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掉你的外套-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思维能力,特别是作为决定企业发展方向的企业管理者,更加需要具备这种思维能力。
身为企业管理者,必须能够预测公司当前所采取的策略和措施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在这里,企业所采取的具体策略和措施就是原因,由此而产生的影响就是结果。例如,开发一种新的产品将会有怎样的市场反应;一份市场开拓计划将能够占领多大的市场;一套新的激励制度将会对员工产生怎样的影响。由原因推测结果的能力每个人都有,不同之处就在于对结果推测的准确性和深度。准确性是指能够正确把握将要产生的结果,深度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影响的层次,表面的影响容易预测,但是深层次的影响却不容易把握;另一方面是影响的范围,某一原因引起的结果往往不止一个,这就要求我们能够从多方面预测结果。
由结果推溯原因同样涉及准确性和深度两个方面,也就是要找到引起结果的真正原因以及根源性的、多方面的原因。找到引发事情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深层次地窥探事情的实质,从而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同时,了解原因也有助于我们把握事情进一步的发展趋势。
拓展思维深度的另一方面是拓展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把问题颠倒过来的求异性思考。大部分人都习惯于常规思维,如果这时候你能够逆流而上,采取与众不同的逆向思维,就能够在竞争中把握主动。
在伦敦的一条大街上,同时住着三个不错的裁缝。可是,因为离的太近,所以生意上的竞争非常激烈。为了能够压倒别人,吸引更多的顾客,裁缝们纷纷在门口的招牌上做文章。
一天,一个裁缝在门前的招牌上写到“伦敦城里最好的裁缝”,结果吸引了许多顾客光临。
看到这种情况以后,另一个裁缝也不甘示弱。第二天,他在门口挂出了“全英国最好的裁缝”的招牌,档次比第一个裁缝高了一级,结果同样招揽了不少顾客。
第三个裁缝非常苦恼,前两个裁缝挂出的招牌吸引了大部分的顾客。如果自己不想出一个更好的招牌,可能就要成为“生意最差的裁缝”了。按照常规思维思考,能超过前面两个裁缝的招牌就只能是“全世界最好的裁缝”了,但是这么说口气太大了,恐怕会引起顾客的反感,这时第三个裁缝换了个思维方式,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第三天,第三个裁缝的门前挂出了一个更加吸引人的招牌,上面写到“本街道最好的裁缝”。结果吸引了比前两个裁缝还要多的顾客。
我们不得不佩服第三个裁缝的智慧,他用他的逆向思维赢得了这次招牌大战的胜利。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成功的高效能人士更需要借助于不合常规的思维方式。在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许多我们无法通过正常思维方式和方法来解决的问题。即使能够解决,也会因为耽误大量的时间而降低效率,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更多地运用逆向思维去思考解决问题。
§虹§桥书§吧§。
第10节:封闭思维魔鬼训练
脱掉封闭思维魔鬼训练
(1) “意识渗入物体”训练
这种练习在印度瑜伽中很流行,对于训练思维深度很有帮助。注意做的时候要集中全部注意力。
—— 你的意识进入了一堵墙;你能感觉到其中水泥和砖头的坚硬,感觉到其中分子的紧密度;你在墙体内上升下降,穿过来穿过去;最后你自由地“渗”出来。
—— 你的意识进入了一朵花,是一朵你非常喜欢的花,你从花瓣钻到花蕊,闻到了花的香味,感觉到了花叶中的水分,最后你自由地“渗”了出来。
—— 你的意识进入了一个发动机,你闻到了机油的味道,你看到了发动机的活塞在不停地上下运转,发出“噗噗噗”的声音,最后你自由地“渗”了出来。
……
人数:自己。
时间:每次30分钟至1小时,每天2~3次。
地点:不限,安静即可。
要求:自己设想渗入对象,坚持练习,直到思考某个具体问题的时候,你的意识也能够“渗”入到问题当中,全身心地思考它,察看问题的各个细节,追寻问题的过去和可能的发展方向。
(2) “寻找现象的原因”训练
同一种现象可以由无数个原因造成,请列举出引起以下现象各种可能的原因,列举的越多越奇特越好。
—— 今天晚上突然停电了。
—— 街上一家商店今天关门了。
—— “奥克斯”空调今天又降价了。
—— 联想“农民机”在成都销售火爆,在江浙地区则无人问津。
……
人数:自己或和家人、同事、朋友。
时间:无需固定,每天2~3次。
地点:不限。
要求:自己寻找生活现象或政经热点作为训练对象,坚持练习,直到思考某个具体问题的时候,能够找到深层次、多方面的原因。
(3) 抽象思维能力训练
首先,可以从不同的事物当中抽象出它们共同的属性。客观的物体都有不同的形状、颜色、气味、声响、温度等属性,练习从不同的物体当中抽象出他们共同的属性将有助于提高思维的深度。例如,从铁块、岩石、牙齿、钢笔4个物体中抽象出“坚硬”的属性等。现在请你从以下的物体或是现象中抽象出共同的属性。
①地板、游泳池、篮球场、报纸:
②炸鸡腿、兰花、润肤露、排骨汤:
③蜗牛、毛笔、滑雪、喷气机:
④鞋底、垃圾桶、过滤器、烟囱:
……
其次,也可以反过来想想同一种属性是哪些物体所共同拥有。例如,拥有“高温”属性的事物有:烙铁、发动机、沸水、太阳等。现在请你想出具有以下属性的事物,数量越多越好。
①柔软:
②悦耳的声音:
③矛盾:
④恐怖:
……
人数:自己或和家人、同事、朋友。
时间:无需固定,每天1~2次。
地点:不限。
要求:自己从生活中寻找训练对象,直到自己能够轻松地抽象出某一事物的本质属性和拥有某一属性的众多事物。
现在,请你花几分钟的时间想一想:自己身上是否正披着封闭思维的“外套”?如果是的话,请你写下自己的“脱掉计划”,并全力把它付诸实施。
1。
2。
3。
§虹§桥书§吧§。
第11节:“聪明”的鲨鱼
“聪明”的鲨鱼
把一张纸对折51次,它所能达到的厚度是多少呢?
我们生活在一个经验的世界里,从咿呀学语到长大成人,我们每天都在经历各种各样的现象和事情,无论是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全部都进入我们的大脑积累成为丰富的经验,对我们以后的思考和行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我们从自己身上学习经验,也从别人身上学习经验。
我们从成功当中总结经验,也从失败当中学习经验。
成功的经验让我们知道事情应该怎么做,失败的经验让我们明白事情不应该怎么做。
一般情况下,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快更好地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避免我们走弯路。只有具备某一方面的经验,我们才能熟练地处理这方面的问题,一些技术和管理类的工作尤其如此。例如,老会计比新会计能更熟练地处理复杂的账目;有经验的医生能够更快地找出病人的症结所在,有经验的市场总监比新上任的总监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市场的发展趋势。因此,各类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通常要求有两年或者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
经验可以给我们很大帮助,但是很多时候也会成为束缚我们思维创新的“外套”。有一个很有趣的“脑筋急转弯”的题目是这样的:
一天,某市公安局局长正坐在办公室里看文件,突然局长十几岁的儿子跑进来着急地说:“不好了,不好了,你爸爸和我爸爸打起来了!”请问到底是谁和谁打起来了呢?
心理学家拿这道题目测试了100个人,结果出乎意料,只有寥寥十几个人答对这道题目。其实题目的答案并不难,只要我们能够想到那个公安局长是个女的就可以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但是很多人受经验的束缚,没想到公安局长可能是女的,所以苦思不得其解。
科学家曾经做过实验,他们将一条鲨鱼和一群热带鱼放在同一个池子里,然后用强化玻璃隔开,实验人员每天都放一些鲫鱼在鲨鱼那边的池子里,所以鲨鱼并不缺少猎物。但是为了尝试热带鱼的滋味,鲨鱼每天不断冲撞那块看不到的玻璃,每次都弄得伤痕累累,就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之后,“聪明”的鲨鱼终于不再冲撞那块玻璃了,每天都规规矩矩地在自己的池子里游来游去,对旁边那些斑斓的热带鱼视若无睹,好像它们只是墙上会动的壁画。这时实验人员将玻璃取走,但鲨鱼却没有反应,每天仍是在自己的区域里游着,甚至于当那些鲫鱼逃到那边去,他也立刻放弃追逐,说什么也不愿再过去。
鲨鱼为什么不愿再游过去呢?很明显,因为他从原来的行动中学到了“宝贵”的经验,知道自己是不可能冲过去的。所以就不再犯傻了,但是后来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强化玻璃被拿走了,只可惜鲨鱼的思维已经受经验思维的束缚,没有再做新的尝试,错过美味的热带鱼。
鲨鱼的例子也是一些人的真实写照。
我们应该看到,经验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很大的狭隘性。这种狭隘性主要是由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引起的。
第一方面,经验是特定的当事人在特定的时间、空间条件下获得的感性认识。所以,经验一般只适用于特定的当事人和时空条件。如果其中的一些因素发生了变化,原来的经验就不一定适用了;如果我们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对我们的经验做法做出改变,就会受到挫折。
有一则古老的寓言故事讲的是驴子过河。第一次驴子驮着盐,不小心掉到了河里,盐化了,驴子感到浑身轻松;第二次驴子驮着棉花,它又想如法炮制再偷一次懒,结果棉花浸了水变得越来越重,驴子便淹死了。
第二方面,因为经验具有主体狭隘性。人作为经验的主体,由于受客观条件的束缚,掌握的经验数量对比总量只是沧海一粟,显得非常有限,我们没有经历过的事情还是无穷多的。对于遇到的新事物和问题,如果我们单凭自己以往的经验解决,所得到的结果往往是错误的。怎么,你不这么认为?那好,我们现在来做个测试,请你思考下面这个问题。
给你一张足够大的正方形的纸,质地是普通的打印纸,你所要做的是重复这样的动作:对折,不停地对折。我的问题就是,当你把这张纸对折了51次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