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三国之暴君颜良 >

第535部分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535部分

小说: 三国之暴君颜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熙顿时尴尬在了那里,不知如何以应。
    纱帘中,缩在被在了甄宓,耳听着颜良如何发配袁熙,如此的羞辱袁家,每一时间也觉得有些过份。
    不过,那点同情的念头,也只是转瞬即逝而已。
    甄宓想起了当年的袁尚,如何无耻的把自己这个嫂嫂,献于颜良,她又想起刚才,袁熙是如何厚颜无耻的,把自己献于颜良以求活。
    诸般种种,令她想到姓袁的,就有种想要吐的冲动。
    “哼,袁家没一个好东西,活该他们声名扫地”甄宓心中不屑的想着。
    外面处,颜良见袁熙犹犹豫豫不应声,脸色顿时一沉:“怎么,难道你还不愿接受吗,那好啊,本王就送你去见你那大哥袁谭。”
    话音方落,房外亲军来报,声称袁谭已经被五马分尸,其各处尸块,现已丢进山野喂了野狗。
    这亲兵不来报不报,一听得袁谭被喂了狗,袁熙脸色刷的惨白如纸,差点就给吓尿了。
    他再不敢犹豫,忙是叩首道:“罪臣谢大王厚恩,臣永世为大王放牛。”
    颜良微微点头,以示满意,摆手道:“算你还识相,来人啊,把袁熙连夜送往汝南郡吧,告诉汝南太守,要好好的监督这小子,万不可让他偷懒。”
    王令传下,周仓便拖起袁熙往外。
    颜良心情痛快,一时兴致又起,遂又还往了纱帘中,邪笑道:“美人,你旱了这么多年,这点雨露怎能够呢,别装睡了,本王还没玩够呢,哈哈——”
    肆意的狂笑声中,颜良如狼似虎,一把将甄宓遮掩的被子,扑向了那浑若玉雕的娇躯。
    床榻之中,春色又起,那女人的哼吟之声,渐渐又起。
    而袁熙却在那羞耻声中,被押解出去,心中怀着刺痛,默默的含泪而去。
    这一宿,颜良不知几番大战,直折腾到深夜才收兵。
    毕竟,他把传说中的洛神,养在眼皮子底下那么多年,几乎都未碰过一个指头中,如今终于赢得美人屈服,迎逢承欢,颜良如何能不痛痛快快的发泄一番。
    而许久未尝恩露的甄宓,表面虽然矜持,实际上也是久旱盼甘霖,春心寂寞难耐已久。
    如今一旦将尊严放心,甄宓在床榻上的狐媚与手段,丝毫不逊于铜雀台上的任何一名美人。
    但令甄宓没有想到的则是,颜良的精力竟是空前的充沛,一晚上折磨了她多少次,都不知疲惫。
    一夜波折,直折磨得甄宓筋疲力尽,四肢酥软无力,浑身如脱胎换骨一般,几乎无力再动弹一下。
    夜色深深,春雨渐歇时,尽兴的颜良,方才拥着那疲惫不堪的美人,沉沉的入夜。
    颜良一连在铜雀中逗留了三天,这三天的时间里,他尽情的在甄宓的身上,发泄他旺盛的精力。
    当然,颜良虽好女色,但却并非荒淫的君主,三天的快活之后,尽兴的颜良便离开铜雀台,还往应天的王府处理政务。
    颜良方一回王府,军师庞统便前来求见。
    庞统此来,给颜良送来了北方细作网,所发回来的最新情报。
    据细作报称,刘备在颜良南归的这段时间里,将青兖二州的男女丁口,大举的迁往了河北。
    青州方面,位于其东南部的城阳郡、东莱郡、乃至北海国的百姓,统统都被迁往了河北,刘备将自己边境线,一路收缩至了北依黄河的济南国、乐安郡和齐国三个郡国。
    兖州方面,刘备则将陈留国、济阴郡、沛国、鲁郡、泰山郡、任城郡等南部郡国,统统都放弃,将其中丁口大举迁往河北。
    而刘备在兖州一带的边境线,则退至东郡、东平国、济北国背靠黄河的郡国。
    至于那些弃守的郡国,从城镇到乡村,刘备则下令一把火烧为灰烬,至于堤坝、河渠等农业设施,能破坏的都统统毁掉。
    至于沿河的诸郡县,刘备则在黄河沿岸的几个重点城镇,屯集兵马粮草,其余郡县,则发动当地的世族豪强,大兴壁坞堡垒以自保。
    听到这个情报,颜良眉头微微一皱,眼眸中不禁闪过几分惊讶。
    刘备强行将两州之民,迁往河北,不知多少百姓要流离失所,妻离子散。
    这大耳贼这还嫌不够,竟然还要把弃却的城乡,一把火烧为白地。
    刘备如此狠毒的手段,分明是忌惮颜良北伐,自知难挡兵锋,便将两国接壤之地,变成一片荒芜千里的无人区,以此来阻挡颜良北上。
    此正所谓坚壁清野之计。
    这种事情,很多诸侯在不得已之下,都曾干过,但似刘备如此狠毒,竟要把最富饶的中原之地,化为一片不毛之地,此等手段,实在是令人发指。
    “刘备这大耳贼,他是怕本王怕疯了吧。”颜良冷冷的讽刺。
    庞统叹道:“此计的确是过于狠毒,倘使完成之后,对我军北伐确实会形成不少的阻碍,臣料想那刘备必想不出此毒计,此必孔明的主意。”
    诸葛亮,又是诸葛亮吗。
    为了跟老子我颜良作对,竟然不惜毁掉华夏文明的核心中原地带,诸葛亮此人,果然是为了一己之私,不择手段。
    我颜良残暴,只是对那些死敌的残暴,你诸葛亮和刘备,表面上以仁义自居,但却狠心到将万千无辜的百姓置于水火,更是不惜要断掉华夏文明的根。
    拍!
    愤怒之下,颜良猛然拍案,咬牙骂道:“刘备,诸葛亮,你们这两个华夏的罪人,老子绝不会放过你们!”
    看颜良那愤怒之状,庞统只以为颜良会在盛怒之下,再度发兵北上。
    “刘备确实可恶,但眼下正值天气最寒之际,此时并不利于我军北伐,臣以为,还需再等一两个月,才是兴兵北上之时。”庞统劝道。
    颜良又岂是那种因怒而发兵之人,尽管他对刘备和诸葛亮,十分的恼火,但却绝不会冲动行事。
    庞统见颜良怒色缓和,方始松了口气,却又道:“不过兖青南部都成了一片无人区,刘备军又背靠黄河,固守不战,我军北攻刘备之战,只怕会非常不易呀。”
    庞统这边还在顾忌之时,颜良的脑海之中,却忽似想到了什么似的,一个全新的战略,正在脑海中形成。
    (未完待续)


第六百七十七章 北伐与南征
    颜良心中计划,尚还不成熟,故就未曾当场提出来。
    次日,颜良于王府中,召集文武重臣,共商下一步的战略。
    按照原的战略方针,楚军将采取南北夹击的战略,先灭了盘踞于两河的刘备,然后再举兵西向,杀入关中灭了曹操。
    但是现在,刘备在青兖二州坚壁清野,制造大片无人区的龟缩防守策略,显然令颜良原本的计划,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阻碍。
    自古以来,深入敌境作战,就地征取粮草乃是解决补给的重要手段之一,刘备的坚壁清野政策,意味着楚军将要穿越数百里的无人区,而无法就地收取一粮,也无法征用民力。
    这也就是说,所有的粮草,所有的运粮的丁夫,都要靠楚国本土来提拱,这无疑将极大的加重大楚经济上的负担。
    再者,刘备将全面防御,改为重点防御,将兵马集中于黄河南岸诸重镇,坚壁不战。
    如此,楚军便将无法在野外歼灭燕军有生力量,而深入平原地带后,又将面临燕军游骑对粮道的肆意骚扰。
    反观燕军,北靠黄河,一道黄河天险,可有效的保证其粮道的通畅,河北的援军与物资,可以随时渡过黄河运抵河南诸镇。
    颜良不得不承认,诸葛亮设计的这套龟缩防守战略,确实是相当的厉害。
    诸文武的意见也都一致,经过一番的讨论后,众臣多认为,北伐的战略应当有所改变。
    部分的大臣们认为,北伐的难题既然加大,今后应当偃旗息鼓,休养生息,蓄养实力,待天时有变时,再举北进不迟。
    提出此观点的,多为顾雍、虞翻等江东藉的大臣,这些原本就倾向于偏安一方的江东人,此观点虽然没有提到割据半壁,但颜良所清楚,他们的提议,相当于变相的偏安政策。
    此等观点,颜良自是万万不可能采纳。
    熟知历史的颜良深知,自古以来,立足于南方的政权,军事上历来是不进则退。
    南方政权一旦停下北伐的脚步,进行所谓的休养生息,给了北方政权喘息的时机,那么,南方的军事经济实力的恢复,始终是比不上北方的速度。
    当受战乱破坏严重的北方,从破败中恢复过来时,那么,南方的政权,也就到了灭亡的一刻。
    偃旗息鼓,休养生息,就等于在坐吃等死!
    “北伐的既定战略,绝不容更改,无论前路有多艰难,谁也不能阻拦本王一统天下。”颜良猛一拍案,向众臣表明自己的决心。
    见得颜良如此决毅,先前主张休养生息的那些大臣们,便不敢再提息兵之事。
    大殿之中,一时陷入了沉默。
    片刻后,众臣之中,忽然有人干咳了几声。
    颜良举目看去,却见那清咳的老者,正是毒士贾诩。
    很久以来,贾诩都鲜有献计,如今关键时刻,忽然这么一咳,显然是在暗示他有计策。
    “文和,想说什么就说吧,本王听着呢。”颜良高声道。
    贾诩一边干咳,一边站了出来,拱手道:“老臣觉得,大王的北伐战略是对的,若比休养生息,咱们永远比不过北方,拖延下去,天时只会越来越倾向于北人,这北伐的战略,老臣以为还是不能更改的。”
    顿了一顿,贾诩又道:“不过,至于这北伐的对象嘛,老臣倒以为,是不是可以适当的调整一下。”
    调整北伐的对象?
    在场的众臣,神色皆是一震,仿佛贾诩这一番话,忽然间点醒了他们一般。
    颜良的眼眸之中,却是掠起几分欣喜,因为他从贾诩的话中,听出了志同道合的味道。
    “文和,你的意思,莫非是先伐曹操,再伐刘备不成?”庞统奇道。
    “正是如此。”贾诩微微点头,“从南伐北,我军乃是仰攻,刘备有黄河之阻,中间又有大片的无人区,伐之自然不易。但若先灭曹操,再伐刘备时,就变成了从西伐东,变仰攻为俯攻,地利尽为我军所有,那个时候,刘备还能用什么来阻挡大王的兵锋呢?”
    贾诩洋洋洒洒一言,道出了他的计谋,一时间,在大殿中掀起了一番热议。
    颜良的嘴角,却掠起了一丝会心的笑意。
    贾诩所言,正是暗合他的心意。
    其实曾经的历史上,强大的魏国,就是先灭掉了最弱的蜀国,夺取了长江上游之利,然后才有晋国灭吴。
    如今之势,与曾经的三国鼎立,何其的相似,只不过,历史中的魏国变成了他的楚国,而所处的位置,也从北方变成了南方。
    如果仿效历史的经验,那么曹操就想当于当年的蜀国,实力最弱,却又地处实力次弱的刘备上游。
    那么,正是基于此考虑,在攻打刘备变难之后,颜良便忽然想到,何不转换思维,先灭了曹操,然后再借黄河上游之势,次灭刘备。
    颜良这个战略,最初只是心中酝酿而已,却未想到,今日贾诩已先提了出来。
    思维一转换,众臣的视野马上开阔起来,作为首席谋士的庞统,思量未久便表示附合贾诩的计策。
    而其余众臣,经过一番思略后,多也赞成先伐曹操。
    众臣无异议,颜良更有何患,当即拍板决定,先灭曹,次灭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