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唐朝当皇帝 >

第92部分

回到唐朝当皇帝-第92部分

小说: 回到唐朝当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意吗?到时候不管和谈的这个人代表朝廷,还是代表皇上,百姓都会把自己的不满发泄到他的身上。如此得不偿失的事情我们不会做。所以,我们作壁上观,看看他们会怎么做吧。”
    王珪说的他们自然是指李承乾和李恪,而李泰在听完王珪的话后,沉默了片刻突然说道,“既然如此,我们何不顺水推舟将汉王或者太子的人推上这个位置呢?”说到这里李泰不再言语,但王珪知道他的目的。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王珪没有直面回答李泰这个问题,而是突出了《论语?季氏将伐颛臾》的句子。
    李泰不明白自己的老师为什么问《论语》中的典故,但王珪既然提问于他,他沉思了片刻还是作出了回答,“典守者不得辞其责。”
    王珪听到李泰的回答,满意的点点头道,“殿下明白就好,和谈之人既然会受到百姓的指责和唾骂,举荐者又怎么能够幸免呢?”王珪也如同李泰一般话说到这里便戛然而止,他知道李泰会明白他的意思。
    PS:这章内容写的有点苦涩,对话不是很顺畅,确实是老三状态不佳,还望大家提出意见,同时在阅读的时候能够宽恕老三!

第一百一十七章 朝议使者
    李世民气愤之下来到了长孙皇后的寝宫玄政殿,在他的心里只有这位患难与共的妻子才能抚平自己内心中的愤怒。
    玄政殿的宫女见李世民过来,刚要跟他见礼,然后回禀长孙皇后,就听李世民淡淡道,“不会回禀了,朕自己进去。”
    “诺。”宫女应声答道。
    李世民走进长孙皇后的寝殿,就见长孙皇后正在跟侯君集的妻子郑氏聊天。两人不知道在谈什么事情,有说有笑的,倒是连李世民进来都没有察觉。
    “奴婢参见皇上。”宫女的声音打断了两人的谈话,两人这才发现李世民已经站在了他们面前。
    长孙皇后和郑氏连忙起身给李世民行礼,李世民一把拖住长孙皇后,“你有孕在身,不要多礼。”然后将目光转向郑氏,“起来吧。”
    郑氏知道李世民来玄政殿肯定有事情要跟长孙皇后说,所以,乘机跟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告辞。长孙皇后只是象征性的挽留了一下,便不再多说,只是告诉她以后常来宫中。郑氏也随即答应了长孙皇后的要求。
    等郑氏出了玄德殿,李世民这才气愤的说道,“他们欺朕不知道他们的心思吗?都为自己着想,什么时候为大唐着想过啊,为大唐的百姓想过啊。”
    “皇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你这么不高兴。”长孙皇后让李世民坐在塌上,劝解的问道。
    对长孙皇后,这个和自己从小就青梅竹马,同生死,共患难的妻子,李世民丝毫没有隐瞒的将两仪殿跟群臣商量云州战事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了她。
    长孙皇后听完李世民的话,浅浅一笑,“皇上是在生我哥哥的气吧?”然后,她见李世民不予回答,就知道李世民默认了自己的猜测,“哥哥这样做确实是不对,难怪皇上会生气。可是,皇上也不能生封德彝,房玄龄等人的气啊。”
    “你倒是学会给他们说情开脱罪名了。”李世民淡淡的说道。
    “臣妾倒不是给他们说情开脱,是事实就是说自己的想法而已。关于跟突厥和谈一事,臣妾想封德彝和房玄龄等根本就没有想过,这只是哥哥自己提出来的建议。所以,皇上当时突然决定要跟突厥和谈,问他们谁是和谈的人选,他们心里没有思量过这件事情,肯定一时难以回答上来。”
    “噢,”李世民没有想到长孙皇后会说出这么一番话来,心里不觉舒服了很多。然后,他在细细的品味长孙皇后话中的意思,倒是觉得他自己还真点错怪了众人。如果,当时他们为了应付自己而说出还没有深思熟虑的人选,那才是真正的不为大唐着想,不为百姓着想啊。
    李世民想到这里,脸上的表情缓和了很多,语气也舒缓了很多,“刚才郑氏来宫中跟你说了什么,朕看你们两人有说有笑的。”李世民是一个不会把政事放在后宫讨论的人,而他也知道长孙皇后从不过问政事。所以,改口问道。
    长孙皇后笑道,“皇上,承乾今年已经十五岁了,明年就该十六岁了,也该行观礼了。他的亲事我们也该为他定下来了。”长孙皇后说到李承乾时,脸上露出了慈母的微笑。
    “难道郑氏就是为了这件事情而来?”
    “是为了皇子们的亲事,但不是给承乾,而是给恪儿。”长孙皇后笑道,“听说侯君集的女儿跟恪儿在元宵灯会上一见如故,侯君集脸皮薄,不好意思跟你说这件事,只有差郑氏来跟臣妾说了。”
    “李恪?”李世民疑惑道,“他怎么跟侯君集的女儿认识呢?”
    “皇上,恪儿已经十四岁了,过了今年就是十五了,他的亲事也该张罗了。臣妾在想,等我们把承乾的亲事办了之后,就张罗恪儿的吧,还有青雀的婚事也不能落下。”长孙皇后说到皇子的亲事,倒是显示出了她在后宫母仪天下的威严。
    “皇后啊,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吧。”李世民叹气道,“大唐立国,根基不稳,朕整天忙于国事,疏忽了对皇子们的教育,到现在连他们婚事都忘的一干二净。幸亏有你这个母后为他们想着,事事操心着,真是苦了你了。”
    “皇上。”长孙皇后将头靠在李世民的肩上,“能为皇上分忧解难是臣妾最幸福的事情。”
    李世民将长孙皇后拦在怀里,脸上出了幸福的神情。自己每天处理国事,日夜操劳,也只有在这里才能体会到家的感觉啊。
    次日早朝,李恪来的不是很晚,但他到太极殿的时候,群臣已经按部就班的等待着朝见李世民。
    他跟封德彝等人行过礼,又跟李承乾和李泰等人打招呼的时候,李承乾出奇的礼貌让他有点不适应。同时,他感觉到今天会有什么事情可能要发生在自己的头上。
    “皇上早朝。”王德的声音还是那么细长,李恪已经习惯了他在早朝的时候呐喊。跟着群臣进了太极殿,站定之后,就见李世民在千牛卫的护卫下来到了两仪殿,走上了玉阶,坐到了龙椅上。李恪跟着众人给李世民跪拜高呼万岁,等到李世民说平身时,他跟群臣们一齐起身。
    “宿州城破,云州又遭到突厥的侵袭,朕想这件事情大家不陌生吧?”李世民的声音在太极殿里显得异常宏大,“兵部对代州都督张公谨的罪名拟定的如何了?”
    “启禀皇上,云州战报对于百姓的死亡人数,抢劫的钱财和战争伤亡说的不甚清楚。所以,要定张公谨的罪,还需要多些时日,等这些数字统计完成,才能有所定论。”兵部尚书杜如晦出班说道。
    “此事要尽快处理,不能耽搁,务必要给两州百姓一个交代。”李世民沉声说道,只要他决定了一件事情,就不会拖拖拉拉下去。
    “臣领旨。”杜如晦躬身退了回去。
    “突厥掠劫了宿州数万百姓,朕欲兴兵讨伐,怎奈张公谨擅自出兵,使他中了突厥的诱敌之计,致使云州城破。如今,北伐突厥已经不切实际,最重要的是解决两州百姓的生机问题和解救突厥手上的宿州百姓。
    昨日,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向朕提议跟突厥和谈,以钱财赎回宿州百姓,朕决定采纳他的意见。常言道,救人如救火,既然要跟突厥和谈,我们就趁早去。所以,今天大家就举荐一下,看谁适合出使突厥。”
    李世民一说完,就听见“嗡”的一声,大殿顿时砸开了锅一般的,群臣们七嘴八舌的各自讨论起来。李恪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早朝,站着沉默不语。而李泰则扫视了众人一眼,煞有兴趣的听着众人的议论。
    李世民坐在高台,俯视大殿里的群臣,脸上毫无表情。
    时间过了约莫一刻,众人依然各自谈论,没有一个人敢上前给李世民举荐。说话能站在这里的人都不是泛泛之辈,岂能不知这次的和谈是一件出力不讨好,得罪百姓的事情。再者,文臣想要名留青史,所以他们都是很清高的人。因此,他们不希望因为这样的和谈而毁了自己一生的清誉。毕竟,用钱财赎回百姓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卖国求荣也不为过。而武将们就更加不愿意出使谈判了,你要是让他们领兵打仗,阵前杀敌,他们绝不犹豫。可是,要他们像文人一样用嘴皮子跟突厥人和谈,他们只能选择回避。毕竟,这不是他们能够办得到的事情。所以,大家都选择了回避和沉默。
    李世民等了半天也没见一个站出来说话,脸上的神情越来越难看。他看了一眼站在左边第三排的长孙无忌,“长孙无忌,你有什么好的人选吗?”
    “回皇上,臣无人可以举荐。”长孙无忌说道。
    “那你呢?”李世民的目光扫向房玄龄。
    “臣也无人可以举荐。”房玄龄回道。
    “你们也没有吗?”李世民怒道,“难道我泱泱大唐就没有一个人敢出使突厥?就没有一个人肯为宿主百姓做点事情的?”
    大殿里很静,李世民的声音竟然在静得出奇的太极殿产生了回音。李恪强制的压住了自己上前的冲动,他心里对自己道,“低调,低调,一定要低调。”
    “父皇,儿臣想举荐一人。”在李世民说完之后群臣一阵沉默的时候,李承乾突然出班奏道。他的声音显得高亢有力,让大殿里的众人震得不约而同的将目光都转向了他。
    “噢?你倒是说说看。”李世民脸色一变,语气虽然还是冰冷,但心里对李承乾有了一丝好感。这个儿子虽然一向懦弱,但在关键时候却还是能够站的出来啊。
    可是,当他听到李承乾举荐的人选的时候,刚才对他产生的好感顿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发自内心的愤怒。自己的这个儿子怎么了?为什么总是跟自己兄弟过不去呢?以前不是一个挺仁孝的孩子,怎么当了太子之后就变毫无兄弟之情了呢?

第一百十一十八章 自荐
    “尚书右仆射封德彝,学识渊博,资历堪重,又是两朝元老,儿臣举荐其为和谈使,出使突厥。”李承乾很得意的说道,丝毫没有注意到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李世民脸上不悦的神情。
    “轰”
    李承乾的这句话一出,朝堂就像砸开的锅一样沸腾起来。李承乾举荐封德彝,朝臣那能不明白其中含义。突厥王庭设在漠北阴山,如今又是天寒地冻的季节,就封德彝年迈体衰的身体,估计到不了王庭就死翘翘了。而封德彝和李恪的关系,众人又岂能不知道李承乾背后的阴谋。
    “微臣也举荐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说话的人是鸿胪寺主薄赵节。他和李承乾的关系非同一般,是李承乾的铁杆支持者。李承乾在东宫跟崔知机等谋划此事的时候就跟通过话,让他同传支持李承乾的朝臣。所以,此时听李承乾说完,他便第一个跳了出来。
    “微臣也举荐封仆射”中书舍人阳文瓘出班说道。
    阳文瓘说完,就见许多朝臣稀里哗啦的站出来一大堆,同时举荐封德彝出使突厥。
    李恪在李承乾提出封德彝的名字的时候就明白了李承乾的用心,但他发现封德彝始终没有插话,表现的出奇的冷静,顿时明白了封德彝冷静的目的,也收回了自己要反驳的话语。同时他仔细的看了一帮支持李承乾的朝臣,发现出班支持的这些人都是一些六七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