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太行侧 下-第1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美国政府削减对亚洲战场的投入之后,中国远征军的好日子算是到头了,不仅军饷要大幅度地削减,全军官兵的伙食标准也不可能再像现在这样奢侈了,好在这些困难都是暂时的,等缅甸的工业基地建起来,一切就都不成问题了。
只是,伴随着苏联的解体,岳维汉之前吹嘘的战略反攻就化成泡影了
美国对中国远征军的援助已经大幅缩减,日军又在向东南亚的持续增兵,中国远征军已经失去了战略进攻的可能,现在岳维汉需要考虑的已经不是战略反攻,而是如何守住缅甸这块根据地了,不过岳维汉认为,日军并不会在东南亚与中国远征军死磕
这是因为,在苏联发生政变之后,日军大本营很可能会重拾北进战略。
第447章 南洋理工大学
正如岳维汉所预料的那样,日军大本营的确正在重新考虑北进计划
自从联合舰队在中途岛海战中败北之后,日本海军已经丧失了太平洋的控制权。
值得庆幸的是,东南亚以及西南太平洋地区几乎所有适合修建港口或者机场的岛屿都已经被日军占领了,再加上德军在非洲战场牵制了美国越来越多的兵力,因此短时间内,日本海军还可以龟缩在绝对防御圈内苟延残喘。
所谓的绝对防御圈就是日军大本营以东南亚以及西南太平洋上数以千计的岛屿为依托而连接成的军事屏障。
人所共知,飞机是存在航程极限的,军舰也同样依赖后勤保障,在前方没有机场或者港口作为依托时,空军和海军是很难深入作战的,因此,日军只要守住了西南太平洋以及东南亚的众多岛屿,就能将美国空军和美国海军拒之岛链之外了。
不过,日本人也明白,这个所谓的绝对防御圈并不牢固。
至少,构成绝对防御圈的外围岛屿已经受到了美国海空军的直接威胁,而日本急需的铁矿、原油、橡胶等战略资源却又都在这些岛屿上,譬如越南的铁矿、爪哇的原油以及吕宋的铜矿等等,向本土输送这些资源的海上交通线随时都可能被盟军切断。
这并非杞人忧天,如果美国人和中国人联起手来,由中国远征军出动登陆部队,再由美国海军和美国空军配合作战,那么完全就有可能一一夺取日军占领的岛屿,盟军只要控制几个岛屿,其海空军的作战半径就足以切断日本本土与东南亚之间的海上航道了。
海上航道一旦被切断,那就只剩下中国大陆的交通线了,可是这条大陆交通线也并不保险,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正变得越来越活跃,尤其是长江以北的八路军,最近数月,其武器装备突然间来了个脱胎换骨的变化,华北日军面临的压力陡然大增。
冈村宁次调任华中方面军司令官之后,在华中、华东地区的表现却不如在华北时那般耀眼,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华中、华东地区的地形相比华北可是复杂多了,华北地区多平原,而华中、华东地区却多山地丘陵,而且河道纵横,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下,要想建成毫无疏漏的隔离封锁沟,几乎就是不可能的。
人所共知,破坏永远要比建设更容易。
日军虽然派驻重兵保护铁路、公路以及水上交通线,可要想保护交通线的绝对安全是不可能的,一旦形势需要,八路军和新四军只需要埋设几捆炸药,或者发动一次小规模的破袭战,就足以确保中断日军交通至少半个月了。
在这种情况下,重拾北进战略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以及远东地区同样存在着日本急需的原油、铁矿等紧缺资源,而且这两块区域与“满洲国”相邻,因而完全不必担心会被盟军切断运输线,更重要的是,俄罗斯的远东地区,本身就有良好的重工业基础。
苏德战争爆发之后,俄罗斯已经将相当一部份欧洲的工业迁移到了远东地区,在共青城更是建起了一个能够生产飞机、坦克、重炮等重型装备的大型工业基地,如果能够完整地接管这些军事工业,那么日本的工业实力就将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
当然,朱可夫的100多万军队以及800余辆坦克仍然是个严重的障碍。
但是,现在已经不比以前了,伴随着苏联的分裂,在莫洛托夫集团和德军的夹击下,斯大林集团的溃败将不可避免,要不了多久,斯大林就只能流窜到乌拉尔山上打游击了,朱可夫也将不可避免地抽调主力前往西线抵御德军和莫洛托夫集团的进攻。
到了那个时候,日本关东军的机会就来了
为此,日军大本营已经紧急制订了应急预案,开始加紧建设战车部队,驻守“满洲国”的两个独立战车旅团在第一时间扩编成了战车第1师团以及战车第2师团,驻守蒙满边境的独立第3战车旅团也扩编成了战车第3师团。
战车第4师团和战车第5师团也正在本土筹建。
除此之外,各种战争资源也正在向着关东军急剧倾斜。
自从中途岛海战失败之后,日军大本营已经对海军丧失了信心,首相近卫文磨甚至向裕仁天皇提议解散联合舰队,以削减近乎无底洞般的巨大投入,这个建议遭到了否决,可日本政府对海军的投入却是大幅削减了。
日本政府终于明白,没有强大的工业和海量的资源做后盾,花再大代价建设再强大的舰队那也只是面上风光,在战争初期或者还可以耀武扬威,可随着战争带来的持续消耗,日本海军缺乏后劲的先天劣势顿时就显露无遗了。
也正是中途岛海战之后,日本政府就有了“战略着陆”的念头。
所谓的战略着陆,就是将本土的工业以及人民转移到“满洲国”以及华北、华东等日军占领区,这样既便丧失了制海权,日本也可以凭借庞大的陆地纵深以及充足的战争资源与盟军持久消耗,从而在战略上立于不败之地。
…………
当日军密谋北进时,岳维汉也在绞尽脑汁建设他的缅甸基地。
缅甸拥有丰富的煤、铁、铜、石油、橡胶等战略资源,甚至还蕴含着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翡翠矿脉,可惜现在全世界都在打仗,这些翡翠既使开采出来也卖不了好价钱,否则,光是倒卖翡翠饰品就足以养活岳维汉的百万大军了。
不过,既便不能卖翡翠,缅甸的建设也不缺乏资金。
东南亚华侨的庄园、工厂、店铺等固定资产虽然被日军抢走了,可他们在战前转移的黄金资产以及存在美英银行里的资金却是分文未动,岳维汉只需要转让出各厂矿企业的部份股权,就足以吸引这些游资落户缅甸了。
工业建设不是问题,农业生产也同样不是问题。
缅甸气候炎热,拥有大量肥沃的荒山野地,适合种植水稻、棉花、玉米、土豆、红薯等多种农作物,水稻甚至可以一年数熟,岳维汉完全可以将远征军挑剩下的近百万壮丁编为生产建设兵团,在缅甸大量圈地实现大规模的集约化生产。
岳维汉还可以从西南大后方大量招蓦难民前来缅甸从事农业和轻工业生产。
这些沿海地区逃难过来的难民在西南大后方基本上都是衣食无着,勉强依靠国民政府的救济而活着,现在美国大幅度削减了对华援助,国民政府就自顾不暇了,如果不把这些难民接来缅甸,他们恐怕就真只有饿死一途了。
岳维汉估摸着,最多一年时间,缅甸的工业和农业生产就会形成规模,从西南大后方迁移过来的华人也会急剧增加,各种各样的服务业也会跟着兴旺起来,然后税收也会迎来一个猛烈增长期,这样中国远征军的军饷开支就解决了。
这些工作都非常之繁锁,好在不需要岳维汉操心,工业建设自有陈嘉庚先生的“影子内阁”在操持,缅甸生产建设兵团的事务也有卫立煌将军在主持,甚至连军工企业的建设和生产也有刚从太行山调来的皮晓诚在主持。
远征军的军事训练也有参谋部在负责。
岳维汉看上去就像是个甩手掌柜,好不逍遥,其实不然
自从苏联解体的消息传开之后,岳维汉就暗中开始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
作为一名穿越者,这个世界上再没有人能比岳维汉更清楚二战的走向,随着苏联的剧变解体,纳粹德国已经事实上立于不败之地了,凭借海空军优势,美英盟军可以在欧洲西海岸的任何区域抢滩登陆,但无论盟军投入多少部队,都只能是德军的盘中餐
德国陆军的强大战斗力绝不是吹的,虎豹系列坦克更不是谢尔曼能够匹敌的。
当然,由于海空军的天然劣势,德国也同样奈何不了美英两国,轴心同盟和反法西斯同盟的战略均势已经事实上成形,至少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两大阵营都不可能获得压倒性的优势,二战将必然陷入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中。
可以预见,由于地中海的特殊地理位置,其沿岸地区将成为主战场
在未来数年,西班牙、南斯拉夫、土耳其、埃及、中东各国甚至是意大利本土都将成为两大阵营反复争夺的焦点,由于纳粹阵营和反法西斯阵营拥有相差无几的人口基数、自然资源以及工业基础,这场旷世大战很可能持续十年、甚至二十年之久
这样一来,中国的机会就来了
只要中国能够在三到五年之内打败日本,就将迎来历史性的崛起机遇
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国家要想崛起,什么最根本?毫无疑问是教育
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的办学水平更关乎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而科技又是第一生产力,因此中华民族要想复兴,就必须潜心办学,然后通过办学促使科研水平的井喷
以岳维汉现在的地位和能力,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中国教育落后的现实,但他完全可以利用穿越者预知未来的优势实现科研水平的跳跃发展
现在,岳维汉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办南洋理工大学
抗战爆发后,沿海地区的许多大学都迁到了西南大后方,这些大学在内迁之后办学条件都相当之恶劣,不仅校舍基本没有,连师生的基本生活保障都严重缺失,因此,只要岳维汉舍得投入,吸引部份大学前来仰光办学是完全不成问题的。
当然,要想实现科研水平的跳跃式发展,光靠国内的理工科大学是远远不够的。
要想实现科研水平的跳跃式发展,还得想办法从美国挖墙角人选也是现成的,那就是钱学森现在的钱学森已经是航空、数学双料博士了,目前正在加州理工大学师从卡门教授研究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火箭以及导弹。
空气动力学、火箭和导弹是岳维汉最在乎的领域学科
只要中国能在以上几个学科领域取得突破,再加上岳维汉这个穿越者在研究大方向上的指点,中国就完全有可能成为继德国和美国之后,第三个研制出喷气式战斗机以及导弹的国家,这对于中国而言意义重大
搞不好还能研究出原子弹
这并非痴人说梦,历史上,一穷二白的新中国也正是在钱学森回国之后,就在短短八年之内搞出了原子弹,此时的钱学森虽然还年轻,还处在知识积累阶段,可只要岳维汉能向他提供更高的科研平台,钱学森没理由搞不出原子弹来。
而且,以目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