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尘路-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二道:“本来是要回去的,只是突然发现了好宝贝,想找尚老板分享一下。”
尚荣道:“什么宝贝?”
陆二把那套杯子递给他看,道:“这是这位小兄弟自己雕刻的,他只是看了一次,就可以做的这样精致。如果让他拜个名师,假以时日,手艺怕是不比你高价请的那些匠人们差。”
尚荣一手端着匣子,一手拿着个双龙戏珠的杯子打量,然后又拿起一个,道:“手艺的确不错,只是没有名师指点,有几处的线条显得有些僵硬。不过能靠自己做成这样,的确是有天分。小家伙,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跟谁学的木工?”
尚荣的名头,同样以木匠活为生的张新父子都是听过的,张新还曾经在尚荣的店门口转悠,希望有一天自己做的东西也能被放在这个店里。所以,少年一眼就认出了眼前的人是谁。虽然心里紧张激动,仍是诚恳的道:“我叫张新,过完年就十四了,是跟我爹学的木工。”
尚荣道:“唔,才十四岁,很好,你愿不愿意到我的店里做个学徒?我来当你的师父。”尚荣曾经是个很有名气的木工,大气的,精巧的,从制作到雕刻,都可以一人搞定,而且绝对没有重样的。当时的京城里,女孩子出嫁,最流行的陪嫁便是尚荣亲手打制的木器。只是后来不知什么原因,他的右手变得不太灵活,不能再接活计,开了间家具店,寄卖别人打制的木器。尚荣虽然不能亲自来做,但眼光经验还在,家具店并没他想的那样只要能维持生活就好,现在是京城里数得上的大型店面,店里有不少颇有名气的木匠。尚荣的儿子虽然有心传承父亲的手艺,但实在是有心无力,之后做了厨子,尤擅刀工,是望江楼五大厨之一。尚荣不能把手艺传给儿子,便有心收个徒弟,找了十来年,也就收了一个,如今又多了一个。
张新的父亲听说尚荣要收自己的儿子做徒弟,顿时激动不已。之前是信不过一个公子哥儿所以才说只要吃饱穿暖就行的话,如今只要儿子做了尚荣的徒弟,肯定能学得好手艺,将来过的不比一般人差。连忙点头道:“能做你的徒弟,是这孩子的福分。”
尚荣爱屋及乌,道:“我看你的手艺也还好,若是愿意,以后你的家具都放在我的店里寄卖,也省得你们在这风吹日晒的。”
张新父子自是感激不尽。
陆二道:“张师父,现在有尚老板作保,你能放心的让令郎帮我点忙吗?”
第三十七章 双雕
更新时间2013…9…26 12:01:07 字数:2522
张父闻言看向尚荣,他不知道这位小公子是好人还是坏人,但是尚荣很喜欢自己的儿子,一定不会害自己儿子的。尚荣收到张父的眼神,真比听了一百句好话还舒心。都说无商不奸,尚荣从工到商,依然有这样多的人相信自己。可见自己无论是手艺上,还是做人上,他都没有失败。尚荣本想让陆二欠自己一个人情的,但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欠了人情的显然是尚荣。
尚荣笑道:“张师父放心,陆兄弟跟我是忘年之交,他的人品我可以作保的。你只管放心的让新儿跟他一起出去,少了一根头发,我亲自帮你讨公道。”
张父点头道:“尚老板我是信得过的,那新儿,你明天就跟这位公子出去一趟,别给人家惹麻烦。”
陆二早先欣赏他的作品,后又帮他拜得名师,能为人家做点事情当然要竭尽全力,自是忙不迭的点头。
尚荣对张新道:“陆兄弟的事情比较要紧,你明天跟陆兄弟出去后回来再拜师。”
事情就这样愉快地决定了。分开后,小燕笑道:“公子真是未雨绸缪,山庄还没影子呢,就开始培养木匠了。优秀的匠人这么多,还怕找不到合适的?”
陆二道:“我的山庄,从总体到局部,从建造到装修,都要是独一无二的。优秀的匠人是不少,但说不定张新会成为木工行业的第一人呢,有他在,我的世外桃源岂不是能够更加完美。”这个想法,还是来源于李让槿。李让槿让她去京师学堂,最大的目的是为他自己培养人才,积累资本。人才投资,她也会。
小玲一脸的不相信,道:“那个小木匠看着呆呆的,能行吗?”
小燕笑着看了她一眼,笑道:“人家能不成,你这么关心做什么?我不明白的是,找个跟班还不容易公子为什么要让张新陪你去蒋家?”
贺琳道:“是啊,别人家的小厮都选嘴甜伶俐的,或是清秀乖巧的,人牙子那里什么样的人寻不到,公子偏要找个小木匠。若不是人家父子俩信服尚老板,不知要费多少功夫呢。”
陆二道:“我要个跟班不过是为了在正经场合充充门面,他要真的死心塌地跟着我,还能把他带进万花楼不成。张新现在看着不太机灵,其实内秀的很,只是受环境的约束没表现出来罢了。张新有自己的家人,有自己的爱好,他因为我而拜得名师,就是欠我一个人情。我需要的时候来帮我个忙,平日里就去钻研技艺,将来好帮我个大忙。省心省力省钱,这不很好嘛。”
三人点头,陆二从来是一样活不费两样事,对人也一样。
几人一起回到万花楼,贺琳曾经发誓若能离开万花楼,再也不回这个让她感到耻辱的地方。但时过境迁,贺琳的心境也变了很多。父亲是那样正直的的一个人,却落得客死他乡的下场,母亲从不与人结怨,却在种种打击下缠绵病榻,还差点万劫不复。贺琳幻想中的世界早已崩塌,如果没有陆二,也许她会成为一具行尸走肉。如果父亲在天上看着她,对于她的变化,一定是愤怒的吧。母亲如果知道自己在风月场所进出,一定会哭,会觉得对不起父亲。贺琳知道,母亲宁愿自己去街上讨饭,也不会答应让她抛头露面的。她已经做好了真相大白的时候,面对母亲的责骂和泪水的准备。但她不会放弃,她喜欢现在的自己,那种浮萍一般任凭风吹雨打的日子实在是太可怕了,她要做母亲的倚靠,做自己的倚靠,好好的活下去。
陆二专门有一间屋子用来堆放她的收藏品,按照种类还有价值分门别类的放在架子上,陆二闲来无事的时候,就会到这里来欣赏她的藏品。小玲和小燕是经常进来打扫的,对于里面的盛况早已习惯了。贺琳却是第一次进,看着琳琅满目的物件顿时觉得呼吸一滞,贺琳虽然足不出户,但她的父亲却是个惯于走南闯北的,眼光很好,贺琳受父亲影响,对屋中的一些物事贵贱也能看出个大概。贵重的大都放在最底层,怕潮的放在上面,中间也就是陆二方便拿到的地方,存放的东西不一定值钱,绝对是精致或是有趣的,其中就有一个不到一钱银子的面具。贺琳知道陆二有自己的生财之路,可没想到竟然能置办下这些家当。这些还只是放在明面上的,以陆二的谨慎,不只留下多少来以防万一呢。可是能进到这里,说明自己算是得到认可了。
陆二道:“蒋家人的眼光都很高,而且除了蒋涵,其他人都不知道事情,我这个晚辈上门拜访,礼物可不能含糊。小玲她们两个不擅长这个,我懂的也不多,贺琳,都靠你了。”陆二不是不会送礼,实在是古人的讲究太多了。
贺琳道:“这个没问题,只是送礼应该投其所好,蒋家人的喜好我不太清楚。”
小燕道:“这个我都问过了,蒋老板喜欢各种材料制成的砚台,雕工不一定多好,但材质一定要稀有。蒋夫人倒是没有特别的喜好,不过她每次出门都要去上云轩走一趟,衣服上的花纹大都繁复精美,应该是喜欢漂亮的衣服。蒋家大公子蒋勋擅长丹青和书法,他的文房四宝都是最好的,据说用的东西有一样达不到要求,便一个字也不肯写。二公子蒋麒可能是受蒋老板的影响,喜欢船,他的屋子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船,金银玉石的都有。蒋家大小姐已经嫁人了,明天也会来,这位大小姐很重视保养。至于二小姐嘛,就是个小丫头,漂亮的衣服首饰,胭脂水粉都喜欢。”
贺琳听完,边找边道:“父亲在的时候,逢年过节都要准备礼物送往相熟的人家,因为我们没有亲戚在这边,多几个朋友,平日里也好照看一二。每到这个时候,我就好开心,不用学那些规矩,可以出门玩玩。”
小玲道:“那你家出事的时候,这些人又帮你们吗?”
小燕撞了她一下,低声道:“废话,要是有人出手相帮的话,她们母女怎会落到这番田地。”
贺琳却道:“如果没有他们帮忙的话,我和母亲就不是颠沛流离这么简单的了。那次走镖的损失实在太大,我们家虽然薄有资产,却也不够还债的。趁机落井下石的也有,如果不是父亲的几个朋友帮忙斡旋,父亲怕是连个像样的丧事都办不成。只是到底牵扯太多,那些人也都是有家室的,岂能为了外人而让自己陷入麻烦。以前我只觉得人心险恶,如今想来,他们做的已经做的很好了。”
陆二道:“这倒是实情,你父亲到京中不过短短几年,他们跟你家的交情深不到哪去。这些人能在贺家落难时伸出援手,也算是有情有意了。你现在的确看开了,不像以前那种悲观怨愤了。”
贺琳笑道:“在外面这么久,再不有点长进,那就是傻子了。都道落叶归根,贺琳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母亲养好身体,明年一起把父亲的灵柩带回家乡安葬。”
小玲闻言,道:“你的家乡在哪里?”
贺琳道:“沧州,一个很美丽的地方。”
陆二三人对视一眼,小燕笑道:“真是太巧了,蒋老板答应,明年带我们去沧州看一块地,我们可以一起去,相互照应。”
贺琳笑着点头。
第三十八章 蒋家
更新时间2013…9…27 12:01:02 字数:2308
第二天,雪后初霁,整个天空格外清澈,空气虽然冷,却是很清新的。因是小雪,除了屋顶树枝上有些积雪,大多数都已经化了。
陆二来到尚荣的店铺,尚荣已经打点好了一切。张新似是从来没穿得这样整齐过,有点不自在,尤其是在小玲几人肆无忌惮的目光下,更是红透了脸。
小玲笑道:“想不到,你长得挺好看的。”这是真心话,昨天只是觉得张新长得不难看,今日一见,竟还有几分清秀,又带着点淳朴。小玲和小燕接触过的男子,不是生意人,就是到万花楼采花的,见到这样一个简单的男孩子,都觉得很新鲜。
张新讷讷道:“你,你也很好看。”
几人都笑了起来,向来神经大条的小玲红着脸瞪了他一眼,走到一边去了。
陆二带着张新登上尚荣准备的马车,就去了蒋涵的家。京城的建筑是以一条纵贯南北的中轴线为依据进行布置的,全城最宏大的建筑和场景都安排在了以这条中轴线为基础,在其两侧做有机的布设和组合,东西建筑对称展开。整个京城分为宫城、皇城、京城三个部分,宫城是皇宫的所在地,皇城是京城里面一重,有在京的衙门驻地和达官贵人的府邸,而京城以及外城住着的都是平民。蒋家是在大公子蒋勋踏入官场之后才搬到皇城去的,离他们这些平民的居住地有一段距离。蒋涵之前所说的离得不远,是因为他要经常到这里来巡视产业。
路上无聊,两人就聊天。张新平日里也是开朗的,很快就打开了话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