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异界之游戏江湖 >

第106部分

异界之游戏江湖-第106部分

小说: 异界之游戏江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城外高高垒起的尸体,看着全城哀哭的灵幡,一个个筋疲力尽满身是血的将士,包裹着伤口默不做声的丁壮,吊着胳膊的朱云华,重伤的祝彪,庄炳灵、黄晟功还在为战后处罚而担心的二将心底里猛然升起了无尽的羞愧感。

    这些都是自己争功冒进造成的啊。还好城池没丢,若是城池丢了,全城百姓尽遭罹难,就是杀自己十遍也挽不回后果啊!

    庄炳灵、黄晟功黯然神失……

    武恒飞走之前对他们一言不发,但却不代表他就永远不置一词了。只是这一战没造成太过严重的损失,连平城没丢,后果不是无法弥补的大漏洞,二将虽然依旧要承担责任,却不急这一时。

    因为战事还没结束,还不到论功行赏论罪处罚的时候。

    ——————————安吉郡分割线————————

    安吉郡。

    郡城下,浑身浴血,人是血人,马是血马的崔铜,一脸惨然的望着许许策马进城的本部。

    两千人马啊,放进安吉郡的黄晟功部有两千人马,可是现在呢?

    一半人还有吗?

    他手下两千人,加上另外一部骑兵校尉的三千骑,五千骑兵配合着郡内的万余步甲,九座县城,不说守卫的都是固若金汤,却也没有太大的危急。

    胡骑占据着主动优势,也只得在乡里头打转。

    可是,居延城一遭令下,依托城池为靠的五千骑兵就不得已要主动出击,去与三四倍于己的胡骑展开一场场残酷的野战。

    这是很无脑的命令,但是他们只能遵守。

    小部的牺牲有可能是为大部的胜利,这个道理,军人都是要懂得。

    才几天时间,只六七次接触战后,崔铜部下就只剩了眼下这么多。另外一部也一样是损失惨重。

    幸好今天安吉郡接到了新的军令,否则再有两三小战,崔铜都有可能打光棍了……
正文 一百七十章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ps:感谢慕容兄打赏,多谢支持。

    唉,说一点题外话。今天一直到三点多都没等到通知消息,以为是下周又要裸奔了。心里实在是烦,就大着胆子跟责编抱怨了一声,因为自我感觉这周成绩还是不错的【裸奔状态下】,比一些有推荐的数据都要好【收藏除外,这个没法比】。

    结果被叮咚mm告知,因为元旦佳节耽搁,本周通知要在周六或周日下。

    汗,大汗,狂汗,可又很是欣喜,因为还有希望。

    当然,明后两天的折磨也很够味。每周五可都是一场痛苦的煎熬,这周更要连熬着三天……

    更悲催了。但是也真的心中有喜……

    写书大不易!

    ————————————————————

    居延城。

    将军府衙中,吴汉超正向长史要着骑军各部折返城里的时间表。

    大战一场各部必然损伤严重,身为靖边将军下属医药令丞,吴汉超需要有个时间表来做依照,以此为自己的工作作安排。

    “吴令丞不用着急,将军已经下令,各部短日中继续留守三郡。返程么,依某看十天内是不用考虑了……”

    吴汉超恭敬的退出长史公廨,心中暗暗兴奋。十天时间,足够快刀门那群混蛋滚蛋了,自己就能大松一口气了!往将军府外一路走过时,脸上都无可抑制的露出笑来。

    或许知情人会以为吴汉超是在为自己省了一场大麻烦而感到高兴,各部骑军继续驻守三郡,短日内(十日中)不会返回,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不管是轻重伤员三郡县就都要接管。他靖边将军属下的医药令丞可省大心了。

    往昔每次大战之后,将军需要费脑子,他吴汉超就需要既费脑子又费心,还要花费大气力。

    现在,身上的重担蓦的没有了,他自是高兴地很。

    安吉郡、泰长郡几日里攻略的胡骑也先后退回了大草原,两郡处的骑兵仅仅是几日的缠杀就纷纷元气大伤。泰长郡有万多骑军新兵做后靠情况还要好一些,最惨的安吉郡,五千铁骑剩下了半数还要少。

    连上崇安郡,换算细查,将军府上下惊奇发现,三郡中最后竟然是情况最危险的中路崇安骑军死伤的数量最少。

    他们那里跟安吉郡一样也有五千骑军驻守,可是黄晟功在兵出连平之前留了一手,将两部骑军留在了崇安郡城附近,以防万一。

    毕竟当时情况虽然是连平军大胜,可胡骑还是有**千人呢,实力仍在。如果黄晟功全军而出,尸逐拔休却调转了方向,抹过连平城不理直接插入崇安郡内,黄晟功再要回师,可就有点晚了。

    就是出于这种考虑,他只带出了一半军力——两千骑兵。

    而如此一来,就等于说整场大战中崇安郡骑兵就只有三千骑掺入了战斗,剩余两千骑还一人未死一马未伤。这下一统计,一个令武恒飞都有些哭笑不得的结果就出现在了将军府上下的面前。

    ——差点捅了篓子的中路军是三郡骑兵中死伤最小斩敌最多,缴获最多的所在。

    而至于被祝彪、朱云华果断处决的两千余胡虏,武恒飞是一点责怪的话都没说。——这是当机立断,这是先见之明!

    洞中岁月容易过,世上繁华已千年。

    在有目的的闭关修炼中,时光过得总是很快很快。祝彪只是把重度内伤减轻至中度内伤,五日时光就已经过去了。

    齐秋雨师兄弟要告辞返回居延了,祝彪必须出来送行,连着朱云华和林一清也都要前来送行。那一夜一日的苦战里,连平城能力保不失,齐秋雨、梁永乐四位师兄弟是立下了大功的。

    祝彪不是口才雄健的人,恩不言谢,他是记在了心里。齐秋雨这个温润尔雅的‘江湖君子’,还有梁永乐这个性格洒脱的剑客,他是交定了朋友。

    “祝兄,后会有期——”

    “齐兄、梁兄,一路走好,你我居延再见——”

    “我一直对江湖客没什么好感,只以为他们仗着一身武艺,目无纲法扰乱法纪,为天下一大害。不想,今日……”林一清望着齐秋雨四人策马远去的背影,变得有些感慨。想给四人做出个好的评价,但是脑子想了又想就然寻不出一个适合的词汇来。

    “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林大人可听说过这一句话?”祝彪脸上轻笑,抛出了前世里法家的一句名言。

    林一清面色先是一舒,继而又是一紧。侠以武犯禁,他万分认可,出身平州一书香门第的他,可是曾亲眼所见过那些‘侠客’的风采的;但是儒以文乱法他就无法接受了,可一瞬间的判断,这又是正确的一句话,感情那个是纠结,脸都跟着抽搐了。

    祝彪嘴角依旧是轻笑,林一清脸色的变化他分毫不落的看在眼里,可也就是看在眼里,没有什么表示。

    “我还听说过一句话——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祝彪利眼如剑,紧盯着林一清双目,“林大人再以为如何?”

    这句金庸名言,点亮了郭靖的一生。

    虽然网络盛行后无数的反驳随之泼来,但祝彪只相信自己的理解,也就是单纯的字面上的理解。他相信金大写出这八个字的时候,也只是出自于字面上的意思。

    留下有些僵硬的林一清,祝彪大笑离去。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在这个武侠的空间,韩龙、荆轲一样的勇士,万年长古中可是层出不穷。【韩龙,下有注释】

    而且,祝彪的眼里,韩龙、荆轲他们这两者也是完全不同于专诸、要离、豫让、聂政这些忠主之辈的。虽然司马迁将荆轲与专诸等人并列一起,但是祝彪始终认为两者完全不在同一个层次。

    荆柯刺秦,更多的元素是一个‘国’。山东六国苦于暴秦,也畏惧暴秦,所有百姓都不认为自己在秦国的统治下能比原先更好!

    所以荆轲刺秦,是出于国家之大义。从这而言他就是在为国为民,就是在为抵御暴秦。就好比曹操刺董卓,却比曹操更加纯粹!

    也不同于高渐离。高渐离的刺杀,更多的是在为荆轲报仇,是朋友之义是知己之情,友情才是第一位的。

    地球中国的历史里,韩龙、荆轲他们是孤独的,但是这个时空中他们绝对不会再感到孤独,这里有太多他们的朋友了。

    在危急关头,在关键时刻,‘为国为民’的江湖大侠总是会层出不穷。虽然一样是成功的少,牺牲的多!

    所以,祝彪只能说武侠空间里——武侠就是社会无可或缺的一种存在因素,林一清之前的敌视可以存在,但他的念想绝不会实现。

    侠,以武犯禁。前面的万年之中都有存在,之后的万年之中也将会继续。

    ps:韩龙——三国时期刺客。

    曹魏幽州刺史王雄或与之交好,或是其主。

    王雄,字元伯,王戎(竹林七贤最年少者)、王衍的祖父,王浑(与王昶之子同名,但不是同一人)、王乂之父。

    魏明帝青龙元年,鲜卑轲比能再度叛乱,诱反步度根,并大败并州刺史毕轨,临阵害苏尚、董弼二将。控弦十余万骑,为害魏国边境。每钞略得财物,均平分付,一决目前,终无所私,故得众死力,余部大人皆敬惮之,然犹未能及檀石槐也。

    青龙三年,西元235年。深感威胁的王雄遣勇士韩龙刺杀轲比能,更立其弟。其政权立刻崩溃,鲜卑再无力犯魏北疆。

    我个人是佩服的很。

    还要再赞一声强汉,不愧是汉独以强亡。

    得其衣钵的魏蜀吴三国,精兵猛将都在搞内战,二流将领镇边疆,却依旧能压得四夷不能动弹。

    窝囊废,司马家。司马懿跟他俩儿子把一家族的才气、运气都占完了。
正文 一百七十一章 怒发冲冠(求收藏)
    ps:大家继续支持!!

    北平,易北候府。

    老侯爷余子良手指轻敲着书案,脑袋中一圈圈念头急速翻转着。

    “祝彪,校尉,20……”这可是个绝对的少年英才,一身战功是实打实的。

    可幸延东尚有武恒飞的关系在,才通了个消息来,否则自己还真不知晓庶子儿媳还有这么一门好亲戚可拉。

    一个新晋校尉,一个世代列侯,外人看起来完全没得可比。但是侯爵虽贵,可权还是在贵上头,不然怎会说‘权贵’而非是‘贵权’?

    军伍起家得封列侯的易北候府,眼下时节,门下除了几个大小文官外,军伍之事早已经插不进手。

    贫贱之时尚可嗜武打拼,得封列侯的初起两代也能保持家风,但是现在距离先祖已经过去了五六代人,全府上下连同旁支外系,都没一个能军务上拿得出手的人来。在军中,易北侯府就是有再深厚的根基也挡不住时间的消磨。

    可是余子良却深知,军伍中的根基必要时候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