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国医-第1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际上也有点私心,不愿意自己经营的个人产业逐步“异化”为骆家的家族产业。那样,对唐晓岚来说也很不公平。
骆志远思前想后,觉得在自己转入官场的初级阶段,康桥集团股东的隐形身份并不会带来什么负面影响,毕竟他创下这份产业合情合理合法,有目共睹,也算是一种极其特殊的情况。
至于日后到了一定的层次,再行安排。
公司派车在机场候着,骆志远从机场出来直接上车,往安北赶。
路上,他拨通了唐晓岚的电话。虽然他没有明说,但也表露出希望唐晓岚能尽快返回安北坐镇公司的意思,唐晓岚感觉很突然、很惊讶,但在电话里没法多谈,就同意尽快结束行程,月底前返回安北。
然后,骆志远就开始闭目养神,梳理着自己的思路。见他保持沉默,司机也不敢开口说什么,静静地认真开车。
关于如何弃商从政,骆老和谢老没有说会怎样为他安排,但想必以两位开国元勋在国内政坛无上的影响力而言,这种安排显然会天衣无缝,不会留下任何漏洞,同时也会尽最大可能地切合骆志远当前的实际情况。
骆志远本来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但转念又一想,还是同意接受骆老和谢老的安排。两位老人一片盛情拳拳,将所有希望寄托在他这个后辈身上,这种美意和关爱,他不能不识抬举。
回到安北已经是傍晚时分。
骆志远在刚进入安北市区时就给韩大军打了电话,让韩大军通知集团所有高层开会。韩大军虽然觉得意外,但还是依言下了会议通知。
等司机将车停稳,骆志远跳下车来,匆匆往办公楼里奔去。宋爱娟在走廊里迎面遇到骆志远,不由惊喜道:“骆总,您回来了?”
“嗯,韩总通知其他领导没有,我召集他们要开一个短会。”骆志远一边上楼一边问道。
宋爱娟紧紧相随,笑道:“韩总他们都在会议室等着呢,只是没想到骆总回来的这么快!”
骆志远笑笑,再无多言。他走了两步,突然停下脚步见左右无人就压低声音道:“宋主任,你先有个思想准备,我准备向董事会建议,提拔你为副总经理,把集团总部的行政后勤抓起来。”
“啊!”宋爱娟浑身一震,心下狂喜,一时间激动地不知说什么好,而这个时候,骆志远早已大步流星地走向了会议室。
宋爱娟定了定神,赶紧追了过去。
高层开会,作为办公室主任,她有作会议记录的职责。往往集团公司的班子会议,她都是要列席参加的。
考虑让宋爱娟进入经营班子,骆志远已经斟酌了很久。随着集团公司业务的拓展,高层管理人员捉襟见肘,管理力量严重不足。目前,集团总部的行政这一块主要是韩大军分管,这无形中牵扯了韩大军很大的一块精力。
而宋爱娟是办公室主任,一年来竭心竭力,也显现出一定的工作水平,同时也值得信任。这么久的考察和观察,宋爱娟已经交出了一份完整的答卷。骆志远上个月还跟唐晓岚在电话里提过,唐晓岚也同意提拔,但是表示要再沉一沉。
但骆志远此番跟骆老和谢老密谈之后,去意已定,宋爱娟提拔的事情就不宜再拖了,尽快让宋爱娟熟悉新岗位新工作,有骆志远的支持,她能很快进入角色这样一来,骆志远就算是走了,集团总部这边也不会出问题。
市委。市委书记邓宁临办公室。
市长劳力推门进来,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抬头望着邓宁临笑道:“邓书记,你找我?”
邓宁临微笑着:“劳力同志,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筹备基本上到了最后的攻坚阶段,手续已经在省里走完,正在往京里跑,我觉得我们应该考虑一下高新区的党政干部人选了。”
安北市从年初开始规划筹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国家级),目前省里边已经审批通过,正在等待中央的批复。当前,建设高新产业园区是国内各地推动发展经济的“流行和时尚”,虽然只是经济层面的特定区域,但也带有相应的行政管理职能,与行政区域上的市辖区或者市辖县基本没有区别。
运作中的安北市高新区的行政级别就是正县级单位,其区域包含了安北市中心城区安北区和成县的部分地界,涵盖四个乡镇几十万人口。
劳力一怔,迟疑了一下道:“邓书记,等国务院批复回来,我看起码也是明年夏天以后的事情了,现在考虑高新区的干部人选,是不是太早了?”
邓宁临眸光一闪,淡淡道:“说早其实也不算早了。高新区的党政主要领导由市委统一调配,我们已经有相对比较妥当的人选。但是,班子的其他人选或者高新区主要部门的主官人选,现在我们还没有任何头绪。我个人的意见是从全市抽调和选拔一批懂经济、会管理、改革精神强、具有相当文化层次的年轻干部,先选配到高新区区域内的几个乡镇一线去锻炼一段时间,等高新区筹建起来,也好从这批干部里就地取材。”
劳力眉梢一挑,笑了,“我明白了,邓书记,你是想提前下手集中考察一批年轻干部,将来好充实到高新区各个岗位上去。”
“不错。高新区不比普通区县,对于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批干部,必须要懂经济,具有改革创新的精神,这是一条死杠杠。”邓宁临肃然挥了挥手。
劳力点了点头:“我看不如这样,让组织部、人事局联合下个文件,集中从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中抽调一部分符合条件的年轻干部,下放到那几个乡镇去任职锻炼。”
“嗯,可以。不过,现在懂经济、脑子活、综合素质全面的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不太好找哟,我们也只能矬子里头拔将军,尽力而为吧说起这个,康桥公司的骆志远就是一个不错的年轻人,我一度想把他调到市委来工作。这样优秀的年轻人,不用多,能选配出两三个来加以培养,就堪可大用了。”邓宁临轻轻说着,微微有些感慨。
劳力一怔,眸光闪烁,飞速揣摩着邓宁临这番话的真实意图,试探着道:“这个年轻人的确很不错,可惜不在机关,去办企业了。不过,他还是日报社停薪留职在编的人员既然邓书记爱才心切,要不然让组织部的人找他谈一谈?”
第263章 求贤若渴
第263章 求贤若渴
“哦?”邓宁临听了劳力的话,沉吟了一下,“人才难得,市里求贤若渴。这样吧,让组织部的人跟他谈一谈接触一下,看看他的意见。当然,本着吸纳人才充实干部队伍的原则,如果他有意来机关工作,我们可以走一走破格提拔、特别录用的路子毕竟,人家已经算是成功的年轻企业家,市里不拿出一点诚意来,也很难具有说服力。”
劳力眸光一眨,立即点头:“行,就这么定了。”
劳力心里有些诧异。骆志远这样的年轻人有口皆碑,他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组建起康桥企业集团,先后对三家国有企业实施并购和资产重组,接连上马了几个大型项目,在资本运作上打了几个漂亮仗,堪称经济领域的天才。这样的年轻人能充实进干部队伍中,当然是好的,但是人家家大业大,能愿意进机关拿死工资?所谓破格提拔,就算是给他一个正科级实职,干个乡镇长,也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不过,劳力心里虽然不以为然,但到了他这个层次,喜怒早已不形于色,他知道邓宁临趁机提起骆志远的事情,绝不会是“空口说白话”,肯定事出有因既然如此,那就静观其变吧。
劳力推门而去,邓宁临望着劳力离去的背影,脸上的笑容顿时收敛起来,浮荡起一种复杂的表情。
康桥企业集团。
骆志远推开会议室的门,韩大军等人赶紧都站起身来相迎。骆志远摆了摆手,笑道:“大家请坐,下班时间,临时召集大家开会,占用各位的休息时间,实在是不好意思。”
韩大军笑了:“骆总,是不是精细化工的项目谈妥了?”
林美娟也笑道:“骆总,你就是不说开会,这个时候我们几个也离不开公司。”
骆志远点了点头,“坐下说话。我在飞机上、在回来的路上,考虑了几个问题,抓紧安排下去,尽快办理。第一,精细化工项目,我已经跟福瑞集团的高层谈妥,一些具体的合作细节,我等会单独细说。我考虑了一下,这个项目由林总牵头吧,一方面是前期准备工作一直是林总在跟对方沟通协调,另一方面还需要银行融资。”
骆志远突然将精细化工项目的重担压在了自己头上,林美娟觉得意外因为按照骆志远的风格,这种重大项目,一般是由他亲自担当的,可林美娟却马上答应下来:“行,我来牵头,带领项目办的同志们开展工作。”
骆志远扫了林美娟一眼,目光回收回来朗声又道:“福瑞集团同意,本月中旬跟我们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然后马上进入康桥福瑞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的筹建注册,同时展开项目的立项手续办理。林总,市里那边你不要担心,我会亲自跟市领导沟通,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走完手续,把新公司运作起来,然后投入实质性的项目建设。我的初步打算,是在12月初左右完成新公司筹建和项目手续,资金到位,然后春节一过马上开工建设。”
骆志远的话一出口,林美娟也好,韩大军等人也罢,都吃了一惊。怎么会这么急?这么大的一个项目,要跑项目手续,要筹建新公司,要搭建投资平台,要去银行融资,林林总总头绪很多,怎么可能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完成?
骆志远轻轻一笑:“时间的确有点紧张,但是”
骆志远沉默了一下,才淡淡道:“我有我的理由,暂时还不能跟大家说什么。总而言之一句话,林总,哪怕是加班加点,也必须要全力冲刺这个项目,我会尽我所能,配合你的工作。你跟投资管理部和财务部的人员说一声,等项目完成,我请大家吃饭!”
韩大军和夏侯明礼迅速交换了一个狐疑的眼神。常建和冯国梁更是面面相觑,昏昏然不知所以然。而林美娟则迟疑了一下,笑道:“骆总,加班加点没有问题,我就是担心有些事情不是由我们控制的,万一”
“没有万一。项目运作和新公司筹建,以我们为主,福瑞集团那边全力配合,有什么问题,你找我,我去跟他们沟通。第二,市里这边,我去争取。我准备明天去找找劳市长或者邓书记,看看能不能再争取一点政策上的优惠。”骆志远挥了挥手,毅然决然道:“还有就是新公司股权设置和架构的问题”
“我跟对方达成了共识。我们以土地和银行贷款入股,占公司注册总股本的51%,福瑞集团以现金和技术入股,占公司注册总股本的49%。新公司董事长由我方派出,我在来的路上跟唐董沟通了一下,由唐董兼任董事长,新公司总经理也由我方出任,具体人选我们开董事会后商定。福瑞集团派出常务副总经理和财务总监、技术总监。新公司的管理架构基本按照电动车公司的架构来设置。”
骆志远说完,这才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
福瑞集团作出让步,由公司控股精细化工公司,这些情况,韩大军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