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 >

第553部分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553部分

小说: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说他面上恭敬,礼数周全,但是偶尔望向曹的目光,却是难掩怨愤。 

  来这边当差,曹本就觉得麻烦,见了纳兰承平的神态,越发觉得头疼。 

  十四阿哥保举他来兵部,是想拉拢他? 

  曹心中不禁冷笑,要是十四阿哥真是有容乃大之人,那也不至于因曹最初与镶黄旗子弟的恩怨而对他极尽嘲讽。 

  十四阿哥也不是小孩子,应该晓得康熙的忌讳。 

  拉拢曹,拉拢曹家,要是没有康熙的授意,那只会适得其反。 

  十四阿哥这般作为,不过是要将曹拉到身边。 

  想要挑错处也好,想要牵制曹寅也好,暂时讲和也好,都能主动许多。再说,虚张声势,给其他阿哥看,也算是给曹家树敌。 

  曹寅、庄先生、曹经过分析,已经是心中有数,却是也别无它法。 

  毕竟圣旨已下,曹只能领命往兵部去了。幸好兵部上边的部务王爷中,还有平郡王讷尔苏,多少也算是有个照应。 

  十四阿哥要是聪明人的话,也应会有所顾忌,偃旗息鼓,省的得不偿失。曹想到此处,心中渐渐平静下来,既来之,则安之。 

  就算是兵部当差又如何,以自己同十三阿哥的交情,四阿哥还会误会自己是“十四党”不成? 

  要真是那样的话,怕这朝廷上下就没有干净人。 

  这要夺嫡的几位阿哥,分管部务,四阿哥还能将六部官员尽数处置了? 

  差事不过是差事罢了,只要自己做到位,就算别人想要鸡蛋里挑骨头,也蒙不过明眼人去。 

  曹伸手拿了公文,开始熟悉起自己的新差事。 

  踏实做事,老实做人。带着耳朵,闭上嘴巴。别的长处没有,这“谨言慎行”四字,曹还自信能做到。 

  初来乍道,他用了大半天的功夫来了解八旗牧场分布同各省的驿道。 

  看着纳兰承平前些日子带着人总结出来的牧场牲畜数,曹不禁有些奇怪。 

  虽说作为半个同行,他听到风声,晓得八旗牧场那边账目混乱,实际牲畜数远远地少于账目上的牲畜数。但是,因这其中干系到八旗权贵,大家尽管心知肚明,却是没有人敢捅出来。 

  纳兰承平这个六品主事,却敢实情以报,谁给的胆子? 

  借着大雪灾,将空的牲畜账目做平,也不是容易之事。这牧场规矩,就算是倒毙牲畜,也要去骨剥皮,牲畜皮骨入库。 

  八旗牧场,除了马匹,还有几万头牛,几十万头羊。总计牲畜数十万。 

  就算是虚报一成,也是数万牲口地缺口,但是虚报的岂止是一成? 

  人心贪婪,在银子面前,谁还会想到要是真有了战事。这朝廷没马。会是什么状况。 

  自从康熙三十六年,御驾亲征平定噶尔丹叛乱后,天下太平将近二十年。 

  在那些八旗权贵眼中,如今四方平定,正是“太平盛世”。烽火岁月已然是一去不复返。 

  牧场那边。成年累月下来。虚报的牲口数没有半数,也有三、四成。 

  纳兰承平身后有人啊,曹想到这里。心里多了几分提防,但是也没有什么好怕的。 

  八旗牧场不同别的。每个旗地牧场都是平级,不互相统属。抹平八旗牧场账目,这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能做到地。 

  纵横联合,牵扯的人多了,总会有蛛丝马迹。追根溯源,便能查到背后做主之人是哪个。 

  如今已经是康熙五十四年,再过两三年,便是十四阿哥西征了。军马不足,那战争不是儿戏么? 

  曹思及此处,心中不禁有些踌躇。 

  莫非,自己误会了十四阿哥,十四阿哥是为了马匹之事,才想着保举自己的? 

  前些日子,曹请太仆寺其他几位主官联名上了“牧草储备”与“圈养舍饲”的折子。 

  十四阿哥之前谈笑间说起,是瞧了那个折子,才晓得曹有过人之才,于国于民有大用处…… 

  一心为国的十四阿哥,心胸狭窄地十四阿哥,曹抚了抚自己地光脑门,觉得自己有些想当然。 

  自己固然要趋吉避凶,但是也不能太过自以为是。 

  该防备还是需要防备,该“表白”之处还得“表白”。要不然,明明是自己做了分内之事,要是外人看来帮了十四阿哥地忙,那谁能保证四阿哥就不怀疑他? 

  看来,还得往十三阿哥那边去一遭,顺便也说说洋货铺子的事。 

  熬到落衙,曹出了衙门,就见十六阿哥身边的近侍赵丰站在不远处同小满说话。 

  见了曹出来,赵丰迎上来,打了个千儿,道:“曹爷,我们主子寻曹爷,这边人多,在前头胡同口等着呢。” 

  虽不晓得十六阿哥寻自己何事,但是难得他出宫来,曹地脸上也多了笑模样。 

  待到相见,十六阿哥上下打量了曹,视线落在他的白鹇补服上,笑着问道:“又从五品做起,可还顺手,这一日地功夫下来,如何?” 

  曹苦笑,道:“还算凑合,虽说繁琐些,也算是有章可循。”说到这里,问道:“十六爷找我,有事?” 

  十六阿哥弹了弹袖子,道:“还不是为十三哥那个洋货铺子的事儿,走,咱们往十三哥府上去,边走边聊。” 

  十三阿哥的洋货铺子已经在收拾,广州的货也到了。消息灵通的,早已得了消息。 

  如今分管内务府的是十六阿哥,就算那些皇商对此有异议,也闹不起事端来。 

  曹也顾及十六阿哥那头,不愿他太过为难,叫魏信采买洋货时,也尽量避开几处大头。 

  不管是西洋物什,还是东洋物件,不过是图个稀罕罢了。就算魏信避开皮草、药材、钟表这几处大头,但是杂货这边,那些皇商也是有经营的。 

  那些皇商原还怕十三阿哥趁机,将几处大头洋货买卖给占了。就算十三阿哥没有爵位,毕竟是皇子,身份尊贵、 

  他们身后虽也有主子靠山,但要是真因买卖的事儿闹将起来,却是也捞不下什么好。 

  商乃“贱业”,就算是闹到御前,也是各大四十大板,两下没脸。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待同广州那边核对了消息,晓得十三阿哥这边的买卖避开了几位皇商的主业,众人又得陇望蜀起来,对皇子阿哥的畏惧之心也减了不少。 

  十三阿哥虽没有被圈,但是没有封爵,不过是闲散宗室待遇。向来又是闭门不出地。还什么可怕的? 

  他们撺掇着,在十六阿哥面前没完没了地嘀咕起来。 

  十六阿哥固然不会将他们放在眼中,但是对于他们身后的主子们多少也有些忌惮。 

  现下来寻曹,十六阿哥就是同其商议,想要往这买卖里参一成的股。这倒不是他贪财。他尚未分府。吃穿用度都是内务府供给,并不缺银子。 

  不过是免了后患罢了,县官不如现管,里头有了十六阿哥的股份,就算是铁帽子王爷那边。也要避其锋芒。 

  要不然。十六阿哥这边执掌着内务府。想要着还回来轻而易举。 

  曹自然是没有意见,当初想着洋货买卖时,他就想过十六阿哥与十七阿哥两个。 

  不过。要是动静闹得大了,怕引起康熙多想。曹就没有节外生枝,十六阿哥这边,他早已打了招呼。 

  十六阿哥晓得十三阿哥那边日子拮据,自然是支持地。如今他主动参合,也是为了保全十三阿哥。 

  两人说完这个,心里都有些不是滋味儿。 

  十三阿哥身为皇子,早年得皇帝宠爱时,督抚献媚,亲王郡王也要弯腰巴结;如今落魄,连权贵家奴都敢踩上一脚。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连他们旁观之人,都替十三阿哥难过,十三阿哥自己个儿心里也不会好受。 

  十六阿哥收敛了笑容,叹了口气,道:“孚若,十三哥地今日,便是我的明日。我额娘是汉人,名位又低。要是皇阿玛龙……要是皇阿玛能想起让我们开府分封,那我同十五哥、十七弟还能得个固山贝子。要是皇阿玛没想起来,等到新皇……国公、将军也是保不齐的。”说到最后,皱眉也皱了起来。 

  曹见他这般沮丧,不由稀奇:“十六爷怎么想起这个?记得之前不是说,真要是那时,为了昭显手足情人,那位也会厚待各位爷么?” 

  十六阿哥摇了摇头,叹道:“是我短视了,真当自己有几斤几两。我算是瞧明白了,除了皇阿玛,这其他人都不算什么。贤王也好,名臣也罢,不过是皇阿玛一句话的事儿。皇阿玛坐在那把椅子上,什么看不到、什么看不清的?不过是为了制衡,有意纵容罢了。父子骨肉天伦,尚且如此,那兄弟之间,岂能还盼着手足情深?真坐了那个位置地,喜怒随心。屈居臣下,岂能尽想美事儿,想到最糟糕处,心里有个底儿也好曹还是不解,这番感慨因何而起。 

  他心中稍作思量,想起八阿哥近日病重之事,转过头看看十六阿哥,道:“十六爷往八爷府上去了?” 

  十六阿哥点点头,道:“说也奇怪,我早先不待见八哥,觉得他太功利,太有野心。如今见他落到这个境地,却是又觉得他可怜了。说起来,为人处事也好,做学问也好,八哥在皇阿玛诸子中也算是靠前地。不过因良妃娘娘出身低,早年也熬地甚是艰难,直待同安王府结亲,才算是好些。算计了这些年,眼看离储位一步之遥……皇阿玛是恼了他施恩买名……” 

  说到最后,低不可闻,曹留意听了,才听个大概,“……皇阿玛是故意的,给了他念想,再将他的念想打破,这是惩戒……” 

  都不容易,曹心中不由唏嘘,这就是生活,需要用心。要是走了岔道,脚底磨出泡来,也实怨不得旁人。 

  让人无奈又悲哀之事,就是如此,连想到找个借口归罪于旁人都不能……同,侍郎府。 

  看着第三次来接如慧地曹硕,吴雅氏心里焦虑,面上却是带了笑模样。 

  叫丫鬟上了茶后,她先说了两句家常,随后叫女婿稍等,自己去告诉如慧去。如慧穿着家常衣服,坐在炕边,守着一盘子刚炸出来的香椿鱼儿,吃得津津有味。 

  见吴雅氏进来,如慧献宝似地端了盘子,站起身送上前来,美滋滋地说道:“额娘,您不是说香椿现下老了不好吃么?嘻嘻,女儿使厨子做了香椿鱼儿,吃着也爽滑呢。已经打发人给额娘那边送了,额娘吃了没有?” 

  吴雅氏见她笑得开心,脸上也添了慈爱,掏出帕子,将她嘴角的油渍擦拭了,道:“瞧瞧,这都多大了,还跟孩子似的,这般贪吃。” 

  如慧撂下盘子,伸手搂了吴雅氏的胳膊,撒娇道:“多大都是额娘的宝贝闺女,能吃是福。女儿还想长命百岁,好好孝顺阿玛额娘,自然是要吃的多多的。” 

  吴雅氏拉了女儿的手,摩挲着,温声道:“女婿来了,这都是第三遭了。就算你恼他有了屋里人,也消消气,还是先回去,总要过日子不是……”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i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一卷 世家子 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五百三十九章 艰难(下) 

  听了吴雅氏的话,如慧的笑容立时僵住。 

  她慢慢地松开吴雅氏的胳膊,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