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采访-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热爱写作,2002年5月,熊军武进入《黄州晚报》,当年8月《黄州晚报》更名为《鄂东晚报》。今年5月,他却选择了主动离开。“我觉得这么搞下去,晚报早晚要出事。”
熊军武也有一次“配合”总部记者创收的经历。
今年4月,《鄂东晚报》接到一条线索,蕲春县某中学4名学生因被怀疑偷东西,被学校罚款1000元至2000元不等。
“报社派来了一个金牌杀手,调查出学校没有证据,也没有人到派出所报案。”熊军武说,“杀手”叫我约校长谈怎么处理,大家分工,他们做恶人,我做好人,讨价还价时,我就替学校说话,看在我的面子上少要一点吧。
最后,学校签了5000元的宣传费。
可时间长了,大家都知道《鄂东晚报》的操作方式了。一名熟悉的校长当面对熊军武说,“晚报就是你们的摇钱树和敲门砖”。
“记者在老百姓的心里还是高尚的,可这样搞不要说报纸黄了,我们连做人的机会都没了。”陶志东说。
陶志东认为,《鄂东晚报》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因为很多单位都认定,晚报记者采访什么负面新闻,无非是为了钱,给钱就能摆平。
陶志东说,《鄂东晚报》绝大多数记者是有使命感的,可自己心里也清楚,人家表面上对你陪笑脸,因为有短处在你手里,可背后会骂你什么东西!
“所以记者平时聊天时也自我安慰,*都说过,资本来到世间,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晚报也是在进行原始积累吧。”
主题词:创收
但陶志东等人认为,自己参与报社组织的新闻创收,并不是“瞌睡遇到枕头”,内心也是矛盾的―――搞这种事良心上过不去,不这样搞钱又没法生活。
今年30岁出头的陶志东对新闻非常热爱,尤其喜欢搞深度报道。几年前,《鄂东晚报》招聘记者,陶志东开始了他喜爱的新闻事业。后来成为一个部室的副主任。
《鄂东晚报》为《黄冈日报》的子报,1997年创刊。1999年到2001年,报社首次面向社会招聘员工,通过努力,报纸从4版扩为8版日报,发行量也从数百份上升到3000多份。2002年改名后策划了一系列新闻报道,扩为12版,发行量达到近7000份(另有一份《教育导刊》近1.2万份)。同时,晚报的发行网络和电脑办公网络建成。
2002年底,由于种种原因,《鄂东晚报》陷入资金困难,领导班子改组,办报思路发生急剧转变,从总编、部门主任到记者编辑、校对,人人有任务,个个抓发行,创收成了众多文件、会议的主题词。
也就是这时,陶志东的新闻梦被击碎了,因为他首先要生存。
《鄂东晚报》2003年10月28日发布的《驻地记者管理考核办法》规定,驻地记者每月浮动工资800元,其中200元与新闻工作挂钩,300元与发行工作挂钩,300元与广告挂钩,完成规定任务的足额发放,完不成的按比例发放。
《鄂东晚报编辑部2004年部室创收规划》更是详细规定,2004年全年创收总任务为190万元,各部门每人上交的任务,最低1万元,最高16万元,普通记者2万元,老总5万元。
《鄂东晚报》规定,黄冈市区记者创收提成为23%,各县记者创收提成25%。
一方面是严格的创收考核,一方面是高额的提成,在双重刺激下,《鄂东晚报》上下动员,借治理教育乱收费迎来了一次“繁荣”。记者注意到,《鄂东晚报》以教育报道为主的“教育导刊”、“教苑”上,几乎每条新闻后面都有一块广告,写着“某某学校协办”字样,这一现象持续了相当长时间。到2003年年底,发行量和广告纯收入都成倍增长。
然而,在经过2003年以学校为重点的创收之后,多数编辑记者开始难以完成任务。
2004年1月7日,《鄂东晚报》发布2004年发行考核办法,提出“三个不留空白”:实行部室分线包干责任制,做到黄冈市区的市直、区直及所属单位不留空白;实行部室分校包干责任制,做到市区学校不留空白;实行投递员分片包干责任制,做到市区内的社区、居民区不留空白。
奖惩是严格的。2004年5月10日,《鄂东晚报》印发了《关于对前4个月创收任务进行结账的决定》,对没有完成任务的许玉容等6人停发工资和福利,杨彦等2人每月暂扣工资50元,占月红等3人每月暂扣工资100元。
《决定》还“希望晚报全体工作人员以晚报为家,以事业为重,努力完成晚报分配的各项任务,停薪和减薪的人员要迎头赶上,争取在二季度完成创收30%的任务。”
同时,“为进一步确立以效益质量为首要考核目标的考核机制,经晚报总编办公会议研究,并经报社(指《黄冈日报》)领导批准,拟在下一阶段对以创收为主的部室实行以进度进行工资分配的制度,对新闻、后勤部室继续实行现有的考核办法。”
尽管如此,完不成任务的记者还是越来越多。截至今年9月30日的创收情况汇总表显示,《鄂东晚报》总共47名人员中,有32人没能完成任务的60%,其中19人甚至没有完成40%。
也就是说,按考核办法,超过一半的员工难以领到800元的工资,个别人甚至半年来没有从报社领到一分钱。
“一旦追查起来,记者成了报社的替罪羊,晚报和日报领导什么事都没有”
“整个黄冈有钱的单位就是那么多,不可能一遍一遍地搞钱。”一位记者分析说。
熊军武2004年的任务是订报500份,创收4万元。因为不愿意用新闻创收,他屡屡完不成任务,大会小会受领导的批评。2004年5月,他选择离开报社。
“有一定权力、社会关系广的人还能想办法完成任务,你说我们这些普通记者怎么完成任务?”
随后发生的一件事更是让《鄂东晚报》记者感到兔死狐悲。
2004年5月,有人致信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举报《黄冈日报》违规在黄冈各县设立记者站,同时举报《鄂东晚报》驻浠水记者进行新闻敲诈。
浠水县多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向本报记者反映,一些记者什么都没有,靠一本发票起家,到处敲诈拉广告、赞助,浠水县实在不能忍受这种盘剥了。
接到反映后,俞正声批示要求严查。《黄冈日报》撤销了驻各县的分站,《鄂东晚报》则声明驻浠水记者的敲诈行为纯属个人行为,予以除名。
而实际上,就在事发前一个月,这名记者因“在2003年度中吃苦耐劳,乐于奉献,被评为先进驻地记者”。
不仅如此,2003年3月26日,《鄂东晚报》也通报表扬了这名记者,“在采访中有理有节,廉洁奉公,多次拒绝被采访单位的礼金,在浠水县树立起《鄂东晚报》驻地记者的良好形象。”
“一旦追查起来,记者成了报社的替罪羊,晚报和日报领导什么事都没有。”记者们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事实。
2004年10月22日,陶志东等《鄂东晚报》17名以中层干部为主的编辑记者集体签名递交辞职信。
辞职信说:从2003年到今天,报社抛弃新闻道义和新闻纪律,采取卑劣手段抓收入,将报纸带入了一个急功近利、竭泽而渔、人心涣散的危险边缘。工作的绝对重点放在了创收上后,创收成为对员工惟一的衡量标准。全体工作人员一心搞创收,反而忽略了本职工作:编辑、记者都成了广告员。为了搞广告写工作报道、为了搞广告写表扬稿、为了搞广告,批评稿要用以“敲诈勒索”,何谈报纸质量?
记者们指出了晚报存在的问题: 一是领导层指导思想偏移,全社均以创收为出发点,报纸质量也为创收让路。 二是人员配置和机构设置误区,以部室为单位的创收考核,使小集体利益损害报社整体利益。 三是晚报领导决策和行为没有得到应有的监督。
“这都是过去的问题”
这是最激烈的一次抗议。过去,记者们一直在试图提出不同意见。
熊军武说:“报社领导开会时问的都是钱带来了没有,根本不问业务。只要我们提意见,领导就说,算了算了,散会!”
陶志东等17名年轻的记者编辑也曾寄希望于改革。“但目前,《鄂东晚报》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着实令我们感到困惑和忧虑。前段时间改革的雷声让我们一度看到了些许希望,但最终的结果却令我们大失所望。”
在陶志东等人看来,集体辞职的真实目的是想触动日报社党委,尽快改革。但在《鄂东晚报》和《黄冈日报》领导看来,这是在泄私愤。
2004年11月24日,黄冈日报社向湖北省有关部门递交的《关于原鄂东晚报个别记者违规违纪行为处理情况的汇报》认为,极少数记者利用曝光要挟等不正当手段进行新闻敲诈,大部分发生在2003年初,少数发生在今年7月份前,这些问题“我们早已采取措施给予了严肃处理和认真整改”。
黄冈日报和鄂东晚报领导多次向本报记者强调,进行新闻敲诈的只是极少数本来就表现不好的记者,这些事情和报社领导无关。
2003年以前,《鄂东晚报》总编助理杨辉是记者部主任,他肯定地对本报记者说:“我当记者部主任时,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记者进行敲诈的事。”
记者问:“如果说2003年以前没有记者敲诈,为什么2003年一下出了两三个你们认定的敲诈记者,难道是报社风水变了吗?”
沉默了几分钟,杨辉说:“应该这么说,我不能保证2003年以前没有,但都是在我们可以控制的范围内。”
至于《鄂东晚报》总编在发稿签上写上“此事很严重”等批语,配合记者敲诈当事人的说法,分管《鄂东晚报》的《黄冈日报》副社长雷电也予以否认,他认为写这样的批语只是因为总编辑“政治上不成熟”。
《黄冈日报》社领导还认为,陶志东平日表现不佳,报社领导对其不良行为多次进行批评教育,直至做出开除处理,“他个人发泄私愤,主动联系记者前来采访。同时,他将已做处理的问题又重新抖了出来,欲将责任推卸到报社及个别领导身上。”
《鄂东晚报》总编辑蔡群也否认授意记者进行新闻敲诈。他说,“中央政策我们当然要登,但并不是用来恐吓别人的,记者不能把心思想歪了。”
“有记者反映采访时是带着发票下去的,为什么这样?”记者问。
“我不敢肯定他们带着发票,因为我不分管财务。但如果是广告经营带发票很正常。”
陶志东等人予以反驳:“当时我们领发票时需要登记发票号,而且有十多个人同时领,报社领导不可能不知道。”
“从有偿新闻到有偿不新闻,媒体的职业道德问题值得关注”
黄冈市目前有两份报纸,一份是《黄冈日报》,一份是其子报《鄂东晚报》。
据了解,《鄂东晚报》现在的发行量不足1万份,覆盖人群有限。在黄冈及其区县,人们看得最多的是《楚天都市报》。而为了争夺黄冈及周边地区市场,今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