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第3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为重要的是,完好弓箭必须要有不错的天资,并且勤加练习,对使用者的素质要求比较高。可古代作战,士兵大多是从农民之中召集而来,经常会是寓兵于农,士兵的素质也参差不齐,射箭的效果也可想而知。
相对来说,弩使用起来**作也就更为简便,杀伤力和精准度也不错,故而成为军中常用的制式武器。
大顺城守卫战的时候,弩箭便是压制和阻止西夏军攻城的最好武器,只是宋军所用的弩,似乎多有瑕疵。林昭经过实战之后,觉得些许地方是需要改良的。
前世的他看过一些军事书籍,以及相关的影视记录片,故而对此有些印象,心中有了一些想法。大顺城并不是一个搞研究和实验的地方,自己又要随时面对西夏方面的威胁,也没有那个精力。
故而林昭便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写出来,抑或者是画好图纸送来延州交给沈括,请沈先生帮忙设计改良。
林昭本来也没有抱很大希望,古代几千年,兵器的进步是那样的缓慢。想要改良一样兵器谈何容易?哪里是这么短时间就可以一蹴而就的?
当然了,既然是路过延州,林昭还是想要来一探究竟,兴许有进展也为可知。没想到结果让人惊喜不已!
沈括带着林昭进入一个房间,一进门,林昭便瞧见案几之上放置着一把弩,就是它吗?林昭没来由地心中一动?眼中无比期待。
沈括解释道:“按照东阳的提示,我研究了一段时间,制作了此弩。以山桑木为弩弓,又用坚实的檀木作弩身,麻为弦,轻巧坚劲,弓长三尺三,弦长二尺五。”
三尺三,也就是一米,最直观的感受便是这个弩的尺寸小了许多。如此一来,更加便于携带。
“威力如何?”这才是林昭最为关心的问题,一件兵器的成效直观的反应便是其威力,也是其存在最为必要的意义。
沈括迟疑了片刻,说道:“三百四十步,入榆木半箭!”
“什么?”林昭顿时一震,无比惊讶。三百四十步?这是个什么概念?古代常以步作为计量单位,一步大概就是一米见外。如果此弩的射程达到三百四十步,也就是四百米左右。四百米的射程,放在后世算不得什么,可是在冷兵器时代的古代社会,那可是了不得了。
恩/格斯说过,十四、十五世纪英国步兵使用的长弓可射二百码远,是当时“一种非常可怕的武器”。二百码换算过来连二百米都不到,与沈括设计制造的这把弩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根本不值一提。试问,此弩又该可怕到何种程度呢?
至于威力更是惊人,入榆木半箭,也就是说射入榆木之中半箭。榆木是一种木质比较坚硬的木头,由此可见弩箭的穿透力。如果是射在士兵身上,即便是有铠甲护身,估计也起不了多大作用,杀伤力很大,也很明显。
“果真如此吗?”尽管林昭看过很多资料,依稀记得大概好像就是这样的数据。可是听沈括说出来的时候,还是为之震惊,似乎有些难以置信。
试想一下,三四百米之外,箭镞可以穿透铠甲置人于死地,那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啊?面对这种兵器?还有人敢靠近,还有人敢冲锋吗?
“自无虚言,一试便知,此弩甚至超过了大黄弓!”沈括对此信心满满。
所谓大黄弓起源于西汉飞将军李广,据说,李广使用的箭名叫“大黄箭”,常有“强弓四射,箭如飞蝗”之说。后来李广射虎也是用的此箭,自此之后,大黄箭便名动天下,传承许久,成为强弓劲箭里程碑式的代表。而今沈括信心满满,手中的弩箭竟然能超过大黄弓?当真让人拭目以待!
不得不说,沈括在这里修建府邸绝对是有道理的。后院之中有一块偌大的场地,似乎是专门用来**练的校场,当然了也是测试兵器的绝佳场所。
远处榆木板子已经立好了,负责测量距离的人也准备好了,一切都妥当,就等着测试弩箭的射程和威力了。
沈括道:“东阳先来射一箭,先不看威力,只看距离,如何?”
“好!”林昭在沈括的指导下装好弩箭,走到前面,朝着远处扣动机括。弩机上的机括立即运动,强大的弹力应运而生,嗖的一声,弩箭飞了出去,似乎瞬间便不见了踪影。
林昭有些目瞪口呆地看着羽箭朝着远处飞去,最终力尽坠落在地。不用测量,只需要看一眼就知道,射程绝对不近。
很快便有侍从上前测量距离,得到的结果是三百二十三步,下来大概得有三百六七十米。随后的几次测试,结果也都相差无几,都在三百二十步以上。由此可见,沈括并未无的放矢,这弩的射程当真让人惊叹!
“怎么样?东阳!”沈括嘴角带着笑意,显然对自己的结果很满意,甚至还有些许的骄傲。
“不错,不错,如此射程足矣傲视天下了!”林昭摆着手中的弩机,仔细观察,看看能不能从中发现奥妙所在。
“再试试威力吧!”很显然,沈括信心十足,这是想要用事实说话的节奏。
随后有侍从在不同的位置立下榆木板,林昭分别射出弩箭进行测试。结果十分明显,百步之内入榆木半箭;两百五十步内,箭镞深入一寸有余;三百步以外同样可以造成伤害,箭镞深入。以如此威力来看,穿透寻常的铠甲似乎不成问题,距离要是再近点,更能造成致命杀伤。同时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精准度的问题,可以说是箭无虚发。
对于这样的结果,林昭震惊不已,他只是将后世看到了一些资料和想法告知沈括,没想到当真制造出如此神兵利器。
“先生,此弩有什么特别之处吗?”林昭等于是问了句废话,若非如此,如何会有如此射程和威力?同时也是巨大的疑问,也涉及到巨大的机密。
沈括道:“如果是外人,此乃秘密,可此弩制造乃是受东阳启发,自然如实告知。重点就在于弩臂,这里安装了一个小机括,增加了弩臂的力量和弹姓。弩箭射出的速度更快,射程和威力也就更大!”
林昭这才低头,瞧见确实有一个小机括。适才他已经瞧见了,可是并不太确定。机括看着十分简单,不过制作却极为麻烦,发挥的作用更是不可估量。
“对了,此弩可有命名?”林昭将弩机拿在手中把玩,观察,可以说是爱不释手,好奇询问其命名来。
沈括摇头道:“点子是你想的,我曾想命名为东阳弩,只是怕有不妥之处,想来还是你来决定的好!”
东阳弩?以自己的表字命名林昭倒是没什么意见,只是万一以讹传讹,慢慢演化为“东洋弩”该当如何?为了避免这种不必要的尴尬,还是从一开始就另外命名的好。
“不如就叫神臂弩如何?小小机括,使得弩臂非同寻常,有如神助,神臂弩?先生以为如何?”林昭思量片刻,给出了一个答案。
神臂弩,没错!就是出现于北宋神宗时期的神臂弩!
此弩诸多优点,比如射程远。“神臂弩”张开弦时需要的力比弓大,所以它比弓射程更远;再如可以瞄准目标,命中率高。“神臂弩”其实就是强化的弓箭,可以瞄准目标等到需要时再发射,有利于捕捉射击时机,命中率比弓高。甚至可以同时发射几枝甚至几十支箭,战斗威力强,比弓更实用。
神臂弩之所以神奇,重点便是上面的机括零件,其制作方法和其中奥妙在《永乐大典》之中尚有记载。可惜《永乐大典》本身也毁于战火之中,故而神臂弩也就彻底失传了。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之中虽有记载,却也只是只言片语,残缺的一部分而已。
林昭在前世影视纪录片中看到过,故而有了些许想法,然后告知沈括。没想到沈括到底厉害,竟然客服了这个问题,完成了神臂弩的制作。这一神兵利器对于宋军的作战将会产生重要影响,某种程度上对历史也是有些影响甚至是改变的。林昭再一次蝴蝶振翅,为这个时代增添了一些变数
“先生当真是厉害!”林昭现在是对沈括多有佩服。
沈括却摇头道:“若非有你的想法,哪里能设计出来?对了,也多亏了李定,机括的问题便是他想办法解决的!而今他正在赶工,赶在明**离开的时候,能制造出几架神臂弩来,你带着去绥州,兴许能够用得上!”
“多谢了!”林昭此时才明白过来,沈括着急赶制,原来是为自己帮忙。
沈括摇头道:“些许小事而已,不过神臂弩过于笨重,步兵适合携带当然,最好是用车驾有一点东阳千万要注意,假若战场之上不敌,神臂弩带不走也必须要焚毁,此物神奇,暂时不能让西夏和辽国得到!”
“我省得!”林昭心里清楚,这可是一等一的技术兼军事机密啊!好东西确实,只是要用车架,难免有些麻烦,也许攻防战中用起来更为顺手
攻防战车驾弩林昭突然似乎想到了什么,沉默了片刻,沉声道:“先生,闲来无事再研究一下床弩吧,比如将神臂弩运用到床弩上?抑或是是床弩的弩弓加以改良一张弓不行,改为两张,抑或者是三张不知先生以为如何?”(未完待续。)
第三八七章 男宠与女主
林昭很感动,沈括有心了,知道自己前往绥州和谈,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麻烦,故而特意赶制神臂弩,好让自己以备不时之需。
这份情意,林昭谨记于心。
沈括这边紧赶慢赶,制作出了二十架神臂弩,数量不多,但威力绝对没的说。此去绥州,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有这样的神器在手,说不定会有帮助,总归是有好处的。
临走的时候,林昭想起了另外一样神兵利器,那就是床弩,准确说是宋朝时期的三弓床弩。
前世有看到过资料,虽然不知道具体的制造方法,但是林昭相信,只要提示出来,沈括总归是有办法的。还有那个叫李定的工匠,更是心灵手巧,如此重任就交给他们了,结果让人拭目以待。
北宋时期尚属于冷兵器时代,火药虽然唐末已然被发现,可直到南宋时期才被运用到军事领域。警校出身的林昭自然知道**,多几次试验估计也能搞定,但林昭并不打算这样做。
在西北的这些曰子,他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之处,因此死伤的人不计其数。如果过早地进入火药时代,战争的破坏力和杀伤力将会更加可怕,伤亡也更加惨烈。林昭并不想这样,何必因为自己的一念之私,导致生灵涂炭呢?再者,科技的发展是个缓慢的过程,当徐徐图之,何必非要揠苗助长呢??
促进整个时代本身已经有些的一些东西,抑或是方便民生的发明这都可以。比如湿法炼铜,比如启发沈括飞鸟图的制作。值得一提的是,沈括这边已经开始制作全国地图,将来要献给皇帝,想来就是那副传说中的《守令图》,只是完成还需要很长很长时间
但是在军事领域,涉及到杀人利器,就必须要慎之又慎了,林昭是个善良之人。所能做的,就是在这个时代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改良,提出建议。比如神臂弩和三弓床弩本身就是宋朝时期的东西,自己不过是用历史影响历史而已,并未超前。
其实有这些东西就足够了,只要沈括能够完成,最终将这些兵器普及到了军队之中,成为制式兵器,宋军的战斗力也能够提高许多。至于火药,等到百年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