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顺治之路 >

第104部分

顺治之路-第104部分

小说: 顺治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时候,景额整个人都感觉不好了,对这些国家的好感立刻降到最低点,对沙俄也是一样——当然,他绝对不会承认他是因为对那些殖民地眼馋的。

    尼果赖气得不行。他听说大清的官员很客气,百姓很友好,怎么到这里一看,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情呢?好吧,你不仁我不义,不答应我们的要求,就别怪我们不客气!

    当然,打是不敢打的。最近这些年来,沙俄连骚扰边境都不怎么敢了。大清皇帝太过睚眦必报,顺带着住在边境的中国人也学坏了,但凡有一点点沙俄的骚扰,立刻就报官。而官府也很有创意。通常情况下,他们找不到骚扰的沙俄游击人员,于是他们也开始游击,反骚扰回去,被抢了多少就抢双倍回来,完全公平交易,摆明了一副“你能把我怎样”的嘴脸。

    太过分了!尼果赖终于找到了源头:原来大清的皇子就是这么的油盐不进啊!

    尼果赖消停了下来,然后暗中去找联盟了。

    京城是个兼容并蓄的地方,有清真寺,有佛寺道观,自然也有天主教堂和耶稣教堂。尼果赖找的就是耶稣教堂。

    天主教会和基督教会在京城是对头,互相争夺对方的教众资源。天主教来得早,地盘大一些,基督教奋起直追,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正在他们互相攀比的时候,出现了道士门事件,以及后续的全民反洋事件。两方教会都受到了不小的损失,他们终于意识到,在这片神奇的国度,他们必须要团结一致,不然吃亏的是他们自己。

    老百姓是淳朴的。自从道士门事件爆发后,他们记仇了。原本也有一些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的,毅然决然的退了教,他们的理由很充分:洋菩萨只保佑洋人,他们是大清子民,还是信奉自己的菩萨比较好。

    你们都忘记了如来什么的都是洋菩萨吗?传教士们都快被这些无情无耻无理取闹的家伙们弄哭了。没有办法,他们只好继续任劳任怨的传教:大清富啊,这里的教徒出手比自己国家的阔气多了啊!

    然后,尼果赖来了,带着真金白银和沙皇的承诺来了,并保证,只要传教士们可以煽动所有在京城的洋人闹事,那么他保证,莫斯科的大门永远对他们敞开。同时,他信誓旦旦: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做刑不罚众,大家一起闹,这样皇帝也不会大家一起惩罚,反而好处一起拿。这种事情有百利而无一害,干嘛不做呢?

    传教士们被说得心痒痒,不过还是保持了该有的冷静,他们都不是傻子,尼果赖怎么可能这么大公无私,便去问沙俄能得到什么好处。尼果赖便装糊涂打哈哈,就是不肯说实话。

    两下里来来去去的一扯皮,怎么可能瞒得过皇帝的眼睛,朝中该知道的人也都知道了,分别无语了起来。

    以岳乐为首,禁海令再次被提上桌面:皇上啊,你对这些洋人够好了,结果他们狼子野心,背后还串通一气想要害你,怎么说你也不能继续被蒙骗下去了,反正我们现在地大物博,富得流油,干脆,禁止洋人出入,将这些不知感恩的人统统赶出国门,岂不是一了百了?

    而以廖侠为首的反对派针锋相对:不知感恩的洋人还是少数,不能一棍子打倒一船人。我们大清的确是有钱,可很多钱都是从洋人那里赚来的,将他们都赶走,赚钱的路子就少了啊,国门关了,我们就东西往哪里卖高价呢?实在是不合算。不如把这些坏洋人赶走,只留好洋人不就行了?

    两方面谁都不能说服谁,自然闹到了皇帝的面前。福临看了看他们,明白了。

    ——廖侠、明珠、范承谟、索额图等等他身边的近臣,统统是没有后台,草根出身。而岳乐则是代表了广大满清贵族。当贵族们被草根压了一头的时候,自然会提出反抗,这次禁海令不过是朝堂上两方对峙的一个缩影。两方只是在博弈,想看皇帝到底会站在哪里。

    禁海是绝对不可以的。闭塞就意味着夜郎自大,就意味着落后,就意味着挨打,但满清贵族们的不满也是必须要平息下去,八旗的势力依旧残存,一棍子打死什么的完全不可能。

    福临脑海中转过好几个解决方法,却对景额道:“此事交由你来处理,最后让朕得知即可。”

    景额只觉得肩头一重,心里却很是欢喜:他当然知道自己是太子预备役,表现能力的时候到了!

    作者有话要说:

    在此严打之际,某溪还在坚持更文,真是业界良心啊。以及,涉政和改变历史的文都在严打之列,不过据说是时间在民国的,我这里还在1675年,大概可能或许不会有事吧?

 第一百一十八章

    景额自幼是被多尔衮带出来的;虽然后来的成长方式主要是在上书房以及在朝廷上旁听;但他办起事来依旧打下了多尔衮的烙印:只看结果;不管过程。

    要抚慰满清贵族的情绪;最重要的不是满足他们的要求;而是转移话题。这一点上,景额深得其父真传,开始打太极。

    满清贵族们要的,说穿了也就是好处。目前最为来钱的职位无疑是海关;偏偏各处海关都被皇帝牢牢把持着,所用的官员三年一换;都是皇帝的心腹。京城内最富有的自然是内务府总管;然后桑吉这个皇帝的发小,同时兼任内务府总管和九门提督两大岗位许多年;皇帝似乎也没有换人的意思。

    贵族们当然不同意了。想当年,他们的祖辈出生入死,抛头颅洒热血,才换得了大清的一统天下,现在这些功臣还没有死光呢,皇帝就玩兔死狗烹吗?江南的肥肉,海关的肥肉,土耳其商路的肥肉,统统都不知道拿出来分一分,简直就是过分!

    对此,景额也有些微词。在他看来,自己的父皇什么都好,就是太小气了一些。贵族们盘根错节,若是团结起来势力不小,不如将一些好处分出去给他们,吊着他们,让他们自己内里斗去。

    于是,景额小心翼翼的跟福临提出,将海关内的部门细化,然后分出一部分到贵族们的手上。叙述过程中,他还不时的抬头打量福临的脸色,生怕那句话惹得自家老爸不高兴。

    福临很有几分哭笑不得。他的确不大方,不过也要分对谁,对着几个孩子可从来没有小气过,不知景额怎会如此紧张。对于八旗贵族的心思,他当然明白,只是一直没有松开手去,目的就是想要给景额一个施恩的机会。作为皇帝,他太强势了,会给接班人造成一个比较的强的比对效果。或许是有一个幸福的童年,美满的家庭,景额的脾气比他温和许多,这样很好,若是连着强势下去,对国家对百姓都不是一件好事。但是,经历过他这种皇帝的大臣们对景额又会是一种什么态度呢?或许会松一口气,或许会在心里鄙夷,不管那种,都不是福临想要看到的。

    “依你所见,朕该当如何?”福临轻松的靠在龙椅上,看着儿子,有一种“吾家有子初长成”的感觉。

    景额揣摩了一下,道:“福建地势太过紧要,江浙一带是鱼米之乡,都不适合交给他们,倒是有广州和天津两处港口。”

    “去拟个折子上来,朝会上议。”虽然有些不全面,至少还能解决一定的问题。海关的好处分出去,贵族们肯定不会再吵嚷着禁海令。但人心总是不足的,有了一处的海关,他们便会追寻更多的利益,而且,有了海关的收入,会让他们的势力增加,以后的牵制会越来越麻烦。

    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海关啊,红果果的利益,谁不眼馋?这些年来中国的贸易顺差惊人,朝廷甚至用了高关税的贸易保护,都没有办法阻止源源不断的洋人们前来购买茶叶、丝绸等物。大家好像选择性遗忘了禁海令一般,谁都没有再提起。

    福临却不能饶过他们,忽然话锋一转,说到了沙俄之事。有海关这个胡萝卜在前面吊着,佟国维的杀降事件也被集体选择性遗忘了,纷纷都对沙俄义愤填膺。

    皇帝可没有忘。杀降不祥,佟国维功过相抵,打了个胜仗没有任何奖励,还被转了闲职。索额图在杀降事件中起了消极的作用,也要罚,只是小小的升了半级的官。

    “你个臭小子,害得老子我跟着你一起落埋怨!”

    “还不是你个臭小子时时在老子耳朵边上唠叨,说老毛子怎么怎么可恶,老子也不会一冲动就把他们都宰了!”

    索额图和佟国维班师回朝,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欢迎——不就是打赢了几个老毛子吗,有什么了不起的!这年头,百姓们的心肝已经被打磨得硬了起来,国家总是在打仗,世界总是在打仗,打仗根本就不像以前那样听了就怕了,而是成了司空见惯的一件事。

    所以,这两个家伙不满了。一帮当兵的在一起,嘴里自然没有遮拦,两人跑到一个茶楼里,包了间屋子,开始互相拆台。

    两人扯了一阵后,同时沉默了。佟家还好,佟腊月是博果儿的嫡福晋,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地位牢不可破。博果儿是个出名的闲散王爷,本来还掌管着皇家救济会,后来珊瑚公主强势介入,将救济会的日常工作统统接手过去,博果儿只是挂个名头。所以,他对皇帝没有任何威胁,皇帝也乐意在一些小事上顺着他惯着他,很爽快的给了他一个铁帽子王的称号,并将佟腊月的大儿子封为世子。所以,佟家只要不犯一些大错,中规中矩的,好好教育下一代,说不定会兴起。可索额图家不一样,他老爹索尼是谋反罪,他家就靠他一个人撑着呢,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哪个贵族肯跟赫舍里氏联姻,若是他倒下,一家人都跟着倒霉。

    “唉,我当时脑子一糊涂。”想了想,佟国维觉得还是挺对不起兄弟的,连累人家打了胜仗还得不到好处。

    “也是老毛子太气人。”索额图往嘴里丢了一颗花生米,“杀了就杀了吧。”

    佟国维看看左右,忽然凑了过去,小声道:“想不想将功赎罪?”

    “你什么意思?”索额图瞪他。

    “太子。”

    佟国维轻轻的吐出两个字来,索额图心里一动。

    皇帝是从太子登基的,对正宗嫡系看重,和皇后感情也很好。二皇子乃是从小在皇后膝下长大,算半个嫡子,又是钮祜禄氏的瑞妃所生,得到满洲八旗的支持不在话下。现在二皇子在朝堂上人望也挺高的,毕竟他管着书院,就管着天下读书人的笔杆子。所以说,如果向皇帝提出立太子的话。。。。。。

    索额图眼睛都亮了,随即又摇了摇头:“时机未到啊。”

    佟国维不以为然:“机会什么的,不是可以做的吗?”当年廖侠不就是送上了一头白鹿?

    的确,索额图的大脑开始高速运转:他总不能跟着送白鹿白龟什么的了,总要有个新的花样吧?

    朝堂上依旧在争论着海关易主的事情,福临始终牢牢把握着不肯松手,只是将钮祜禄家的青善派去了天津的港口。就这么点手指头缝里漏出来的好处,已经足够让人见到胜利的曙光了,而索额图也见到了自己的美好未来:钮祜禄青善是瑞妃的亲哥哥!

    那么,怎么能制造一个神迹出来呢?正在索额图大人苦思冥想之际,顺治三十二年九月,地震了。

    不带这样的!索额图都快哭了。地震绝对不是一件好事!还有皇上你到底是做了些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