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苗山风云 >

第277部分

苗山风云-第277部分

小说: 苗山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年头,原来也喜欢夸奖自己有哪里哪里的见闻,就是特别喜欢夸奖天南地北的经历,就算是说海话吹牛皮,也比没有见识要强。真是愚昧得可笑,要那么多见闻做什么,还不是贪婪欲望在作祟!看守等待时机,忽然给周仲孙来个突然打击,明确指出周仲孙原来很无知,虽然他知道的事情很多那又怎样,一个人的有知无知并不是主要看他知道多少,像周仲孙这样鄙视劳动的顽固份子,才是李焉一伙儿根本就看不起的。
周仲孙形容宁州部族,就把宁州部族形容成罗圈腿,而当他形容北方部族的时候,他说得的话几乎流传了千年,早在他周仲孙交待的时候,就说出北方部族如同洋人走路腿子都不直一样,就是嘲笑四角爬行的动物的不恭维的话。没有想到的是,嘲笑四脚爬行动物的部族,给研究四脚爬行动物的外国人给狠狠教训了一次。

 
   第二百八十八章继续交待(42) '本章字数:3099 最新更新时间:2011…03…30 17:50:09。0'
 
 益州八郡,梁州也是八郡,和西晋所有州郡一样,到了晋武帝时期,因为执政留下的遗留问题,导致出现混乱,州郡名称不停地变动,称谓混淆建制凌乱。
益州八郡,分别是蜀郡、犍为郡、汶山郡、汉嘉郡、江阳郡、朱提郡、越?郡、??郡。其中蜀郡为秦代就开始设立,秦代蜀郡的地域广大,比起益州州还要广大一些。而犍为郡、汶山郡、越?郡、??郡四郡为汉代设置,到了刘汉蜀国刘备手下,分别设立了汉嘉郡、江阳郡和朱提郡三个郡出来。西晋晋武帝时期到李雄李寿时期再到桓温进入蜀地时期,增增减减,撤销与合并都有过,桓温时期也就是周家人手里,废除了李家皇朝手上设立的沈黎、汉原两个郡,又与东晋的置侨措施同步,设立了四个流民郡县,这些郡县安置不得人心,百姓之间极度混乱不知所从,所以秦国人来了就一一地废除掉了,百姓心里,根本就对官府极度痛恨,对于地图的变化非常厌恶,百姓的无知猛增,到了需要起来反抗的地步。益州这样,山地更多的梁州同样好不到哪里去。
梁州八个郡,汉中郡、梓潼郡、广汉郡、新都郡、涪陵郡、巴郡、巴西郡、巴东郡,汉中郡与巴郡在秦代就设立过,刘备时期设立过梓潼郡、涪陵郡和巴西郡,新都郡是因为晋武帝时期与氐族人的协议,为晋武帝执政初期设立,乃是司马懿司马昭时期魏晋互相执政的产物,剩下广汉郡与巴东郡两郡为汉代设置。
益州梁州到了东晋使用的名称,已经非常混乱,益州刺史经常管辖到梁州,而梁州也经常在益州方向攒动,晋武帝在益州梁州之间蜀道上设立郡县变动,极大地给西晋朝廷留下隐患,地方政局的不稳定,导致流民问题在这一地区爆发出来,李特父子身处其中,利用了这个混乱来打击晋朝的政权,对于推动制度变化是有功无过的,但是他们成立政权以后,自身相当缺乏执政的经验,不得不又在后来十多年内回到晋朝的老路子上来了,内外都不安宁。晋朝统一不是在强势下完成的,归根结底是晋武帝并没有决心一统天下的决心,只是安于现状而已。作为皇帝的都只想把地图上标明的地名作为自己己有,没有去想到要与百姓分享,各个州郡县,户口人头都是皇帝的,地方也是皇帝的,没有可以自己自治管辖的地方(自己都没有做到自治怎么让被的民族自治),剩下的,还不就是亡命之徒去肇事滋事的地方。
也许把地图据为己有就是对的。这天下就得要给人统治着,难道还能让别的动物给夺过去了,西方人一度研究四足动物也是有些道理,人类是两足动物,总不能把天下送给四足动物吧,人类不仅要开辟新的殖民地,还要把控制四足动物的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样才有人类自己团结起来的理论基础,这个基础居然就是已经被推翻的皇权制度。那些西方人所做过的,不过是把四足动物要从人类这两足动物手里解放出来,他们先行研究的结果,就是导致人类会经过挫折以后更加团结,用一种继承现代又可以推陈出新的形式来继承现代这没有皇帝的制度。海盗已经是过去的亡命之徒,而海盗以前,就是华夏大地上的陆地土匪作为亡命之徒,这些亡命之徒大部分都失败了,但是有少数成功者,带给世界的变化是很大的。西方人只能痛恨东方人的历史而不许仇视东方人现代民主制度,而东方人可以敌视西方人现代的制度,因为他们的制度会继续带来分歧,他们仇视现代东方的制度,绝不允许他们再次以海盗的形式来作为亡命之徒,东方人必须学会打击西方的亡命之徒,所以东方人自己的安定团结最重要,团结超过一切,不团结的东方人可以去做新形势下的亡命之徒,这些人也许会推动历史再次前进。
从现代回到东晋,从世界回到中国,从中国回到山林里。虽然是乱世,皇帝却从来没有更少的,乱世的中国只有皇帝更多,不会只有一个皇帝来命令天下太平。皇帝不好就不用皇帝,皇帝没有了,但是世界却扩大了,仍然需要天下太平。歌颂皇帝的文章辞赋可以没有,但是抒发性情的个人需要却还在继续,这应该就是一种继承吧,毕竟还是要继承没有皇帝下的抒发性情,不能说要回到吟诗作赋的年代去。这皇帝最大的坏处还不就是霸占土地,要是没有皇帝的年代也同样有霸占土地的情况出现,就要考虑回到计划分配的经济模式下,计划经济模式的重新回笼,恐怕不是少数人的意志压制得了的。房子有了,就应该回到房子里来研究自己内心的需要,找到自己失落了的需要,找到自己的童年,找到自己的少年的影子,从人的低级本能改造成为高级本能,从童年的性情里找到个人的满足与否。童年的性情里要是有兵法谋略,那是可怕的事情,会导致战争的。
百姓从来都是不需要战争的,百姓只想过安定的生活,百姓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自然希望大的变化,可是百姓希望的变化被少数人操纵也是可怕的结果,结果最严重的莫过于西晋末年这样,宗室操戈扩散出来,不仅西晋的统治荡然无存,就连这百姓希望的变化,让州郡管辖的体制都成为一个笑话,这个笑话的代价是非常沉重的,沉重到周仲孙这个俘虏不像俘虏,看守他的人则不像看守。州郡体制可以说到了西晋就正式解体了,仍然是皇朝制度,但是称谓从开始走向州郡县制度,封王制度仍然不肯退出,皇帝仍然允许存在,州郡县制度让封王制度改造成为了掩人耳目的一种新花样,成为特区一样的名称。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特别的地方,有的只是地理上历史上的不平等和人们心里需要的平等。正是有了地理上与历史上的不平等,才有人们心里迫切需要的平等,特而不特,特而称雄。这就是怪圈,老百姓越是希望安定的生活,越是没有安定的生活给出,天灾人祸,总是不期而至。
回到益州就像回到童年一样,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益州又不是什么所有人的故乡,为什么为这样子呢?
益州之所以成为人的童年,因为三皇五帝的童年就是在山地上渡过的,童年的苦厄使得他明白,山地上的艰难比平地上的艰难更加可怕,他拼命地逃离山地,三皇五帝之所以被称为三皇五帝,因为他们都成功地逃离了,而且不是他独自一人逃离的,带着所有愿意逃离的下山,建立一个新生活。可是到了西晋末年,许诺给山地氐族人的新生活,成为一张没有兑现的空头支票,李特父子返回山地,等于是一次经济危机,他带领流民一起做了与三皇五帝相反的事情,不是从高山下来到平地而是从平地返回到自己的故乡山地上。回到祖先童年居住的地方,在祖先的地方上再次与大自然搏斗,说的好听是返回故乡,说得不好听就是亡命之徒。
李特的成汉国,也同样包括现在的李焉一伙人,性质都是一样的,回到山地上做亡命之徒,山地上很容易就会吞噬一个无辜而弱小的生命。但是他们又是新的开拓者,在山地上注定要生活出来一个巨大的方式,这个方式并不一定就是活佛的方式,活佛只是一种象征,一种代表,高原上的生活方式,注定是一种返回祖先的童年的生活方式,而益州,恰好是一个交通路口,一个巨大的交通路口,这个交通路口其实是一个平原,只有平原才能作为交通路口,找到自己的祖先,从童年开始寻找集体失落的本性,这就是为什么益州会成为所有人故乡的理由,益州是一块精神上的故乡所在,站在平原上,想着大山,在益州至少不是幻想。而益州在千百年之后设立的高楼大厦,不过是为了返乡的人做准备罢了。
周仲孙要霸占益州,不允许所有的人返回精神上的故乡,周仲孙注定就要作为一个俘虏,他不是光被李焉一伙人看守,他是被返乡的人看守的。李特的成汉国也是因为和周仲孙的心理一样,想要阻止流民返乡,结果成汉国和周仲孙一样都失败了。
周仲孙把益州看作是他个人的益州,他用着目前暂时还能够苟延残喘的司马家族的名义来把益州视作禁脔,当作身边的女人一样的玩物,结果他身边的女人都被狐仙给替代了,这些狐仙消耗了他所有的精髓,他自己成为反抗者的禁脔,一个俘虏,还能有什么自由的身份呢,俘虏就是亡命之徒精神给制造出来的陆上海盗,陆上海盗叫做迁徙者,不叫海盗只是名字不一样而已。除了叫做迁徙者,还可以把他们叫做流民,叫做犯人,叫做少数民族。

 
   第二百八十九章继续交待(43) '本章字数:3172 最新更新时间:2011…03…30 18:01:13。0'
 
 周仲孙说,周家喜欢老周朝的一套是有来历的,老周朝把戏周易那份心理学的玩意,就是一个害人的东西。易经不止是周易,只是周朝的易经叫做周易。
西晋皇帝司马炎非常喜欢这一套玩意,他继承的是汉武大帝的治国水准,没有一点创新。他在位时期设立的三个年号,泰始、咸宁、太康,泰始太康各自用了十年而咸宁时间最短只有五年,可是最有名的年号却是这咸宁,因为这个年号就出自于周易的卜卦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据说这个年号到了后代还被当作治国瑰宝,以此作为理论,开创了超越以往的盛世繁华出来,真是可笑至极。什么万国咸宁,没有万国咸宁,只有万国朝贺。万国来朝贺了,这个国家也就到了空前的危机时刻,这一点对当今世界尤其重要,要想做世界中心,所在国家就得要有所承担,有收获也有回报,有投机也有破产。一个世界三千个国家,那三千个国家都是作假做出来的,都是为了衬托现在这个中心国家的伟大而做的宣传。而周仲孙认为的周易,它的道理也只有一个,就是“一”,一个中心,什么都是一个,它破碎以后就是无数个,但仍然是无数个“一”,周仲孙喜欢周易,因为他姓周,而西晋的皇帝到了东晋,东晋的君臣在百姓的反对下不敢大肆宣扬周易了,周仲孙的爷爷周光曾经心里很不舒服,始终就想找机会宣扬周易玄言之风。西晋君臣能搞到了东晋就不能搞,那还叫作什么晋朝呢,只要是晋朝就得要搞周易,不搞就不是晋朝。
周仲孙对爷爷的态度还有所升级,他凡是对于新来的事物比如佛教,都是阴一套阳一套,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