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争锋-第20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叮当!君大公子瞬间心情大好,居然举起茶杯跟小邓同志碰一个:“干了!你负责在前面冲锋陷阵,我负责在后面给你摇旗呐喊,不管谁敢阻止改革进程螳臂当车,肯定让他沦为历史的尘埃!”
够狠的呀!邓华微微一笑看向马燕波:“阿姨可以入股的!我知道小波有点私房钱,或者你们家也买五百万股吧,也算是给小波的未来筹措本钱。”
五百万?马燕波连连摇头:“就算把房子卖了也凑不来五百万,连一百万都没有!小波能有多少钱?”
余波刚要张嘴,被于思华拽一下衣襟瞬间明白:“那就五百万股好了!我在燕京城赚了点钱,投资公司也算是为家乡经济建设出一份力,将来您二老养老金有了!既然入股这个,妈妈就不要去支队上班了,那样影响不好。”
还真是这么回事,只是马燕波关注点不在这儿呀,当妈的更关注女儿这边咋回事:“小波哪儿来的五百万?”
“在国风慈善基金有员工安置金!”不等余波说话呢,于思华笑眯眯回答,“当时小波要在燕京城安家,所以公司给予的补助有一部分,这也是另类的高薪养廉吧。这笔钱全部由国风实业提供,每一个国风慈善基金的员工,一年中大半时间都在贫困地区行走,没有时间照顾家照顾孩子和老人,所以补偿的有点多。”
其实于思华解释的很牵强,君大公子却只要一个理由,一个应付别人目光的理由罢了:“既然是给叔叔阿姨的养老金,我也拿出来一点,我也加上五百万好了,也都记在阿姨的名下。一千万充当股份,不管未来增值与否,应该都够阿姨和叔叔的养老金了,真的没有必要去工作。”
第3763章 问责还是述职?()
够给力!不管君大公子是什么人,就冲他对余震河两口子的态度就够了,五百万对君市长来说不多也不少。因为有招商引资成果奖金在,君大公子并不缺钱,不过却也没有达到土豪的程度,五百万估计也是他不小的部分财产了。
还没会亲家呢,未来的女婿就这么大方,余震河也被感动了:“这个太多了吧?”
“有什么多的!”马燕波一挥手,“这些股份是我们帮你们代管的,我们老两口没你们那么多,就弄二十万加进去好了。别劝我,有这二十万一样活得好好的,反正以后你爸爸还开工资,我以后就算不开店也够花。”
坐在门口的向峰云轻咳一声:“邓副市长,我也可以投资么?”
小邓市长微微一笑:“可以!必须可以!你和吴刚的钱拿到我这里,我帮你们去买股份,我们是帮助正东区筹措资金。实际上新城投的资金缺口还是很大的,毕竟整个正东区都要大改造,征地拆迁补偿会是一笔天文数字。仅仅是前期投入的资金,就会超过十亿元,所以有必要筹措一切可以筹措的资金,争取尽快启动项目运作。”
吴刚和向峰云都知道,邓副市长这么笃定让大家参股,已经不只是筹措资金,而是给大家搞福利呢。未来仅仅是翻倍的回报率,足以让所有人满意,五年内上市也意味着年回报率超过百分之十五了。
不过这个项目也不是没有风险,如果还是群英市的干部自己搞的话,估计没有人敢投资。之前群英市几次集资干事业,全都一团糟,其中所谓的拯救制造业项目,足足坑进去五个亿,连个水花都没见到。
始终沉默的铁鹏宇忽然笑道:“我也还有点积蓄,那就投资五百万好了,毕竟这是我们自己的孩子。我相信城投公司前途无量,只是眼下还有这各种各样的问题,让我们一起解决问题,一起把新城投和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建设好,为群英市的未来打下坚实的根基。”
鹏宇同志说的好!在群英市能让邓华看上眼的干部不多,最少目前为止没有几个,老铁绝对算是一个。这位绝对是一个潜力股,眼界超过群英市很多人,有想法有能力更有干劲,年份酒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小邓市长向铁鹏宇点点头说:“还是要从发掘干部入手,必须让更多优秀的干部走到台前来,要把那些只知道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干部拿下。我们不需要养生干部在领导岗位上,既然他们想要养生,那就回家去养好了。下岗不应该只在企业中出现,体制内干部也可以下岗么,从前那种只能上不能下的用人弊端,必须得到改变!”
插手组织工作么?君大公子发现,小邓市长很理解自己,作为君家大公子,君程对组织工作一向情有独钟。只是此前他没有机会抓组织工作,不管是梁副书记还是孙部长,包括秋文和同志在内,谁都不会让他把手伸到自己的地盘。
现在小邓同志却给了他灵感,君市长点点头:“是时候启动干部考核分级制度了!群英市经济发展滞后,主要因素还是在人,没有优秀的干部也就做不出好成绩。可以现在政府治下搞试点,对个部门领导进行能力评估,要做到能者上庸者下,要打造一个选贤任能的良好氛围。”
两个男人把这里当成办公室了,于思华暗暗叹口气,忽然有点同情孙倩了。好不容易来到老公身边,小邓同志却罕有陪在身边的机会,邓华似乎每天都在奔波,每天都要到基层去或者在市委市政府开会。
相比之下自己反倒方便很多,只是未来会怎么样呢?于思华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如何,只知道在邓华的身边,自己很幸福,这就够了!看看身边的余波,已经陷入热恋中的小女人,满脸都是幸福的模样,姐妹俩也都算有了美好的归宿。
新城市发展投资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筹措股金,在群英市掀起一波不小的风浪,无数人诟病这个项目。大家很难想像,一个没有产品的企业,能够衍生出什么样的利润,这个公司会不会还是一个坑?
不等君程和邓华回到市政府,市委办打来电话通知,梁新奎同志提出召集紧急市委常委会。显然有人坐不住了,年前年后政府这边动作不断,一个个项目快速落地生根,现在搞出来的集资办公司,更是让群英市的干部受不了。
原本正月初八第一天上班,下午都是回家或者各种娱乐时间,但是今天不一样。因为小邓同志搞出来的正东区新城市发展投资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和这家公司的十亿股股份,简直是要翻天的节奏啊!
大家刚刚落座梁新奎就发难了:“请邓华同志解读正东区新城市发展投资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解读这个公司发行的十亿股股份,解读这些股金的来源。”
呵呵!咄咄逼人啊!邓华没想到梁副书记反应这么快,其实邓华同志不知道,此前群英市搞过几次集资项目了。结果每一次都是一个巨坑,正因为被坑惨了,所以群英市的干部群众才会反应这么激烈。
事实上假如不是邓某人坐镇正东区常委扩大会,不是他第一个收购一亿股的话,不会有后来的钱途和郝精颜的注资。没有两位一把手的打样,正东区的班子成员绝对不会往坑里跳,谁知道那个什么新城市发展投资公司是什么鬼啊!
现在被质疑,邓华只好为自己的创意背书:“正东区新城市发展投资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是正东区大改造的衍生物和执行者!我们知道大改造计划,需要对旧城区征地拆迁,这就需要一个全新的企业,充当政府和拆迁户之间的桥梁。这家公司就是这个桥梁,不只是沟通政府和被拆迁户,还要面向前来开发投资建设的房地产商。这家公司的主要职能,就是在征地拆迁过程中,起到中间商的作用,既然是中间商既然是要征地拆迁,就势必要有资本给予拆迁户先期补偿款,如此一来就需要一笔启动资金,十亿股份就是这么来的。”
第3764章 担心?()
梁副书记冷哼一声问:“这家公司有存在的必要吗?群英市不缺少拆迁公司,也不缺少房地产开发商,在中央三令五申精兵简政的号召下,你这样逆势而为合适吗?”
很多人都跟梁新奎一样想法,群英市不缺少拆迁公司不缺少房地产开发商,为什么要成立一个全新的公司?关键是这个公司还是官营,公司内全部是体制内干部,只不过干部需要辞掉体制内的工作,什么鬼啊?
“你是说群英市那些半黑半白的拆迁公司么?”邓华微微一哂冷笑道,“还是说那些征地拆迁后,几年都没有把补偿款输送到位的房地产开发商?抱歉这两种存在都不符合我的要求!首先拆迁补偿应该提前到位而不是事后补偿,我想请问各位同志,如果把你们的房子拆了,然后等开发商赚到钱在给你补偿款,这样的模式你们觉得合适吗?先把孩子生下来,然后再跟娘家谈婚论嫁,还有比这更无耻的行为吗?”
咳咳咳!君大公子被邓某人的话呛到了,这丫的都是什么比喻啊,初中肄业生就是没文化,没文化真可怕。这一刻君大公子很有种优越感,他似乎找到了小邓同志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没有文化啊!
你瞧打个比方成了什么样子,简直是俗不可耐啊,真真是给市政府班子丢人现眼呢!不过换一个人站出来阐述,即便换上他君大公子自己,似乎也没有比这个更刺激更形象的了。你瞧老梁被气的脸色紫红,大概没想到,小邓市长会这么的没品。
连秋文和也差点被呛到,这位还真是敢说,问题是在这样的场合说这种话,真的好么?韩艳琴伸手挡住自己的眼睛,小邓同志一再给她惊诧,不过细细想想人家的比方也没有错,只不过有点不伦不类罢了。
对那些拆迁后不给钱也不给说法的,韩艳琴部长也是深恶痛绝,拆迁纠纷中七成群体性事件,都是因为不能及时给付拆迁补偿款引发的,如果小邓市长的公司,可以杜绝此类现象还是值得提倡的。
邓华盯着梁新奎继续说:“既然正东区是建设新城市,首先就要从全新的理念入手,从全新的组织构架入手。抛弃那些所谓的黑白通吃,抛弃那些只知道利字当头的企业,必须端正思想,我们领导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现在很多人不只是商人,连政府官员都利字当头,我们是人民公仆不是奸商!不要拿奸商的嘴脸跟老百姓交易!”
合着我就是奸商?梁新奎怒极而笑,姓邓的没有指名道姓,但是他始终盯着梁副书记。任何人看着这一幕都明白,小邓市长就是狂踩梁新奎呢,就差指着鼻子骂人了。偏偏梁新奎还不能反驳,一旦反驳等于坐实了,郁闷啊!
看着老梁郁闷,君大公子很爽超级爽!这位群英市的三把手很强,作为地方干部的梁副书记,潜在的势力甚至超过一二把手,不管是秋文和还是君程同志,都拿他毫无办法。
毕竟梁新奎在群英市经营几十年,曾经的门生故吏遍布全市,跟几位空降兵干部根本没有可比性。为什么文和书记卖光拆光招商政策,近一年后才启动拍卖程序,最大的阻力就是来自梁副书记这边啊!
小邓市长终于把目光调转方向:“华夏是走市场经济道路不假,但是不是所有的一切都要用钱来衡量,最少在党和政府方向,绝对不能用钱伤害民众。拍脑袋做决策要不得,每一个决策之前请您考虑一下,这项政策是不是对老百姓有利。有利于人民群众的政策,一千条不嫌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