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唐朝当皇帝 >

第90部分

回到唐朝当皇帝-第90部分

小说: 回到唐朝当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立了友好关系。
    公元647年,唐太宗李世民命王玄策为正使、蒋师仁为副使一行30人出使西域。一是出使印度。二是拜会吐蕃王松赞干布,睦邻友好。三是看看文成公主。
    但当时的印度正好发生了政变,在唐朝的时候,交通闭塞,通讯落后,李世民在遣出使者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印度会发生政变。所以,王玄策等人到了印度边境,知道了印度政变的事情之后,因为没有李世民的旨意,也只能照常上路。
    纂位的新王阿罗顺那听说大唐使节入境,以为自己篡位引起了大唐的不满,同时他对大唐也很不感冒。所以,竟派了2000人马半路伏击,在路上的除王玄策、蒋师仁外从骑皆遇难,而王玄策和蒋师仁被擒后扣押。后来,王玄策、蒋师仁寻机逃脱,发誓要灭绝印度,以雪使者被杀之耻!
    两人于是策马北上,渡过甘第斯河和辛都斯坦平原,以喜马拉雅山脉为目标,一路来到了尼泊尔。在尼泊尔,王玄策与尼泊尔王谈判,以吐蕃王松赞干布的名义,向尼泊尔借得7000骑兵,同时还檄召临近处各大唐藩属国,外加吐蕃松赞干布派来了1200名精锐骑兵,人马总数接近一万。他自己自命为总管、命蒋师仁为先锋,直扑印度。
    在北印度茶博和罗城外,王玄策用“火牛阵”一仗击溃印度数万象军。阿罗顺那大惊,守城不出。当时的张玄策一心想着报仇,拿出唐军攻城的各种手段——云梯、抛石车、火攻,狠攻月余。
    公元648年,茶博和罗城兵溃城破,玄策一路追来,斩杀印度兵将三千,印度兵将落水溺毙者超一万,被俘一万一千,阿罗顺那逃回中印度。
    在阿罗顺那逃回中印度后王玄策乘势攻入中印度,并发誓要尽灭印度。而印度兵将与唐军(根本不是唐军,只是一群杂牌兵而已)一接触便溃不成军,阿罗顺那弃国投奔东印度,求得东印度王尸鸠摩援兵,接着再招集散兵残将准备反攻唐军。张玄策、蒋师仁设分兵用计引阿罗顺那上钩,一举全歼阿罗顺那残部,活捉了阿罗顺那,余众尽坑杀。
    最后,阿罗顺那妻子拥兵数万据守的朝乾托卫城也被蒋师仁攻破,远近城邑望风而降,中印度灭亡!
    由于当时东印度援助阿罗顺那,王玄策准备顺势再亡东印度。吓得当时的尸鸠摩魂飞魄散,忙送牛马万头,弓刀缨络财宝若干,向唐师谢罪,表示臣服大唐帝国,王玄策方才罢兵回朝述职,同时将阿罗顺那披枷带锁押回长安。
    李恪记得,当时自己在看完这段史料之后才喜欢上唐朝的。杀印度兵数万,俘虏数万,凭借借来的几千杂牌军就平定了印度,这个英雄就是王玄策。而这样的英雄也只有在唐朝这样盛武国度,每个人都为自己是唐朝的子民而骄傲的国度才能产生。
    试想,一个非军事专业出身的使节,一个在国外毫无根基的外交官,居然能够完成这样的壮举。实在是世界军事历史上不二的奇迹。所谓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就这样被一个中国外交官在战场上轻松搞定,在李恪来看真是愧对“文明古国”的称号啊。
    但是,很多人都不了解王玄策这个人。这是因为“中印友好”的缘故,对这段历史教科书上也避之不提,所以王大英雄的名字没人知道也就不奇怪了。就像王玄策一样,跟同时代的名将也多的举不胜数的,只是知名度远远不能与李靖、秦叔宝、李绩等相比,甚至连程咬金的名字都比他响亮。但真正的历史上并非就是这样的。
    所以,李恪认为唐朝是一个英雄名将辈出的的朝代,就像武帝时的汉朝一样:英雄风流不尽数,刀马所至皆汉土。
    “示明万里之内,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李恪想到这里,不由的吟出了汉朝大将陈汤那句话。
    “示明万里之内,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就像铁锤一样重重的击在了李恪的心里,他不断的吟着这句话。渐渐的心里好似明白了什么。自从自己来到唐朝之后,他始终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考虑。在为自己怎么能够活下去而想办法。所以,总觉得自己生活好像缺少什么。从没有想过自己在大唐该做点什么,必须要做点什么。
    可是今天,因为想到了出使突厥的使者,想起王玄策。然后,又想起了汉朝大将陈汤的话。让李恪感觉到自己身为大唐皇族,李世民的儿子而羞愧。生在这样的一个国度,自己除了想过怎么活命竟然没有任何人生的目标。难道自己就该这样度过一生吗?难道自己就这么浪费自己的大好光阴吗?难道自己连一个目标和理想都没有吗?
    “不是的,我不能!”李恪的心里有一个声音喊道。自己岂能再这么平庸下去?该是自己做点事情的时候了。
    想到这里,李恪的目光变得清晰起来,目光也开始坚定起来,随即他哈哈笑道,同时高声说道,“大漠狼峰孤烟直,天苍地茫啸西番。铁骑踏破极乐土,扬鞭异域蔑沙场。开疆自有王朝散,何必不忘骠骑郎。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归。”

第一百一十五章 六大太保
    书房里有点静,李恪想的出神,就连杨恩进来跟他行礼的声音也没有听见。
    “殿下”杨恩再次呼唤道,“殿下你没事吧?”
    “恩?”李恪醒悟过来,看到杨恩一脸的急切,歉意道,“刚才本王想问题想的太入神了,杨老有什么事情吗?”
    “殿下,刘温告诉老奴,让你待会到后院的天香阁,他有事要禀报于你。”杨恩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显得很尴尬他觉得李恪是王爷,刘温让李恪去天香阁见他,这样的话让他跟李恪说,有点难以启齿。
    “师父让我去天香阁?”李恪疑惑,心里沉思。随即他恍然醒悟,暗道糊涂,自己尽然忘记了去年刘温答应要给自己训练几个忠心护卫的事情。当时他说为期一年,今天他找自己可能就是护卫已经训练好了。
    心里这么想着,嘴上却道,“师父找本王,肯定是护卫之事,不如我们现在就去看看?”他话中含义询问杨恩的意思。
    “殿下请”杨恩躬身让出了道路。
    李恪因为想迫切的看到刘温到底给自己训练出了什么样的护卫。所以,一路上走的很急,不多时便来到了后院的天香阁。
    进了天香阁,就见刘温正在对六个一字排开的大汉说着什么。他见李恪进来,忙上前行礼,“刘温见过殿下。”
    李恪在刘温还没有跪拜之时就已经扶起他,恭敬的说道,“师父大礼,子弟岂敢承受?”然后,他将目光转向一字排开目不斜视的六人。
    从六人的背身看,他们笔直的站立着,就像是一颗颗迎接朝阳的青松,坚定不拔。然后他又走到他们面前,细细打量起每个人来。就见他们六人眼神冰冷的就像是幽谷中的寒冰,那眼神中射出的光芒就像是一道道冷风一样,拂过李恪的心头,让他感觉有点发冷。同时李恪在他们身上也感到一丝的凉意,还有他们手中长发所散发出的死亡一般的气息。
    战意?李恪突然意识到六人身上这种无形的气质,转眼看刘温,好似在询问他。
    “你们站着干什么?还不见过殿下。”刘温沉声说道。六人听刘温的训斥,这才给李恪行礼。然后,就听见刘温说道,“殿下刚才在他们身上感受到的就是战意,高手相对,气势为先的战意。”
    李恪点头表示明白,刘温继续说道,“他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战意,这是我根据他们不同的性格所传授的不同的剑法所致。但是,有一点他们每个人都是不变的,那就是杀人从不手下留情,可以说的很冷酷,但是会绝对服从你的命令。”
    “绝对服从?”李恪问道。
    “是”刘温肯定道,“绝对服从。想必殿下刚才也看到了,要不是我训斥他们给你行礼,他们是不会动的,只会静静的站在那里不动,哪怕是一天,一个月,或者是一年,只要他们还能站得住。因为,在你进来之前,我给他们的命令就是站立和沉默。”
    “听师父这么说说,本王倒是很满意这样的护卫啊。”李恪笑道,“不知道师父可曾给他们取过名字吗?”他这么问刘温是想知道,刘温会不会真的就给了他们一个代号。
    “在训练期间,老奴给他们的名字分别的刘大,刘二一直到刘七。”刘温说道,“现在,他们是殿下的护卫,就由殿下取吧。”
    “既然师父都已经取好了名字,那本王何故有再麻烦呢?”李恪笑道,他对刘温的绝对的信任。所以,也不在另外给护卫起名这个问题让刘温觉得自己不信任他。
    “恩”刘温对李恪的信任很感动,他将目光转向六人,“你们已经在我这里学到了你们想学的东西,而我也教给你们必须要学的东西。今后你们要做的事情我在传授你们剑法的时候就说过,你们的任何是保护殿下。所以,从今天起,你们就是殿下的护卫了。我还是那句话,你们要绝对的服从殿下的命令。你们一定要记住,你们可以死,但殿下绝对不能有任何的闪失。”
    李恪听到刘温给六人的训话时觉得非常满意。所以,他就静静的站在一边,听刘温训话。刘温训话完毕,就见刘大等六人朝自己跪拜道,“参见殿下。”
    李恪将他们扶起,喜道,“从今以后你们就是本王的护卫了,本王赐你们六人为汉王府六大太保吧。”
    “多谢殿下”六人虽然被刘温训练的已经成了冷酷无情的杀人兵器,但对李恪的欣赏还是多少有点意动。
    李恪要的就是这样效果,而刘温对李恪的做法也很满意,他看了杨恩一眼,不由的朝他微微点了点头,而杨恩也同样的点了点头。长久的相处和共同拥有的秘密让他们早就达到了不需要说话就可以用眼神交流的地步。
    而今天他们的相互点头其实的随李恪的认可,对李恪的肯定。至于他们究竟认可了李恪什么?肯定了李恪什么?他们不会说,李恪自己也不知道。
    “殿下,老奴答应你的事情已经完成,想必殿下也不会阻拦老奴回宫了吧?”刘温适时的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噢,本王答应师父的事情岂能反悔。”李恪自从知道了宝藏的事情之后,他时常担心杨妃的安全。虽然,皇宫大内戒备森严,不会有什么人伤害的杨妃。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特别的杨妃所知道的宝藏和宝藏本身的秘密值得很多人铤而走险。所以,今天即是刘温自己不提,他也会让他回宫。
    “那老奴就先告辞了。”刘温说完,也不等李恪回答,就闪身离开了天香阁。
    “殿下息怒,刘温也是担心娘娘的安危,才会如此放肆,还望殿下不要责怪于他。”杨恩看到刘温不及李恪说话,就已经闪身离开,生怕李恪不悦,忙给他开拓道。
    “杨老,你不用说,本王知道师父心中所想,更加明白他担心的是什么。”然后,就听他淡淡一笑道,“再说,本王说过要怪罪于他吗?”
    “没有就好,看来是老奴多略了。”杨恩有些尴尬是说道,他从李恪的话中他似乎听到李恪话外的含义。那就是他似乎知道一些关于他们的秘密的。但是,他没有问,他怕李恪会反问自己,到时候反倒让自己因为暴露太多他不知道的事情而让李恪陷入被动。所以,他保持了沉默,虽然他想知道李恪是怎么知道他们的秘密的,或者是李恪究竟知不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