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司马懿吃三国 >

第47部分

司马懿吃三国-第47部分

小说: 司马懿吃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猝然引发的这也正是周宣所言乱局‘自西而始’的含义——大概,他这‘于北而终’就是指的眼下河北一带曹、袁两家的这场大战罢不过,这一场乱局是不是真能‘于北而终’,如今恐怕还言之过早。”

胡昭在一旁听得连连点头:“想不到司马君能以易象而测天道、断人事,解析之际可虚可实、可近可远,胡某真是佩服之至。那么,请问司马君,面对如此乱局,你我身为儒林中人,又应当据守何德何术以应时局之变呢?”

“唔《易经》有云:‘风行水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以懿的粗浅揣测,这‘小畜’卦就是教导我等应当‘以柔蓄刚’。而蓄刚之本在于文德:远人不服、诸侯不逊,则自修文德而安之。”司马懿款款而道,“你我处江湖之远,凝静修身、以柔蓄刚,自能在‘密云不雨’之中拨云见日,迎来升平治世的。”

“司马君所言极是精辟,似乎正与荀令君赠你的‘沉机远虑、委时顺变’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你这‘以柔蓄刚、拨云见日’,却好像比荀令君的‘沉机远虑、委时顺变’还要积极主动一些。”胡昭钦佩地点了点头,“司马君身处这般困境而能心存如此志念,胡某总算可以放下心来了!”

司马懿静静地听着,他的目光似火花般闪亮了一下,倏地盯在了胡昭的脸庞之上:“呵呵呵想不到绕了这几圈,胡君原来是用这些话来探测懿的襟怀与抱负啊。唉,就算懿如今有心奋励有为,也只有待这风痹之疾好了才行啊。”

胡昭满面笑意,伸出手来轻轻抚摸着司马懿那僵硬如木的双膝,淡淡地说:“仲达,这区区一点儿风痹之症,还能缚住你的鲲鹏之翼吗?一切都会拨云见日、雨过天晴的!”

第1卷第07章装瘫拒入曹营,密谋大计第042节后花园里的秘密

建安五年十月,曹操在官渡与袁绍对峙之际,突发奇兵劫烧了袁军后方最重要的乌巢粮仓,截断了十余万袁军的生命供养线,顿时一举扭转了整个战局:袁军在一夕之间散溃无余,袁绍只得抛弃了所有营垒、辎重、图簿、军械,独与八百残骑仓皇北逃而去!

自此,曹操以官渡之战的赫赫全胜真正树起了他中原霸主的无上威势与地位!关中的马腾、荆州的刘表、江东的孙氏、益州的刘璋等割据一方的诸侯们,都不禁对此怵然惊惧,同时也开始为自己的未来而忧心忡忡——如今曹操兵锋所指,无人能敌,倘若他瞄准的下一个对象是自己,岂非危如待宰之羔羊?

就在这一年的年底,身为司空府主簿的司马朗突然回到了温县孝敬里休假省亲。

司马府的后花园背倚金刀谷南面的伏犀山壁,占地极广,有丘有壑,有湖有池,有圃有苑,有亭有榭,一脉清流恍若玉蛟盘绕其间,条条曲廊四通八达,显得豁朗开阔而又不失清幽深邃。

此刻,盈盈绿茵之上,司马寅与牛金一前一后抬着一座竹榻跟在司马朗身后缓缓而行。竹榻之上,正半卧着一身轻裘的司马懿。

所有的人都看得出来,此番司马朗回乡省亲,心情甚是不错,那一副昂首阔步的派头,仿佛他拾得了什么珍稀的宝贝一般。这自然是有缘故的:鉴于司马朗在许都司空府里将所有内务做得有条不紊、细致扎实,曹司空从官渡前线回来之后,立刻奏明朝廷,为他加赏增俸四百石,连升了两级官秩。而且,曹司空念他这半年多来勤于公务而未得休憩,特别恩准他回家休假省亲,赏赐了他一大车的美酒玉帛,并向他的父亲司马防亲书一封致以殷切问候之意。面对曹司空这般宠遇,如何不令司马朗举动之间难掩欣悦之情?!

“二弟,真没想到——据地数千里、拥兵三十万的一代霸主袁绍居然就这样败了。乌巢粮仓的那一把大火,竟会烧得他全军崩溃!”司马朗深深一叹,“曹司空在那样艰苦卓绝的险境之中竟能扭转乾坤——实是天纵之雄啊!”

“是啊!粮草为行军征战之本——曹司空将袁绍的这个‘本’一刀连根斩断,那三十万养尊处优、倚多为胜的袁军,骤然面对无粮可食的窘境,自是‘失节事小,饿死事大’,怎不会纷纷斗志全无、溃散逃窜?”司马懿倚在竹榻上,沉沉而道,“归根到底,袁绍麾下的三十万兵卒终究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有粮则聚,无粮则散——这也暴露了袁绍治军‘无道、无法、无纪、无能’的重大缺陷!相比之下,曹司空以四万之军硬抗河北不断集结而来的三十余万敌军,且又乏械缺粮,竟能万众一心苦苦撑持达半年之久,直到最后一刻方才扭转乾坤。大哥赞他为‘天纵之雄’实不为过!”

“唔其实,曹司空能在缺粮乏械的困境之中苦苦撑持半年之久,直到最后一刻方才扭转乾坤——终归还是多亏了荀令君在后方的供输无滞与运筹帷幄啊!”司马朗继续说道,“大约在官渡对峙到第四个月的时候,曹司空已然险些熬不下去了,便欲退兵以守许都。荀令君得知之后,急忙发书劝谏道:‘今我军粮草虽缺,但困窘之状尚不如楚汉争霸于荥阳、成皋间也!其时,高祖刘邦与西楚项羽俱不肯先退,只因先退者则势屈也,势屈则人心散矣,人心散则退必溃矣!而今司空大人以十分居一之众,划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四月有余矣。彼已情懈势竭,必将有变,此乃用奇制胜之最后关头,实不可失也!’这样曹司空才驻兵未退,终于等来了这扭转乾坤的最后一刻”

“好计谋!好方略!好决断!荀令君真可谓千古一圣、旷世伟杰也!他之英明果锐,世人或许尚有望其项背者;他之深沉弘毅,世人则无出其右也!”司马懿听到这里,不禁伸出右掌在竹榻扶手之上重重一拍,话语之间溢出无限的钦佩与叹服来,“得荀令君者,必能得天下!曹司空能得荀令君之佐,这才是他真正的‘天纵之幸’!——唯有获得这‘天纵之幸’,曹司空才能成为‘天纵之雄’!”

“二弟一向自负奇才、傲视当世、目无余子,如今竟也懂得这‘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之理了?”司马朗转过头来深深瞧了司马懿一眼,笑道,“眼下曹司空挟官渡全胜之威,势倾中原,力压群雄,天下名士已是趋之若鹜——二弟可有意出山入仕乎?那个陈群现在在司空府里顺风顺水一路高升,已经做到东曹属的职位了,曹司空接下来便要外放他去当颍川太守了!二弟你才识出众,如今乘势出山,只怕在仕途上的成就必然远超他陈群”

听了大哥这番话,司马懿却只是含笑听着,将身子朝后一仰,靠在竹榻上,悠然而道:“大哥的这番提醒,小弟已然领会。只不过,依目前这般形势来看,小弟暂时还不宜入仕。其一,曹司空刚破袁绍大军,小弟便印斩觯绱饲餮赘绞浦伲慌禄嵋床芩究沼胲髁罹牟恍迹黄涠芩究铡④髁罹袼湟鸦骼T埽銎竟俣梢徽街て窨杀V粘志茫勘暇乖茉诤颖本站茫健僮阒妫蓝唤氤沟渍剂旌颖彼闹萑常芩究铡④髁罹褂屑阜舱绦氪颉K裕〉艽丝讨荒芗绦〔怀觥⒕补廴帧⑽彼潮洌 �

“这个二弟啊!你所言虽是不错,但曹司空已向为兄多次提及对你的赏识,只怕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他必定会对你隐居不仕的举动有所窥探的。你既已决定暂不出仕,便须得多加掩饰,免得被他探出了破绽”司马朗犹豫了一会儿,欲待劝说,见二弟心意已定,也只得随他去了,“不过,你愿意留在孝敬里也好!父亲大人近年来身子骨有些不大好使了,你正好可以借着在家里养病隐居之机多为他分担一些我司马家的要务。”

“大哥指教得是,小弟谨记了。”听得司马朗此语,司马懿脸色一肃,连忙恭然答道。

他俩正说之际,忽然听得前面远远传来了一片悦耳动听的笙歌瑟舞之声,在绿坪上空飘扬萦绕。司马懿脸色微微一变,原来他俩竟已走近了司马府后花园里的禁地——逍遥阁了。这座逍遥阁极为神秘,而且戒备森严,非经父亲司马防允许,任何人不得靠近半步。就连司马懿在家居住这一两年间,一次也没探足进去过。

不知怎的,司马朗遥遥望见那掩映在幽幽绿荫之际的逍遥阁的飞檐壁角时,却似心旌摇荡,神情大异——眼眶里竟然溢出了一层泪花!

“大哥,你”司马懿暗暗惊讶,不禁失声呼道。

司马朗却是久久不应,隔了半晌才凝定心神,缓声问道:“二弟,你近来与春华弟妹还好罢?”

“这”司马懿喉头一哽,静了一会儿,哀叹道,“这是父亲大人为小弟精心择配的金玉良缘大哥,小弟自然是无话可说的了。”他咬了咬嘴唇,终于还是加上了一句:“其实,春华妹待小弟亦是无可挑剔的了”

“二弟,为兄也知道,以春华弟妹的资质和粟邑张家的门户与你相配,确有几分差强人意。”司马朗悠悠地说道,“为了咱们司马家的宏图大业,也真是有些苦了你了。”言到此处,他的声音忽地颤了一下,目光凝注在那绿荫掩映的逍遥阁上,“其实,为了咱们司马家这百年望族的昌隆荣盛,身为你们的大哥,我又何尝不是牺牲了许多许多”

“大哥”司马懿望着司马朗脸上深深的悲痛,却无从劝起。

终于,司马朗伸手拭去眼角泪痕,面容一正,向逍遥阁遥遥一指道:“二弟,现在这个秘密可以告诉你了:那个逍遥阁正是我司马府用来训练乐女与歌婢的禁地”

“训练乐女与歌婢?”司马懿不禁微微一怔。

司马朗已是在向前迈步而去,只丢下了一句话:“你且随为兄进去看一看罢!”

轻轻推开逍遥阁的院门,却见一条深得看不到尽头的凌空游廊迎面而至,那廊下是碧绿如玉的湖池,满塘的青青荷叶,廊侧是弯弯曲曲的白石栏杆,每一处回檐顶上都悬着莲花状的铜枝灯——牛金和司马寅抬着司马懿卧坐的竹榻跟着司马朗进了这里,只觉眼前豁然一亮,处处都有一种身处瑶池仙境、超然出尘飞升的惊艳之感!

顺着长廊徐步前行,也不知走了几个回环,却见廊尾深处是一座绯红色的蝉翼纱屏风,恍若一抹淡淡的烟霞,里面还有婀娜多姿的翩翩秀影映了出来,只看得让人眼迷神怅!而到了此刻,那一派清婉动人的歌吟之音,亦是愈加清晰,就仿佛近在耳畔一般!

司马朗走在前面倒是显得熟门熟路的——他径自行到那绯红屏风前边停下脚步,轻咳了一下,向里面扬声而道:“王姑娘司马朗携二弟司马懿特来拜谒!”

王姑娘?什么王姑娘?司马懿心头一震:想不到自家府中后花园的逍遥阁里就在自己眼皮底下一直隐藏着这么一个神秘女子!自己居然连她的一切来历、底细都毫不知晓!

阁中的笙歌之声戛然而止。那绯红屏风左边袅袅然转出来一位少女,淡施粉黛轻步迎出,赫然正是那婢女青芙!她走到司马朗等人跟前,款款施礼蹲下身去,道:“诸位公子,王姑娘有请!”

正在司马懿暗暗思索之际,他已经在竹榻上被牛金、司马寅抬进了阁堂当中——只见左右两排歌女婷婷而立,前面琴案之后,一位面罩紫纱、身着鹅黄轻衫的窈窕女子正倚榻而坐。

司马懿抬眼看去,只见那两排歌婢都是妙鬓蛾眉的少女,小的十四五岁,大的十八九岁,都穿着一色梨花粉纱紧袖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