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苏当皇帝(系统)-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术难以维持,便会现形。”
这一大段话不仅是在恭维始皇,令始皇对他放心,更重要的是,言辞之间直指卢生之前让始皇隐匿行藏的说法。
——既然陛下身具龙气,有点儿道行的人看了就知道,那再怎么隐匿,也是没有用处的。再说身具龙气本来就百邪辟易,根本不需要躲躲藏藏的来避开所谓“邪恶”。始皇建立不世之功,自然睥睨天下,当然是这种说法更令他喜欢。
☆、第64章 扶苏失踪了
在这一次出行之中,系统最大的作用,并不是可以用积分兑换钱,而是地图功能。
荷华本来就是个路痴,更何况这时候的道路错综复杂,她根本没办法知道自己所走的方向是不是对的。能够一直找对方向,系统功不可没。
但即便如此,一路上还是遇到了不少乌龙之事,等荷华来到征虏大将军行辕所在的上郡县时,已经过去将近一个月了。而一个月的风餐露宿,也让荷华看起来非常糟糕。
“不能就这么找过去。”荷华坚定的表示,绝对不能让扶苏看到自己现在这个鬼样子。
她性格大大咧咧,虽然说不至于女为悦己者容,花太多心思在梳妆打扮上面,但是也不希望扶苏看到自己满身狼狈。
于是她只得先找个地方梳洗更衣,然后才去征虏大将军行辕打探消息。——她现在的身份不太合适直接进入军营找人,所以只能先打听一下消息,毕竟扶苏不可能住在军营中,找到他的住处就行了。
却没想到,这么一去,居然让她听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原来扶苏现在根本不在上郡,并且处境还非常危险!
在始皇命扶苏总管督建拒胡长城事宜之后,扶苏便立刻离开了上郡,前往九原。
毕竟,有了新设的九原郡,上郡已经完全不跟匈奴接壤了,这长城自然也要修到九原郡去。
扶苏这次是一个人去的,因为蒙恬还要在这边安排迁徙百姓到九原郡安置的事宜,另外他既然总领几个郡的军务,等闲也不会到那么危险的前线去,大部分之间都要在上郡处理公务。
所以这次,他只是给扶苏划拨了一个几百人的队伍随行保护。按理说这些人也应该够用了,毕竟只是保护扶苏,又不是去打仗。
但是谁能想到,扶苏这么想不开,亲自跑到最前线与匈奴接壤的地方去考察呢?要知道这时候可是秋天,正是匈奴人南下大草谷的时候。而扶苏就是这么背运的,遇上了一个匈奴人的小队。
当然,虽然匈奴小队皆是骑兵,但几百人保护扶苏,就算不能抗衡,至少可以逃走。
坏就坏在这个逃走上。士兵们分成两队,一对护着扶苏逃走,一队留下来缠住匈奴骑兵。
然而留下来的小队在损失过半之后,终于从匈奴人刀下逃了出来,回到九原城报信,却没有遇到本该早就回来了的扶苏。
扶苏失踪了。
这消息直如晴天霹雳,震得所有人都回不过神来。毕竟当时扶苏身在大秦跟匈奴的边境,如果他没能逃回大秦境内,岂不是说他已经进入了匈奴地界?
他的身份如此特殊,一旦被匈奴人发现,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蒙恬被这个消息吓坏了,但是又不敢大张旗鼓,生怕匈奴人发现什么,只能不动声色的派人去找。
不过别人能瞒住,自己军中的人是瞒不住的。所以这个消息,就给荷华听了个正着。——确切的说,是系统听了个正着,然后转告给了荷华。
荷华吓得差点儿连站着的力气都没有了,她惊慌失措的问系统,“这是怎么回事?扶苏现在有危险吗?”
虽然距离遥远,系统扫描不到扶苏,但是因为主线任务跟扶苏紧密相连的缘故,系统倒是可以察觉到扶苏现在的状态,所以连忙安慰荷华,“没有,扶苏没有生命危险,说不定他正在哪里躲着,只是没找到机会回来呢?”
“那就好……”荷华松了一口气。
在来的路上,她心中不知道多少次责怪过扶苏,觉得自己不能轻易的原谅了他,但是当听到他出了事,甚至可能会危及到生命安全时,荷华才发现,自己此前的那些心思都如此微不足道。
欺骗也好,隐瞒也好,疏远也好……他活着,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人都没了,再去计较那些,又有什么用呢?
“我们现在去找蒙恬吧。”系统又说,“他那里说不定有更详细的消息,也可能扶苏已经被找到了呢?”
“不。”荷华想了想,摇头,“要是蒙恬真的有消息的话,也就不用那么担心了。扶苏肯定还在九原,系统,我们去那里找他吧!”
“你疯了?”系统大惊失色,“虽然有我跟着,保护你的安全应该没问题,但是那里毕竟很危险,刀箭无眼,要是遇上匈奴人的队伍,就算是我可能也会兼顾不过来。”
它本意是劝说荷华,却反而坚定了她的想法,“对,所以扶苏正处在这样的危险之中,你别忘记了我们的主线任务是什么,要是扶苏出了事,我跟你都不会有好结果!”
“好吧,去九原。”系统也只能妥协。
……
因为是刚刚新设的郡,之前是匈奴的属地,所以九原郡内目前还非常冷清,要等实边的百姓迁来之后,才会慢慢地热闹起来。
另外为了防止匈奴人借助地形之便,前来骚扰,所以蒙恬在这里派遣了大量的驻军,再加上扶苏失踪之后派来找人的,可以说整个九原现在的防卫都非常紧密。
然而荷华的心情却没有因此而放松一点。
蒙恬对九原郡的控制这样严密,却还是没有在这里找到人,那就说明,扶苏可能真的不再大秦境内了。
而要出关去找人,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一来怕遇上匈奴人的小队,到时候损失己方的力量。最重要的,还是怕匈奴从他们的动作之中看出什么来,反而会让扶苏的处境更加糟糕。
为了避免纠纷和麻烦,荷华这一路都是避着人,并没有跟大秦的军队正面遇上,十分顺利的摸到了九原与匈奴交界的地方。
说是边境线,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标志,而军队驻扎在不远处的寨堡之中,定时过来巡逻,所以这片地方实际上荒无人烟。
系统确定的方向,然后再一次问道,“荷华,你真的要去吗?那边就不是大秦境内了,发生的事情都难以预料的。”
荷华给它的回答,是直接抬脚走进了茫茫草原之中。有系统定位,她不必担心会迷失方向,直接朝着扶苏失踪的方向走。到了地方之后,模拟当时扶苏逃走的路线,一路追踪下去,也许能有所获。
这个办法蒙恬当然不会想不到,只是茫茫草原上并没有特别的标志物,而且人马路过的痕迹,要不了多久就会消失无踪,追踪起来非常麻烦,最后跟丢了。
但是荷华不同,她有系统帮助,辨别周围的蛛丝马迹,甚至在一定范围内感应到扶苏。虽然仍然是大海捞针,至少可能性大大的增加了。
不能指望别人,这是荷华从小到大所学到的最实在的一件事。别人可依而不可靠,遇到的事情,与其等着别人来帮忙,不如自己去做,至少主动权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在大半天之后,他们来到了一片连绵的群山脚下。据系统介绍,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阴山。古诗里“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阴山。
扶苏就是在这里失踪的。他之所以会到这里来,正是为了考察地形,为将来建长城做准备和规划。
事实上,历史上的长城就是沿着阴山一线而建立的,因为阴山本身就是天险,就算是匈奴人,要度过此处,也只能从特定的几个山谷进入。在阴山脚下修造长城之后,将来就只需要在几个特定的地方派兵防守,其他地方定时巡逻即可。
再说,依山而建的好处还有很多,比如不必担心没有土石可以建筑城墙,就地取材,也可以大大节省运输建筑材料的成本。
所以虽然这个地方目前还是匈奴人的地盘,但是扶苏还是到这里来考察了。
原本一切都还算顺利,因为匈奴人逐水草而居,也从来没有要修筑城池的意思,虽然占据天险,却也不怎么运用。——原本他们的优势就在于骑兵冲阵,真要是修筑寨堡,跟大秦打攻城战,也未必能打得赢。
因此这里名义上是匈奴的地方,但是因为距离大秦太近,尤其是九原被大秦军队占领之后,匈奴人便远远撤到了草原内部,放弃了这个地方。除了那些打草谷的小队,基本上不会有人过来。不然的话,就算扶苏想来,其他人也不会答应。
可惜再怎么保险,最后还是出事了。
荷华站在山脚观察了一阵,才问系统,“我们现在怎么走?”
目前摆在他们面前的路有三条,第一条是上山,这个已经可以排除了,阴山之所以成为天险,正是因为此山难于攀爬,扶苏没必要也不会去走这条路。
☆、第65章 谁能够阻挡他
第二条是往南走,回大秦境内,这条路也可以分为两条,一条是回到九原郡,另一条是转往云中郡。回九原的那条不必说,已经被蒙恬不知找过多少次了。至于去云中的,据说蒙恬也派人去了,但是还没有结果传回。
第三条就是通过山谷,进入草原。但过了阴山,就真的是匈奴境内,随时有可能遭遇匈奴人的士兵。
系统也十分为难,“当时扶苏逃走的方向,按理说是往南的,他没有回九原,去云中的可能就很大。不过那条路蒙恬已经派人去了。”
荷华特意出来找扶苏,当然不是为了走别人都走过的路,她沉默了一会儿,忽然问道,“我听说,阴山往北还有一处阳山,是不是?”
“是。”系统迟疑了一下,补充道,“实际上,将来那里也会修筑长城——在蒙恬击溃匈奴,将这片土地纳入大秦的版图之后。”
荷华闻言,眼睛一亮,她几乎是有些急切的道,“那你说,扶苏有没有可能到那里去了?别人不知道长城将来会修在那里,可是扶苏知道啊!他有没有可能去那里考察?”
“不太可能吧?”系统不怎么赞同荷华的推论,“就算知道这些,那也不可能以身涉嫌,先让蒙恬把地方打下来多好?”
荷华摇头,能打下来当然是最好的。但是扶苏自己很清楚,蒙恬现在不是不想打,是没钱打。
而扶苏既然知道历史,肯定不愿意花费人力物力来修建一段将来会废弃无用的长城,直接修到阳山去不是更好?
也许这就是他非要到北疆来的原因,为了节省这些不必要的浪费,为了——开疆拓土之功!
如果是别人,在北疆待上几年,庸庸碌碌,当然很快就会被始皇,被朝廷遗忘,所以不愿意选择到这里来。但如果扶苏早就有了计划的话,那么他人虽然不在咸阳,但是北疆的消息时不时就能传过去,咸阳城永远不会忘记他这个太子殿下!
而他自己,则可以在几年之后,携大功风光回朝,到那时候,还有谁能够阻挡他?
荷华越想眼睛越亮,觉得一定是如此。扶苏从来不是个安于现状的人,虽然所有人都说他是个合适的守成之君,但是从之前他的谋划来看,荷华觉得,所有人都看走眼了。
扶苏的野心,远远不是当一个守成之君,享受祖先余荫。尤其是他从荷华这里,得知了一部分后世蛮夷猖狂的事迹,恐怕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