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山风云-第2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械搅顺ど常饫锸翘占液椭芗曳⒓业牡胤剑谡饫锸兆庾右脖冉系暮谩�
这几年中,因为各家没有开打,没有大战,前凉张骏那边不断地有西域见闻传来,一些佛教徒就这样来到中原和南方,他们开始布道。我们周家也在尝试着接触这些佛教徒,了解一下这些教徒的心理活动。幽州蓟外有战事,但是谁都不能确定结果。就是慕容家和忠于晋朝的汉人段家加上赵国幽州的人马在那边上头混战。
336年,广州刺史邓岳邀请我们周家联手,对付李家的人马,我们在夜郎郡等地用兵,打败了李家的军队,李家的军队无法向湖南渗透进来。我大爷爷周光,当年做的事情现在有了最初的回报,邓岳没有在王敦兵变中被杀而活下来,这时候就得回报我爷爷,所以我们周家一边继续打仗一边继续收租子。当然,这战役规模不大,朝廷却十分重视,毕竟这是和李家的军队开战,谁叫李家的军队那么嚣张,把朝廷的宁州刺史都俘虏过去了,幸亏我爷爷跑得快,要不然迟早被李家的捉拿掳获去了。现在我爷爷搭救了周抚和邓岳,他们都可以报答我爷爷的救命之恩了。司马勋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与朝廷联手对付李家的人马。可是,李雄虽然死了,家里也闹了家事,但是李寿这个老鬼还在,他可是李家里面十分厉害的一个家伙,我们的军队和成汉的军队只是打个平手而已,而梁州一带流窜的司马勋就日子不好过了,他们给李寿打得大败,这伙原来刘曜的手下也难以成为大气候。
朝廷里的晋成帝,对于司马勋还是需要的,不管他身份是否是真实的,反正当年长安的司马家族的血脉是否还有幸免的,那就是要看已经死在石勒手上的刘曜的态度了,他当年心情一好,的确是可能留下某个种子留作用处的。可刘曜当年心情一不好,那就是要杀得干干净净的,刘家都杀了好几个司马家族的皇帝了,都是西晋的皇帝。
应该说,我周家还有刺史邓岳,都是积极与司马勋合作的,就算他是假的,并不是司马家族的真正后代,就算是司马家族大仇人刘渊家的残余势力又怎样?我们要遏制李家的发展,就得寻找合作者,所以这司马勋就是其中的代表。这司马勋在梁州一带,搞得各个山里的部族鸡飞狗跳的,那我们也是当作耳边风,就当是皇族后代,只能容忍的。要是不让他们活着,李家的就会立即威胁朝廷。陶侃大元帅329年让都督府移到巴陵而后又移到武昌,就是因为这李家的和石家的两面威胁。西边怕江陵距离蜀地太近,很容易被蜀地的势力威胁到,而称呼李寿李雄他们的长辈为蜀寇,这是陶侃周访甘卓等早就使用的称呼。司马勋夹在几大势力之间,不仅一直和李雄军队作战,还要一直和赵国的军队作战,真是为难他们了。
而337年这一年事情更少,不过是石虎杀了太子,北方部族继续交战。关中有小股叛乱,自称佛祖,被迫出头,那因为司马勋的活动造成的,赵国的石广平定了下来,不过,这是一伙较早的打着佛教徒的旗号造反的,和以前打着道教的旗号造反就所有区别了。而原鲜卑部族拓拔家族的,早就跟从刘琨反对刘渊前赵国的,而拓拔家族后来被石勒手下打败回到并州以北的蒙古草原上,这时候赵国的手下将军又为扩张实力开始招纳拓拔家族的人,拓拔家族比蒲洪、姚弋仲的部族稍晚开始得以生息。仇池国杨家仍然不平静,杨难敌投靠李家的而后死去,杨坚这个右贤王还在发展,杨坚家里现在闹出家务事来了,不过他们暂时依附于赵国而与李家有些开始不和了。
随后,赵国在北方参与的战斗开始增加,姚弋仲蒲洪和将军麻秋等都被赵国陆续差遣参加了慕容家族与段家的混战。
李家的事情很怪的,李雄前面的事情都是创业期,和我周家不一样,他们是皇族,皇族的创业期都是非常有进取心的,而李雄也是一样。李雄自己有亲生儿子李越和李期,但是他却立养子李班为太子。李班也是李家的直亲,李特带着数个儿子跟着流民入蜀,李雄接了班,而他亲弟兄李流病死军中战阵,儿子李班过继给李雄了,李班年纪大而李越李期年纪小。
李雄死后却让李班接位,李越却伙同李期对付李班,李越亲手杀了李班,但是他却自己不做成都王而是让了李期做了,可是李期并不是个好皇帝,他面对李家的很多人物。爷爷李特的弟弟李骧的儿子李寿,李寿手里有兵权,李寿是李期的长辈,两人互相猜忌,各自使用手段争夺,还是李寿厉害,杀到成都废了李期然后自己做了皇帝。李家的要是真是真命天子,怎么会龟缩在成都哪里都不能发展呢?还不是他们没有什么能力,他们号召力也就是以中原迁徙而来的自居而已,到了成都就没有了迁徙,没有了迁徙就只会坐以待毙。
……………………………………………………
完了完了,我周仲孙一不小心说漏嘴,说出了周家在湖南收租子的问题。他们??他们这些个人都对此问题一再追问,问得我无法逃避,我不想交待,这是我个人的家务事,这是我周家的家务事,为什么要逼我交待?
可是我怕死,我也怕孤独,被单独囚禁的滋味很不好受。幽禁,这是皇帝在皇宫里发明的严厉的刑法,用来对付政敌的。既装饰了皇帝的公平与开明,又保持着皇族的威严。我周家不是皇族,也不是什么外亲(?),我没有什么好交待的。陶侃家的才是皇帝的外亲??啊,我又说漏嘴巴了。
是的,当年我周家,周抚和周光都嫉妒陶侃成了司马家族的亲戚,陶侃和司马家族是结了一门什么样子的亲,我周家当然很清楚。清楚,所以才会嫉妒并进而打算陷害陶侃一家。至于我周家是不是皇族外亲,到底是不是?我一再地被追问,不停地审问、批示于我,勒令我彻底交待出来。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陶侃做了皇帝家的人,这是周抚和周光的主意!
……周抚和周光绝对不是皇帝家的亲家!
………………………………………………………………
李雄李寿那一家,当年还不是和司马家族的谈论过亲事问题,哪里有不谈论的,他们要不谈论,他们就不是各自手下的主子。司马睿还没有称帝的时候,王敦之前,就有荆州刺史王澄去找李雄的老子谈论过亲事问题,王澄派出了一个益州刺史,结果到了成都与李雄李寿的父亲辈分的李家长者发生冲突,王澄这里派出的益州刺史被李雄父亲李特等弟兄给对上了。
第二百五十七章继续交待(11) '本章字数:3264 最新更新时间:2011…03…21 17:10:24。0'
为什么说是王澄派出的,这益州刺史原来是梁州刺史,他的任命还是当时的西晋皇帝任命的,可是他领兵入蜀,主要的兵力来源却是来自荆州。从荆州入梁州,从梁州到益州,兵力集结的地方,在荆州的上庸郡上庸城。
这是庸人自扰的地方,可是在西晋,从曹操魏文帝以来,这里就改了名字,叫做新城郡。前面提到过,曹魏讨伐蜀吴,在荆州设立魏兴郡、新城郡两郡,这里对于西晋朝廷来说是重要地区。
这时候李家的还没有占据成都,是附和原来西晋的益州刺史一起反对西晋朝廷的,司马睿等江淮下江南,司马越等又派王衍家里出子弟,所以王澄来到荆州。
这里面有必要再回复一下三国的历史。都督领兵制度是三国时期开始出现的,因为是早期原因,所以这时候直到东晋都没有有效的约束都督权力的扩张。曹魏时期设立都督制度有很大作用,一是帮助曹魏讨伐吴蜀,而是设定都督只有兵权,没有政府职能,都督不能管理地方和地方公安机构。但是,这个设定并不能有效解决问题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问题,因为曹魏家族与司马家族都不得不把讨伐吴蜀当作更重要的事情,所以并不是一味地削弱都督的军权。到了东晋,这才一再地用皇家和外亲来做都督,到了西晋以后,这些外亲大都是驸马爷,也就是驸马都督。一点也不奇怪,有刺史王爷,就有驸马都督,互相牵制来保证皇家的统治。
荆州,因为此处中原与吴蜀交界的三角地带,这里必须大量驻军,当年曹魏司马家族讨伐吴蜀,这荆州就出来了著名的讨伐将军,荆州都督。都是这样来的,比起吴蜀的关羽和吕蒙、陆逊这样的都督都性质差不多。正是因为这样,造成荆州很少有王爷都督坐镇,尽管西晋也派出过荆州都督王爷,但是他们的名声很小,不敢破坏长久以来的习惯。到了司马越与其他七个王爷争权,这荆州同样十分重要,可是司马越并没有派出他的弟弟或者儿子们去坐镇荆州,也是因为荆州都督位置上不派王爷这个习惯,要派那也得偷偷地派。
公开派了等于是戈尔巴乔夫让苏联解体一样。
司马越让弟弟司马模镇守司州的邺城,可是他却要管理秦雍梁益诸州军事。后来看到局势不行,所以又让司马模进驻长安,这才坐镇了雍州。司马模可不管那个进军梁州到益州消灭李家的刺史。那个刺史属于荆州王澄这等人物之前的管理,听从还好说。司马模与王澄差不多同时给司马越派出来到地方维持稳定,而王澄这个琅琊王家,与荆州的渊源是很早的,他堂哥司马越的亲信王衍,他最有名的成语是“信口雌黄”。
可是琅琊王家还有一个比王衍更加“出色”的清谈玄学人物,那就是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这个王戎可不是什么贤良,就是怕死鬼窝囊废一个,但是他保全自己和保全家族的能力却是远远超过一般人,他甚至超过其余六个居然和他并列的人物,因为他居然做过荆州刺史。
蜀国是263年灭的,阿斗投降,东吴是280年被灭的,孙皓投降。而王戎他做荆州刺史的时候正是东吴灭国之前,他从276年到280年做了四五年的荆州刺史,这才改任豫州刺史去了,王戎的荆州刺史坐镇襄阳城而不是江陵城。王戎在荆州的时候,就看不起原荆州讨伐将军羊祜都督,王家和羊家不和,王戎堂弟王衍、王澄与族弟王敦都抵制羊家人物,那位和成汉国李雄父子血战的新任益州刺史,名叫罗尚,他是王戎在荆州时候的手下参军,后来才晋升到刺史职位的。这王戎参加过讨伐东吴,自以为是国家社稷功臣,这王戎为人吝啬贪婪,家财万贯,我们周家一直非常敬佩琅琊王家这个人物,多年来都是奉王戎王衍王澄为表率的,那是周家的楷模,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什么嵇康阮籍刘伶之流,是什么流,穷光蛋一流罢了,书呆子发发酸气。
王戎这个刺史看不起都督,因为羊家都督廉洁而王家刺史贪婪,他以为自己文武双全而都督不过是一介武夫。另外还有一个叫做王恺的人物,虽然不是琅琊王家,可是他仗着皇家外亲母舅的关系与王戎后来的荆州刺史石崇斗富,前仆后继,这前任与后任,在收刮敛财上面,王戎对石崇的教导,那是功不可没的,真是功莫大焉呐。
王戎一步步升官到了京师,可是因为他们这种人物,才导致不能扭转西晋政治腐败无能。贾后是一个祸乱西晋朝廷的女人,而王家与贾家却是姻亲,就是亲家关系呢。之所以说满朝王戎的手下做官,称为门生故吏的,就从王戎做荆州刺史就可以看出来。另一个竹林七贤人物山涛,也是没有被杀还做官的一个,不过山涛还懂得辞职而王戎就什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