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清-第7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三哥突地来了一番训斥,让四色棍有些难堪和委屈,但杨三哥的印象已经深植在四色棍的心里了,两人在一起的时候,三哥也没少训斥他,委委屈屈的看了杨三哥一样,四色棍也吐起了苦水。
“三哥,自打朕登基以来,洪杨逆匪就一直不消停,朕这边有些怨念,也是应当应分的吧?”
“那如今怎么说?”
四色棍认了怂,杨猛依旧是声色俱厉,看样子四色棍不点头他是不会罢休的。
“为了朝廷,为了社稷,当然听三哥的!这事儿算完,三哥消消气,怪吓人的!”
皇帝全无皇帝的威严,臣子全无臣子的恭敬,但彭蕴章看的却是饶有兴趣,魏征呐!好人一个!
“那臣这几日就出发,剿捻,定会给陛下一个明确的答复。
京师如今的粮草不济,之前说的由米利坚购粮,帮着百姓过冬,陛下认为京师需不需要囤积一批粮食呢?”
训了四色棍,杨猛自然要给他发号施令的机会,大手笔花钱买粮无疑是个好机会,阔绰啊!
“彭师傅怎么看?”
果然听了这句之后,四色棍的脸色也肃然了起来,国之大事来了。
“老臣认为,为了京师稳妥,不仅京师要存粮,津口也要存粮,部堂所言,大战将在京津一带开展,几十万大军一年的存粮,还是要得!”
从百姓的过冬粮。到几十万大军的存粮。杨猛也不想一力承担。如今朝廷财货丰盈还是朝廷出为妙。
“数量多少?耗银多少?”
“照着足量供应,一人一年十担粮足矣!五十万人就要五百万担粮食,照如今的粮价二两来算,一千万两现银。
若是再保着京师百姓的话,一千万担粮食足以,两千万现银,还是要得!”
这账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彭蕴章之前也没仔细算过,这一算之后,粮食的消耗,就是个好大的数字呢!
“粮食多一些没坏处,朕以为一千五百万担才是稳妥的,杨三哥以为呢?”
花钱,尤其是大手笔的花钱,也会让人兴奋的,四色棍的眉梢飞扬,但也没忘了问问杨三哥的意见。听着他骂人,心惊肉跳啊!
“陛下圣明。这就叫做未雨绸缪啊!”
“嗯!此事就交由彭师傅来办了,三哥此去直鲁一切小心呐!”
对四色棍来说,如今的杨三哥就是依靠,想他这样皇家出身的子弟,想要找个依靠很难,想要找个能与自己一起玩乐的依靠更难,知道三哥要远行,四色棍也不忘嘱咐几句。
“陛下放心,臣去去就回!”
杨三哥有正事在身,四色棍也没有挽留,走在回军机处的路上,彭蕴章有些担忧了,一千五百万担粮食,看来杨老三有些不看好将来的战事啊!
这又是招安捻子又想招安长毛贼,难道这英法联军就如此可怕?
“部堂,之后的战事”
说这些话彭蕴章也是加着小心的,如今开战已成定局,求和之说,是断断不能出口的。
“尚难预料,英法两国整军,怎么也得三两个月之久,即使分兵前来,第一波的人数也多不了,至多三五万人,但两国的持续作战能力不容小觑,据闻米利坚已经与英法两国达成了协议,要为两国提供补给,购置米利坚的粮食,也是在削弱英法联军的后劲儿呐!”
杨猛这么一说,彭蕴章心里的疑惑也就尽去了,原来是为了这个,购粮也是军略呐!
“咱们不能再加一些?”
“就如今局势来说,釜底抽薪不若扬汤止沸,不拖垮英法两国,就没有大清的出路,咱们一下把粮食都收来了,这仗就打不起来了,今年仗打不起来,英法明年还会再来,无非如今的大清就是一个乱局,就乱在一起吧!”
米利坚的存粮、产粮都是有数的,杨猛这次大批购粮,倒不是倒弄库存,而是真正的购粮,英法与沙俄已经签署了雇佣兵员的合约,此事在欧洲不是秘密,如今杨猛所能做的就是从米利坚那边遏制英法联军的人数,一次来五十万人,怎么打?
“部堂远见,这捻子那边可有胜算?”
“有没有胜算是咱们说了算!捻子终是乱匪,张洛行不识相,就搞掉他,换个李洛行、王洛行、孙洛行,换上三五个,老子就不信他们不接招安令!
彭中堂,知会在皖的左季高配合吧!毕竟外部是要有些压力的!”
招安捻军,杨猛早就有了部署,若是张洛行不识相,杨猛就差人暗杀他,死了一个还不识相,就接茬死,直到有人接招安令为止。
“部堂不带京师的人马前去?”
彭蕴章以为杨老三是要调动京师人马的,没想到他要的竟是左季高。
“带上一两千就是了,如今京师周边的人马尚需整训,不耽误他们了,至于曾左那边,开战之前还是要试探一下的,若是曾左造反,问题就大了!”
提曾左杨猛也是在转移彭蕴章的注意力,彭蕴章的心力本就不济,多一件事儿就要多耗费一些心力,这段时间杨猛不想让他闲着,这个正牌的军机首辅,在大清还是有些号召力的,决不能让他有机会在暗地里谋算自己。
“部堂思虑的是,这段时间事情杂乱,都忘了还有曾左二人了!”
如今江南的局势在杨猛的安排下,也算是平稳,曾左给了太平军足够的压力,加上一个冯桂芬,压住太平军还是不成问题的,僵局之中,战事就少了,战事少了,这曾左就不那么引人注目了。
左骡子好对付,真正不好对付的是曾涤生,曾涤生的湘勇,这段时间表现的不咋地,哥老会的势力抬头,杨猛在思量着是不是该让湘勇也进京呢?
“这段时间,杨某不在京师,就有劳彭中堂费心了。”
“这是哪的话儿,应该的!”
杨猛选择此时离京,也不是突发奇想的,肃顺如今不在京师,自己再走了,说不定有些人就要跳出来,而京师的一些满汉大员,前段时间都让肃顺给挑了,剩下就是宗室了,若是再杀些宗室,这大清皇室就算是人丁凋落了。
包括鬼子六、肃顺在内,大清的这些宗室,杨猛会一步步的搞掉,这篡清的最后一步,要走的光明正大,多了这些宗室,对以后的局面也不好,谁知道会不会有人打着复辟的旗号搅乱时局呢?(未完待续。。)
第七百六十七章 老子说了算!
杨猛要收拾捻军虽然在计划之内,但这次匆匆而行,并不是到了收拾捻军的时候,而是捻军盯上了杨家驳船船队解京的金银。
苏浙肃贪的消息,没能瞒过太平军,对于朝廷肃贪的银两,太平军也是垂涎欲滴,只可惜,统领苏浙民团的冯桂芬很谨慎,而且苏浙民团完全是由新军组成的,其战力不是湘楚二军可比拟的。
即使加装了洋枪,太平军在冯桂芬手里也是一次便宜没占着,如今在江南一带,太平军惹不起的人有两个,一是九江杨二,二是苏北冯桂芬。
自杨猛走了之后,石达开不是没试过突袭九江,结果人马一动,就遭到了扼杀,与杨猛差不多,杨毅那边对太平军也是不留手的,全军覆没。
至于苏北冯桂芬的名声,完全是李秀成与陈玉成捧出来的,陈李二人,只要碰上冯桂芬的人马必败,这已经是太平军内部共同的认知了。
太平军无法对苏浙解京的赃银直接动手,并不等于他们放弃了这笔银子,太平军与捻军在大面上是从属的关系,捻军诸王都是洪秀全封的,虽说捻军听封不听调,但两军总归还是从属的关系,削弱朝廷就是加强太平军,这样的道理,杨秀清还是懂的,虽说太平军不能截取这批金银,但给捻军传个消息还是很容易的。
与太平军相比,捻军就是个穷鬼,这也是杨猛之前一直不在乎捻军的原因,他原本是想着在慑服太平军之后。一并处理捻军的。没想到捻军却突地窜了出来。苏浙解京的银两那是军费,杨猛当然不会让捻军掺活这事儿了。
虽说大运河有新军保护,但杨猛不想让运银子的事情曝光,只能先发制人降服捻军了。
捻军打算对苏浙的银子动手,太平军和捻军之中的影子都报告了此事,捻军选择劫夺银子的地界是济宁府,这也是大运河在山东境内的要冲,一旦因战乱影响了济宁府的通航。很可能会影响京津一战的战局,也是杨猛要对捻军出手的原因之一。
京师的杨猛未动,影子和防守运河的新军就动了,驻皖的左骡子也派了一万人马襄助,有了这样的阵势,以张洛行为首的捻军也会感觉到压力的。
自京师乘船出航,杨猛也一路看了一下运河的情况,有些地方在清淤有些地方在加宽,冬季的运河容易结冰,若是之前这个时候。运河应该开始封冻了,但如今水面依旧活跃。没有别的原因,那就是船只的来往太过频繁,几乎就是日夜不息的。
虽说皇帝那边一千五百万担的粮食订单,刚刚才下,但之前杨猛解送的京津附近的粮食,也有三百多万担了,过一段时间,这大运河会更加繁忙的。
到了济宁府,杨猛也不见当地的官员,带着自己的马队,就直奔驻扎在附近的张洛行捻军主力而去,这次张洛行带的人马不多,只有两万余,但人人都是好手,人人都有马匹。
张洛行能与左骡子相较互有胜负,主要就是借助了马队的灵活性,捻军的前身捻子,实际上就是贩卖私盐、贩卖马匹的买卖人,为了路上的安全而结伙,可随着前些年的灾荒,越来越多的人投了捻子,主事儿人的野心大了,与太平军接上话儿了,也就催生了捻军的出现。
甘陕的刀客、山东的响马不少都入了捻军,对于马匹这些人很重视,通甘陕入蒙古购买马匹对捻军也算是易事,这么些年下来,也就让张洛行手下聚集了数万马匹,成了直鲁豫皖一带无影无踪的马贼。
左骡子追不上捻军,自然很难给予毁灭性的打击,为了震慑捻军,杨猛特意从云南调了五千康巴精骑,玩马蒙古马队都不一定是康巴精骑的对手,就别说张洛行的杂牌马队了。
没有包围也没有突袭,杨猛只是带着马队出现在了张洛行的大营门口,对官军来说张洛行的行踪飘忽不定,但对影子来说,张洛行下一个营地在哪他们都能估算的出来,截住或是堵住张洛行,杨猛只需要带着马队赶过去就好。
张洛行的马队之中有甘陕的刀客,他们是听说过康巴精骑的,见到扎了英雄结的康巴精骑,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呐!
“去个人,告诉张洛行,云南的杨三爷来了,让他出来见个面儿,老子不为难他!”
朝廷的事儿,杨猛却当成了江湖的事儿,见了捻军的马队之后,杨猛也有了别的想法,自己的五千康巴精骑,捻军的五六万差不多会骑马的贼匪,再加上几万蒙古马队,就是现成的骑兵啊!
京津一带平原居多,这骑兵的战力多高杨猛不清楚,但应该是比步兵厉害的,不然蒙古铁骑也不会威名远播,僧格林沁之前用错了战法,若是组一支十万人的马队,或许在战争之中有奇效呐!
杨猛约得是江湖会面,作为匪首的张洛行还不得不出头,康巴精骑的战力他已经听营中的刀客说了,很厉害!恐怕这两万余捻军骑兵也不是那几千康巴精骑的对手。
云南杨三爷是谁,张洛行更是清楚,打的太平军翼王节节败退的九江杨老三,就是云南的杨三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