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风流才子[完本]作者:午后方晴-第1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会什么阴谋诡计。那你们就大错特错了。”
说着他又叹了一口气:“其实到现在本官还真不愿这样做。可被你们渐渐逼得也要这样做了。”
说到此处。太阳偏向西缓缓移动,正好光线被一大片房屋遮蔽住。他整个人渐渐沉入一片阴影中。
当街刺杀朝中高级官员。立即惊动了京城。开封府尹和大理寺派来了衙役,涌进这条街道。吕夷简和薛奎不顾家中还有客人,亲自赶了过来。他们看到石坚安然无祥,才松了一口气。同时,十三名刺客全部辑拿归案。
只是他们身上全部受了重伤,看来都经过激烈地反抗。石坚安派在四下的便衣也有不少人受了重伤,这使他们更加恼怒。一路押着这些人,一路不断地拳打脚踢,口中还在骂着:“你们这些畜牲,难道不是宋人,连石大人这样地好官也好意思刺杀。”
听到这些人想要刺杀石坚,这也引起了路边行人的气愤,有许多人捡起地上的冰块,就往这些人身上丢。等到石坚和薛奎看到这些凶犯时,他们一个个身上还带着许多冰屑,脸也被冰块打得鼻青脸肿。
不过当薛奎看到石府的护卫化装成平民的样子,他好奇地问道:“石大人,难道你早就得知了他们这次对你们图谋不诡?”
石坚说道:“不是早就得知,而是本官早已猜到。”
原来随着案件越查越深,这个组织也渐渐暴露出来。这个组织不但会装神弄鬼,同时成员还很多。至少石坚现在知道了除了小八部,还有四大部。可以说是成员众多,而且这样神秘,同时所图谋的更是很大。在石坚的想法里。他们可能目标就是直指宋朝的社稷,动摇宋朝的根本。现在为了怕自己的影踪暴露,他们很有可能对自己下手。
当然石坚假如出行时保护严密,他们自然找不到下手地机会。但是石坚没有那样做,他只是准备了一辆特制地马车,同时将府上的护卫化装成平民地样子,前后夹杂在马车的前后附近。另外还有王朝推举过来的八个会武术的人。当然他们身手也许比不上范护卫他们,可他们的江湖经验却远胜范护乐。象这次能使凶犯全部抓捕,这些人也是功不可没。因此石坚想到此处,更是感谢王朝。
在他的预计中特别是今天是大年初一。自己要给刘娥和赵元俨拜年,这是大多数人都能猜到地。而且因为是新年,大多数思想正处于喜庆当中,疏于防范。也可能是这些凶犯动手的时候。因此石坚才以自己为钓饵,引诱这些刺客出手。
听到这里薛奎和吕夷简又惊又佩,薛奎说道:“石大人,你这主意好是好,可太危险了。”
吕夷简也说道:“石大人,现在你可是朝中中流砥柱,下官也不认为这样犯险是值得地。”
石坚摇摇头,说:“我也不想这样,可是夜长梦多。这个组织太可怕。现在宋朝朝堂政局不稳,可架不住任何风雨。”
一句话使两人默然不语。他们两个可都是这案件的知情人。象八部里沙戒就是在民间有着很大影响的超级神棍,在里面只是八部里第二部龙人部。那么第一部天人部呢?还有天龙八部外的菩萨部,可以想像他们地身份更加重要。这是明处的。暗处还有专管刺杀、载赃、嫁祸等暗四部,还有鬼道部看来也不是好东西。可以说这个案件一旦侦破,将会牵动无数势力,更会震动朝野。
同时石坚自己更加糊涂。在他记忆里,真宗晚年。因为寇准等人遭到贬职流放,朝中政局昏暗。可是随着刘娥掌权后,很快也很轻松地拨乱反正。更加没有这种近似白莲教一样势力庞大的组织。其实宋朝到建立以来,除了因为和西夏作战。加重了税赋。才造成李小波之乱,宋朝民间一直很平稳。现在更是如此。因为自己的出现。使朝中国库里的金钱堆集如山,朝廷的邸报免赋、振灾、救济之类的词眼经常出现。不然以真宗的平庸,他的死亡却使许多百姓哭泣。
他在心中苦笑。固然自己这只蝴蝶已经扇动了一双不大不小地翅膀,使宋朝的局面渐渐地在改变。特别在富裕程度上已经远胜于历史,特别最让他欣慰地是他在悄然间改变了宋人的视野,特别是仁宗被自己的影响。可也因为自己,使真宗晚了近两年去世,这使丁谓掌政的时间更长,朝中政局也变得更加黑暗。现在连一个神秘的组织也冒了出来。
当他看到薛吕两人也随着自己这一句,陷入沉默之中。特是以吕夷简,石坚一直对这个人悄悄注视着。他可是前任贤相吕蒙正的亲侄子,还是他向真宗亲自慎重推荐过的人。在历史上这个人总的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可就因为他的肚量狭小和保守思想,将仁宗和范仲淹发动地改革一下子就干掉了。
因此他别有用心地对吕夷简说道:“对于这些非法分子,或者是某些国家,一味挨打是不行地,想要永久太平,必须要主动出击。同时也要使自己变得更狠更强。”
吕夷简听了愕然,这种话居然出自这个温和润泽的少年?
看到吕夷简愕然地样子,石坚马上就知道了自己是在对牛弹琴,现在吕夷简只是开封府尹,也许还没有想到国策上。也可以从这一点知道他和范倔子相比起来,还是有不小的差距。当然小范只是出身寒门,这一点小范又远不及这个吕大人。
没有办法,他只有意味深长地说:“希望某一天吕大人会记住我的话。”
说到此处,他又深吸了一下清冷凛冽的空气,说道:“不过本官相信,新年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
听到这句话,吕夷简总觉得他话外还有音。而薛奎却是认为三十那天,石坚就是为对付这个组织布置了三着后手,还认为他说这些凶犯现在很嚣张,可作恶的时间不会太长了。
石坚说完与他们告辞。当然这些凶犯开封府也没有权利沾,只有押往大理寺会审,同时还要提防这个组织的杀人灭口。不过对于这一点,石坚相信薛奎能做到的。毕竟他也是宋朝历史上著名能吏之一。
来到家中,却让他感到惊喜的是他的学生全部来到了京城,现在公孙城、华柘、何大中、江子部、王淅、张休、温宝铨他们全来到石府给石坚拜年。当然,他在和州守孝那段时间,朝廷为了使更多的人学到格物学,前前后后派了六七百名选自各地的优秀生员来到和州。他们是不可能全来到石坚府上,此时正住在驿站里,这里来的几十个人全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们还带来了活字的模具,让石坚狠狠地夸奖了一顿。这可是真正造福造民的大事。有了它,可以使更多的人接受文化的薰陶。
公孙城着急地问道:“恩师,我们什么时候准备动手?”
其他人也是摩肩擦掌,一副跃跃欲试准备大干一场的样子。这些人不是傻瓜,他们也隐约地猜出此种印刷术成功带来的真正含义。
对于这些人称自己恩师,石坚也没有办法,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富弼等人的气节,毕竟能与自己沾上边,也是一种荣光。
他说道:“这件事也不能急。你们知道天下有多少靠这个雕版印刷吃饭的工人吗?不过本官决定还是和棉花坚粉一样,徐徐放之。否则急放,将会在这种冲击下,使千万人家立即坠入苦海,那就非是本官所愿。”
说到这里,红鸢走过来送来邸报。这份邸报也就是石坚在赵蓉家看的那份,他只扫了一眼,就将邸报放下。可猛然间他又发起痴来,猛拍一下大腿,嘴里喃喃道:“对了,咽喉。”
今天恢复正常速度,至少两更,甚至三更。这段时间少更新了不少,对大家说声对不起了。
正文 第一百六十一章 角斗
更新时间:2010…6…26 8:09:19 本章字数:6605
“咽喉?”这些学生一个个呆若木鸡,石坚说的什么意思。
石坚当然没有和他们说,这件事若要成功,可以说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但是实行起来,并不是如同小说中所写的那样简单。毕竟这时候议论国政只是大臣们才能有的职责和权利。因此他在和州写《资治》才被李培弹劾。
同时,在丁谓府中同样很热闹,现在丁谓可以用烈火烹油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从赵匡胤开国以来,还没有那一个宰相有他这样拥有这么集中的权利。朝中反对他的势力基本上被他扫之一空,当然现在还有石坚,王曾等人,可他们的地位毕竟还是稍低了一点。
虽然他在朝野里名声不佳,就连京城里的人都骂他是奸贼,可他并不以为意。同样,还有更多的大臣也不以为意。从今天早晨,他家的门打开了后,来拜年的宾客就络绎不绝,中门、角门也开个不停。一直到了傍晚才停息下来。
不过他家中还是留下许多大臣,这些大臣可以说都是他的亲信。在酒宴中,有一个大臣提到今天石坚被刺的事。
丁谓微微笑道:“本相早就说过,他假如把那三拨刺客查出来了事,也就罢了,可他要是往下细查,他这条命也基本上等于丢了大半了。这次可以说只是一次试探,后面还有更歹毒的在等着他。”
有一个大臣站起来对他说道:“恭贺相爷。”
他说的这个意思是石坚老和丁谓作对,加上石坚又认为是丁谓才使他的祖母病故的。最关健是现在刘娥和赵祯对石坚的恩宠还胜过了丁谓。只要石坚一死,也是去了丁谓的一个心病。
因此他才向丁谓贺喜。
谁知道丁谓摇摇头说:“那你就错了,其实本相还真不希望石大人有什么危险。”
说到这里他一拈胡须道:“你们想想自从石大人如同流星一样划过天空,他可是做了多少事,可以说现在朝廷国库里有一半地收入与他有关。况且石大人的文章与字本相也是极为欣赏的。”
席上众臣一起在心中对丁谓鄙视。你欣赏石坚,太阳还会从西边出来了。既然你不希望他死,又何必用流星这个词语。流星啊,亮是亮,可以说璀璨到了让人心惊,可它还能长命么?
丁谓看着这些人,摇摇头,说:“虽然石大人折了几次本官的面子,可本相说的可是真心话。我现在是不想他有什么闪失。”
说到这里,他环视了一下众人。然后冲着夏竦说道:“夏龙图,你来替本相解释一下原因。”
夏辣受宠若惊地站起来,说老实话,他现在官品也不算太低。可在这些人中间还真不算什么。他说道:“相爷,下官不敢。”
丁谓说:“没事,你尽管说。”
夏辣于是一拱手说道:“丁相现在确实不想石侍郎马上死去。一是丁相的肚量并不会计较这个小毛孩说的话。二是朝中势局。现在太后虽然圣明,可毕竟是一个妇道人家,圣上还年轻。这种情况下,相爷虽然精忠报国,可要是相爷一家独大,两位圣上肯定要有疑心。君臣互疑乃是国家之大弊,除非主上是刘阿斗那样的人物。”
他竟用石坚的名言来精忠报国来形容丁谓。就是这些人是丁谓地心腹也觉得他用词肉麻了一点。但是丁谓听了高兴,他听着夏竦的话。不断地拈着胡须微笑点头。当然夏竦每一句话说得也有理,诸葛亮固然是一手执掌大权,这也是与刘阿斗太过无能,诸葛亮不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