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以后有几国-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附录孙权宗亲寿命表:
孙坚 字文台 37岁
孙策 字伯符 26岁
孙翊 字叔弼 20岁
孙匡 字季佐 20岁
孙登 字子高 33岁
孙和 字子孝 30岁
孙霸 字子威 22岁
孙亮 字子明 18岁
孙休 字子烈 30岁
孙皓 字元宗 42岁
孙瑜 字仲异 39岁
孙皎 字叔朗 40岁
孙奂 字季名 40岁
孙虑 字子治 20岁
孙峻 字子远 38岁
孙綝 字子通 28岁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25节 哈姆莱特的启示
举凡刻画人物或写文章剧本,都无法脱离现实原形,无法脱离客观事实与逻辑。否则的话,无论你使用怎样华丽的词藻来构成剧本,多么诙谐的对话来凸现人物,至多也不过是用世间最美丽的鲜花来妆点大便罢了。
遗憾的是,这批用鲜花妆饰大便的庸才在世界文艺界中至少要占到九成以上份额,而且至今还在不断增长中。
但世间毕竟并非只有那种庸才,并非只有那些附庸世俗、一味追逐流行的所谓文人——文痞。
比如在17世纪欧洲,就曾出现过一位真正令世界为之惊叹的文艺界泰斗人物——威廉。莎士比亚。
其艺术成就之高,影响范围之广,即便是传说中的*目睹其作品时,也只能高呼这是“人类文学奥林匹克山上的宙斯”。
在莎士比亚的艺术创作中,成功借鉴历史而升华历史,了解世俗而不谄媚世俗,最终塑造出千百年后都堪称经典的一系列人类文明瑰宝。
其中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浓缩其毕生艺术精华,至今脍炙人口。
但是又有多少人会知道,在《哈姆莱特》一剧中,那位整天叫喊“To be or not to be; this is a question”,最终用毒酒了结自己与叔叔生命的丹麦王子哈姆莱特;追究其创作原形,居然是一位华人,一名生长在三国年间的中国人,一个即使在中国历代暴君中都数一数二的末代帝王——孙皓。
孙皓,字元宗,生于东吴赤乌五年(公元242年),太子孙和长子,孙权之孙,后与高祖父孙坚同样爵居乌程侯。
吴国左典军万彧曾对丞相濮阳兴、骠骑将军张布盛赞孙皓“才识明断,长沙桓王之俦也,又加之好学,奉遵法度”,降晋大臣吾彦也评价孙皓说“吴主英俊”。
曾几何时,这样一位受众人仰慕的侯爵,竟堕落为人人喊打的昏君。当中究竟经历了怎样匪夷所思的变故呢?我们还须从头说起。
王子孙皓成长的年代,正如莎翁笔下王子哈姆莱特一样,是一个乱世,是一个被艰难困苦环绕的“多事之国”,是一个充斥着血腥与暴利的悲惨世界。
就在孙皓出生当年,他那有“茂美之德”的大伯太子孙登莫名暴毙,年仅33岁,死因不详。加之孙权次子孙虑早亡(此人才名不在孙登之下,有传说是被谋害而死),因此继任者就毫无悬念的落在孙家老三头上。
这位三皇子,也就是孙皓之父孙和,便顺理成章的成为孙家第一继承人,成了吴国这半壁江山的新太子。
孙和与婢女所生的大哥孙登不同,是孙权最宠爱的小老婆王夫人所生,可算娇生惯养。自小就“有宠於权,登亲敬,待之如兄”,甚至于“常有欲让之心”。
虽然我们无法断定孙和与孙登之死究竟有多少干系,甚至于是否存在干系;但从两者关系上看,太子孙登居然将三弟当作大哥供奉,无论怎样说都是不合情理的;至于从结果上看,孙登之死的最大受益人,便是孙和无疑。
不禁令人感叹斗争之残酷无情。
但是,我们前文已提及,孙权是位注定会给周围带来不幸且一生孤独的超级煞星君主。
所以成为孙权太子,表面上可能风光无比,暗则却比将人倒吊绑在火堆上还要凶险许多。
孙和称心如意当上太子之日,也正是其身败名裂的悲惨命运开始运转之时。
当初孙权宠妃步夫人无子,所生唯有二女:长女孙鲁班,字大虎;次女孙鲁育,字小虎。长女嫁“颇有瑜风”的周瑜长子周循为妻,次女嫁骠骑将军朱据为妻。
本来都堪称美满婚姻,却不幸大公主孙鲁班之夫周循早死,我们“空床独难守”的大公主寂寞难耐,与当时大臣多有“染指”,孙权心疼女儿寡居,也一味纵然这堂堂公主到处胡天胡地。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东吴黄龙元年(公元229年),也就是孙权称帝当年。
已身为九五之尊的孙权,眼看闺女长此以往也不是办法,便将鲁班公主嫁给身为卫将军的半大老头,同时身为长公主鲁班裙下之臣的“事实上驸马”全琮为妻。不然以堂堂长公主之尊,又怎么会给人做了填房。
要说全琮这老小子家教颇有独到之处,可谓“非常非常之高明”,其子全怿、兄子全祎、全仪、全静都先后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而投降魏国,他本人更在吴国历年权位争斗中屡屡陷害政敌,连名臣陆逊之死他也“颇有功勋”,妨贤卖主逞奇功,有力地打击了东吴割据政权。
本就生性*的鲁班公主,在这种家庭环境下受到言传身教,胆子是越来越大,步子也迈的越来越远,普通的婚外情已无法满足她几乎变态的心理及生理需求。
终于,借着某次全琮举办的家庭聚会,她向同族年轻一代下手了。堂堂公主,竟与身为祖父孙坚之弟孙静的后代,同时也是全琮堂侄的孙峻勾搭成奸,各显长短。
当然,也有部分人认为她与孙峻发生“超友谊”关系是在此以后的事,其实这是错误的。证据就在于这二人相识不久后,孙鲁班便替年已不惑的全琮添了个白胖小子——全吴。
全琮所以给这老年得子起了“全吴”这样“好听到不能再好听”的大名,究其根本,就是暗指此子是“全由你们吴国(孙家)造出来的人”。只不过全琮此人一贯重利忘义,贪生怕死,所以对长公主所作所为隐忍不发,只好暗地怄气罢了。
等到孙和被立,与孙和同母所生的鲁王孙霸却与其相争不下,甚至隐然想取而代之。
他仗着自己是孙权宠妃幼子,深受父亲宠爱,竟然无视孙和这个嫡亲哥哥,用和太子一样的器物,吃和太子一样的食物,乃至于召募属官,结党营私的和太子对立起来。
实际上,他们这种同父同母的兄弟之争,在本就乏善可陈的政治世界中,都可说得上是最无聊的斗争。
因为无论其成败如何,最终也不过是从自家餐桌上取菜,顶多也就把这碗里的肉,挪到那个碗里去罢了。
自来骨肉夺权,每每总让外人乘虚而入,浑水摸鱼。
于是朝臣开始分为两派,一派是以陆逊、诸葛恪、顾谭、吕岱、孙鲁班妹夫朱据等等大臣为代表的太子一党,这些人大多由堪称吴国栋梁的忠义之士组成。
而另一派,却是以鲁班公主生母步夫人同族步骘、鲁班后夫全琮、鲁班奸夫孙峻等等组成的鲁王党,举凡此党中人,几乎都是些趋炎附势的无耻小人,政治流氓。
而至于公主鲁班呢?表面上看,她似乎应跟随老公、情夫成为鲁王党一员。
然而实际上这长公主孙鲁班,却绝不会偏袒于和、霸二人任何一方。
不是源自她的大公无私,而是源自仇恨。源自她正是太子孙和及鲁王孙霸之母王夫人的头号死敌。
自从当年鲁班之母步夫人被二人之母王夫人所谗,立后失败,我们这位大公主,便无时无刻不想置王夫人及其骨血于死地而后快。
孙鲁班唯恐孙和或孙霸兄弟任何一人做了太子,让王夫人登上皇后宝座,又怎么会反过来帮助他们呢?如果要说帮忙,她也只会——去帮倒忙。
终于,机会来了。
某年孙权病重,怀疑自己因为做事对不起大哥孙策惹来天遣,便派遣太子去长沙桓王孙策庙祈祷,偏巧孙和老丈人张休家就住在孙策庙附近,于是邀请孙和过去聊天,数日不出。
殊不知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正密切注视他一举一动,关切他的一言一行。而这双眼睛的主人,正是长公主鲁班。
发现孙和的“可疑举动”,孙公主认为到时候了。
于是,孙鲁班立即表现出顶级的“孝心“,借伺候父皇之名来到孙权病榻之前。
孙权听说女儿来看望自己,仿佛觉得心爱的步夫人又重新回到自己身边,不禁老泪纵横,被感动得一塌糊涂。
这时孙鲁班,竟也似受孙权感动,忽然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向父亲哭诉:“哎呀,骨肉连心,您病成这个样子,我也难受得想哭啊!天下间女儿自然关爱父亲,哪象儿子那样薄情寡义!”
孙权感动之余,忽闻有子不孝,忍不住怒火冲天,喝问公主“什么?谁薄情寡义?你在说那个皇子?!”
“哎,您还不知道吗?您刚刚病倒,太子孙和就以上香为名去与岳父张休商量继位的事了。”
“逆,逆子!禽兽不如!禽兽不如!”
染病在床多天,神志不清的孙权怒骂孙和。
孙鲁班闻听心头暗喜,却还不算完,转而将枪口对准王夫人,说道“前几天您病重时,我看见王夫人满脸喜色,恐怕是以为自己儿子之一马上就要当皇帝了吧!您还一心想立她做皇后,谁知她居然是这种人!本来这话不该我做晚辈的说,可是我想到早死的娘亲,实在气不过……呜呜呜……我那苦命的娘啊……你走了这后宫哪还有女人真心对父皇好的啊~”。
这番声泪俱下的控诉,正戳了孙权老肠。老头子气得嗷嗷直叫,痛下决心,决不能便宜心怀鬼胎的王夫人母子。
谁曾想怒气攻心之下,却反而冲破积聚多时的血脉,孙权病情竟奇迹般好转起来。
历史上记载这段说“权尝寝疾,和祠祭於庙,和妃叔父张休居近庙,邀和过所居。全公主使人觇视,因言太子不在庙中,专就妃家计议;又言王夫人见上寝疾,有喜色。权由是发怒,夫人忧死,而和宠稍损,惧於废黜。后遂幽闭和。竟徙和於故鄣,群司坐谏诛放者十数。众咸冤之。”
公主的一番话,最终令王夫人忧愤而死,太子被贬,鲁王被杀,孙和一门盛极而衰。
鲁班公主借此与孙权另一宠妃潘夫人勾结,拥立孙权年仅九岁的幼子孙亮成为太子。
不久孙权病死,孙亮继位,诸葛恪成为辅政大臣,全氏一族及孙峻转而依附诸葛恪。
谁料诸葛恪刚愎自用,伐魏失败导致人心尽失。
孙峻密谋为逆,阴谋将大将军诸葛恪诱进皇宫杀害,满门皆遭株连。
废太子孙和正为诸葛恪外孙女张氏夫婿,同遭池鱼之殃,被孙峻赐死。
临死前,孙和与众妻妾幼子作临终决别。
张氏源于诸葛家系,乃贞烈女子,对孙和言道“妾当与夫君同生共死!”说完自杀。
本与孙和恩爱非常的另一待妾何夫人却是娼乐出身,她只是失声痛哭,继而说道“若皆从死,谁当扶育遗孤?”,说什么也不要自杀。
呵呵,颇有些汶川地震中逃跑教师的豪言壮语。但无论如何,结局是张夫人与孙和双双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