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崔林言事 >

第3部分

崔林言事-第3部分

小说: 崔林言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由发展。这样的念头让我更加奇怪这究竟是什么年代,这让我念书的念头更加强烈了:我总要知道我处在什么年代吧。
  吃过早餐,娘亲并没有把我交给乳母,而是亲自抱在手上。林娘、蔻珠和萱玉都在,娘亲看了一圈众人,才招呼萱玉:“萱玉,你带着康康在炕上玩耍,”,又请林娘,“林嫲嫲,你坐下吧,我与你商量些事情。”
  林娘约摸知道娘亲是要谈家务,不怎么推辞也就偏了身坐下了。蔻珠则又另外上了茶在一旁侍候。
  “今年送往夫君处的东西都打点好了?”
  “衣物都打点好了,是我和萱玉做得,不经他人的手,连同小姐自己做的一套中衣都打包收拾好了,小姐可要看看?往时都送的风肉腊肉也都备好了,今年小姐事情多,我们和林嫲嫲商量着今年要给他们多捎些银子呢。”蔻珠还未等林娘说话就一股脑的说了,像倒豆子似的快又准,引得一屋子都笑了。连我听了都觉得痛快,这脾气只怕比《红楼梦》里的小红还多了两份胆气呢。
  连林娘都忍不住笑着说:“看你能的,我还没说话呢,你都先倒了一车子的豆子。”,萱玉也在旁边笑道:“她就爱炫的。”
  娘亲才展颜,却又凝住了,说:“那恬儿的礼可也备好了?那孩子比康康只小些,也就要过了生日了,也准备了礼物?这事还要问问公公是不是要备什么礼。”
  才说完蔻珠立即又接了嘴:“小姐,礼数我们可不亏人家,咱们小姐什么身份呢!我们丫头自然也不会落了小姐的身份。一同备下了,细细查过的。小姐大度,我可瞧不上那等人物!”
  “死丫头,夫人不说你,你倒说得痛快了!”林娘看见蔻珠一脸不屑怕她说出什么更不合适的话来,立即就拿话堵她了。
  两人的一番话倒是让娘亲沉默了很久,我看着娘亲到没有在脸上写出来,但心里估计够戗的,原来我还有个比我小的妹妹或者弟弟,这也难怪了,新婚燕尔,温存暖意还没有过去呢,一转头丈夫还在自己怀孕的时候也让别人怀了孩子。
  好一会娘亲才抬起头来说“林嫲嫲,别怪她,亏得她嘴快,倒让我畅快些,这里并没有别人,不担心的。这件事情不好处理,但总是要办的,而且总有在一处的时候,早些习惯总是好的,蔻珠、萱玉,你们在我面前我自然担待你们,但出了这门,什么该说什么该做就要知道分寸,脸上不能带出一分半分来,自小就教过你们这些道理,总不叫我失望了才好。”
  蔻珠和萱玉听了,赶忙的站起来应了,萱玉还说道:“小姐不要担心,蔻珠那把嘴您知道的,要闯祸早就闯了哪里还到今日。”

  卅载萍踪从头阅

  正说着,外边仆人就送话进来说舅太太来了。
  娘亲一听赶紧就迎了出去。一时引进屋来,只见娘亲牵着一个白皙修长的女子,一面走一面笑着说话,那把声音人不认得,但声音正是昨夜里听到的极温柔的女声。那女子的身后又是一个长得极白的小男孩,大约五六岁,长得挺高,五官还未长开,有些圆嘟嘟的挺可爱。
  我坐在炕上,只顾打量他们,连萱玉抱我起来都没注意,直到娘亲对着我说:“这是舅妈,康康,叫舅妈,舅妈!”
  然后娘亲又转过头去,对舅妈说:“嫂嫂别见怪,康康才吃了早饭,没敢到外面去吹风。嫂嫂快坐,蔻珠,赶紧上热茶来,再让厨房送些点心来。”一时又拉过小男孩坐下,“这可是云儿!当日才康康一般大,这才几年呢,就长这般高了。”
  一是舅妈和娘亲都坐好,叫“云儿”的小男孩又给娘亲正式的磕了头,又引来与我相见,才坐好说话。
  原来我的舅舅四年前与舅妈外出游历,又在舅妈娘家住了不短的日子,前两天才刚回到中州,昨夜来我的寿宴,因为人多,都没能说上两句话,今日舅妈又特地登门拜访。那小男孩名叫青云,是舅舅舅妈的长子嫡子,自小就跟在身边的,想必昨夜我朦胧间看见要伸手摸我的就是这男孩了。
  说话间,舅妈也把我抱起来,细细看着:“你哥哥平日总叨念你们娘俩,今日总算见到了,不日就是年了,到时候要回家看看。我来看看我们的康康。”
  “哥哥嫂嫂想必是赶路回来过年的,一路可辛苦不曾?云儿年幼,到苦了他了。”娘亲说罢又把青云揽在怀里。
  “哪里就苦了他了,人家说男子穷养,自然要历些风雨才能成人呢。你瞧康康的一双眼睛,秋水翦翦,可当真好看。妹妹,我听婆母提过,康康体弱,但你也不要过于担心,虽说女子要富养,但也要放了手她才能长得好呢。就我看啊,康康可是个一顶一的好孩子。”这位舅妈说话极熨帖,温温柔柔的,一张脸很是白皙,五官倒不如何出色,但是偏有一番书卷华气,叫人一见难忘,我喜欢这位舅妈,也喜欢她说的话,于是用了力叫了声“舅妈”
  这下连娘亲都惊讶:“这孩子,平素并不会教她这些话呢!如何说得出来?”
  舅妈见我叫她,笑开了:“可知,这是个聪明的孩子呢。这孩子啊,我一见就喜欢。就是瘦弱些,往后仔细调养着也就好了。对了,康康可是吃什么药?”
  “左右不过是州里的大夫把脉开单,都说这孩子先天有些不足,肾虚脾损的,来去都是补血益气的方子,理倒是这么个理,但吃了多少总不见好。”娘亲一面说一面手里递了一块桂花糖蒸的糕给青云。见青云吃得香甜,又笑着对他说“慢些吃,小心别噎着了。”
  舅妈听了这话沉吟了一番,倒是青云倚在娘亲怀里看见对面的我看他,便挣出娘亲的怀抱跑来逗我。
  两个大人只顾着说自己的话,孩子就自己玩自己的。青云那小子不知为什么似乎很喜欢用手摸我的嘴唇,这下子他满手的桂花糕又摸了上来,嘴里还说着“妹妹、小妹妹。”
  我虽然觉得他的手脏兮兮的有些恶心,但是那桂花糕真是香,可怜我出生两年,竟没有吃过这样的好东西,就再也忍不住伸舌头舔了他的手。那小子感觉手上湿湿的一阵凉意,赶紧缩了手,瞪大眼睛看着我,我感觉很挫败:我怎么那么像一条小狗啊!
  好一会,青云才想明白我在舔他手上的糕呢,犹豫了一下,掰了一块给我送到我嘴边,露了一个微笑,仿佛在鼓励我一般,我毫不客气,张口就咬。母亲们顾着说话倒没有注意,萱玉那丫头才转过身就发现我好想嘴里吃了什么东西,忍不住惊讶:“呀!康康嘴里咬的什么!”
  舅妈一听立即就定住我的头,轻轻地捏着我的下颌看我嘴里是什么东西。我心里懊丧得很:这一小口的糕都没法吃!
  舅妈仔细看了看,才笑道:“萱玉这丫头太小心了,大人都在,康康那就能找了什么东西来吃,不过是青云掰了一小块给康康罢了。”
  娘亲却着急:“嫂嫂不知,康康从不吃这些东西,她脾胃不好,怕”话还没说完就要来抱我,就这一会功夫我还不赶紧吞了那糕么。
  不过我有些多余了,舅妈并未让娘亲抱走我,“妹妹太小心了,康康如今已经两岁了,能走会说,身子弱些,但总不能拦着不让她吃啊,照我看,能吃得下东西去,那病就好了一半,你瞧,康康吃桂花糕吃的多甜。上回我们兖州地面遇着了一个高僧名唤松风,昨夜我还听说他也来了的。那时听他说了一席的话,与饮食调理方面竟长了见识。我们到底是高门著姓,有些讲究讲对了,有些则太过了。康康体弱,脏腑气息弱些,自然要拿五谷来滋养,才能康健,只是凡事不过就好。”说罢,当着娘亲的面大大方方的拈了一块桂花糕给我拿在手里,又接着说:“这桂花芳香辟秽,行气益脾,妹妹不要担心”。
  这舅妈看着是个温柔的女子,却这么有主意。娘亲自受了打击早产生我后,一直郁郁寡欢,身边也没有温柔体贴的人引导,凡事就渐渐钻了牛角尖。这回舅妈一来,就大方拿了话来劝导,既是姐妹间的体己话,又有长辈的教导,说的娘亲噎住了,又看见我拿着桂花糕吃得欢,想起三年来夫君不在身边,自己掌管家务的操心为难,女儿身体又弱,不禁泪水涟涟,千语不成言,只剩了一句:“嫂嫂!”
  舅妈见状,转身把我交给萱玉:“萱玉,你带着云儿到外间去玩吧,康康想是以前没吃过糕,你仔细些,别让她多吃停了食。”
  萱玉抱着我出来时,一会的功夫,我的那块糕已经吃了一半了,萱玉看我吃的这样快,知道我喜欢,但还是哄我把我手上的糕拿走。我也怕我自己吃多反而吃坏了,也就放了手。
  青云在一旁看我这样,上来就想抱我,可是他方才六岁上下,又是大冬天,两人都穿的像个球,哪里抱得动,倒成了嬉闹作一团了。好容易萱玉稳住了我俩,青云又不肯撒手,抱不动我却一定要拿手环着我。无奈,萱玉只好两个人都抱着。这样子,连我都觉得好笑。
  一时青云又把腰间挂着的小荷包拎起来,一样样东西掏出来给我看,那荷包是缠枝莲的样式,做得针脚很细密,但却是件旧东西了。里面有一个护身符,还有一个小包里面隐约透了些枯黄的颜色来,又有一珠一贝,那珠子没有什么光泽,反倒是那贝壳竟是淡淡的紫色,非常漂亮。我好些日子没有看到那么有趣的东西了,青云拿一件,我便接一件来看,青云开始只是自己嘟嘟囔囔,后来看我也看得有趣,就一件件的给我解释。
  “这个护身符去年在杭州灵鹫寺求的,娘说那里香火鼎盛,我们去瞧了,竟有很多人从千里以外赶来上香呢,如是遇到佛门法事,就更热闹了。”
  “那珠子刚拿回来的时候可漂亮,有些淡淡的发光呢,不过现在没有那么漂亮了,你别看它小呢,父亲说,要好多年才能有那么个珠子呢,是父亲在一个老渔民手里买来的。虽然他有些旧了,可是顶珍贵的。还有那紫贝,可是我捡的呢,那会我们在东边海岸住了好长一段,等退了潮,就有些多贝壳留在岸上,我捡了可多,就最喜欢这只紫色的。妹妹你说好看么?”没等我答话,他就径直往下说了。
  我一面听他说,一面也去看那些东西。底下,他就说道那一小包东西了。我看着像是一小包草药,便捡起来闻闻,原来是薄荷。不过时间可能有些久了,味道不那么大了。
  青云看着我的动作,有些惊讶:“妹妹真聪明,这好闻么?”
  我点点头。青云又继续说道:“这薄荷夏天的时候闻着遍体生凉呢,我们常常坐马车,母亲有时候都觉得晕得慌。上次见了一个和尚,他就给我们一些,还说这是味药材可以晕车的时候闻闻呢,又说好些别的地方夏天拿他做佐料做点心的。”
  
  青云每说一样都是在那些地方得了那些东西,这些东西在当地看来皆不是什么贵重的,但千里以外就格外珍贵,尤其中间那记忆,更是让人羡慕不已。青云似乎明白这个道理,也特别宝贝他的这个荷包,说时满脸自豪却没有什么骄矜的神色。这个孩子,其实很懂事,大约是父母教得好,自小游历四方,眼界宽阔,人也就活泼而不粗野,亲昵却又有礼。我既羡慕他的经历,又欢喜的他态度,不自觉也把头靠着他,听他讲话,玩他的小玩意。
  这是我这生中次于娘亲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