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非想转生曲 >

第115部分

非想转生曲-第115部分

小说: 非想转生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他又何尝想过,自己曾经伤害过了更多的人呢? 
  自卑的人,往往也是最自大的人。 
  总是认为自己受了天大的痛苦,又或者为了谁牺牲了什么,于是要求回报。得到之时,当作理当如此;得不到时,就怨天尤人,人何苦如此呢? 
  我们每个人,都总是希望自己是最特别的,不平凡的,受人瞩目的,操控一切的。 
  但事实上,世间又何来如此之人呢? 
  我敢说,就算是皇帝,也无法全然认为自己的与众不同。就算世界首富,也有买不到的东西。就算世界最最知名的明星,也有人会不认识他或者不喜欢他。 
  认为自己最可怜,往往只是想得到一切的藉口,就跟认为自己是最伟大的人一样。 
  他们甚至否定别人的不认同,当意见相左,他们往往搬出“我都这么痛苦,你怎么能反对我?”为挡箭牌。 
  所谓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恶之处”,我想很适合做这篇的结论吧。 
  不过,我并不觉得自认可怜的人该被惩罚,事实上,世界上没有人该被惩罚。 
  然而,人往往都是自己在惩罚自己。 
  我可怜,是“谁”可怜呢? 
  是谁说谁可怜呢? 
  是谁决定谁可怜呢? 
  答案很明确,但那些人往往死都不愿意承认。 
 
 
 
  
 ~心情随笔选02谁是真司?~
 
  谁是真司? 
  我现在问的人,可不是恶灵古堡的制作人三上真司,也不是假面骑士龙骑的城户真司,当然,更不是这篇文章的渺小作者─真司。 
  “真”,真正,正统,真实。 
  “司”,控制,驾驭,决定。 
  在这个世界上,当所谓的“我”或者所谓的“你”们,被生下来而有意识的时候开始,请问,到底是谁真正驾驭着你呢? 
  我想大部分人的答案应该相同吧,能够控制自己的人,就只有自己而已。 
  很多人总喜欢说,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确实没错,这世界上的人,都有控制自己的权力。 
  然而,绝大多数的人,都把这权力扔给了别的东西。 
  扔给了谁呢?扔给了欲望、扔给了金钱、扔给了权力、情欲、愤怒、恐惧、傲慢、贪婪、怠惰、优越感扔给了种种不该属于我们的东西。 
  到底什么才是“我”呢? 
  如果那东西都不是我,为什么我们要被那些东西控制。 
  如果那些东西是我,为何有人就是可以舍弃那些而继续活着? 
  没了钱的我,没有权力的我,没有愤怒的我,没有仇恨的我,没有名字的我这些难道就不是我吗? 
  又或者,当我失去了手脚、眼耳、鼻舌之时,难道我就消失了吗? 
  当深切体会到这些时,我们又怎么可能继续被操控呢? 
  寻求真正的自己,不受到外物的控制,这也是我们活着必须去学习的课题之一。 
  当然,要有心理准备,可能找到上千个答案最后都是错的。 
  但是往好处想,至少我们将会否定掉上千个冒名控制我们的东西。 
 
 
 
  
 ~心情随笔03谁瞧不起谁?~
 
  偶然回想起,国高中时开始写作的自己。 
  以一般男生而言,国高中应该是最重视外观的时候吧。 
  挑染且刻意留长的头发,努力想把它穿的更好看一点的制服,死都要挤掉的青春痘,我想大部分人都有如此的时光吧。 
  但我不是那么相同,国高中为了整理方便,我一直都是理了个大平头,没有任何添加色素。 
  制服是怎么样就怎么穿,没想过要做出改变,青春痘也是任由它自生自灭。 
  也许是这个缘故吧,在班上我并不是个被人注意的人物,讲难听点,有时甚至是忽视、看不起。 
  而我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写作,用着另外一个名字,成为网路上的某个作家。 
  当我在学校被人看不起的时候,我就想:“哼,我才不需要你们瞧得起,我在网路上可是个作者呢!” 
  然而,其实这种自我催眠的方式是有很大的副作用,因为我并没有变得比较有自信,相对之下,我变成用傲慢来掩饰自卑的人。 
  我很在意别人的批评,每次上台,总觉得大家都在笑我,随便开我一个小玩笑,就气得不得了。 
  只能回家躲在网路中,用另外一个自己写作发泄。 
  回过头去,我当作者的前几年,根本就是为了发泄而写小说的。 
  被同学瞧不起,就在小说里诅咒他,一时之间,的确有快感,但却没有任何实质意义。 
  国高中的六年,我读的非常辛苦,不是因为课业,而是因为自己。 
  然而,当我上了大学,却渐渐学到了一些原本完全不晓得的东西。 
  一个人自我的形象,其实是自己认定的形象,再加上自己心中认为别人认为自己的形象产生出来的。〈关于这个,建议可以看看新世纪福音战士电视版25、26话。〉
  这也就是人为何会自卑跟自大并行的原因了。 
  我认为别人看不起我〈自卑〉,但我又认为是自己看不起别人〈自大〉。 
  其实这都是长久自我催眠的结果。 
  你心中自我预期的形象,跟你心中认为别人看你的形象产生了很大的冲突。情况轻微的,会产生自卑感与自大,严重甚至会有被害妄想与忧郁症。 
  但,何苦呢? 
  我们之所以会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就是因为我们太重视我们自己。 
  我们太过在意我们在别人眼中的自己,所以每当听到谁说我们的好话,就兴奋不已;但听到别人说我们的坏话,就介意得要命。 
  试想,一个人的快乐与否,必须操控在他人的毁誉之中,这样的人会快乐吗? 
  但一定会有人怀疑,在意别人的眼光不好,但不在意难道就好吗? 
  答案是,不在意别人眼光的人,就太过自大。 
  其实讲不在意的人,往往都是最在意的。 
  世界上的答案,并不是二选一,而是有无尽的答案可以选择。 
  与其选择要在意别人或不要在意别人,不如先跳脱出这个框框来吧。 
  先从自身着手,试着停止自己去评论别人的习惯。 
  因为在意别人眼光的人,往往也很喜欢用自己的眼光去论断他人。 
  但他们慢慢会发现,说人是非者,终是是非人。 
  在此,额外提出一个小偏方给那些很在意别人眼光的人。 
  当你心中升起了那种觉得别人是怎么看自己的想法而感到困扰时,就微微闭上双眼,停止原本散乱的思绪,数自己的呼吸,每呼吸数一,数到十再回到一。 
  如此反覆,我敢向你保证,长久的练习下去,你会克服掉这个毛病,并且生活的更加快乐。 
  另外,当你克服了这样的困扰时,也请记得,把自己的经验与方法传授给需要的人,当有这个动作的时候,你会发现,生命是非常的奇妙。 
  心情随笔选04小白老鼠
  不知大家养过老鼠吗? 
  就算没养过的人,应该也看过被饲养的老鼠吧? 
  在小小笼子里头,放了一些饲料,放了些水和木屑之类的事物,但最让我感兴趣的,却是老鼠喜欢在上头奔跑的小轮筒〈不确定名字,但我想大家应该晓得〉。 
  以前很喜欢看老鼠跑那个,但是随着年纪增长,却开始怀疑:“为何它们喜欢跑?” 
  我想它们喜欢跑的原因,绝对不是什么喜欢运动、锻炼身体、帮助消化之类的。其实它们之所以跑那个东西,是因为它们以为这样可以“跑出去”。 
  我以前看过一个场面,某只小狗想要离开一个被围住的区域,于是它开始转身,每转一圈就去看看那个同样的地方有没有出口。 
  这样的习性其实跟老鼠很像,都是因为它们认为那样可以“出去”。 
  乍看之下,那是很愚蠢的事情,然而,大家可曾想过,其实自己的人生可能也是如此愚蠢的? 
  我们很轻易的晓得,老鼠跟狗不断重复一件同样的行为,经过同样的道路,而最后得到的,自然是同样的结果,是不可能可以离开那个区域的。 
  然而,我们许多人活着,不也是如此吗? 
  面对类似的事情,我们总是使用近乎相同的反应,相同的思考模式,相同的行为。如此我们又凭什么期待下一次会有不同的结果产生呢? 
  仔仔细细去观察自己与他人的行为,应该不难发现,我们很多时候,是在进行一样的事情。 
  生活的作息、面对事情的处理、与人和情人的交往其实我们总是不断复制相同的模式,而当遇到的时候,就用贴上再重演一次,唯一不同的,大概只有表象吧。 
  这也是为何,有许多人认为“为什么我总是被如何如何”的原因。 
  为何我总是考不好?为何我总是被人抛弃?为何我总是孤单?为何我总是失败?为何我总是被人伤害?为何我总是这个?为何我总是那个? 
  为何呢?因为我们不断做同样的行为,就好像前文提到的老鼠跟狗一样。我们不断用同样的方式,在同样的地方打转,我们凭什么认为“下一次会不同”呢? 
  生命,就好像一场无止境的恋爱。 
  有人在一次又一次的经验中寻找到全新的出口,但也有人只是不断复制最初的那次恋情。 
  你想要当生命的小白老鼠吗? 
  这个问题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后记~
 
  通常,在一部书完结的最后,作者后记总是免不了要说句“感谢大家长久的支持”之类的话,但我想,那种大家心照不宣的东西就免了吧。 
  其实当初,《非想转生曲》是有考虑要写得更长一些,至少十集以上。 
  但后来仔细想想,我有那么多话要讲吗? 
  我想读者都一定看出了,其实每个故事,我都放了自己想要说的话进去。每个故事,都是一种概念。 
  像这样的故事,又何必拉太长呢? 
  与其让我在没啥好说的情况下结尾,不如让我留下一些说不尽的话做结束吧。 
  对于最后的结局,尤其是“乐园”的部分,我想或许大家会不满意或者无法理解吧。但坦白说,如果你们有那种想法,是非常合理正常的。 
  因为“乐园”的真谛,本来就是用言语说不尽的,事实上,那是给人体会用的。 
  我无法准确的说出乐园到底是什么,什么样的理由,如何的想法。就好像我无法准确告诉你们,我今天吃到了一盘菜,那味道究竟是如何一样。 
  世界上许多事物,本来就是“不可思议”的。 
  无法用思考去理解,无法用言语去论说,只有自己能亲自体会到。 
  在此,让我教个小小的方法吧。 
  试着静下心来,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仔细观察,当自己把一切气都吐出来,而还未把气吸入之间,是不是有一个小小的缝隙呢? 
  那是一种纯然的平静,不能称为“有”,也不该称为“没有”,而是连分别与感觉都平息下来。 
  如果慢慢察觉,并且把那种平静延长下去,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打开了乐园的大门一点点了。 
  为了要察觉那种平静,我们必须先把一些激烈的想法给平定下来,而这就是这本书诞生的目的。 
  藉着每一个故事,都希望能让人把一些对不好事物的执着消除掉。 
  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