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香港商战风云录(中) >

第6部分

香港商战风云录(中)-第6部分

小说: 香港商战风云录(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矩为好。”      最初来港的上海人,仅仅把香港当作避风港。有的想方设法去欧美等 国;有的想等内地局势安稳后,重返内地。像包兆龙这样遭遇的人不少, 有的一去不回。      这样,想回内地做生意是无望了,只有把香港做永久根据地。那么, 该做什么好呢?      公司离海边不远,包王刚喜欢工作之余到海滨散步。望着进进出出的 海船,包玉刚想起幼年第一次看海萌发的航海梦想,不由想起来香港投身 航运而发迹的上海人,一个念头从他脑海划过:      对,从事航运业!      包玉刚的构想在家中掀起轩然大波,包兆龙坚决反对,连朋友也觉得 不可思议。      朋友劝阻他,航运虽然盈利丰厚,但正如古人所说,水能载舟,也能 覆舟。海上风浪无常,风险极大。      父亲说,生意场有句警世明言:“不熟不做”。你对航运了解多少?香 港的航运公司有几十家,有的从祖辈起就是搞航运的,财大船众,经验丰 富,你竞争得过他们吗?一条船动辄数百上千万元钱,一遇不测,钱就白 白丢进水里。哪里有做陆上的房地产生意牢靠?      包玉刚的理由是:船是可以行走的水上物业,而陆上物业是死的。大 平盛世,船可运货赚钱;遇到局势动荡,可起锚远走。我们到英国保险公 司投保,即使没赚到钱,也不致于血本无回。      根据权威杂志对经济形势的预测,战后经济迅速恢复,至少20年不再 会有世界性的战争,世界经济将会有大的发展与繁荣。船的作用愈来愈重 要,船东若赚不到钱,只能怪自己无能。      现在内地搞自给自足的经济,连上海这个远东最大的进出口贸易港都 封港,香港的地位将分外突出,世界来远东的货物都将云集香港,只要有 船,就不愁没生意做。并且,不一定走与香港相连的航线,有海的地方, 都可以走船。      包玉刚摆出种种理由,终于说服了父亲。这一年,包玉刚37岁。                                     旱鸭下海      包玉刚通过他人的介绍,飞往伦敦,会见会德丰公司总裁马登,期望 得到马登的支持,借一笔款买船。身材魁梧的马登先生,把眼前这位身材 矮小、不知天高地厚的东方人,大大地奚落了一番。       “我一定得买到船!”碰壁后的包玉刚,坐在飞机上暗暗发誓。没有不 动产作抵押,也找不到财力雄厚的人担保,唯有一条路是自筹资金买船。 
… 页面 23…

包兆尤对儿子从事航运业顾虑重重,但又为儿子的决心所感动,全力支持 儿子买船。包氏父子经多方等措,筹集了20万英镑 (折美金77万元)现金。      包玉刚从香港船舶经纪公司获悉,英国威廉逊公司有一艘旧船侍售, 要价22万英镑。      还差2万英镑,怎么办?家中连稍值一点钱的东两全变卖了,亲戚朋友 中,稍有一点财力的,都出了钱集资,才凑齐这20万英镑。包玉刚走头无 路之际,猛一想,价码是经纪公司开的,难免会煲些水,如直接与威廉逊 公司打交道,或许会便宜些。      包王刚急忙飞赴伦敦,果然以20万英镑的代价,谈妥并买下这艘二手 船。      这艘燃煤旧货轮,造于1927年格拉斯哥船厂,载重8700吨,原名英宣 纳。威廉逊公司按照协议,将船维修油漆一遍。包氏为“新船”的命名颇 费一番心事。最后定名金安号,“金”字的含义,表示财源广进;“安”则 表示行船时人货平安。全安号的英文名为Golden Alpha。      1955年7月30日,雾都伦敦晴空万里,外港海风徐徐,阳光明媚,包玉 刚目送金安号缓缓离开码头,消失在海平面,即先乘机回来。当金安号停 泊在香港的外海,包玉刚已跟日本山下汽船公司谈妥租船合约。注册登记, 检船领照,然后全员租船给山下公司。      港窄船多的香港航运界又冒出一家新户。同业并不感到是威胁,而是 觉得好笑。      包玉刚没做过船长大副,也没在船务公司做过职员。他懂得旗语灯语 吗?懂得航速、航线、耗煤、运价之间的微妙关系吗?不过,这旱鸭子还 算有自知之明,不懂船索性把船以低于市面运费的固定价格,长期包租给 精明过度的日本人。吃这么大的亏,未免也太愚蠢了。      然而,几年后,同业再也不敢小觑包玉刚了,包氏虽不会驾船,但他 懂船,他把他的船队打理得有条不紊。再过了许多年后,同业对包氏刮目 相看,他那长期租船的笨办法,却使他船队急剧膨胀,其势直逼老船王董 浩云。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是对自己的能力胆识再自信的人,也不会忽 略运气对一个人事业的重要作用。      1956年,也就是金安号租出的半年之后,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对全 球航运业产生巨大影响的事件。埃及总统纳赛尔挥师占领苏伊士运河,非 友好国家的船只,不得通过运河。      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被列入非友好国家,而世界商船的80%都 为这些国家所拥有。悬挂英国米字旗的香港船只也在其列。这对船东不是 灾难,而是福音。欧亚航线的船只,大都须绕道非洲好望角,船只紧缺, 运费暴涨。      正在这时,日本山下公司的租船期届满。山下公司出数倍于原价的租 金,为金安号续了约。包玉刚拿到这笔保证金,立即加上自筹资金购入一 艘二手船,又与一家货运公司签下4年的租约,拿到钱再想方设法去买船。      短短的几年时间,包玉刚拥有7艘二手船,组建环球航运公司。“环球” 二字,足显包玉刚汪洋般的宽广胸怀。      包玉刚开创了长期租船的经营方式。其方式又分两种:一是全员租船, 租期3年到10年不等,船的开支由环球航运负担,并分期收租金;二是光船 
… 页面 24…

出租,环球航运不管船的开支,按月收取租金,这种方法比较省事,但租 金较低,船的本金利息收回时间较长,却风险较小。      到60年代中期,环球的船只已有20余艘之多。包氏的好友赵从衍开玩 笑道:“都说你是个旱鸭子,现在你旗下有这么多的船,你无论在什么地方 落水,你的船都会及时赶到救起你。”                                     借鸡生蛋      包玉刚发展这么迅速,与银行的支持分不开。包氏是银行家出身,深 谙银行的作用。靠自有资金,发展缓慢;负债经营,反倒能获得长时期的 惊人发展。      包玉刚做进出口贸易时,结识了汇丰银行信贷部主管桑达士。涉足航 运,便把一艘船抵押给汇丰,以取得小额贷款,作流动资金。      包氏不再满足做二手船船东,他渴望拥有新船。新船造价昂贵,排水 量7千吨的船,需100万美元——这已是相当便宜了,日本的造船价比欧洲 要低一半多。      包玉刚再次找到桑达士,狮子开大口,要借75万美元。      桑达士明明白白告诉包玉刚,所有银行都不会投资航运、航空和电影, 船只资本集中,风险极大,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但桑达士又没完全拒绝包玉刚,给了他一个机会,只要租户的开户银 行能够开出LC(信用证),汇丰是可以考虑贷款给环球航运的。桑达士知道 日本人精明刁钻,包氏是不可能拿到日本银行的LC,因此,先让包玉刚高 兴高兴也无妨。      包玉刚也知道开信用证很难,但他还是全力以赴,即飞往日本,找到 租他船的日本经理。包玉刚用英语说明来意,日本经理假装听不懂,闪烁 其词。包氏洞悉出对方的心理,于是说:       “我的船在管理方面,十分妥善,这个你大可放心。另外,假如我的 船失事了,保险赔偿金,全部归你,我直接让保险公司把钱拨进你的银行 帐号,我一分不拿。”      日本租户经理终于带包氏去开户银行——神户银行,经反复谈判,包 氏如愿以偿。      这份银行信困证成了包玉刚迈上船王之路的敲门砖。      当包氏拿着这份LC走进汇丰银行桑达士的办公室,桑达士惊愕之极, 觉得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包玉刚打破了汇丰银行不贷款给航运业购船的“行规”,并且开了香港 银行参股投资购船的先河。包氏有了订造新船的实绩,轻而易举获得日本 银行的支持。日本政策把造船列为重点扶植的产业,为吸引外国船商来日 本订造新船,日本银行提供给外商的贷款利息比提供给本国人的低得多。 日本的这项产业政策,为包氏造船提供了便利,又造成日本航运界宁可租 船、不愿订造新船的奇怪现状——这又为包氏将新造船只租出去带来了极 大的方便。      借鸡生蛋——1962年12月,包玉刚第一艘1。6万吨的新船东樱号在日本 函馆市船厂下水。到1968年底,包氏旗下拥有轮船50艘 (其中23艘新船), 排水量达350万吨,总值3亿美元。包氏不仅把航运巨子曹文锦、赵从衍远 
… 页面 25…

远抛到后面,而且与老船王董浩云不相伯仲。      包玉刚涉足油轮起于60年代,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石油成为紧俏商品, 中东产油国大发横财,经销石油的西方石油公司亦大发横财,运油的船商 同样大发横财。      包氏购入4艘二手油轮,吨级1。5万至1。6万吨,属小字号。包氏资金有 限,只能买小油轮。不过,小有小的优点:航速快,适宜在中小型码头泊 位停靠。      当时油轮数希腊、挪威船王所拥有的最多,他们待价而沽,价高者得, 单程租给石油公司,一艘大型抽轮,从波斯湾跑一趟欧洲,进项就达几百 万美元。      包玉刚仍采取保守稳健的低价长租方式,他飞赴纽约,来到埃克森石 油公司大楼,会见运输部经理牛登先生。包氏追忆道:      “那个人说:‘啊,你是谁?’我说我是香港来的,跟着自我介绍一下, 我说我来向你们提供4条小油船,是15000吨和16000吨的小油船,你们需要 不需要?他看着我,这个人是戴夫·牛登。他说:‘我看不到有很低的租价 哩。’我说:‘好,你可以有很低的租价。’于是他们就租了船。”     石油的提炼销售,都由欧美的石油公司垄断。欧美石油大亨,不相信 东方人管理的油轮。包玉刚以价格优势打入欧美石油公司,打入后仍坚持 低价。埃克森是最老的石油公司,创始人是美国第一位亿万富翁洛克菲勒。 埃克森牵了个好头,蚬壳、德士古、美孚等石油公司,相继成为包氏油船 队的长期租户。      1969年6月,包氏第一艘巨型油轮 (21。9万吨)世丰号在日本下水。这 之后至今,环球先后订造20万吨级以上的巨型油轮达50艘,总吨位达10000 万吨以上,另有20余艘中小型油轮和混合油轮。油轮成为环球航运的重点 发展项目。                                   谁是船王     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舆论谈起世界级船王,皆不约而同把目光盯 到希腊、挪威的大船商身上。美、英、日等国也有特大型航运公司,但都 不是独立船商,而沦落为公众公司。     谈起世界级船王,首推希腊的奥纳西斯。人们对奥氏的兴趣,桃色新 闻更胜于航运本身。奥氏频频更换美艳女伴,尤其是他娶了美国已故总统 肯尼迪的遗孀杰奎琳,犹如世界传媒的核爆炸。奥氏的连襟、希腊船王尼 亚哥斯亦不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