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大宋之风流才子[完本]作者:午后方晴 >

第23部分

大宋之风流才子[完本]作者:午后方晴-第23部分

小说: 大宋之风流才子[完本]作者:午后方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怜的妇人哟,让主宽恕她向剩下半生忏悔的时光吧。

    终于石坚将《西游记》说完,他现在又开始说起了《三国演义》。这书一出,更是轰动,连官家也要和州陶知州每天将石坚说的新章节送到开封。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首先一首《临江仙》就让真宗看得喜不自胜,对身边太监说道:“这个少年好大的胸襟。”

    “官家,非此胸襟岂能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操?”

    真宗听了大乐,又赏了石家无数的钱物。

    石坚说完了《西游记》,其中大多是红鸢主笔,他不满意,又做了大规模的修改,这次他给书加了标点符号。并在序章里写了这种标点符号的妙用。他说道小子学问浅薄,常对古文中断章取义产生疑问。因此小子常想有一种符号能表达断句、疑问、感叹、省略、停顿、转折、着重、间隔,那么学子读起书来就方便许多。所以小子才妄自菲薄,创造这种符号,还望各位大人勿要耻笑。

    这个符号一出,天下震动。任那一个读书人都知道这种符号的作用。可那些老儒则产生了担扰,因为一旦有了这种符号,将所有经义注解,段句区分,那么枯涩的经义就变得通俗易懂,一是失去了看文章断句的乐趣,而他们也会失去权威,于是站出来对石坚又发动了攻击,甚至在真宗面前弹劾石坚胆大妄为,竟敢窜改前人留下的规矩。

    真宗似乎看出了他们内心深处想些什么,坐在龙椅上似笑非笑。

    这时候王钦若又站出来为石坚了头(大大,先不用急,本文王钦若还是一个奸臣,到后面你们就知道了),他向这些老儒问道:“这本《西游记》是谁写的?”

    这不是废话!这些老臣一翻白眼,他们家中也几乎都有一本,或者几本,自己不看孩子还要闹着看。

    王钦若又说道:“他只是让自己写的一本书使别人看得更明白,又不是窜改经义,你们急什么?”

    那些老臣哑口无言,对啊,人家在自己作品上标符号,这是人家的权利。可想想不对,石坚这个符号一出,天下文人不可能不效仿。他们刚要说话,真宗却向他们说:“这件事就别要再争了,你们也用这个符号把书馆里经书重注一遍,看看效果如何。”

    既然皇帝发话了,这些老儒们也就无辄。

    这时真宗又说道:“和州又送来小神童讲的三国新段子,叫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其中有一段关于龙的描写,朕看得爱不释手啊。朕叫书馆里的工人印了几十本,拿给众位爱卿观看。”

    说着他真的叫太监发起小册子,一人一本。那些老儒都摇头叹道圣上无可救药了。

    然而老儒们开始用符号对经义注册时,每天就吵得不可开淆,一句话多用一个符号或者用了不同符号都会发生截然不同的意思。书馆都快成了菜市场了,吵得激动时,这些老儒不顾身份,口中吐着唾沫,卷起袖子,那架势不是有人劝阻就会干架。有一次真宗到了书馆,这情形让他吓了一跳,连忙逃回来。

    春天也来了,到了耕耘季节,石坚也来到了田边。此时,他长大了一岁,越发出落得风度翩翩(扑街,俺偏要这么写,噎死你),在田里干活的少女看到他的风采,禁不住忘记了手头的活计,脸上泛起红晕,都看呆了。

    石坚和他家的佃农攀谈起来。现在在他的安排下,他们已经在试种双季稻,在特别低的洼地试载莲藕。石坚通过交谈,知道现在宋朝载种技术已经很科学,水稻出现了育种、撒种、拨秧、插秧。他将那些正在插秧的农民叫停下来。然后对他们说:“你们看小子是如何弄的。”

    说着他脱下鞋子袜子,卷起了裤角,来到水田里。











    正文 第三十二章 大客

    更新时间:2010…6…26 8:08:35 本章字数:3929



    这可将那家老农吓坏了,那可是天上的文奎星,怎能让他到田里干活。他连忙拱着手说:“少爷,你这等富贵身份,怎能下田劳动,不是折杀我哟。”

    石坚淡然一笑:“老伯,民以食为天,没有你们的劳动,我们这些读书人吃什么。真要说身份富贵,你们才是身份富贵。”

    老农虽不承认石坚说的话,即使是在现代,人民也没有养成对劳动者真正的尊重,况且那个年代。

    石坚知道和他们解释不清,他也没有说话,将稻秧拨起,只是他和别的农民不一样。因为从秧田到稻田还有一段距离,为了减轻挑秧苗时份量,他们都把根部洗干净。但石坚并没有洗根,他直接对那个老农说:“麻烦你将这秧苗挑到稻田里。”

    老农看到他没有洗根,以为他不懂,这样一来他挑到稻田里挑不了多少秧苗。但这可是少主人的吩咐,没有办法他只有照办。看到石坚居然在帮佃农干农活,许多农民都停下来观看。

    石坚做了一个让他们张口结舌的举动,他叫他们把稻田里的水放掉一大半,将秧苗抛在田中。石坚采用的正是前世刚创造的抛秧法。然后他对周围的农民说道:“这好比是一个孩子,从小娇生惯养,长大后很难自立,即使自立了也不够艰强。但现在让他从小学会独立,长大了更容易成材。我用这种方法,形同一理。我不去插它,让它自己生长起来,这样它的根部系统更为强壮,以后长出来的庄稼也会丰收。”

    如果是别人说出这话,或者放在现代,这些农民不会相信。可那是宋朝,人民还挺迷信,现在人人都在说石坚是文奎星下凡,那可是天上的星宿,不然八岁能写出那好的词?

    于是此后几日,和州城的农民纷纷效仿。后来那些秧苗长大后,叶子长出尖硬的毛刺,并不象那些采取载插的秧苗,叶子柔顺,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水稻越来越显露出野性,长得泼辣起来,任谁也知道等到这此秧苗长大后,比平常秧苗会获得更大的收获。这时候,和州大多数农民还是种植单季稻的。看到石坚采取这种方法获得成功,更多的农民也采用这种方法抛插单季稻。这一年和州比往常收成增加了近两成。和州陶知州在给朝庭奏折上写道:“石坚怜农人辛苦也,遍翻农书,揣测物理(事物的至理,非现在物理也),独创抛秧法,使谷增产一成半。”

    一成半,数字看来微小,可一个大宋农田加起来,可是多少。别说一成半,就是半成也是好的。宋真宗看了奏折大喜,他抓耳挠腮,说道:“这个小孩子难道真是天上文奎星下凡来辅助朕的江山的?”

    这也使得石坚名声名响。

    现在连那些老儒们也无话可说了。你看人家一个小孩子不但写一手好词好字,还干了那么多对大宋有益的事,可人家却说自己学问浅薄,岁数太小,不适合做官。换成自己能行吗?就如他自己所写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石坚抛完了秧苗,将手洗了洗,然后在众人的目送下,推着老妪的轮椅回家。虽然他衣服上沾满了泥巴,但他也不嫌肮脏,神态自若。醉人的春风吹来,将他发梢的乌黑发丝扬起,更显得他出尘飘逸。随着他渐行渐远,身后留下一片叹息声。

    回到家中,红鸢和绿萼看到他这副样子,连忙心疼的给他换衣服。在两个小姑娘心中石坚不知不觉已经成了她们的依靠。

    石坚刚坐下来准备看书,门口传来一阵吵闹声。他奇怪地站起来,要知道自从他在门口立下那个碑帖,就没有人在他家门口喧哗过。

    他来到门口,看到众人正指责一个青年。

    众人看到他走了出来,纷纷对他说道:“你看,你把石相公惊动了。”

    那个青年官员见到他后,也不行礼,却大声指着外面快要成为街市的大小摊子,说道:“石相公,何德何能,使门庭若市?”

    石坚差一点让他这一句噎死,他心想:你以为我想这样啊?

    他抬起头来看着这个青年官员,看到他气宇轩昂,虽然通过他身上官服,知道他只是一个小官,可是他气度不凡。

    石坚可是连皇帝封的龙图阁侍制都辞退了,这些围观的人那把这个小官放在眼里,听到这个青年官员的问话,又开始斥责起来。

    石坚一挥让他们安静下来。他问道:“不知这位大人尊姓大名,前来有何贵干指教?”

    现在石坚虽辞退了龙图阁侍制,可只是一个平民身份,他不得不称呼这个青年为大人。

    那个青年官员不亢不卑地答道:“下官姓范,字希文,现任集节军节度推官。”

    范希文?范仲淹?石坚想到自己剽窃的《岳阳楼记》,不由小脸一红。他连忙说:“原来是希文兄,快快有请。”

    说着殷勤地将范仲淹向屋里请。

    谁知范仲淹在屋外没有动身,他疑惑地望着这个少年,问道:“石相公,居然也知道下官的名字?”

    是啊,他现在只是一个小小的幕僚官,这个少年可名震中外(中原的中,外邦的外),上得皇帝欢心,大臣交口称赞;下得黎民百姓传扬。他怎能知道自己的?

    石坚有口难言,心想我怎能不知道你。我还抄了你最拿手的一篇文章。他一拱手说道:“小子听过大前年圣上到亳州朝拜太清宫,车队路过南京(今河南商丘),人们争先恐后观看圣上风采,唯独大人闭门不出。有同学喊大人前去,大人却说‘将来见不晚。’最怜大人与小子一样,小子止有一祖,阁下止有一母。”

    这时观看的人明白过来了,小神童是犯了怜悯心,就象他为那个杨公公作词一样,是对这个青年小官同情,才对他这样客气。他们哪里知道,石坚对范仲淹一是羞愧,二是真正尊重。在整个宋朝,单气节,北宋是范仲淹,南宋是文天祥。范仲淹一生胸怀大志,可仕途坎坷,还遭到小人陷害,但他没有怨言,进退自如。可以说他才配得上士大夫这个称呼,这一点连寇准以及后来的司马光、王安石、苏东坡都比不上,唯独只有欧阳修才能勉强相比。

    范仲淹哪里知道自己以后的故事,他和别人一样,以为这个少年犯了怜悯心,现在大宋整个国家的百姓都知道这对祖孙心肠好,老太太买了田不收佃农的租子,反而掏钱出来倒贴。少年更为老百姓有个好收成,翻遍书籍,找载种方法和种子,竟然向海客行三个大礼。

    石坚将范仲淹引进屋子,红鸢和绿萼好奇地看着这个青年,自己少爷一向眼高,从来不主动巴结别人,居然对这个小官这么客气,他是什么来历?

    不过好奇归好奇,客人来了,她们得准备茶水。谁知道石坚抢过茶壶,亲自给范仲淹倒茶。

    这下让外面观看的人全跌倒在地。从石坚进入这个新居后,他们从来没有看到过石坚给什么人倒过茶,连朝中来宣旨的公公也不行,就凭这一点可以想像明天这个官员名声就会扬于大宋。

    然后石坚才不徐不疾地说道:“小子只是作了几首小词,这外面的壮况也是非小子所愿。希文指责十分正确,小子何敢担当此声名,这才是小子数拒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