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苗山风云 >

第73部分

苗山风云-第73部分

小说: 苗山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回信里还提出一个小小的要求,要天王答应他取消姚苌宁州刺史的名号,挂在他儿子姚兴的头上,让姚兴给吕光卖命去攻打李焉和周仲孙,这样姚兴也不会反对,他吕光坐收渔人之利,就在成都收刮好处就行了。巴郡的晋军,仍然由张绍将军协助他防御,他比较放心。
吕光陈述了进攻周仲孙的必要性,凡是说四川今后作为进攻四川的大本营之一,也是十分重要的。原来他出发前可不是这么说的,出发前他说四川的事情难办,也没有什么必要性,值得他带领大军南下,还不如与苻坚小老婆生的大儿子苻丕一起进攻襄阳方面。他可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在天王面前表雄心,故意把四川说得既不重要也不好处理的样子。
符丕为人还比较和气,他也想借此表达对苻坚家的亲近。姚苌是去襄阳去定了的,他非要在大殿上争执不休,背后还不是有苻坚的弟弟符融的支持。他吕光在符家比较吃得开,可是领兵将军个个都与他争锋相对。他才不想讨要打恶仗的苦差事,到四川来,不仅实惠,还等着晋升呢,天王已经升任他由破虏将军为步兵校尉了,都亭侯,还是十年前与王猛一起消灭燕国时候得到的。
他自认早就应该得到封赏,天王也会将他提拔到邓羌姚苌之上,天王屡次要他出面收拾燕国余孽慕容垂,慕容垂当年在他与王猛攻打灭燕国时候投降,给了他吕光无数好处,吕光这才一直违背王猛,王猛死前留下遗言,让天王一定收拾慕容垂和姚苌这些叛将降臣,再讨伐晋室。
天王让他收拾慕容垂,他才懒得出手,对付一个暗地里与他同盟的伙伴,要是天王想收拾姚苌,他还愿意出手。王猛收拾前燕国的余孽的遗言,就在他手里葬送一半,另一半要怪天王自己,宠爱着慕容垂的侄儿慕容冲姐弟,慕容冲的姐姐,前燕国的和清公主,得到苻坚的宠幸,自然是经常替自己的家族求情,这才让天王一直下不了狠心收拾燕国残余势力。
慕容垂学着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他的力量得到加强,引起了苻家家族的不安,苻家人几次要求收拾慕容垂集合的燕国余部,慕容垂闻讯,又大费金钱,拉拢苻坚宫里的左右太监,外则贿赂重臣吕光,吕光既然不出面,那降将姚苌兔死狐悲,更不会答应天王收拾慕容垂了。
吕光认为自己已经很强大了,足可以自立一方,不用老是在天王之下给苻家人低眉弄眼。他心里埋藏着一条他自认为光明的出路,那就是再过几年,积蓄到更多实力,便向天王提出西征西域。
天王到时候一定会答应的,因为他如果带兵西征,等于是给天王去收拾吐谷浑,这个部族,现在正是天王想消灭的对象之一。不过只要让吐谷浑没有能力骚扰秦国就行了,吐谷浑不适合秦国大量驻军,只要他带兵西征,给天王学汉武帝手下打通丝绸之路,就是大功一件,还能够回避朝野上下对他的各种嫉妒中伤。
时机还未到,青海的杨家现在没有平定,杨家分成两派,一派向着秦国一派向着晋国,几年来正打得不可开交,这时候,他的一支兵马驻扎四川,还能起到监视杨家接应向着秦国的杨家的目的。
天王如果真的要他清理门户,他认为也是很好办的事情。天王的威名正在上升,这个时候的家族反叛,恰好是他们这些领兵将军制造出来的,他们在苻家的背景下生存,练就的本事当然比苻家厉害,搞内战他吕光也擅长。
吕光在给天王回信提出请求时,他已经动用自己的权利,给姜飞姚兴直接下令,姜飞给彭晃留个几千人驻扎江阳郡,姜飞立即带兵回到成都一带休整,张绍屯兵巴西郡。而姚兴,必须进入?道邑,做好进攻周仲孙李焉的准备,待天王回信,就是发兵之日。
吕光心里有些得意,他的心里,掌握着一股力量,这力量连天王之下朝野重臣,都被他瞒着。机密只有他和喜爱的儿子吕绍两人知道,这机密,与当时的文化情形有关系。自汉代打通西域的丝绸之路以来,便不断有胡僧进入中原,虽然几百年来并不敢大肆传播佛教,但在中原和西域地区,知道的人不少,连中原一般庶民都知道一些。
时间一长,就有些庶民开始信仰了,信仰者因为与道教各执己见,道教认为佛教乃异端,难以成为正统,一直压制着佛教的传播。许多庶民只好在暗地里信仰,向后来的僧人一样剃光头能有寺院可以出家,在几十年以前还不多见。兵乱时期,道教的基础破坏殆尽,佛教乘机发展了一些。剃光头的仍然没有,但冒充道教,和道教一样修建道观却多了。
开始,还是冒充道教的多。因为身份不能公开,便一直希望得到上层统治者的认可,许多佛教信徒中的富庶者,便被其他信徒推举,开始与上层结交。吕光就是在这个情况下组建了一支他的私人力量。不是公开的佛教徒,而是失意的冒充道教徒的佛教徒。佛教徒中,有意志坚定者不坚定者之分。意志坚定的,就算被迫结交上层,也不会与上层的文武去沆瀣一气,凡是只求舍己为人的宗旨。
而不坚定的,就容易被吕光这样别有用心者利用。他此次入蜀,就暗地带了一批冒充道士的佛教徒。入蜀之后便分布到各个道观里,没有道观的地方,就由吕光出资开始建立寺院,只是暂时不供奉佛祖罢了。吕光入蜀之前,他就已经派他的佛教兵(姑且这样称呼吧)随军南下,这次是更大规模罢了。
他有多种用意,一是利用这些假的道教徒,散布佛教的一些基本常识来控制四川人的头脑。二是在关中咸阳的手下,早就与真假信徒们(吕光的手下当然是假的信徒)一起宣扬佛教,总是那胡僧里的什么人物作为天使一样,给庶民以安详平和,笼络人心,好为他到时候提出西征做舆论准备。三是借此次入蜀来考察他培养的这批佛教徒的能耐,让信徒们帮助吕光收刮四川。
尽管儿子吕绍对他们的能力是赞赏有加,说听到蜀中道士又悄然活跃起来,正要加紧让这些信徒们去与四川的道士们比较一下高低,文的武的,吕绍自认他挑选的手下,与传说中的一些著名道士,有得一拼。吕绍的手下,个个都不剃光头的,只有长期在咸阳的真佛教徒,才会傻傻地剃头发,还说什么叫度牒。
吕绍派来的一批,都以景字辈做名字,对外则一律使用真名原名。吕绍派来的几个,其中厉害的,一个叫景岩,一个叫景危,一个叫景达。景岩是最厉害的一个,给派到峨眉山去了,景危入蜀竟然长达九年,他不用真名,而是化名为李宽,利用四川人相信太上老君,而太上老君就是老子,老子本又姓李,他进入青城山以后,占据了青城山的清虚观,给吕光在蜀中培养了很厉害的一只力量。那清虚观现在是不信道教也不信佛教的,他们信的是吕光。
吕光给景字辈的杀手们派了一个上线,当然也是借口信仰佛教的,名叫道整。道整正在咸阳,是吕光手下唯一剃光头的,与咸阳的一帮光头混在一起,没有人察觉到他的异样。反正那时候的光头,多少还有点异类的样子。那时候,只有弟兄多才强横能出头,家族门阀占据统治地位之后,对于普通的信仰者,只是怜悯罢了。
青城山的道长景危,还不知道吕光是他真正幕后的主人,只是吕光派人手持道整的信札,来给景危说明,说吕光大人施舍最多,正是好“求善”施主(这也是接头的暗号,景危道长还没有条件与道整来往信札)让景危协助吕光大人。
吕光早给景危下令,说让景危汇报来四川有势力的道长,景危早就摸清楚,这一报上来,李焉的师傅,孙泰道长、乌当堡的帛和道长、还有姚兴军中的李阿道长,都给吕光报了上来。报告还说,这些道长集中在??郡一带,目前尚不知道??郡有什么异常,但可以判断,这些人都有目的性的。
吕光心想这不是废话么?见景危说成兴公乃是李焉师傅,目前仍然在?道邑附近活动,吕光便派人命令景岩,动手将成兴公拿下,审问清楚他在做什么,然后立即报告成都。景岩本来正在按照吕光的布置,一边修建寺院(这次他真的是修建寺院,因为听说晋室修建了不少的寺院,所以吕光觉得这远在四川不比咸阳关中,不会暴露他这个主子,便同意修建寺院,公开招募僧人),正招募了十几个有特工潜质的徒弟,接到吕光口令,不敢怠慢,立即带几个亲信去捉拿成兴公。
李阿道长乃姚苌收买多年的死党,这个吕光是知道的,他来四川凑什么热闹,原先只有姚赏那个傻帽一人带几千兵在四川,也没察觉到姚赏暗中有什么企图。这次姚兴随他吕光一同入蜀,暗中却带了李阿,不知道做什么来的。
还有帛和和孙泰,景危说两人都在??郡多年,问吕光要不要派人潜入??郡查探?吕光不许,这个时候还用培养多年的特工出手么,自己带几万人都是白吃的?只是叫景危仍然大力发展自己的势力,让四川的老百姓庶民们安份一点,必要时就恐吓一下他们,让这些刁民安心给他吕光种田织布,供应他军队的开支。
景危报告分析的另一种可能,倒是让吕光很感兴趣,那就是这些道士都有一个相同的特长,都会烧制一手好丹炉。吕光想,练得仙丹?有什么用,到时候拿去进献给天王吧,吕光不相信这玩意,一点都不实用,要是给军队帮助炼铁炼铜,那还差不多。他对手下的要求,就是收集炼铁炼铜的方法,供应他军队的需要。
吕光认为,指望僧人做这种事,不能当作主要目的,并州的铁匠练出的钢刀,已经比晋室的铁刀先进多了。僧人们做这种事情,多半是费时费力得不到快速回报。不过,儿子吕绍有不同意见,有时候也能说服他这个老爹,说是道士现在最擅长的就是炼丹,对于采石采料会有很大帮助,不也是支持了炼铁炼铜么,这是科技,科技就是生产力。
景危就做吧,反正他在青城山站稳根基,对于他经营成都非常有好处。
吕光甚至想,如果天王非要他攻打他的堂哥苻洛,就要提出让儿子吕绍来经营四川。
吕绍还是心痛他老爹,让手下第二厉害的角色景达呆在他身边,装作普通亲兵,实际上是贴身护卫。

 
   第五十一章阿朵是异类(3) '本章字数:5578 最新更新时间:2010…10…24 18:50:30。0'
 
 阿朵是异类,因为穿越而来。
可阿朵穿越到一个专门出异类的时代,阿朵就只算异类中的小异类。异类也有大角色小角色之分。
尽管她还是卡巴之女或者就是一个卡巴,算个?大。这时候的人,无论男人女人,比她阿朵异类的大有人在。
先说大秦国吧。已故几年的王猛王大人,就是第一号异类,他不仅见过晋朝的大司马公桓温,而且还留下了一边见正在北伐的桓司马公,一边手抓虱子很不礼貌的行为。
男人和男人之间,那不叫放荡,但毕竟他是不讲卫生还洋洋得意,大司马公竟然也容忍了他的行为,不但不生气,反而夸奖王猛是关中的头号出色人物。
古代的人都很奇怪,这么夸奖他,为什么不将王猛带回去,就算不给晋朝出力,给他个人出力更好啊。后来的人们如此想象到,大司马公一定是怕留下别人的口实,不敢将这个人才纳为幕僚。
或者,他看出来这个人物,不适合晋朝,只适合留在汉中,勉强带走,于公于私都没有好处,索性卖他一个人情,让别人捡了这个活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