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异界之游戏江湖 >

第674部分

异界之游戏江湖-第674部分

小说: 异界之游戏江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着这支数量的嫡系兵马,未来中原战场上才能搀和一脚,否则再如开州所遇,可就太坑人了。而且,在再下中原之前,祝彪还要好好跟胡人亲热亲热。有这支嫡系做基本,再有周军的襄助,他不知道能否完成那个久违了的s级任务,可他一定是倾力去做的。这些唐王也是答应了的,是祝彪离开北平时候与之立下的约定之一!

    十二月二十日,祝彪启程南下北平。新年了,地方文武重臣要入朝朝拜了。河东、河西等军事重镇也不例外,今年北汉可是十几年来难得一遇的好年景!主力集中在了陈国边外的胡骑,甚少有兵锋南下,惠及的可不仅仅是河东一地,整个北汉边疆莫不是如此。财政上又有了唐王的扶持,一年之修养下来国力一振。

    十二月二十五抵到北平,次日,祝彪命人备上了一份厚礼送到了易北候府门上。

    “父亲,祝彪命人送来了年礼……”余昕贤怯怯对父亲说道,手中捧着礼单,明明轻薄的很的一张纸。捧在他手上却如烫手山药一样。

    停下笔,但余子良的身姿半响也没动上一动,只两眼愣愣的看着书案上笔墨犹湿的手书,眼神中充满了惆怅、痛惜及愤恨!

    恍惚中,当初的一幕幕在余子良的眼前浮现,往日之景至今还记忆犹新。自己容易吗?慧眼如炬好不容易给外孙女挑了一个好外孙女婿,现在却弄的连登门都不成。裂痕已经深深地种下了,再弥合也恢复不到如初啦!

    ……

    正月初一,诸臣朝贺。在一片歌功颂德和莺歌燕舞当中。新年到了,新的一年开始了。

    这一天可真是忙碌,先是大朝,百官先到含元殿向新王姬昀朝拜,然后再到文华殿向太后朝拜。虽然太后的寝宫并不是文华殿,但长生殿在后宫,外臣还是不能进的。

    本时空不比祝彪前世的明清,膝盖都是弯着的。在这里,那是真正的男儿膝下有黄金,对着君王行三跪九叩大礼,一年也就是这么一次。不管姬昀王位是怎么来的。小两年的时间积累,尤其是今年整个国力的好转,姬昀的王位也是真正坐牢的了。

    祝彪列在武官的第四位,太尉蔡珽慎、兵部尚书马髦、平北将军武恒飞。然后就是他。看着玉台王位上正襟危坐的姬昀,也不知他此刻有没有想过依旧被囚中的父亲。

    王太子之事,祝彪就不信到现在还没有人明白过来。姬昀与云家,态度的骤然转变。唐王对北汉的一再插手,痕迹太明太重了。天下间的聪明人可多的是!

    但一切已经注定。姬昀现在已经是名副其实的汉王了。且上层的这些腌臜事,知道的人也都自觉守着上层权力游戏间的规则,绝没有肆意向着中层、下层扩散。

    看着简直让自己有些自惭形秽的祝彪规规矩矩的在自己面前叩拜,姬昀心中涌起滔天的喜悦。之后,姬昀又完成了君王告祭太庙的大典,这一刻,他完全沉醉在百官臣服的喜悦当中。

    比较起来,祝彪的神情一直很冷淡的,君臣裂痕既定,跪拜一对连自己老爹和丈夫都能抛弃而仅因为权利的母子,他心情能好才是怪。

    不过这时候祝彪外表的冷淡只会更让姬昀飘飘然,完全压倒自己的喜悦让他好在告祭太庙的时候,几次都差点出了差错。

    告祭太庙之后,姬昀传旨设宴甘露殿,大宴群臣。祝彪随着蔡珽慎入席,蔡珽慎贵为太尉,自然要忙着和群臣交杯换盏,马髦没他那么大风头,倒更给祝彪说了些话。性格耿直、忠心耿耿的他,往日里虽然与祝彪交情无有,可内心里却对唐王,也对新王态度的转变,抱有很大的介意。

    坐在席位上,他低声给祝彪指点着一些新晋臣工和王孙勋贵。尤其重点的指出了两人,王子常、越骅,唐王在北汉的代表,马髦用‘非是汉臣更胜汉臣’这句话来愤怒的形容。

    祝彪对王子常不很熟悉,但是对于越骅可是老对手了。他们在北汉朝堂会扮演着什么角色,不问可知。

    但祝彪却没心思和必要去关注他们俩,自己已经跟唐王达成了协议,一些事情就必须忘掉。马髦也不是碎嘴的人,跟祝彪很快就把话题聊到了鸳鸯阵上。

    宋军万里征途,一路上鸳鸯阵威力尽显,早已经引起了一些有心人的注意了。身为北汉兵部尚书的马髦就是其中之一。而且近水楼台先得月,他还打主意早点从祝彪手里得到那一阵法,以及秘要。

    马髦是个文官,兵书虽然读过不少,却自认对领兵没那个能耐的。他不是蔡珽慎!但是对兵法兵书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他,却也清楚阵法不是光看阵图就能行的,那是要有秘要,要有真传之秘。否则为什么一样的阵法落在不一样人的手中,那威力简直是天地之差?鸳鸯阵还是小团队战阵,更适用于零兵搏杀,也就更要有独门诀窍了。

    当马髦拐弯抹角的向祝彪探听鸳鸯阵秘要的时候,祝彪这一天嘴角第一次万万翘起。他哪里有什么秘要啊,那完全是系统增幅。

    不过对鸳鸯阵已完全领悟贯通的他,随口总结了三点,还是听的对鸳鸯阵有所了解的马髦大点其头。

    中原北疆,一处绝对秘密之地,同一时间里。

    石室中,酒水撒满了桌案,上面只有残羹剩饭,一个穿着棉衣的中年男子,边幅不修的醉倒在室内的木床上,睡的像死了一样。

    室内还有一张书桌,有笔有墨有纸,墨汁未干,桌心一张文纸上写满了字。

    “南来北往走西东,看得浮生总是空。

    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沓沓在其中。

    日也空,月也空,来来往往有何功?

    田也空,地也空,换了多少主人翁。

    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

    妻也空,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

    《大藏经》中空是色,《般若经》中色是空。

    朝走西来暮走东,人生恰是采花蜂。

    采得百花成蜜后,到头辛苦一场空。

    夜深听得三更鼓,翻身不觉五更中。

    从头仔细思量看,便是南柯一梦中……”(未完待续)
第一卷 潜龙在渊 第七百三十章 元武元年
    冷冽的寒冬渐渐走到了尽头,大地慢慢褪去了无垠的白色。和熏得春风下,脆弱的小草,发出嫩绿的春芽,一点点绿色如燎原的星火改变了大地的颜色。

    春天是耕耘的季节,是播撒希望的季节,它所代表的往往是“勃勃生机”。可是在元武元年的春天,是的,天京城里君临天下的那位新皇改元--元武了。

    最让人记忆的不是春季的播撒,而是嗜血的搏杀。

    一场决定着两个部落兴衰的大绞杀,在塞北进行着;一场已经毁乱了两个千年古国的厮杀,在东隅进行着;更有一场主宰着中原三万里疆土的战争,在日演欲烈……

    二月份,草原上的冰雪已经融化,但天气依旧冷凉。四十万周军集结待命,同时一同汇聚的还有十万的陈军和二十万燕军,十万的卫军。

    北汉、赵国两地,二十余万汉军、十万中山军、二十万赵军,也全都枕戈待旦,多达一百三十万大军的一次对胡狄二族的全面反扑,就要拉开序幕了。

    河东军,作为汉军拳头部队,自然囊括在了此次出征的汉军当中。祝彪也确实出兵了,严格遵守太尉府的招呼,出师三万。其中四营骑兵、一营步兵,外加自身的亲兵营。

    合计两万铁骑,一万步甲。因为高燮的营头成为了河东军序列中第一个新制满编的步营,总兵力八千军!

    河东留下了祝仝所部,由祝忠、陈孟仁、周子昂、夏云逅四营随祝彪出征,四部军力各在四千上下。人配双马双鞍的河东骑兵,军力添加起来可要远比步军困难多了,到现在也没能恢复满编,加之四营再留下了部分兵力当种子。出征的人数就只有每营四千人骑了。

    祝彪的亲兵营总数达到了三千七百人骑,包括八百陷阵在内。如此合计全军总兵力正好三万。

    因为北汉与中山两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十万中山军配给了赵国。但这没问题,对汉军没有大的障碍,贴近主战场的汉军,此次大反击中主要的任务就是策应陈国北境的主战场,而不是像赵军、燕军那样需要纵深切入!

    比如祝彪,河东军的任务就是打过阴山,打过出云口。但并不挺进草原腹地,而是坐在阴山巅头,隐隐威胁胡骑南路的安全,尽可能的多吸引一些胡骑的注意力。连上河西、罗州、延东、延西四部,二十多万这次出击汉军的任务都是一样。

    内衣、中衣、外罩。祝彪的衣服一件累着一件搁在床头,被单玉屏整理的整整齐齐。刚刚开心了两个月,祝彪就又要出征了。

    不过这就是军人的价值,军属的付出。

    祝母是早就习惯了的,单玉屏也不是不明理的人,相对比军中的士卒和中低层军官,她这样能跟丈夫相聚两个月。已经是天大的幸运了。

    “兵进出云口这么大的事儿,朝廷一个援兵也不派来,只让你带着河东三万步骑赶去,实在是有些过分!”河东只剩下了两万来人守卫。能让人放心吗?整叠祝彪的衣服中,单玉屏还在一边抱怨着。

    总兵力还不足六万人的河东,三万步骑一出去可就是去了一半军力还多,漫长的阴山山脉可不是只有出云口一个通道。

    延东现在都已经把军力补充到了十二万人。临近边儿上的河西军,总兵力也达到了十万。主力战场的罗州就更不用说了,武恒飞麾下兵多将广。最后只有河东兵最少!六万尚不足。

    “比起来我到河东的第一战,三万步骑,已经翻倍啦!”

    祝彪则半点不在乎,他现在跟新王跟云家可是隔阂依旧的,如果朝廷真的派大军进河东了,恐怕那时候他还会不放心的。

    “你把陷阵营都抽走了,就不怕中原的那些江湖人趁机来上将军府寻仇?”八百名实力最低在三流层次的军人啊,这股力量就是全盛时期的九曲剑派也要为之侧目。有着强大的个人武力,有着严密无间的团体配合,江湖人比之就是一群游兵散勇。只要有这个陷阵营在,就几乎可以不去担忧上将军府的安危。宋滢竹考虑的事情与单玉屏有极大不同,但对祝彪言,都是一样重要。

    “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风雨,如何见彩虹?”祝彪没有正面回答宋滢竹的话,但意思却明白无比。

    祝家想要堂堂正正的立足在这个世界间,不能只靠着自己一个人。祝强义、祝强生、祝磊、祝山、祝大海、祝长荣等等,这批成长起来的祝家子弟该是要经历考验了。

    当然,祝母、单玉屏母子、小妹的安全也是要绝对保障的,在这点上祝彪自然有后手留下。

    ……

    ……

    北平城。涵秋馆后院大堂,灯火通明,一位伶人打扮得花枝招展,正吱吱呀呀用中原官话唱着,“开书唱,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