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当皇帝-第4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王中长将李恪的意思传达个诸将,说北王殿下正在休息,他什么都没有说时,诸将也没有多做停留,回到自己的军营去休息
其实,诸将心里也都很清楚,北王很信任他们,才会在这次派出任务作战时将大权放给了他们,让他们可以从容的指挥作战所以,对于北王的心思,诸将心里也很清楚,只是不想说而已,只在心里默默的记住自古以来领兵将领往往会遭到主帅的种种制肘,但能向北王殿下放权给自己全力施为人能有几个呢?
第二天,李恪起床,梳洗完毕,他让王中长擂鼓聚将,在将军府大厅开始商议军情
“咚咚咚”的鼓声响起,三响结束时,凉州军营中的诸军将领都悉数到场
“北王殿下到”王中长喊道
诸将起立,就见李恪在王中长和数名鹰卫的护卫下大步走进了大厅
“参见殿下”
“大家不用多礼,坐”李恪坐在主帅的位置上说道
诸将看到李恪坐定,这才落座
“昨晚,你们的任务完成的很出色,让本王很满意”李恪淡淡的说道,“今年的战争马上就要结束了,今天我们就开始讨论一下这几战的功劳中大家的功劳,延族你做下记录,本王想着朝廷也快派人来凉州询问战况了,就让他回长安的时候一起带回长安”
“诺”许敬宗应声说道,他作为军务司马,核查军功的分内之事,这是他的职责所在
“三哥,今年的战争这么快就结束了吗?”李愔问道
李恪淡淡一笑道,“要是本王聊的不错的话,今天吐蕃和吐谷浑联军就会撤退”
李恪说的很肯定,而他的判断一向很准确,诸将听完心里便松了一口气
随即,在李恪的主持下,开始讨论主将和各支骑兵的功劳
诸将的功劳,讨论完毕之后,李恪需要上报朝廷,让李世民给大家给予嘉奖而讨论各支骑兵的功劳,这是李恪想给前线的将士们给予一定的奖励当然,这份奖励是他自己掏腰包,绝对不是大唐国库出再说,扑通的士卒,他们的要求不高,不像领兵将领,他们需要的升迁很难,人数有多,而李恪也不能给那么多人升迁所以,李恪从他们生活的需求上解决,给他们钱财的奖励
正是因为这样,李恪的赏罚制度分明,有功必赏,有过必究,黑衣卫各支骑兵才会作战勇猛,才会不怕死的去拼杀
等到一番讨论结束,已经到了午时
李恪在将军府为大家准备了午饭,想跟众人一同就餐
就见一名鹰卫匆匆而来
“殿下,朝廷圣旨到了”鹰卫回道
“让他们进来”李恪命令道
因为,将军府的大厅里在讨论军情,不许任何不适军方的人接近
所以,即便是朝廷的使者,携带圣旨或者兵部公文的差役,鹰卫同样有资格将他们拦下,经过通报才能容许他们觐见李恪
鹰卫离开大厅,就见他带进三名内侍和两名千牛卫士
前来凉州的内侍不是王德,李恪又不是经常在长安待着,对眼前的这名内侍不认识
“老奴方勇见过北王殿下”老内侍向李恪施礼道
“方公公不用多礼”李恪起身走到方勇面前
方勇展开圣旨,李恪和诸将接旨
圣旨的内容无非就是对前线将士做了一次褒奖,没有其他的命令
而圣旨念完,就见一名千牛卫将兵部的公文交给了李恪,李恪拆开公文详细一看,这才淡淡的说道,“方公公你先在凉州休息一天,明天本王就将东西交给你”说完,又让鹰卫带着方勇离开了大厅
看到方勇和千牛卫离开,李恪回到帅位上坐下,这才将兵部的公文递给许敬宗,示意他让诸将传阅本来这份公文只能让主将看,其他的将领没有权利,也没有资格看但李恪让大家看,大家自然不敢怠慢等主将将公文看完,脸色都不怎么好看因为,公文上的内容是让李恪阐述一下对吐蕃和吐谷浑的认识,写一份详细的奏章给兵部可众人都是心思聪慧之人,自然从这份公文上看出了朝廷现在对待吐蕃和吐谷浑侵犯大唐问题上的态度,那就是不够强硬,有点想息兵求和的意思
“你们现在就回去仔细想想,晚上给本王一份自己的心得和体会”李恪命令道
“诺”诸将应声,离开了大厅
大家心里都很清楚,让自己写心得和体会,这是北王殿下在征求自己等人的意见所以,诸将一点都不敢马虎大意,出了将军府立刻就回到自己的大营开始思考和撰写这几次跟吐蕃作战时的心得和对吐蕃骑兵已经吐蕃人的认识和理解
等到大厅里只剩下李恪和许敬宗两人,李恪这才说道,“延族,晚上你要辛苦一下,将大家的上综合整理出一份,你再根据大家的观点和看法写一份面的条陈给本王”
“诺”许敬宗躬身领命
“还有,既然功劳已经讨论出来,你就再替本王写一份给前线将士请功的奏章”李恪继续命令道
“微臣明白”许敬宗领命道
下午是时分,李恪正在房中看,就见王中长匆匆而来
“殿下,斥候回报,说吐蕃和吐谷浑撤军了”王中长兴奋的说道
确实,这一个月的仗打的有多艰辛,也就只有参加过守城战的将领和士兵最清楚,面对敌人三十万大军的压力,这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得了的所以,吐蕃和吐谷浑的撤军对大唐将士们来说是减轻了压在肩上和心理上的压力
“真的撤兵了?”李恪放下手中的问道
“对,已经撤兵了,军营里没有一个吐蕃或者吐谷浑士族,灶也冷了将近四个时辰”王中长回道
“你下去,将这个消息告诉营中的军将们”李恪说道,“但是,记住,你要告诉大家,不要太过松溪,时刻保持警戒,斥候也要派出方圆五十里的范围”
“诺”王中长领命离开
李恪这才将身体靠在身后的椅子上,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三十万大军压境,只为了攻下一座城池,面对敌人的三十万凶猛的大军,李恪守在凉州城时也是时常忧心不已但是,为了给将士们鼓励和大气,他总是将压力隐藏在自己的内心,脸上表现的很淡定和从容
现在,经过将近一个月的苦战,吐蕃和吐谷浑大军终于退了,李恪这才长长呼出了一口气
空旷的原野上,一队队吐蕃和吐谷浑骑兵无精打采的骑在马上向西而行桑熊和禄东赞并骑而行走在中军的位置决定今天撤兵,这是禄东赞和桑熊还有图巴三人共同商议的结果因为,三人都很清楚,自己大军的士气低落,再加上李恪摧毁了所有的攻城器械,以及快到十一月,西北就要进入很冷的冬天,有了这样重重对自己大军不理的因素,三人这才果断的决定撤兵
“哎——”骑在战马上,桑熊轻声叹气道
确实,吐蕃倾二十大军,再加上不是很精锐但也是士气旺盛的十万吐谷浑大军,三十万联军没有攻下一座小小大凉州城,还是损失了那么多兵马,今天就要撤兵,就要离开这块土地,这怎么能不让他伤怀呢?数万的吐蕃勇士可都死在了这块土地上啊
“桑熊将军,何必叹气呢?”禄东赞淡淡的说道,“这片土地,迟早是我们吐蕃领土”
“大相是说,我们跟大唐的战争还没有结束?”桑熊问道
“我们跟唐军结下了私仇,战争已经不可能结束了”禄东赞淡淡的说道,“第一场大战,我们歼灭了唐军十二万精锐;第二场大战,唐军全歼我十五万大军;这第三场大战,我们倾三十万大军,就是没有攻下凉州一座小城,还损失惨重难道这不是大仇吗?回到吐蕃,大王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而在大唐,以李恪的性格,他也绝对不会就这么轻易的善罢甘休的”
“可大王想再次兴兵攻打大唐,我们还能取胜吗?”桑熊不解的问道,通过这几次的交战,他深刻的了解到了唐军的强大和李恪的强大,他已经不像以前那样狂妄,他已经很清楚,以李恪的智谋,想打败大唐很难
“可都呢”禄东赞信心满满的说道,“因为,李恪没多少骑兵可用”
看到桑熊不解,禄东赞继续说道,“等我们回国,就跟大王说,大军修正一年再战,而我们修正之后呢?李恪自然会乘此机会出兵平定吐谷浑,等到他平定而来吐谷浑,士卒筋疲力尽的时候,正是我们吐蕃大兵攻打大唐的最佳时机”
“难道,我们要舍弃吐谷浑吗?”桑熊不解问道
“难道,你以为现在以我们的能力,能打败唐军吗?”禄东赞反问道
桑熊没有回答,他很清楚禄东赞刚才的建议,那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到唐军打到最后人困马乏,筋疲力尽的时候,吐蕃就乘虚而入,杀唐军一个措手不及
可以说禄东赞的建议很好,可作为一个领军将领,不喜欢参与阴谋的将军,他觉得就这样丢弃一个盟友,有点不厚道
禄东赞看到桑熊的表情,就知道他心里想什么,便淡淡的说道,“桑熊将军,这就是战争啊”
第五百九十四章 情真意切
晚间时分,李恪一个人静静的在房中思索自己该怎给李世民上,他才能支持自己继续西征吐蕃,将吐蕃彻底的打残**(因为,熟知历史的李恪很清楚,吐蕃在强盛的时,曾经攻下过不少大唐的城池,奴役过不少汉人历史记载吐蕃在陇西、河西等地强制实行吐蕃化政策这些沦为亡国奴的唐人被迫剔发易服、穿胡服、学说蕃语、并赭面纹身,吐蕃人对唐人的吐蕃化是去唐化,是从历史传统、民族习惯、语言文字等等方面吐蕃化,这种政策是强行推广的其目的就是把唐人变成吐蕃人,汉人剔发易服的历史开始了
所以,李恪想自己的有生之年彻底解决掉吐蕃这个毒瘤,不想将这个毒瘤留给自己的子孙,留给大唐未来的子民们,让他们再受吐蕃的欺凌
想到这里,李恪开始思考怎么样的上才能让李世民和中枢大臣支持自己的意见继续西征,给在陇右、凉州和河西等地的唐人子孙后代一份安稳的生活环境呢?
房的烛光在摇曳,李恪静静的思量,同时在等待许敬宗整理的陈条
半响,就听见房外传来就许敬宗跟王中长说话的声音
“延续,进来”李恪向门外喊道
“吱呀——”的一声,房的们推开,许敬宗走进了房
“殿下,这是微臣综合大家的意见写的陈条”许敬宗放下一份卷宗说道,又将一踏纸张放在李恪面前,“殿下,这些都是各军主将的上”
“恩”李恪点点头,拿起了个军主将的上,开始认真的翻看
第一份是孙贰朗的,他的内容的主战
第二份是薛仁贵的,内容依然的主战,还主动请缨
第二份是宇文过的,内容还是的主战,还是主动请缨
第四份是侯虎的,请战
第五份是哲羽的,依旧是请战,但言辞加激烈,说他会率领鬼面骑三万将士,杀进逻些,彻底铲除这个野蛮的游牧民族
还有不少将领的,李恪也都大致看了几眼,但内容都一样,除了主战,就是请战
李恪看完这几分大将们写的上,开始拿起了许敬宗的综合大家意见的陈条
仔细看完许敬宗的陈条上的内容,李恪心里有了自己的想法
“延族,你回去,本王现在要给父皇上”李恪淡淡的说道
对于他的字体,李世民很熟悉,而给李世民上,李恪一向都的亲自执笔,从不假借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