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官网争锋 >

第112部分

官网争锋-第112部分

小说: 官网争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S胫形鞑康厍荻确⒄沟墓纱投鞑烤媒涣鞯淖拥悖哂谐卸粑鳌⒐嵬媳薄⒘笛睾!⒎⒄怪性墓δ芎吞卣鳌!�

    “就是,黄书记来到古城县第一件事,就是打造土特产品交易市场,当初招商引资三千万,都被赵建军的贪婪吓跑了。”

    “黄书记为了这个大市场,让下面那些村官,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产品深加工,很多地方都堆积大批产品。上次我回乡看老人,村里边的场院和库房,都堆满了民间工艺品,那叫一个漂亮!”

    “这话说都白说,大市场眼看着要下马了,村民生产再多产品又怎么样?还不是堆在家里烂掉?”

    死者这些老百姓七嘴八舌的议论,记者们终于发现,原来古城县最有新闻价值的,不是塌桥事件。随着清远市领导班子给赵建军定性,塌桥事件再想弄出点东西,无疑会导致地方政府的不满。

    大市场项目不一样,完全是一个全新视角,尤其是涉及到贫困县脱贫致富,更是正面的舆论导向,完全不必担心发回去的稿件被枪毙。几十名媒体记者,再也不去大桥现场,去了也白去,那边戒严呢!

    正是警力全部用来防范记者,大市场这边才会没有人盯着,记者就像是嗅到臭肉味的苍蝇一样,迅速溶进人群中,搜集一切有用的资料和信息。混混们能打架生事不假,如果办起正事也有相当能量。

    人群中早就有一批被混混们胁迫来的高手,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一个个都是那种嘴皮子特溜的。每当记者想要采访,旁边的混混都会闪在一边,突出藏在人群中的高手,这些人几乎统一口径。

    本来是被胁迫,当得知此次混混们居然是要“干大事业”,每一个被胁迫的“义务宣传员”,都打起十二万分精神,主动凑到一起,研究怎么说才更有新闻性。

    不得不说,高手在民间,义务宣传员原本就是家长里短的高手,如今有正事办,一个个像是打了鸡血一样。甚至某些记者都说不过这些人,记者们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下,“全面、系统”了解了大市场项目从立项、到招商、到上马!

    以及后来一次次的波折,连古城县棚户区也没有落过,那里才是民怨的渊薮。从义务宣传员的口中,赵建军和高飞的所作所为一点点被拔丝抽茧,全部晾晒到阳光之下!

    不只是大市场项目,还有农民学徒工计划,还有大学生村官计划,渐渐地,一个锐意改革进取的县委书记形象凸显出来,黄玉英成为义务宣传员们口中女菩萨一样的存在!

    一个领导干部如此宣传绝对不是正道,会引起很多严重后遗症。可是黄玉英的情况不一样,美女书记已经成为淮阳省高层想要撇开的目标,再低调也就没有意义。

    相反,在黄玉英离开之前,为她造势,借助大市场项目和诸多政策的正面宣传,顺理成章推举出一个改革者的领导干部形象,无疑有益无害。

    如果说黄玉英此时是市委书记,邓华绝对不会这么干,那不是在帮书记姐姐,那是一个坑!华夏官场历来倡导做官先做人,倡导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按照儒家中庸之道的理解,为官者只有耐得住清贫和寂寞,甘愿过平淡生活,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才能克服贪图享乐、追求金钱、盲目攀比等错误思想,才能始终保持知足心理、健康心态,才能做一个好官。

    邓公子此次恰恰剑走偏锋,先行一步为美女书记营造一种绝好的舆论氛围,有了媒体的推介,一个英明神武的县委书记形象将会呈现在民众面前,最主要呈现在组织部门面前。

    明星干部不为上下所喜,只是偶一为之,却是破解当前困局的最佳办法。尤其是还有“民意、民望、民心”的旗帜,更是把宣扬推介古城县大市场项目作为焦点,想必如此做效果将会出乎意料的好!

    一如邓华所料,不到中午,已经有十几名反应迅速的记者,前往乡下采访,他们乘坐的,是“凑巧”来县城办事的四轮子、马车、毛驴车,还有牛车。有些记者当天都不可能到达目的地,古城县的山很大,路也难走。

    大多数记者没有进过山,绝对没有感受过山区老百姓的困窘,很多地方甚至有电源没有人家点得起电灯。尽管国家政策倾斜,山里一度电还是达到吓人的两块钱。

    而此时古城县县城的民用电,不过两毛三一度,巨大的电路损耗,巨额的线路成本,让农民根本无福享受现代化工业带来的诸多便利。

    农业用电是一个很特别的称呼,如果说电力资源是纯粹公益性质,似乎不应该让农民承受太多额外成本。如果是商业行为,农民更没有必要为商家的店铺铺设买单,偏偏此时的华夏就有这么荒诞的电力销售模式!

    “得益于”高昂的电价,这里磨米还是石磨,晚上还是在用煤油灯照明,有的干脆就是借用堂屋火坑的亮光。山里人睡得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光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无非是最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

    山里的孩子最苦,他们只能在学校写完作业,等跋山涉水回到家里,天色已晚,想学习都不可能。城里孩子的学习时间远远超过村里的,更不要说其他学习资源,城乡差距在这里**裸展现在人们面前!

第206章 逼宫() 
记者们正是在这样的地方,看见了那些堪称是艺术品的民俗产品,大家都被这些穷乡僻壤农民做出来的东西惊呆了。大家纷纷拿起相机,拍下这些精美的产品,这是华夏最古老的传承。

    同时摄入镜头的,还有古城县乡下残破的学校,石块堆起来的课桌,树墩甚至是土坯充当的“凳子”。还有学生们几个人共用一套教材,那教材已经磨飞边,孩子们依旧像宝一样珍惜,轮流保管。

    记者们第一次发现,原来自己的镜头可以帮到这些山里的孩子,原来自己的笔墨可以让外面的人们了解更多贫困地区的窘境,原来老区的生活是如此的困窘!

    记者们并不傻,相反一个个都是人精,从到了乡下那一刻,就知道自己被利用了。可是眼前的一幕幕,让他们油然而生一种媒体人的责任感,和这些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人在一起,所有的物欲追求似乎都是可耻的!

    一周后,刚刚回到古城县的黄玉英和王尚春,被召到夏书记办公室:“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

    夏书记的脸色,阴沉的仿佛能下雨,王尚春拿起摔在地上的报纸,《如此好项目为什么被前县长弄得死去活来?》、《贫困县的希望之光是怎么样熄灭的!》、《巧手编织幸福路》、《老区还是老屈?》!

    几十份报纸上面,全都是古城县大市场项目深入报导,从整个项目策划,到招商引资成功,以至于后来棚户区强征,全新的策划理念,人走政熄,高主任再度接手后,再一次使得项目陷入困境!

    除此之外,以往清远市乃至淮阳省高层讳莫如深的贫困县真实情况,被批露出来。从来没有过一次,如此全面深入报道老区人民生活,从来没有一次让外界如此近距离认识老区人民!

    黄玉英终于明白邓华为什么要求她去省城办事,就是要摆脱嫌疑,这些东西对古城县来说有百利无一害,可是对官场中人来说,有百害无一利!

    正因为如此,那些领导干部才会避讳谈及下面贫困人生,也只有在向上面索要救济款的时候,才会揭开一点点盖子,让老百姓的苦难,为自己换得一点扶贫款,至于说这笔钱换来之后用在哪里,只有天知道!

    明白是一回事,还是要装糊涂,美女书记可不傻:“书记,我们都没有在家,这些好像都是道听途说的东西。”

    “道听途说?道听途说的东西居然比我知道的都清楚?”夏文明火大,明明已经给赵建军定性,垮桥事件没有人追究,却爆出大市场项目,“这件事必须一查到底,究竟是谁在煽风点火!”

    王尚春匆匆浏览几份报纸:“夏书记,这上面没有一句话来自官方,全都是村官和老百姓的言论。更没有一组来自官方的数据,确实是道听途说,只是只是这些事在古城县,恐怕早就不是什么秘密。比方说赵建军同志的工程队,那里面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让他们保守秘密根本不可能。”

    “你是说那些记者自己发现的新闻线索?”夏文明早就发现这些细节,只是不愿意相信罢了,看着两个人一脸无辜,“马上回去补救,一定要把影响降到最低,那个大市场项目,一定要运转起来!”

    黄玉英皱起眉:“书记,古城县为了垮桥事件,已经投入全部力量,实在是拿不出一分钱运作大市场项目。”

    “我不管你们想什么办法,总之要在三天内,看到大市场项目正常运转!”

    古城县两位领导就那么站着,一言不发,夏文明恨得牙根痒痒,可是大市场项目绝对是一个大丑闻,甚至超过此前的垮桥事件。这样一个丑闻,如果不能及时处理掉,势必会影响夏书记秋季上位。

    实际上这么几天,夏文明已经接到来自各方求证的电话,否则也不会如此恼火。赵建军事件本身就是一个坑,这个坑必须捂上盖子,绝对不能掀出来。眼下夏文明恨死了赵建军这个死鬼,如果不是他留下一屁股破事,哪至于让市委焦头烂额!

    可是这件事绝对不能听之任之,就凭赵建军做下的那些丑事,恐怕足够在清远市掀起一轮政治风暴!一旦出现这样的局面,他夏文明不要说上位,搞不好都要下课乃至身陷囹圄!

    “看什么看!看着我就有钱吗!堂堂的一县之长,光知道向国家伸手,你的节操何在?你的立场何在?你的政治觉悟何在!”

    夏文明恨不得把面前的墨水瓶砸到王尚春脸上,都是这个混帐东西,如果不是他弄出垮桥事件,怎么可能会让清远市陷进舆论漩涡!只是想起落地为安的那笔巨款,夏书记忽然心平气和很多,如果赵建军不死,自己怎么可能用十万块的代价,拿到一千三百万的资产!

    只有梳理过那些资产,夏文明才明白高飞送给自己一份多大的礼!那两个采矿点是古城县最好的,连县属国营矿点都没有它的产出高。仅仅是这两个采矿点,一年收入就足以超过三百万,如果矿场全部产出供应市里面,嘿嘿!

    那个采石场,拥有附近整座青石山的采矿权,手续完备,每年可供开采的各种石材,售价绝对超过三百万!这还是采石场营销力度不大,如今采石场更换了主人,刚刚签订一笔市政供应合同,就高达七百余万元,这不过是刚刚开始。

    相比之下,那个做添头的建筑公司,已经改头换面,成为清远市鸿运建筑公司,以后将承揽相当的市政工程。这可是一个下金蛋的鸡,夏书记已经决定,马上启动旧城改造计划,首先就要鸿运建筑公司承揽拆迁工程。

    公交车夏书记没看在眼里,烦心那东西事多,干脆赠送给别人了。有了这些巨大的投资,于情于理夏书记都不能让高飞太过难受,首先就要解决大市场的复建问题,绝对不能让这项工程鼓包!

    这些还都是见得光的东西,赵建军的胆子之大,连夏文明也为之咂舌。他手上那些见不得光的产业,才是真正的大头,让身为市委书记的他也不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