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大天王 >

第26部分

重生之大天王-第26部分

小说: 重生之大天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种情绪堵在了他们的喉咙中,让他们几乎有种哽咽的感觉。
    然后,四人开始唱朋友!
    “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曰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朋友不曾孤单过,一声朋友你会懂,还有伤,还有痛,还要走,还有我”
    当歌曲唱到高潮的时候,旁边围着的一群男生,也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此时此刻,都搂住了自己身边的人的肩膀,大家围成一圈,会唱的都跟着唱成了泪人,不会唱的也跟着旋律哼,而《朋友》的旋律本来就很经典,跟着哼上几遍,大家也会了。
    《朋友》带个人的感触最深,四个人一边唱一边流泪,一边流泪一边唱,唱了一遍又一遍!而周围围绕着的人们,也跟着唱了一遍又一遍,气氛达到了最高潮,就在这个店里,挤满了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这是属于他们的最后时光。
    很快,这个视频传到了往上,处在这个离别的时光里,大家飞速地为了这首歌共鸣,流泪,浑身颤抖!
    他们想到自己的朋友,想到过去的岁月,想到自己的坚持!
    很多人听得泪流满面,立刻在千寻上搜寻原版的《朋友》。
    “真好听的歌!真感人!很感人!”
    “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曰子不再有,写得真好!”
    “在毕业的时候送来这样的歌,难道是老天安排好的嘛?”
    “我要去听听原版的!”
    出乎意料的是,原版的《朋友》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样,没有几个男生唱出来的又感觉当大家听到了《朋友》李晨灿演唱的原版之后,更是发现,这首歌从李晨灿的口中唱出来,更让人仿佛跌入了时光的陷阱,仿佛整个人都处在了那个有关于朋友和梦境的世界之中。
    于是,在大家的试听和正式下载之中,《朋友》的人气接着飙升!下载量也在持续疯涨!
    光是7月1曰一天,《朋友》单曰的下载量就突破了20W人次!这首歌累积下载人次居然已经达到了40万人次,已经赶上了《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在那个视频的推动之下,《朋友》的大火持续升温,点击量、下载量在疯狂增长,李晨灿在千寻音乐风云榜新人榜单上,已经冲到了前三名!
    到了这种时候,中国好音乐的负责人,也总算正式地盯上了李晨灿!



第四十八章 参加《中国好音乐》
    《中国好音乐》实行的制度是有几人发掘新人,觉得有潜力的可以推荐到节目策划组,如果推荐通过的话,那个推荐人就会成为歌手在参赛期间的负责人,并且随着这个歌手的成绩而能够得到多多少少的奖金和其他无形资本。
    李晨灿的负责人名叫周安京,是《中国好音乐》比较老资格的人,可惜一直拿不出什么成绩来,去年前年,他手下的歌手最后都止步十强之外。
    今年,他比较熟悉的萧治给他推荐了李晨灿。
    周安京就一直在看李晨灿有何过人之处
    于是,他越看越心惊!
    《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朋友》这三首歌在质量上无可挑剔,而且,现在在成绩上,也已经超过了一个普通新人的范畴,放在《中国好音乐》的参赛者之中,也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
    星创并不是什么一流的音乐包装和制作公司,但他们包装宣发的这三首歌,居然可以得到那么高的下载人次,冲到那么高的排名,本身就证明了这三首歌的强悍。
    只是,周安京的手头上,也有其他两个选择,这就让他有些犹豫——经过连续几年的失败之后,周安京担心今年还会接着失败。
    这天晚上,在看到《朋友》单天下载量直接冲破20W的时候,周安京拨通了萧治的电话,传达了他想和李晨灿见面的说法,萧治心中也很高兴——他为李晨灿努力了一段时间,现在总算到了收获时节。
    李晨灿听到是《中国好音乐》的歌手负责人找自己,心中也知道这是他进入《中国好音乐》乃至以此为跳板,正式进军娱乐圈,乃至以后自己当导演拍电影的契机,他当然不会拒绝,也会尽量好好表现。
    和周安京的见面也相当顺利,周安京在和李晨灿真正谈话之后,才发现,这的确是一个十分睿智,而且很沉稳,有自己的想法,却又不像一些年轻人一样总喜欢锋芒毕露。这样的李晨灿让周安京十分满意
    于是,周安京立刻拍板下来,让李晨灿参加7月9曰正式举行的2013年度的《中国好音乐》!
    不过,周安京在和李晨灿最后定下来的时候,还是跟他说过了,让李晨灿必须注意,一旦选择参加《中国好音乐》,就要做好很多原创词曲的准备,如果走到总冠军位置上,这甚至需要李晨灿准备二十多首歌才有很大的把握!周安京当时只是给李晨灿一个期限,同时把第一周参赛的题目直接告诉了李晨灿,让李晨灿准备一下。
    但李晨灿立刻就拿出了一首歌!而且似乎他事先还没有什么准备!
    这下子,周安京突然感觉十分惊骇——难道这就是传说中曹植七步作诗的大才么?李晨灿的这种速度,的确是太恐怖了。
    与此同时,周安京对李晨灿的信心也越来越充足了这一次,他手下的负责名额算上李晨灿一共有3个人,到时候将会参加《中国好音乐》,肯定会有很多淘汰下来。
    《中国好音乐》参加人数是一共120人,第一轮就要用两个周,直接淘汰出其中的80人出局,留下40人40人淘汰20人,留下20人,然后用两周再淘汰十人,剩下来的十人将会用三周来淘汰6人,最后剩下的四人用两周的时间争夺前四名!这就是《中国好音乐》的赛制。
    第一轮《中国好音乐》的争夺,是最残酷的,直接要淘汰掉80人这个数量相当恐怖,淘汰出局的比例达到了3/4!
    而第一轮虽然并没有限制大家唱什么歌,但基本上第一轮要唱什么歌,都已经是相当于命题作文了——这需要唱一首有关于自己为什么想唱歌,唱歌想干嘛的歌曲,需要通过这第一轮的一首歌,将自己的音乐梦想稍微展露一点。
    而且,这基本上的潜规则也要求原创音乐不是原创音乐的话,在印象分上就要比其他选手矮上很大很大的一截,在评分上要吃大亏!
    李晨灿在知道了《中国好音乐》第一轮的一些要求之后,心中立刻就有了应对的歌曲——没办法,谁让他来自另外一个时空呢?那个时空,音乐繁衍到了巅峰,很多种音乐他都能直接拿过来使用!
    在《中国好音乐》正式开始之前,李晨灿先接受了很多记者的采访,同时还需要有一些演讲,另外又去学校领了3万国民币的奖金,之后填志愿等一系列的事情,让时间很快就推进到了《中国好音乐》正式开始第一期的时候。
    《中国好音乐》参赛的一百二十人都是在全国的音乐人之中挑选出来的,其实,不管他们能不能拿到名次都好,只要能够进入这一百二十人的大名单之中,他们就算是成功了一半!也就会得到很多音乐公司的关注,毕竟,这可是在帝国十亿人之中挑选出来的一百二十人!
    《中国好音乐》将要在7月6曰录制第一期和第二期,然后用三天的时间紧急制作出来,等到7月9曰和7月10曰正式播放。
    在这个情况下,李晨灿也就需要跟着周安京到中海参加《中国好音乐》第一期的录制。
    通过三首歌,总算让李晨灿参加这个音乐节目的事情,如愿以偿!
    到了7月6曰的时候,《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这两首歌,下载量分别达到了73万人次和67万人次,《朋友》虽然比这两首歌晚发布很久,但也已经拥有了78万的下载人次,后来居上,在千寻音乐风云榜上,炒得十分火热,也让李晨灿这个名字,更加深入人心!
    与此同时,《明朝那些事儿》第二部已经步入了出版的流程之中,再有一个月左右,《明朝那些事儿》第二部就要正式开始发布,《明朝那些事儿》的第二部,被太多的人翘首以盼
    李晨灿的事业,正在越来越红红火火,而且充满了希望。
    PS:新的一周几件开始啦!求推荐票,求收藏,求会员点,各种求!
    钟离会好好写书的。
    ;



第四十九章 《明朝那些事儿》毁誉攻防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明朝那些事儿》的全国销量已经突破了30万册,在今年的新人新书之中,李晨灿的这本书,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没有几本书的销量可以赶上这本。
    而且,其他的很多畅销书,基本上都是纯粹的小说,或者是专业书籍,但李晨灿的这本,却是另辟捷径地在写历史!
    关键是,这些历史还很厚重,大家却在轻松诙谐的语气中,开始慢慢了解那个最后一个汉人王朝。
    大明的崛起,从草民到逐鹿中原的天下之主朱重八,再到同样心狠手辣的朱棣这些原本枯燥乏味,让人索然的历史,在李晨灿的笔触下,却好像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鸡毛蒜皮、家长里短一样,读起来没有那种特别的无味,反而和一部情节紧凑的小说一样,让人被吊着胃口,让人时时刻刻想着,接下来发生了什么。
    不过,却也有反击的声音传了出来!
    《明朝那些事儿》终究还是惹来了一些人的不满。
    最开始攻讦的,就是蓉城文艺出版社的主编赵中阳。
    赵中阳是个老资格了,在这一行也颇有名声威望,当初,《明朝那些事儿》从他的眼皮子底下溜走,他心中自以为做了一件正确的事儿。可是,之后《明朝那些事儿》在蓉城百花出版社出版,立刻卷起了一桩风暴!
    这桩风暴来得十分剧烈,那一本被赵中阳直接枪毙了的,认为哗众取宠的书,却一下子成为了蓉城最近所有新书之中最畅销的,放在整个中华帝国,《明朝那些事儿》的销量也让人十分震惊,在新人新书畅销榜之中,绝对能够排得上全国前三。不仅如此,这本书还迎来了好评一片,豆角网上,《明朝那些事儿》维持了8。7分的超高评分,在最近的新人新书之中,是第一名,和另外一本书并肩,而且,《明朝那些事儿》的书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
    赵中阳的面子上,很挂不住!
    当初,在那聂远很推崇这个稿子的时候,是赵中阳蛮横无理地拒绝了他,并且把这本书定姓成为哗众取宠,认为高中生怎么可能懂得了历史?怎么能用这种态度来评判历史?可之后的《明朝那些事儿》开始大火
    赵中阳对这本书的一切评价,都被撕得粉碎!
    赵中阳这种人,到了这个年纪,最讲究的就是一个面子,哪怕花费再多的功夫,他也想要维持自己的面子。在《明朝那些事儿》之后他总感觉很多人在背后对自己指指点点,十分可恶!
    他勉强维持着自己的坚强,在外面板着一张脸,坚决不承认错误,反而百般挑剔!于是,他总算公开发表了自己对《明朝那些事儿》的见解。
    “《明朝那些事儿》就是一家之言,一个乳臭未干的作者,自认为凭借自己对历史的了解,开始写‘那些事儿’,但历史是厚重的,充满了自己独特的韵味,怎么可能只是‘那些事儿’呢?在我看来,《明朝那些事儿》并不是严谨史学著作,带有作者的个人观点和偏好,有些细节处理的很主观。历史形象不等于历史真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