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荣耀 >

第142部分

大宋之荣耀-第142部分

小说: 大宋之荣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况,我们不可能马上获取良好的牧马地,必须通过其他办法获取战马。但也一定要想办法尽快夺取一些牧马之地,不然永远会受制于人!河套之地,就极好的牧马之地。又有黄河天险可以当屏障,所以这块地方是我大宋必取之地,与金人的局势稳定下来后,首先要攻取的就是这块地方。除了河套,就是青海,青海之地原本就是属于我中国之地,所以青海之地也一定要收复。只要河套和青海被我大宋收复。那产马地就完全解决,再也不要为缺少马匹而苦恼。”
    听王晨如此说,李纲与宗泽都吃了一惊,没想到王晨在未完全击退金人,收复河北、河东之地的情况下,竟然想到了攻取河套地区和青海。要知道现在河套是被西夏占领的。青海的情况更复杂。金人的威胁没解除,要想攻取这两块地方,那太不可想象,难度不知道有多大。河套地区朝廷一直想取之,因此最精锐的大宋西军就布置在那个方向。但一直没办法得取。如今与金人交恶,西夏是要争取的同盟者,王晨自己也提议过,怎么就想到取西夏之地河套了呢?不怕几个方向受敌吗?
    王晨并未看出李纲和宗泽疑惑的事,没在这件事上解释,而是继续他自己的论述:“李相公,宗相公,我一向认为,要对付骑兵,仅靠步兵是肯定不行,步兵只能击退骑兵的进攻,但没办法将其击败。因为骑兵一逃,步兵就追赶不及,没办法扩大战果,就像这次我军在大名府一带击败金人,但骑军兵力不够,只能看着金人逃跑而没更好办法追击。要是我骑军力量足够强大,金人根本不可能在溃败之下还将主力人马北撤。我认为,只有建立强大的骑军,才能彻底击败金国的骑兵。当年盛唐时候,大唐的骑军可以横扫大漠,让那些游牧部落臣服在汉人的脚下,现在一样可以做到。金军骑兵数量并不多,女真骑兵只有不到二十万,并且会越打越少,很难补充。但我大治下人口数量众多,只要马匹足够,要多少骑军都能建立起来。所以我们接下来要尽快加大对骑军的建议,多筹集马匹,并将骑军统一调度指挥,让其发挥最大的威力。”
    李纲和宗泽虽然是文臣,但他们都曾指挥过战事,李纲参加了开封保卫场及救援太原的战役,宗泽率军勤王,他们对军中情况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王晨所说的,基本得到了他们的认可。骑兵当然是这个时代战争的主角,有宋以来,许多人为建立强大的骑兵而努力,但努力的结果并未成功。没成功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朝廷对建立骑兵没有很重视。
    如果朝廷给予足够的重视,那现在的大宋军队也不会这么惨不忍睹。归根到底,就是武将的地位不高,军队在朝臣们眼中的份量不够,建立骑兵的重要性才没被摆上最重要的位置。如果以后将建立强大军队,强大骑兵做为头等大事来做,那要实现强大骑兵的梦想,最终应该能实现的。
    于是两人一齐出声认同了王晨的提议,支持尽最大可能去建立更大规模的骑兵。他们也希望王晨能亲自负责这事,因为这是王晨提议的,而现在王晨位列武将之首的殿前司主官之职,又要兼任签书枢密院事了,主持这件事,没有人比他更合适。王晨也没推拒,爽快地答应,并说一定不会让李纲和宗泽失望,会想尽办法建立一支强大的骑兵起来。
    说到后来,宗泽在赞赏了一番王晨后,转头问李纲:“李相公,现在形势慢慢好转,金人的入侵被成功击退,接下来该是连续北伐,北攻的时候,战事肯定会延续很多年。我觉得应该委晓初为天下兵马副元帅之职,实际领军,那样比揣着陛下手诏号令诸将更方便一些。你觉得如此呢?”
    宗泽这般提议让李纲有点吃惊,他并没有马上答应,而是拧着眉头认真地想了一会,最终点点头:“应该如此。这次反击金人的入侵,晓初是实际的领军者,在号令指挥上,他已经是实际的领军元帅,但没有实际的职衔,许多事不方便做。此事待我们回宫,与陛下商量一番后再定夺吧。”
    “如此也好!”宗泽想了想后也答应。他清楚,这件事李纲答应了,那肯定不会有问题,什么事都唯王晨马首是瞻的小皇帝,不可能反对。能为王晨争取到这些,让李纲同意,宗泽也满意了。
    见李纲和宗泽如此说,王晨也没推拒,只是表示他会尽心尽力做事,不会辜负李纲和宗泽的信任,一定会率军直捣黄龙府,攻灭金国的。“重新收拾旧山河,我一定会尽最大能力,将支离破碎的我大宋河山慢慢给粘合上,与两位相公一道,,共创属于汉人的辉煌,属于我大宋的荣耀。”
    听了王晨这般慷慨激昂,李纲和宗泽自对王晨鼓励和鞭策一番,希望他能克服年少的莽撞,在许多事上不要太冲动,要想尽办法避免与人起直接的冲突,为了大宋的长治久安,尽量不要挑起朝中的争斗,现在要做的就是一力抗金。宗泽最后直言相劝了几句:“晓初,老夫知道,你性子耿直,许多不平事难以容忍,会直言相对,甚至与人起冲突,但你已经是朝中重臣,与其他大臣一道,共负复兴大宋,迎回二帝的重任,所以许多事,你要学会容忍,就如李相公一样。”
    李纲对宗泽和王晨苦笑了一下,再清清喉咙说道:“宗相公,王殿帅,今日还有另外一件很重要的事我想与你们商量。”
    “李相公有什么事请尽管说吧!”
    李纲的客气让宗泽和王晨都知道李纲想说的肯定不是寻常的事。
    “宗相公,王殿帅,如今我大宋的形势已经初步好转,朝中大臣也差不多齐整了,我这个平章军国事,也没必要再担任,因此想向陛下辞去此职。军中事务王殿帅会负责,我是个门外汉,让我管也管不好。再者任此职,朝中非议之人非常多,会让很多人起怨,引起不必要的纷争,因此不敢再担任此职,我已经写好了辞呈,准备交给陛下。从此以后一心只管政事,希望能将朝中政事处理好。相信你们两位也看到,黄潜善和汪伯颜两人要被免职,朝中官员的变动是必须要进行,因此今日和你们说了我的打算后,也想问问你们,对朝中宰执的人选变动问题有何高见?”
    李纲的话让宗泽和王晨都吃了一惊,原本李纲所想的竟然这么复杂,在自己想辞去“平章军国事”这个要职的同时,也想变动朝中重要官员的职事。
    “李纲这样做,目的究竟是什么呢?”王晨有点不解。



第一百十二章 希望是杞人忧天
    正月十三日,小皇帝赵谌同意李纲辞去“平章军国事”之职,同时下诏,改任许多官员之职,以李纲为尚书左仆射兼中门下侍郎,免去宗泽之枢密院事职,任其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这样李纲和宗泽成为了大宋的左右宰相。
    半年多以来立下大功的两河制置使张所被召回朝,任知枢密院事,接替宗泽之职,王晨以签书枢密院事之职作为张所的副手管理大宋的军务。
    赵鼎任尚书左丞、胡寅任尚书右丞、吕颐浩任门下侍郎、朱胜非任中书侍郎。
    宋朝的中枢机构,真正握有高最行政权就是“宰执”,即宰相与执政的统称。一般情况下“宰执”包括宰相与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四位副宰相及知枢密院事、签书枢密院事。李纲与宗泽分别以尚书左仆射兼中门下侍郎和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之职任左右宰相,赵鼎、胡寅、吕颐浩、朱胜非几位副宰相及张所、王晨两位枢密院的正副长官一道组成了新的大宋“宰执”班子。
    这是当日李纲、宗泽、王晨三人商量后的大概结果。
    如今的小皇帝未亲政,朝中人事的安排也不是由他亲自做出决定,差不多就是由朝中几位主要的权臣提出意见,报给赵谌,再由赵谌最终定夺。这次的人事变动是李纲、宗泽、王晨三人商量后相互推荐、相互妥协的结果,报告给赵谌后,赵谌也没置疑什么,马上同意了。
    当然,如果这其中没有王晨的意见。赵谌是不会同意。
    赵谌同意了,也马上将新的人事任免诏告天下。
    张所是王晨一力推荐的,他觉得这个有非常有能力,而且是一力抗金的官员,性子非常耿直。有资格,有能力出任枢密院的主官。赵鼎、胡寅是三人都认可的人物,他们职务的变动也是情理之中,何况这两人能力也挺不错,而且他们没有与金人和谈的念头。吕颐浩是宗泽推举的,朱胜非是李纲认可的。也可以说。如今大宋的朝堂班子,是由李纲、宗泽、王晨三人安排的。
    三人都是一力抗金的人物,他们挑选的其他官员也是如此,主要官员里面没有一个人是赞成和谈的。那些主张和谈的官员如黄潜善、汪伯颜被彻底赶出了朝堂,整个大宋的政治面貌再次改观。虽然许多官员对朝堂上近乎地震般的变动颇有微词,也非常难以接触。但雷霆之势已经形成。没有敢在这个时候再站出来,对这些表示异议。汪伯彦、黄潜善、冯懈这几位宰执大臣都被解职,谁敢站出来就是嫌入自己头上的乌纱帽戴的时间太长了。
    许多大臣也看的出来,现在朝堂上最有势力和威望的人就是李纲、宗泽和王晨,现在他们三人几乎抱成了团,谁也不要想在短时间内奈何他们。
    与王晨在朝堂上针锋相对的这些人都被贬嫡,他们可都是比王晨职位高的人。朝中的大臣也都知道王晨现在在朝中的份量。短时间内没有人再敢站出来指责或者弹劾王晨。
    依小皇帝的意思是,要将汪伯彦、黄潜善、冯懈等几位一再指责得胜归来的大臣所有官职都免了,真的让他们回去种田,但最终在李纲和宗泽的相劝下,没有将他们所有职务都罢免,只是将他们外贬。汪伯彦贬任知崖州,黄潜善知琼州,冯懈到广州去任职了,全被放的远远的。朝中官员的变动非常震动人心,不只朝中那些或多或少有牵连的大臣提心吊胆。与朝中大臣关系密切的那些外放的官员及军中将领也对此非常关注。许多人知道这消息后是欢喜异常,但不少人却是很沮丧。
    在大名府的赵构听到这情况,很是愤愤不平,因为他觉得朝中已经没有他的亲信人物了。
    赵构心里虽然恼怒,但也鞭长莫及。无计可施,但也在拼命想对策。
    赵构的痛苦却是没几人知道的,他在想什么对策王晨也没办法洞悉。
    对于王晨来说,朝中事务朝着对他非常有利的方向发展,他还是挺高兴的。
    不过在朝廷下发了官同人事变动的诏令后,虞允文却给王晨泼冷水。
    “晓初,你有没有想过为何李相公一意辞去平章军国事之要职,而同意让你出任签书枢密院事?”
    面对虞允文的问询,王晨愣了一下后不知道如何回答。此前他没有觉得什么不对,但虞允文这么特意一说,他觉得有点不对劲。
    “可能是李相公希望我兼这两职后,可以更好地推进军制方面的改革,尽早建立一支战力出众的大宋军队出来,只是基于这一点考虑的吧?”
    虞允文认可了王晨的说法,但他想的更加长远。“晓初,我一点都不怀疑李相公是有此意思,但我觉得他自己辞去平章军国事,而让你兼任军政职务,还有另外的目的。”
    “什么目的?”
    “他在任平章军国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