜山的水师,曾经归属于日本人指挥掌握。现在,他们居然敢拒绝日本舰队,自然被看成了叛乱。当然,这是日本强人的逻辑,与智商无关。
“我们只用一艘战列舰就足够了。”邦德上校建议。
“不错,已经是绰绰有余了!”上村乐呵呵地说:“朝鲜人不是中国新军,釜山也不是海参崴!”
实际上,上村另有打算,还不想彻底就歼灭了釜山港口里的朝鲜水师,他想俘虏这些人,作为自己的仆从军,那样的话,可以取得更方便更有效的成果。
一艘战列舰向前突出了位置,然后,象摆poss的模特,身躯一摇,将左侧对准了釜山港口外的那两艘朝鲜海上小蚂蚁。
一阵狂暴的炮弹,两艘朝鲜军舰转眼间就在剧烈的爆炸声中失去了踪影,朝鲜水师指挥使李成算没有算到自己的危险结局,只想以声势恐吓日本人,他的一套说词已经想好了,对,就利用中国新军的威力来说事儿,你们日本第三舰队就被打光了,难道还不思悔改吗?
他没有想到,日本人根本不给他任何讲理的机会。
击沉了两艘朝鲜军舰,日本的战列舰队就停泊在港口的外面,十数艘巡洋舰象一群歹徒夜里闯进大富豪家的后宅现了金钱美女一样,疯狂地向前冲锋,呼啦啦就闯到了港口里,然后,将炮口对准了剩余的朝鲜军舰。
朝鲜军舰连反抗的余地都没有。它们的身材太小,炮的口径也太可怜,看看日本军舰,许多人扑扑跳进了海中逃生去了。
几艘军舰上都打起了白旗,朝鲜残余水师投降了。
于是,日本的海军舰队就派遣了后面的运输船,开始向港口里运送兵员,一船一船的日本陆军士兵,在运输舰上翘以待。怀里抱着步枪,嘴里哇哇乱叫着。“班哉,班哉!”
朝鲜的军舰上,已经由小艇登上了许多日本海军士兵,他们将军舰完全控制了,接着,这些小型的军舰,也成为清理海港,协助日军登陆的一部分器具。
三十几艘大型运输船,包括三井家族,三菱家族,几大门阀的海运船队,正帮助日本军队运输兵员。每一艘船上,都装载满了兵员和武器。就连许多巡洋舰上,也有陆军官兵的身影。
日本陆军第第二特混舰队的掩护下,在朝鲜本土登陆了。
乃木大将和上村同在一艘军舰上,虽然英国人一再炫耀他们支援日本的战列舰队是多么先进庞大,还是没有引起乃木大将的兴趣,乃木虽然也崇敬英国的强大,赋予,辽阔,可是,更尊重德**队的原则,毕竟,他是个陆军的将领,对陆军更加熟悉,在日本人的眼睛里,更为遥远的德国,才可能是比较长久的日本朋友,而军舰满世界乱飞的英国,在亚洲已经成为日本扩张的严重障碍,虽然现在英日关系正在蜜月期间,日本的大陆政策已经出笼了很多年,日本人的意图是征服世界!
釜山的城市里,已经乱成了一锅粥,许多市民开始惊慌失措地溃逃,码头上,已经看不到朝鲜人的影子,虽然那些逃跑不及的朝鲜水军已经做了俘虏,正在帮助日本士兵搬运东西,严格的说,他们已经成为日军的附属了。
日本特混舰队的航空母舰也没有闲着,先后放出了十几架飞机到釜山的西面纵深地带进行侦察,日本人在这里布置了很多眼线,本来是稳操胜券的,只是因为第三舰队的倒霉才格外小心谨慎。
光复满洲 二十八章,釜山血海
就要读文学网 更新时间:2010…11…26 11:47:41 本章字数:5561
日本政府的决心很大,第三舰队覆没的悲伤很快就被火热的进军场面所激动所冲淡了,日本大本营和天皇,御前会议,内阁,都决心将战争打下去,一个舰队的失利能够算什么呢?
第三军四万余人在朝鲜的南部港口釜山登陆以后,很快就建立了纵深地带的占领区。然后,以之为根据,第三军开始建立了巩固的登陆场。接着,在第二天和第二天,第三军的其余部分一万余人,也陆续来到了釜山。
在釜山,日本军队实施了野蛮的占领,因为朝鲜人已经投降了满洲新军,成为日本人的敌人,所以,日本军人决心好好地惩罚一下朝鲜人。
日本第三军这时候的编制是这样的。
第第第第三军,目前有三个师团,近六万人,在后来,当朝鲜战场的战争趋于激烈时,又从国内将新近动员的部队陆续加入进来,他们是:
后备步兵第第2旅团,攻城特殊步队(攻城炮兵司令官丰岛阳藏少将,并兼第第1军转属的野战重炮兵)。
尔后再加入第7师团(师团长大迫尚敏中将,原团部驻防地日本旭川),后加入骑兵第2旅团。
也就是说,日本第三军规模最大的时候,有四个师团另四个旅团,一个攻城特殊步队,一个野战重炮兵部队,以一个师团两万统计,十万左右。
之所以由第三军先开始动手,是因为第一军的主力一部,编制在前鸭绿江兵团里,在平壤和汉城都遭到了挫折,士气正在恢复中,武器装备的改良也在英国人的帮助下进行,第二军奥保巩军长偏偏生了病,正在治疗期间,且部队还没有完成补充编制,所以,第三军充当了急先锋。
乃木大将亲自下命令,要求第9师团(师团长大岛久直中将)派遣一个步兵旅,一个骑兵团,对釜山附近进行拉网式地搜查。
乃木将军是日本武士道精髓浸染,德国现代军国主义哲学强化,东西合壁的战争狂人,早十年前,他还是旅长的时候,就亲自带领部队冲锋一线,一举击溃了在旅顺顽抗的大清官军,获得了极大的名声。他的性格坚毅,顽强,遇挫愈勇,敢于打硬仗恶仗,真实的历史上,在旅顺军港的东西两面的山地上的战斗,特别是2o3高地的战斗,就是由这位日本战神打的,这位更喜欢肉搏冲锋不按常理出牌的日本悍将,遭到了惨重的损失,仅仅第三军就死伤五万余人。他的两个儿子也在此战役中死亡。
“要严厉地**朝鲜人的反抗,消灭他们的反抗意识,使他们屈服于大日本帝国的武威之下,永远也不敢再背叛!”
这就是乃木大将的军事哲学,这位战争狂人因为早死了几十年,没有经历二战时期日本的辉煌和悲剧,他在明治天皇死亡的当天,以天皇颁的指挥刀,切腹自杀,成为日本武士道自残的活**。随同的还有他的妻子。他以事实证明了,日本的神道教,真的是邪恶的宗教。
岗直聪米少将接受了任务,然后,开始行动,他详细地考虑了很久,分派了任务区域,对具体的搜查行动做了明确的要求。“想方设法震慑朝鲜人,使之永远畏惧我们日本帝国。”
自然,要使别人敬畏的手段,最佳的选择莫过于武力。
就这样,日本军队继在中国上海以后,在朝鲜的南部地区,又导演了一场大规模的屠杀事件。
有人在事后研究时现,这时的日本军官和政府要员,都已经有了惊恐的精神异常。所以,处于泄的心理,他们对上海的清国人和釜山的朝鲜人进行屠杀,都是可以理解。
得出这样学术观点的新日本右翼分子田良大造教授,在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在中国政府的抗议和压力下,被新共和的日本政府逮捕,十天后,施以绞刑。
总之,谁敢否认日本帝国侵略军对亚洲人民和国家的屠杀政策,或者试图解释和狡辩,都将遭到无情地**。
也不怪当时的日本政府,其实,假如说一九三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