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我的元首 >

第73部分

我的元首-第73部分

小说: 我的元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废除《德波互不侵犯条约》,并命令德军在8月前做好进攻该国的准备。另一方面,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仍认为能与希特勒能达成一项关于但泽(也许还包括波兰走廊)的协议、战争是可以避免的。

1939年6月1日,希特勒飞抵莫斯科与斯大林开始了正式的外交会谈,这下英法波三国惊呆了,原本十分仇视苏联的德国怎么就突然与苏联搞到一起去了,如果德国真的与苏联结盟,哪么整个欧洲的平衡就将打破,德国拥有先进的科技,苏联有人口有无尽的矿产和石油,这两个国家要是结盟了。哪么英法波等国,只能面临被蹂躏的命运,只会像蚂蚁一样被人碾死,希特勒正在与斯大林谈判,英法却撇开波兰针对新的新式变化,展开了秘密商谈,商量如何破坏或者拉拢德国,使他不与苏联出现可能的结盟。

这欧洲的关系实在太复杂了,必须仔细梳理下才会明白,先是希特勒要求波兰归还但泽和但泽走廊领土,波兰自持与英法有同盟关系,严厉拒绝,希特勒发布战争动员令,同时出访苏联,英法见识不好,立马撇开波兰展开秘密商量,商量如何才能破坏或者拉拢德国不与苏联结盟。

欧洲错综复杂的关系,也给了希特勒纵横驰骋的舞台,和左右逢源的机会,希特勒打算用最廉价的承诺,最虚假的谎言,来达到自己分化瓦解英,法,波,苏四国。

在苏联的希特勒当天晚上就接到国内的电报,说英法邀请希特勒或者部长级的人员访问,希特勒暗自欢喜,看来自己的小萝卜头判断是对的,在波兰的处理上,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英法波苏几国之间矛盾和貌合神离大做文章,现在这种效果开始显现。

多半是英法一见德国与苏联可能结盟,连忙撇开波兰秘密商议出了一些条款,不用想那绝对是出卖波兰的一些条款,英法在面对即将出现的巨大危机面前,又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出卖队友,从而来保障自己的利益。

接到电报的希特勒在莫斯科用自己的电台紧急给国内的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下令,命他立即代表希特勒本人展开对英法的秘密谈判,希特勒的底线就英法可以在德国进攻波兰的时候,可以大声谴责德国,并且重申英法波三国之间的同盟协议,但是英法对波兰的支持,仅限于口头上的支持,不能给与波兰任何实质上的帮助,如果英法同意,希特勒就不会与苏联签订任何结盟协定,时间是五天之内。

希特勒在苏联的莫斯科从斯大林会谈一次之后,就不在和斯大林谈论关于军事的问题,至于结盟那更是一字不提,反而和苏联大谈特谈关于德苏瓜分波兰的事,为了如何瓜分波兰领土,两双每天在谈判桌上唇枪舌战,你来我往,互不相让,都想多瓜分一点波兰的领土,如何瓜分波兰是随从谈判专家去商谈,两个领袖在表面上是非常友好的,希特勒与斯大林在众多媒体前面,两人十分友好地握手,谈判的内容是如何加深两国的经济联系等,此时全世界的国家眼光都注意到了苏德之间的会谈,都密切关注着苏德之间的战略走向。

当然苏德会谈对于苏联来说也是意义非凡,这是红色苏联与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领袖如此亲密的谈判,苏德合作可以说是影响世界历史的一件大事。

很快全世界关注的苏德会谈马上又被另一件大事所吸引,那就是苏联与日本在诺门坎地区于1939年5月16日发生激战。

每200张三江票加更一章,本书每天近万点击,要完成这点任务很轻松。战斗吧,勇士们,书友们。

请求:帮忙投三江票票啊,步骤,首先点击下边链接,登陆起点——进入三江页面点击右边的三江票领取下边【点击领取】——然后往下拉页面到最下边《我的元首》——投票,万分感激,帮我投下。sjg。/

三江战斗宣言

峥嵘的号角已经吹响,战争的脚步已经临近。

听!那是敌人的脚步声,战斗吧!我的书友。

元首的荣誉需要你们捍卫。

宁愿化作一堆骷髅也要战斗到底!-

这就是我们的不死精神!-

足以让敌人跪在我们脚下,哭泣。

我们没有退路-只有进攻!进攻!在进攻!。。

泪水划过母亲的脸庞,《我的元首》就在身后。

是为荣誉而战的时候了,热血早已澎湃。

干枯树枝上最后一片树叶被寒风打落。

-闪电撕破了远处承重的黑幕,

看——是《我的元首》在前进!前进!!前进!!!

第八十九章苏德互惠互利条约

【求收藏,求推荐,各种求,你们的支持就是我写作的动力,高富帅加油加群208912025一起决定剧情发展。】

苏军集结第1集团军(6万余人,辖3个步兵师,即第57师、第82师、第152师)、摩托化第36师,机械化第5旅,装甲第7旅、第8旅、第9旅,坦克第6旅、第7旅、第11旅,空降第212旅、机枪第5旅、炮兵第185团,反坦克炮第37、85营,第63、66、150防空营等其他部队(另附外蒙骑兵第6师、骑兵第8师等部队),共计机械化大军10万余人(另外动用铁路昼夜不停的运送来18000吨炮弹,6500吨炸弹,7000吨燃料,4000吨粮食和4000吨物资、3000辆载重汽车。。。。。苏军一共498辆坦克、346辆装甲车,542门大炮,515架飞机)。1939年7月15日,朱可夫被任命为集团军司令员。

而日军也集结了大量兵力,人数多于苏联大约有二十多万人,日军大本营决定在我国关内战场调集:第23师团,第5师团(驻青岛),第14师团(驻河南开封、新乡),野战重炮兵第9、第10联队,速射炮9个中队,16个野战高炮队,1个飞行战队,22个汽车中队,同时关东军司令部调集第2师团10000人、第4师团9800人、第7师团8000人、高炮部队和国境守备队主力到诺门坎。

“这是一场陌生的、秘而不宣的战争”,1939年7月20日,《纽约时报》的社论这样评价苏联红军和日本军队在蒙古草原上的这场苦斗,时报不屑一顾地嘲讽道“(他们)在人们注意不到的世界角落里发泄着愤怒”。直到两年后日本人的炸弹劈头盖脑地扔到了珍珠港,美国人才明白过来,恰恰是他们认为无关紧要的一战改变了日本的作战对象,恰恰是他们根本瞧不起的这个弹丸小国给了他们致命一击。美国人为自己的骄傲和轻心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麻省理工学院的洛伦兹教授曾说过:“亚洲腹地的一只蝴蝶扇了扇翅膀,或许几周后能引起南太平洋的一场风暴。”在军事和政治领域,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起因可能微乎其微,但产生的“蝴蝶效应”却令人瞠目。诺门罕战役便是典型的一例,当初谁能料到亚洲腹地一场不起眼的边境冲突,会为轴心国的最终失败埋下伏笔。因为诺门坎之战后日本南下派彻底占了上风,南下偷袭英美也就成了小日本的必然选择。

历史小日本的确是这样的,但是现在小日本已经停止侵略中国,大部分的兵力回到了1937年前的地方驻扎,伪满洲国更是变成了一座大兵营,这里集中了从中国华北撤退的大量日军,加上关东军,总数不下两百万,而此时用于边境诺门坎地区的才区区二十多万,苏联也只是动用了蒙古国内的驻军和蒙古军十多万,在远东地区的一百多万军队也没有动用,诺门坎之战,在现在的历史中,变成了双方的试探之战,是不是会发展到苏联与小日本的全面对决,现在还说不清楚。



再说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根据希特勒的指令,快速飞往伦敦与英法展开会谈,时间紧迫,希特勒就在苏联等着回信呢!所以大家都没有客套,就直接敞开了谈,条约很快秘密签订,内容如下:

《英法德伦敦条约》

第一,德国进攻波兰,英法不干涉的前提条件是德国必须保证在取得波兰的领土后,全力进攻苏联,德国为保证其承诺,必须撤出莱茵地区和鲁尔工业区的驻军,同时用上述两地担保,如果德国违背承诺,这两个地区前作为赔偿割让给英法两国。

第二:再德国保证取得波兰领土,必须全力进攻苏联的前提下,英法只对波兰进行口头上的支援,不提供任何实质性的帮助。(从这条可以看出英法把波兰卖的很彻底啊,自古以来,弱国无外交,这就是小国,弱国的悲哀。)

第三,在德国实现承诺全力进攻苏联的时候,英法不得在马其诺防线部署大量兵力,同时给予德国最优惠过待遇,德国可以进口任何物质,英法两国不得阻挡。

第四:再德国进攻苏联的时候英法应为德国提供一些必要的军火援助,总数不能少于十万吨。张俊还是有先见之明,德国的弹药现在全部都是采用的北约制式弹药,送来就可以使用。

历史不存在的英法德三国的秘密协定,现在横空出世,协议一签订,电报很快就到了希特勒的手里,此时的希特勒不在和斯大林墨迹作秀,便于6月5日希特勒与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于当天晚上签订了《德苏互惠互利条约》,有效时限为十年,国际上对德苏的关系改变感到震惊,原先这两个国家在意识形态上是完全对立的。然而《德苏互惠互利条约》并没有保证两国安全的效用,只是经济方面的条约,其中还附加了一项秘密协定:两国共同瓜分东欧,包括波兰、波罗的海诸国、罗马尼亚等国家,以波兰来说,他将被德苏两国共同瓜分,前者取得49%的领土,剩余则划给苏联,两国不但将共同出兵打击波军,在德国因进攻波兰而遭英法宣战时,苏联将会维持中立,波兰即将面对历史上德国与俄罗斯的第四次瓜分。

这两份协议一签订,波兰的命运就注定了,盟友出卖她,两个强大的邻国要瓜分她,虽然波兰有很强的军事力量,一样改变不了历史的命运。

真实的历史里,希特勒只是和苏联达成瓜分波兰的协定,没有与英法达成任何协定,但是希特勒还是“闪击”了波兰,德国共投入62个师,其中包括7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4个摩托化师,另外还有1900架飞机,2800辆坦克,总兵力达到160万人。而德国西面则是英法联军110个师,装备坦克3000多辆、火炮2。6万余门、飞机3000余架。他们在德国“闪击”波兰的时候,叫唤的很厉害,却没有出兵攻击德国,就算不出兵,派飞机轰炸德国的军事工业区,也会让德国战争潜力大减,但是英法害怕德国的报复,没有派出一兵一卒,等德国横扫波兰以后,回过头来就是把英法联军揍成一坨屎。

这就是帝国主义的本质,如果把自己国家的命运寄托于这些道貌岸然的帝国主义身上,纯属自取灭亡,波兰就是例子。

德国这里万事俱备,只等希特勒一声令下,但希特勒还是对波兰下达了最后通牒,希特勒现在需要一场真正的战争,因此提出了有一个附带条件:前来的波兰全权代表必须在一天的时间内抵达柏林来签署一项协议。但若考虑到德国规定波兰全权代表要在限时一天的时间里抵达,这个难以达成的限时行动也意味着是德国的最后通牒。

1939年8月30日至1939年8月31日间的凌晨,里宾特洛甫向英国大使宣读了德国的十六项要求,而当英国大使内维尔要求将该文件副本转交给波兰政府时,遭里宾特洛甫拒绝,理由是“波兰代表未能在午夜前抵达。”当波兰大使约瑟夫·利普斯基于当日中午抵达柏林、求见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