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扫晚清的坦克军团-第4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白强的强迫之下,海参崴军港内的所有军舰,只要能够开动的,都得奉命出动,进入南线的海上战场,因为距离的关系,在海望镜里,可以模糊地看见那些四散而逃的日本军舰的影子。可是。敌舰队的度明显快于旧俄式舰只,让这些伤痕累累的军舰去追日本英国的新式军舰?这不是做梦吧?
在怀疑和恼羞成怒之中,部分受伤严重的军舰也启动了,前面已经出动的,加上后续的,海参崴军港的中国海军的出动率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三批,二十七艘军舰。
同时,附属于舰队的其他渔船和中小舰艇,某些快炮艇,也奉命出击,于是,在海面上,头上,是快飞跃的中国空军,海面上是浩浩荡荡的中国海军,那种无坚不摧的气势,渐渐就使所有烦恼着的海军舰长们喜悦起来。
很快,中国的空军机群就追赶上了日本的残余舰队,因为日本战舰是四散而逃的,所以,中国空军就将四个大编队的飞机群,牢牢地笼罩了几块海面,开始攻击。
“如果我们能有航空母舰就好了!”白强很失落地站在军港的陆地高处,虽然说他是一名海军的最高指挥官,可是,实际上他却不喜欢在军舰上的感觉,有些缥缈不定的感觉和他特种兵的警觉有些冲突。他很想自己驾驶飞机去干日本舰队,他已经学会了驾驶,早期的那种飞机有几个按钮?简单到姥姥家了,可是,全军的指挥重任在肩。真是苦恼啊。
确实,如果有中国航空母舰的编队在的话,一个劲儿地追逐下去,一定轻而易举地结束这场毫无悬念的战役了。
日舰被笼罩在一片火海之中。
光复满洲 二十四章,举国同庆
就要读文学网 更新时间:2010…11…25 12:56:01 本章字数:4528
全歼日本第三特混舰队!
全歼日本第三特混舰队!
全歼日本第三特混舰队!
“号外,号外号外!中国新军在海参崴大胜日英海空联军!”
“号外!中国新军海军司令员白强告全国人民书,中国新军歼灭日本第三特混舰队,毙俘日英官兵两万一千余人,俘获日本的最新式无畏级战列舰五艘,巡洋舰七艘!”
“号外!奉天中国新军栗云龙大将军告全国人民书!中国新军海空军全面告捷!”
奉天的中国新军军事报,以号外的形式,立刻就印刷出了生在北中国最近生的一件重大事件。于是,在满洲,在天津,在北京,在西安,在武汉,在广州,在所有的大清帝国的范围之内,以电讯的形式为最快载体,接着,又以报纸和街头巷尾的口头文学的形式加以八卦和添枝加叶,中国新军在海参崴的辉煌战绩不胫而走,成为那一天最辉煌的,大清帝国最为扬眉吐气的一天,清晨生的战役,在九点才最后结束,而十点,就电讯传播到了全中国的地域之内。
中国人沸腾了!
大清帝国沸腾了!
这个古老的国度,多灾多难的民族,倍受欺凌的近代,终于有绽开了一声响亮的春雷。中国人,好样的!
中国人,是强悍的,是英勇的,是聪明的,是无畏的,不仅是善良的,也是好战和善战的!
海参崴的捷报,让全中国为之一振。上海被日本侵扰和残害的痛苦忧伤,种种羞辱,顿时为之一空。
这确实是一个里程碑。
要知道,以前的中国新军,尽管有过种种胜利,包括击败和俘虏了八国联军的绝大部分,歼灭和蚕食了俄罗斯一百三十万的精锐,击败了韩国大军的顽抗,一举重创了日本鸭绿江兵团的主力,但是,种种种种,都是以陆军为主力决战的,就是海参崴夺取了俄罗斯的海军舰队,也不过是利用陆军的能力,加上特战队员的殊死搏斗才换来的。现在,在海参崴的战斗,则是中国海空陆军面对日本和英国的联合海空军的猖狂进犯。是世界上第一场以航空母舰和现代军舰进行的大规模的战役,而这场战役中,中国人完胜!
如果说之前上村颜之丞中将的日本第二舰队侵袭海参崴的失败,是因为日本空中力量和战略概念的匮乏而失利,日本第三舰队一部在日本海上拦截白强远征舰队失利是因为种种原因白强的滑翔动力伞兵的奋勇,都是因为武器装备的落后才造成的,现在,海参崴之战,中日的大战,则是以日本的偷袭和优势开始,其级的战列舰队华丽的攻击,依然失败,这就宣告了,在中国的新锐海军空军面前,日本人,日本的军队,已经完全走了下坡路了。
日本人,日本的国运,日本的太阳神,都将在它西面大陆的崛起光彩之下,黯然失色!
一轮新的太阳,正在亚洲大陆上冉冉升起,这,就是中国。
天津的袁世凯来了贺电:“惊闻中国新军在海参崴全歼日本与英国的海空联军,不胜欣喜之至!北洋新军于中国新军的胜利与荣耀,感同身受!中国新军,国之柱石。擎天伟臂!”
北京的王文韶,在中国新军的眼里是个保守派,没想到,也来了贺电。欣喜若狂之情,溢于言表。“欣闻中国新军大胜倭寇,涕泪冠于衣衫,韶等安然坐镇京师,东北望尽天涯,魂魄牵引,遥为新军鼓呼,誓死为中国新军后援!”
山东,河北,两江,湖广,两广,闽浙,各地的督抚无不欢欣鼓舞,纷纷来电祝贺,尤其以负责上海管理的两江总督刘坤一最为激动恳切。“问中国新军栗大僵局,赵大将军,欧阳将军,白强将军大安!欣闻贵部在海参崴击灭倭寇精英一部,不胜感激至极!贵部将士用命,统领有方,一战歼巨寇丑类数万,一雪我大清十年之颓废耻辱,更将告慰我湘军将士没于辽东之田庄台诸役之魂灵,我等卑鄙,忝为国家大员,无能为力,只有翘北望,更期待诸位将领,跃马朝鲜半岛,横渡海峡,践踏遍东瀛扶桑弹丸瘠土,犁廷扫穴,全歼残余匪类,顿我国家于磐石之安。下官携东南父老,箪壶跪迎于草泽!”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中日甲午之战的后期,淮军惨败,清庭动用主战的湘军六万余出关迎战,在田庄台等地先胜后败,最后全线崩溃。统领为吴大徵。
这一封封感人肺腑的电报,往来纷飞于九天之上,传达于中华民族热血男儿心中,自然能焕起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自尊豪迈气概。同祖同宗的手足之情。
栗云龙感动了,赵阳刚感动了,欧阳风感动了,白强感动了,所有的中国新军都感动了,血浓于水,国人情亲。
就连远在西安,对中国新军爱恨交加的满清帝国的最高领袖人物,皇帝光绪和太后慈禧,也都来了慰问和嘉奖的电报。以火热的语言,倾诉着内心的喜悦。
清廷在第二天再追加一封电报,奖赏海参崴的中国新军将领白强为镇倭侯,黄马褂一袭,双眼花翎,黄金五百两,太子少保。同时,加栗云龙为多罗英勇郡王,赵阳刚为多罗睿智郡王,欧阳风为多罗勤谨郡王!三人俱加太子太保衔。
光绪皇帝在贺电里慰问道:“卿等英勇善战,歼灭倭丑败类于顷刻,不唯洗雪旧日之耻辱,顿扬我大清国威于四方,功勋高于千古,壮烈雄比内外。”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细节,栗云龙等人是不知道的,那就是,当电报传达到了西安以后,光绪皇帝喜形于色,竟然孩子气般在朝堂上乱呼乱叫,好象得了什么奇病,引得众大臣面面相觑,之后,大家都听闻大捷,才哄堂沸腾。
西太后在面对皇帝的奖励时有些犹豫,皇帝就说,“此时不奖,焉能扬我胸中怨恨!即便将来栗赵等人违逆,我大清也该有暂时之胸怀气度!”
西太后没有往常的鄙视和压抑,反而有了笑容:“皇帝有仁君宽阔雄伟之气,想必这些桀骜之徒亦当受一二感化!”
当然,这些,只是电报往来,明着,大清帝国已经和英国接触,表示了中立之意,为了保护东南地带的物产民人,不能不忍辱负重。
还有让栗云龙感到兴奋的是,世界海外的各地华侨华人,纷纷电报向中国新军表示祝贺。于是,栗云龙倾听到了那些久违的声音,看到了久违的名字。
逃亡美洲墨西哥边考察政治的维新派灵魂人物的康有为,致电祝贺。
从日本又逃往美国的梁启致电祝贺。
在日本留学或者活动,因为中日交恶而纷纷弃学归国别往他处的一介新锐人物,后来的革命党人,孙中山,黄兴,章太炎等,也纷纷具名祝贺。大清帝国驻海外各国的领事们,也纷纷祝贺。
大胜之日,举国同庆,此情此景,怎堪寂寞?
在奉天,在哈尔滨,在长春,在满洲的许多地方,人们自地组织起来,进行群众性的游行示威活动,庆祝中国新军在对日宣战以后的第一场重大胜利。淳朴的农民们涌进了城市,在大街小巷里踩着高跷,敲打着锣鼓,唱着歌曲,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城市里的居民则家家张灯结彩,燃放鞭炮,走亲串友,美酒佳肴,酩町痛醉。
满洲各地,还兴起了支援前线,踊跃报名参军入伍的潮流,使中国新军的各地补充团的招兵站,呼啦啦三天功夫就聚集了二十多万身强力壮的年轻人。
天津的袁世凯,派遣了数千人的队伍,将着天津河北一带的大米白面,其他日用百货,以上百辆马车向奉天运输,并且表示,这是免费赠送的。同时,还送上了五十万两白银作为贺仪。
袁世凯还向栗云龙保证,如果日本的舰队敢向天津诸地进攻,北洋新军必将倭寇击败,如果倭寇东侵辽东半岛,则北洋新军一定为中国新军奥援。要人有人,要物有物,要枪有枪!
北京的王文韶也有同样的表示。
就是满清的铁杆组织宗社党,也表示了对中国新军的亲近言辞,赞扬白强等人的战功,就连受到过不公平待遇的铁良满洲权贵,还有很失落的庆亲王等人,一杆子满洲新锐贵族载振载涛等人,也对新军的这一战绩表示欣赏。
自然,中国新军内部,也是喜悦非常。栗云龙召开了电话会议,传达了对海参崴海军空军的嘉奖令,宣布,将白强司令员的军衔提升为中将,张若文司令员的军衔提升为少将,方秉南参谋等人的军衔也提升有差。将海参崴的部队,升格为北方战区第一集团军,同时号召,中国新军的其他部队,向海参崴的海空军学习,争取在未来的战争中,英勇善战,取得更大的胜利。
当然在庆祝的时候,栗云龙也没有忘记批评。他要求海参崴第一集团军的将领们,不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要细心地总结此战的经验教训,特别是,遭受了日本空军偷袭的惨痛教训。他还要求,北方战区的部队,要迅整顿,加强军舰的维修保养,争取在两个月之后,就可以改造成为一支可以随时出击日本海任何一点的远洋舰队。
光复满洲 二十五章,英国的抗议
就要读文学网 更新时间:2010…11…25 12:56:02 本章字数:4534
难怪中国人欣喜若狂,海参崴的中国海空陆军的联合作战成效实在太令人鼓舞了。除了之前第一阶段的胜利果实,白强司令员强制空军最后全面出击的结局,是非常特殊的,后来,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
后来,就连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的清朝皇帝光绪和西太后,都没有太嫉恨中国新军,皇帝还经常让身边的太监们给他念最新的中国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