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再证红楼 >

第7部分

再证红楼-第7部分

小说: 再证红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人。

  从见到他的那一刻起,那些感情便翻涌而上。尽管现在的她,已经不会再对他产生男女之情,原本开始萌发的感情被名为“风清”的灵魂掐断。但兄妹之情,朋友之义,却还是在的。

  第六章

  “咦?妹妹今日倒是没有懒着,可是身子好些了?”宝玉一进来就看见黛玉坐在梳妆台前,倒有些诧异,随即就像是松了一口气的样子。

  “本来倒担心妹妹悲伤过度,身子又要不好……对了,妹妹的人参养荣丸可送来没有?”说到一半他就去问紫鹃。

  “没有。”紫鹃正巧端上茶来,一边摇头,“倒是还有些从扬州带的。今天我去见琏二奶奶和夫人都忙着,一时只怕无法顾上呢。”

  贾宝玉连忙追问,“还有多少分量?”

  “十天的。”紫鹃对此了如指掌。

  “那我等会替妹妹去催催。但凭有什么事,总不能断了妹妹的药才是。”贾宝玉也有许多纨绔公子的脾气,许多事情就是顺口说说,随口就忘,但在黛玉的身体上总是没有疏忽过。这也是原本的黛玉对他很有好感,甚至颇有依赖感的原因。

  黛玉听他们在一边说话,也坐到了宝玉的旁边喝她的茶。她现在的身体不需要药丸调养了,但是,药物这种东西,对她的修行却是颇有好处。所以她也不会拒绝。

  贾宝玉见她收拾好了,便连忙珍而重之的执出一串漂亮的鹡鸰香串来,要转赠给她。即是“转赠”,便说不得把这香串的来历说了,却是北静郡王和他结识的时候送给他的。

  这也是他的习惯之一,凡是有什么好东西,总要拿来给黛玉挑挑才罢。

  黛玉看了这香串一眼,发现确实是漂亮可爱。不过……

  “鹡鸰鹡鸰,兄弟之喻。你兄弟的赠物,怎么拿来与我这姐妹?”黛玉笑道,随即有些不悦的告诉他,“我素不喜欢那些高官贵人,即是那北静郡王给你的,怎么拿来送我?”

  原本那黛玉的言辞,可是犀利的太多了。直接斥责是“臭男人”。现在,黛玉不知那北静郡王是怎样的人,便不如此武断了。只是,那厌恶禄蠹权贵之心却不曾变,所以还是警告了宝玉一番。

  宝玉见她不悦,忙不迭的将香串收了,却又不免告诉她,这北静郡王水溶却与一般官员不同,最是文采风流的,虽也担着朝廷的职务,却不是那等追求名利之人,闲时最喜找人谈诗论文,极为风雅。

  黛玉一听那一连串“极”字,便知他是“极”喜欢这个北静郡王的了。但她听来倒不过只是一个闲散王爷罢了,去也与一般纨绔无异。便再作不喜之状,不令他多说。

  两人又说了些别的,黛玉见他虽在她面前强颜欢笑想要让她欢喜的样子,眉眼间却有忧色,只是他既不开口,也不好问,只是根据原着想到了多半是秦钟的事。在走之前,宝玉和秦钟两人才认识不久,他也不知道多少次在她面前说秦钟如何如何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现在却是一个字都不说。

  过了一会儿,迎春姐妹也结伴来了,即是贺她归来,也为了那些礼物道谢。

  黛玉自是知道,贾琏从姑苏带来了不知多少土产和贵重之物,她们三姐妹也多半收了不少,她的礼物,却是轻微得很了。也亏得她们都是能看出“心意”来的人,所以道谢也算诚心诚意。

  迎春先是谢了她的礼物,又赞了一下她摆在那儿,现在在做的绣活,问了她些姑苏的事情。惜春却没怎么说话,只在书架边上看了看那些书,有些惊奇。

  “林姐姐最近怎么喜欢上史书了?倒是以前那些佛经不见了。”

  黛玉知道惜春从小喜佛,原本的黛玉也是信的——这算是当时大家的妇人小姐的习俗了。只如今,有了另一个人记忆的她却是全不信佛了。

  在她看来,佛教虽有好处:劝人向善,却也有坏处:磨平民族的血性脊梁,劝人认命。更有这世上无数的人借着佛的名义白占口粮、兼并土地,乃至于为非作歹。这佛教,实在不是一个适合大肆宣扬任其发展的东西。对她来说,也就当作一种思想、哲学、思辨方式来看也便罢了。

  只是,她也不欲与惜春争辩,便只是润了润喉,笑说道,“说起这佛经,不过也就说了‘善’、‘平’、‘静’几字罢了,倒也不用日日去看,只在心里记着也就罢了。这史书倒记着人生百态,便是那佛祖,也是要经历过教化过顿悟过方能解脱的。我一个女孩儿家,不能轻易到外面去,也就看着这些来‘经历’罢了。”

  惜春虽知道她也看佛经,只是她自己年纪小,又总觉得黛玉更喜吟风弄月,故从不曾和她谈论过。只如今馒头庵和她幼时交好的智能儿也不来了,她没处讨论去,早憋了许久,听见黛玉这番话,不免大为惊讶。倒是没有注意到,黛玉的话其实并不是在说佛经。

  “林姐姐倒是悟了?”她难得笑道。

  “倒也说不上悟了。”黛玉叹道,“只是这次回南,倒知道了许多,如今只觉心平气和不少,倒也无需抄佛经、不停颂佛了。”

  探春原本也不怎么说话,闻言笑道,“可是林姐姐往日里抄经念佛就为了求个心静么?”

  惜春却点头道,“若能如此,也就够了。”

  言语间竟是比之前幼时亲近了些许。

  探春对这些事情却不是感兴趣的,见姐妹间谈笑了这许多时间,却不见宝钗过来,便说道,“宝姐姐想是今天搬家忙呢,我们倒是作了邻居了,即来贺了林姐姐的乔迁之喜,也去贺贺她的乔迁之喜如何?”

  探春一向认王夫人为母,对宝钗在诸姐妹中也就相对亲近些。

  想起这个,黛玉对她会提出这一点来倒是不以为奇,“如此也好,只等我告诉了丫鬟们怎么整理房间再去。”

  黛玉回来后,细细的打量了她的这些姐妹们,这些姐妹们又何尝不是细细的打量了她?

  要说黛玉爱哭,那倒是在宝钗来了之后。

  宝钗原和黛玉不同,最是细心温婉的。黛玉刚来的时候,有不少婆子丫环见贾母疼爱她,过来巴结,黛玉却只是爱理不理,自做自的事——她虽怕错了规矩,却也委实有自己的傲气,不肯讨好人。只有她对了眼的、喜欢的、亲近的,才会展现出她大家小姐的待人大方来。

  但宝钗一到贾府,便上上下下都送了礼,封了银子,不管见那个丫环仆妇都是温和以待笑脸相迎的。

  除了宝玉懵懵懂懂以外,贾府的这几个小姐却是看得分明的。要说宝钗当真对所有人好,那自是笑话。只是她会做人,便得了众人的称赞。而黛玉呢?

  宝玉凤姐儿受宠,且有下人不停说三道四,何况黛玉?

  尤其是那群子仆妇婆子,自觉在这里失了脸面,就少有好话说,只说她孤高自许目下无尘。黛玉自然也是有多察觉的。只是她又不想让贾母伤心便不好说,又见贾宝玉来了姐姐就忘了妹妹,便难免暗地里哭泣,日显忧郁之色。

  此次她回了一次江南,父亲去了,就更加只是孤女了。便连宝玉,也本以为见到的时候必然比之以前更加忧苦,谁料见了却发现,虽她还是一副怯弱不胜的样子,脸上却平静了许多。随着年纪渐大,那一股子超脱凡俗,不染尘世的气息,更是越发的重了。不由得都十分纳罕,只是不说。

  此时见她安排丫环们收拾屋子,竟是硬生生把一个女儿家的闺房弄成了一间雅致的书房,不由得更是诧异,却也发现,她的性格倒是如以前一般未变。就如同这次送礼一般,平时没来往的,不相干的,竟是一份礼物也没送。

  探春便知她生母赵姨娘对此大为不满——黛玉送了宝玉礼物,因和李纨相好,也送了李纨贾兰,只是和赵姨娘从无交往,又对她母子没有好感,便什么都没有送。即便那送了的也只是一些书笔,却也足够让赵姨娘气愤了,只说黛玉只看着权势,是个势利女子。探春纵知黛玉不过是随心而已,却也不好说些什么的。

  一时间黛玉吩咐完了,也不看丫环婆子们收拾,只是让紫鹃小心仔细的盯着,便领着雪雁和探春他们一块儿去了薛姨妈那里。

  开始黛玉还有些担心碰见那个薛家的薛蟠,幸而他不在那里。很早以前黛玉就听说了,这个薛蟠是经常十天半个月都不在家的,但现在家里搬迁他也不在,就让黛玉惊奇了。难道是觉得贾府一切都会安排好?

  薛姨妈和宝钗都没有提到这些,现在她们也是在让一些丫鬟婆子收拾房内的细节问题呢。见他们姐妹来了,连忙引到一个屋子坐了,端茶倒水聊天,宝钗也谢过了黛玉的礼。黛玉也知道,薛家富贵,宝钗又博学,家中藏书极多,很是看不上她的礼物的。但宝钗的道谢好歹有几分真心,便笑着应了。

  一时间,大家又说起了元妃省亲的事情来。

  黛玉倒是没见过红楼原着中有女儿们谈论此事的情节,故而只是自己喝茶,看着众姐妹讨论。却见惜春只是淡淡的,迎春也不管这些,只有宝钗和探春两个,她两个都有“上进”的心思,各有一番抱负,言语之间不免有所钦羡,又为贾府庆幸。

  宝玉虽对此事无甚兴趣,见她两个说的高兴,倒也加了进去,只是他所在意者,却不过是“能见见大姐姐”“望园子修得好看些”罢了。

  一边看着,黛玉也明白了薛家搬进来的打算。

  当日在各大贵族间,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联络有亲,互为联盟,却是贾家爵位最高,一门两公,又有实在的军权;史家位属列侯,与林家类似,兼且在朝堂上也大有势力;王家爵位为“伯”,位置低了一等,权位也没有那么充足,却也颇有军权——后来管了各国的进贡事宜,虽然看似地位低了,却也更加富贵繁华了;惟有薛家,当日不过是一个六品的紫薇舍人,会成为联盟的成员之一,不过是因为极为富裕,有着皇商的差使罢了。

  现今紫薇舍人已故,官职又不世袭,薛家再无官员,纯成了一个皇商之门,士农工商,在社会上的地位便降了许多了。便是为了家族的事业计,因着“官商”这两个字,也不会轻易离了贾府的,现贾府有了这么个娘娘,便更是如此了吧……

  第七章

  京城外。

  一个看来也只有十九二十岁的青年似笑非笑的站在一座山丘上看着下面一群人在那里丈量土地,指指点点。他刚刚得到深九的消息,说这是宫中吴贵妃的父亲吴天佑在为女儿省亲修建省亲别院呢!

  只可惜这个“无天佑”却不是世家大族出身,家在京中并无什么拿得出手的房产,此刻为了女儿的尊荣,便跑到了城外来买地,建造省亲别院。

  “这个皇帝,倒是挺有意思。”

  “少爷说的什么意思?”他伶俐的侍从立刻问道。

  “统共四里的地方,他就做了这么十几二十年的官,科举出身,父辈之前都家境贫寒,哪里来的那么多银子造一个奢华的园子?那皇帝一道圣旨,可不就将这些外戚的底子给试出来了?去哪里借了钱,哪里的人送了钱,借着女儿的尊荣他们能做多少事?一下便明白了。曾听说这卫朝自建国以来就对防范外戚很有办法,现在这皇帝,倒是做到了极致啊!”

  只可惜世人愚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