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官网争锋 >

第906部分

官网争锋-第906部分

小说: 官网争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银三年的时候各位倒是开始上位,可是她们都是摘桃子的,是既得利益者而不是创业者,说白了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到了2001年,古城县的gdp增长已经不是放缓,而是近乎于停滞,上年度gdp数值增长只有区区百分之九,从93年到现在第一次跌下了两位数!

第1744章 危言耸听!() 
而与此同时,整个清远市的gdp增长率却保持在百分之十七点五,这一点连张辉都无话可说。张县长差点掀桌而去,太特么不给面子了,就算你是上面下来的领导,也不能让自己这么下不来台吧?

    可是面对古城县经济高速增长的奠基者,张辉还真没有反驳的勇气,就算他再无耻也县摆脱贫困的贡献早已经铭记在县志上,就连当年的几位主官都不否认这一点,从黄玉英到王尚春再到东方怡!

    作为摘桃子的县长,张辉对古城县的贡献,甚至不如刚刚晋升的二位主官,前古城县县委书记蓝姗和前县委副书记、县长李长河。这二位毕竟开创了白银三年,始终让古城县的经济增长领跑淮阳省,到了2000年下半年才终于放缓。

    而那段时间,恰恰是蓝珊和李长河提出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时候,不得不说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理念很超前。只要这两项中有一个真正实现,古城县再现黄金四年的经济增长并不是一句虚话,可是没等转型完成人家高升了!

    如此一来继任者就尴尬了,张辉现在是有口难辩,冯立志不甘心:“古城县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只要产业升级完毕,经济增长速度势必重新领跑淮阳省,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喔?邓华似笑非笑看着老冯同志:“冯书记好气魄!领跑淮阳省的经济增长需要的不是一句话,而是要足够的执政能力作支撑,请问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上,各位有什么创新性倡议吗?没有吧?我回到古城县没听说张县长提出什么理念,反而听说要在卖地上下功夫,一个山区县城,如果一味凭借卖地经济刺激gdp增长,十年后古城县卖什么?还有什么好卖的?”

    尼玛!能不能别针对我?张辉脸皮成了猪肝色,没错在张县长的执政思想中,就是要大搞卖地经济,反正这个不需要动脑子。何况古城县地处山区,本来就土地有限,有如此优越的环境如果不能把握机会,那他就真的不配当县长了!

    何况全国都开始进入经营城市的模式,全国都在搞卖地经济,我老张卖点地怎么了?不但要卖还要大卖特卖,把古城县周边可开发地块都挂牌出售,至于说盖起来多少栋楼,能够卖出去多少套房,那些不需要张县长考虑!

    张辉黑着脸沉声道:“古城县城关范围内地形逼仄,在周边有着巨大的扩展空间,如果不能在本届政府任内扩张城镇规模,那才是对子孙后代的犯罪!到目前为止全县人均住房面积不到四十平米,尽管在淮阳省已经名列前茅,可是为什么不能进一步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条件呢?”

    哈!还真是把不是当理说,邓华点点头:“改善住房条件没有错,但是要循序渐进不能一拥而上,更不能拔苗助长!人均住宅面积是和经济发展条件相适应的,在古城县现有条件下,老百姓承受不起更大面积住宅的成本,如果强行上马是不是要行政手段推销新楼?到时候全民贷款成为楼奴,社会消费热点会迅速转移到不动产上来,届时商品经济会遭到巨大的打击,大家的消费热情会急剧降温,导致货币流通量极度萎缩造成局部通缩,这样的局面你想过吗?”

    2001年的华夏处于经济建设的爆发期,二十年改革开放积累的红利开始显现,人民手中有余钱有渴望改善居住环境的需求。这个时期没有人会想到未来如何,也没有人考虑过日本的覆辙,距离房地产市场饱和还有十几年呢!

    “危言耸听!”张辉一拍桌子,“不要用危言耸听的言辞恐吓古城县人民,提升百姓住宅面积是福利性政策,提升生活水平是刚需,本届政府就是要急人民群众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届时周边郊区乡镇老百姓可以直接转为城镇户口,一方面提高农民的政治地位,一方面满足农民对生活提升的追求,有何不可!”

    嘿嘿!邓华冷笑道:“想得美!我且问你,郊区民众改为城镇户口他们的耕地怎么办?那些没有铁饭碗的农民摇身一变成了城里人,也就成了虚假城镇化的牺牲品,他们靠什么养活一家人?没有文凭找不到工作,难道让他们全都去工地搬砖?还是全都在大街上捡破烂?”

    这家伙真敢说!卢海涛听的目瞪口呆,老卢对地方经济建设这方面真的不在行,他一直高高在上,从事省里面的各项工作。而递交到省里的各种报表数据看上去那么完美,到了古城县才知道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淮阳省县域经济建设的明星还这样,其它地方可想而知。

    李珉宇暗暗摇头,小邓同志是走火入魔了,这位已经开始胡说八道,怎么可能出现他所说的那种情况?尽管古城县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可是容纳几千上万名老百姓应该不是大问题,何况大建设本就是大机遇!

    也许李部长足够精明,可惜他没有经历过房地产泡沫,更不会把日本人和美国人经历过的泡沫破裂当回事。而小邓同志虽然没有经历过,却不妨碍他以国外的房地产泡沫破裂为镜子,活了两世的人没有那么蠢。

    “或者说你的城镇扩张计划,能够提供多少个搬砖的工作岗位?能养活多少人?养活几年?”邓华的质问让张辉瞠目结舌,“几年后大建设降温,当古城县楼市饱和的时候,那些新城镇破产农民怎么生存!是不是几年后张县长已经高升,也就不用管老百姓的死活了?”

    这话太狠了!张县长差点被气死:“你简直不可理喻!请注意你的身份,邓华同志是来搞干部考核分级制度试点的,是要构建属性化数据模型的,而不是充作钦差大臣对古城县的经济建设指手划脚!对古城县经济建设本届政府有自己的蓝图构想,不需要一个外人说三道四,请邓华同志注意自己的言辞!”

第1745章 向部长() 
咳咳!卢书记首先发现问题:“今天的议题是干部考核分级制度试点和构建属性化数据模型,大家不要偏离议题,如果县委常委会成员没有反对意见,试点工作即将全面展开。既然张辉同志、高飞同志、珉宇部长和立志书记对试点工作有不同意见,就不要勉强参与试点工作,建议由苗秀秀同志牵头,吴莎莎同志搞好宣传动员工作,张利民同志理顺各方关系搞好协调工作,邓华同志顾问指导,还有问题吗?”

    有问题?怎么可能有问题?刚刚一顿劈头盖脸的话,几乎把四个反驳的干部气懵了,根本没有心思在试点工作上找麻烦。他们更关心邓某人会不会在其他工作中捣乱,从刚刚的发言知道,邓某人可是非常不看好本届政府执政理念的。

    换一个空降兵大家不会当回事,问题是眼前这位是古城县的土著,更是在基层有着良好的口碑和足够的影响力。假如这位在农民中渲染进城破产的论调,恐怕郊区农民绝对不会农转非,那个时候征地会困难重重。

    在位的几位县委常委,谁也不敢和邓某人拼人气,别看小邓同志离开古城县很久了,如果说谁在古城县老百姓心中地位最高,恐怕不是几任县委书记和县长,而是这位当年的副主任科员。无论是民俗大市场还是职业培训人才输出,都给古城县老百姓带来扎扎实实的收入提升,老百姓最是知道感恩。

    毫不客气的讲,邓华这个古城县人民的儿子,就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古城一哥!邓华同志用一手堪称完美的围魏救赵,让试点工作最强大的反对势力彻底灭火,现在他们更要关注自己的工作不被小邓同志下绊。一场特殊的常委会落下帷幕,散会后邓华直接找上向宽。

    县委委员常委武装部部长向宽,这位当年第三建筑公司老总和邓某人也算是老朋友了,不过人家比邓明毅年纪还大,当年更是老邓的竞争对手。十几年前的邓家企业,正是从国有建筑企业口中夺食,才一步步变成古城县首富的。

    老向刚刚进门,邓华就推门而入:“向叔叔精神矍铄,英雄不减当年!”

    看着邓某人放在自己面前的两条香烟两瓶酒,向宽笑了,这可不是一点礼物的问题,而是小邓同志在表明立场,表明对他这个长辈的尊重。这一点是老向最看重的,向部长即将退休,已经提前感觉到人走茶凉的危机,而今天小邓同志的表现,顿时温暖了向部长的心。

    老向再看向小邓同志的眼神已经变了,不再是看向钦差大臣的眼神,而是长辈看向晚辈的眼神,亲切中透着欣赏。说小邓同志是向宽看着长大的绝不夸张,当年淘气小子居然变成省里面的领导,老向怎么可能不开心:“少给我戴高帽,你就那么不看好古城县扩张?”

    在班子里老向是唯一对干部考核分级制度试点不感兴趣的,这位建筑工人出身的领导,更关注在古城县盖几栋楼。当年三大建筑公司濒临倒闭,是邓华帮忙解除危机,因此老向对邓华印象极佳。加之邓家激流勇退,把产业出售离开古城县,更是让向部长非常佩服,不是什么人都能那么洒脱的。

    毕竟当年古城县建筑市场有着巨额的利益存在,邓华点点头:“凡事都要适可而止!我想向叔叔比我更清楚古城县房地产市场的容量,尽管现在有一定的市场,可是按照张县长的设想搞大开发,您觉得市场容量有多少平米?十万平米还是二十万平米?”

    十万平米还是二十万平米?向宽摇摇头:“十万平米相当于一千户,二十万是两千户,古城县当下刚需最多两千户,算上从乡镇进城的家庭也不会超过三千户,也就是说三十万平米是市场容积极限。”

    不愧是老建筑!各种数据张口就来,邓华竖起大拇指:“如今张辉想要征地面积四百万平方米,仅仅是征地面积相当于四万户,按照楼房交工后四倍住户计算就是十六万户入住五十万人,几乎相当于古城县全部人口,您觉得这些楼进入市场会如何?意味着楼房进入市场就成为空置楼甚至是鬼城,制定这项大开发政策的干部居心叵测,其心可诛!”

    其心可诛!向宽从邓华身上感受到强大的杀气,这位当年的淘气包、小科员,还真是不一样了。几乎是一瞬间,向部长就从邻家大叔的状态清醒过来,眼前不再是邓家麒麟子,不再是三天两头都要被警察找上门的混小子,而是省委组织部干部一处处长!

    仅仅是这一顶官帽子,足以左右古城县所有人的官帽子,据说卢海涛书记就是他的党校同学,如果说卢书记空降和邓某人没有关系,那是万万不可能滴:“这是张辉上任后最大的项目,总投资超过十个亿,会让古城县背上沉重的包袱。按照你的说法,这里面还真的有问题,而且是大问题。”

    之所以来找向宽,就是因为了解这位老人,小邓同志重生前已经退休的向宽正在告状,就是控告政府官员在危房改造和大开发过程中的贪腐行为。现在趁着那些事还没有发生,给老人提个醒,让老人家有机会搜集证据。

    永远不要小看老干部在地方上的影响力,就凭向宽在建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