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山河图-第2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这话,陈武等人十分不甘心,早知道,自己也跟着这边过来好了。
周福荣有些得意忘形,无意识地抽了一鞭水牛。水牛的速度顿时加快,后面的周福荣没有注意。这就悲剧了,那家伙立即一个大马哈,摔在田里的烂泥里面。
看到这一幕,大家全都是目瞪口呆起来。二叔反应过来,连忙走过去,将水牛喝停,然后将周福荣扶起来。等周福荣爬起来,已经成了一个泥人。
“周侄子,没伤着吧?赶紧到边上的小溪洗一洗,然后回家换衣服。”楚胜民关怀地问道。
“没事,没事!”他嘴里说没事,但那副模样,像没事的人吗?
“哈哈!哈哈!活该,活该!”鹩哥飞过来,唱对角戏。其他人想笑又不敢笑,一个个憋着。
周福荣捉起一把烂泥,朝鹩哥扔过去:“下次别让我逮住,不然有你好看的。你们那些人,想笑就笑,奶奶的!老子太倒霉了。”
说完,这家伙一副惨样地走到边上的小溪洗泥。这回,大家才忍不住大笑起来。
小宝提着一个小胶桶跟在后面,跟别的孩子一样,捉爬狗。这种小爬狗样子有点憨,看起来不会像其他的虫子那么恶心、难看,所以很多孩子都喜欢捉。
村里面,有两种虫子是孩子们喜欢捉的,除了这种爬狗,还有一种转吃竹笋的笋虫。那是一种甲壳虫,爪子很利很长,要是不小心被它们抓了一下,可能会出血。所以,捉到之后,一般都会将它们的爪子尖利的那两节折断。
笋虫的样子也不难看,它的鼻子跟大象的一样,很长。有两种颜色,一种黄色的,另一种是黑色的。当然,也有黄黑相间的,估计就是杂交的品种吧!
孩子们很喜欢捉住之后,用细线绑住它们的一条腿,然后让它们飞。另外,这种虫子好斗,也有人拿来斗。
“小家伙,小心点!弄得一个小泥猴一样回去,小心你爷爷奶奶骂你。”陈武跟小宝说道。
“你捉这种虫子干什么?”梁玉等人问道。
“村里的大勇哥说了,这种虫子可以吃的,很好吃,而且,小松鼠也会喜欢的。我捉回去给小松鼠跟小熊猫。”小宝如实回答。
“这种虫子能吃?专门钻地下的,估计也不卫生吧?”李泉说道。
楚家强摇了摇头:“也不能这样说,相反,它们才是安全的食物。虽然钻地下,但这种泥土没有污染,也不担心。而且,这些东西专门啃食嫩根,营养丰富。以前,我们小的时候就烤着吃过,不会比蜂蛹差。”
陈武等人一听,看向那些爬狗眼神顿时炽热多了。
“咦!这种小虫子还蛮可爱的,会不会咬人?我也要一个。”陈香开口道。
“可爱是可爱,但却是害虫。放心,伤不了人,就算咬人,也不会痛。”楚家强解释道。
说完,二叔再将水田掠过一遍。楚家强扛着一个农具,将水田整平,多泥的地方,拖一点到少泥的地方,边边角角去整一遍。
二婶将粪箕里面的一捆捆秧苗均匀地扔到田中间,大家跟着下去,排成一行,开始插田起来。
插秧也不是轻松活,虽然不需要很用力,但整天都要弯着背,对着泥土。这场景,正是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场景。
田里面的淤泥不算很深,卷着裤腿刚能淹没小腿肚。泥土的黏劲让大家刚开始有些不大适应,都禁不住做活动几脚。
二婶将示范一下,教大家怎么插秧。毕竟这里,很多都是第一次尝试,虽然很简单的工作,但不会也不出奇。大家看了一遍,又听二婶讲解一些该注意的事项,很快就掌握了。
大家拿起抛入水田的小捆秧苗,解开,放入左手开始插秧。每个人左手拿着一把秧苗,右手迅速地插着秧,在右手插秧的同时,左手的拇指和中指同时迅速地从一把秧苗当中“分秧”,就是分出一小撮,然后让右手插入秧田。
插秧时一边插一边往后退,能插的宽度大概有一米多宽,经验丰富的人,插的秧不管是横向,还是纵向都是很直的。
插秧时还要注意脚在田里尽量少挪动,因为脚挪动得多,脚印就多,踩出的泥坑也就多,而如果一株秧苗正好插在泥坑里或是边缘,就有可能在水的浮力下漂到水面上,那么脚印的位置就会少一株秧苗。
(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四章 蚂蝗
大家正在埋头插秧,还一边聊天,梁玉等人都是趁一时新鲜,所以也没有感觉很辛苦。现在水田也少了,要是以前那样,将所有的水田赶上,一连工作四五天,人就会十分之累。
“喂!看一看呀!你小子怎么搞的?都不像样的?你看一看别人的。”楚家强见陈武插得歪歪扭扭,而且行不成行,竖不成竖,而且高低不平,一株高一株低,顿时就批评了。
大家抬头一看,顿时乐了。那家伙搞得的确不成样子,大家已经非常照顾他了,只留下四棵的位置他。只要每行接着别人的均匀插上四株,就可以了。只是,这样居然还搞得无比凌乱。
“咳咳!不知怎么搞得,总是弄不好。”陈武也有些尴尬。原本以为,这玩意很轻松。但真正上手,才发现没那么简单。
“汗!还是算了,你这家伙去挑秧苗吧!”楚家强开始赶人,委实是这家伙真的没有天赋。
陈武讪讪一笑,走上田埂,然后挑着粪箕朝秧地走去。这些以前娇生惯养的公主少爷,现在都在农田里干活。要是被他们的死党看见了,肯定会感觉不可思议。
楚家强连忙将陈武落下的补上,他的动作最快,插秧的面积也最大。大家都刻意避开这个妖孽,干农活简直就是一把手。
你说他懒吧!真正工作的时候,几乎没有人能比得上他,不仅快,而且完成得很完美,几乎没有挑剔。你说他勤快吧!平时都是蜗牛一样,你要在后面用棍子戳他一下,他才会动。
等陈武再次过来,大家看到那情景,顿时无语了。
只见一个巨熊肩上扛着两担秧苗,这次,绝对够你们插很久了。不用说,肯定陈武那家伙给了不少吃的那两头熊。不然,它们不会那么积极,帮你干活。
说起那两头熊,就是研究院的丁院长的人也相当无奈。前段时间,那两个家伙跑去村里的一个建筑工地讨吃的。五叔公等人见两头熊在旁边守着,只好吩咐大家煮点肉给它们吃。
谁知道,这一吃就上瘾了。天天赖在工地里面,为了吃,还帮忙扛砖头,看得所有人目瞪口呆。这事情,还上了新闻,搞得满村风云。
这两天,大家开始忙农忙了,工地的事情暂时停止,两头熊才安定下来。
“你小子,就不怕文教授他们骂你?”楚家强顿时跟陈武说道。
陈武立即很无辜地说道:“也不能这样说,让它们干点活,总比它们整天跑到村里面感谢偷偷摸摸的勾当好吧?”
这话一出,楚家强等人马上没话说了。人家这话也不是没有道理,那两个家伙,天天在村里面溜达,只要村民不注意,家里的餐柜可能就被掏空了。
为了此事,楚家强已经很严肃地警告过那两头熊。但那两个家伙脸皮已经厚得无敌了,半点悔改之意都没有,饿了就想办法,几乎是千方百计、不择手段!
用那些游客的话来说,两个大胃王,为了混口饭吃,已经很不容易了。也正是这样,对于它们的不良勾当,大家都选择姓地沉默。
“老三,你的脚有条蚂蝗。”楚家强转过头来,突然发现周福荣的脚肚子上面,粘着一条蚂蝗,也就是别人说的水蛭。
蚂蝗含有水蛭素,能延缓和阻碍血液凝固,从而有抗凝血作用。跟山上的山蛭一样,专门吸血的。被它们咬的伤口,一般都会很难愈合,就是因为含有水蛭素,让你的血凝固不了,一直这样流。
周福荣吓了一跳,连忙查看,顿时吓得脸色发白。这玩意他最怕了,感觉比起蛇来,还要恐怖,典型的吸血鬼。
“老幺,赶紧帮我捉了。这里怎么会有这些玩意,我也去挑秧吧!”周福荣周围看了几眼,又发现了两条,正在水里面游来游去。
蚂蟥是一种半寄生生活的动物,这就要求它的运动方式应该适应于它的生活方式。蚂蟥的运动可以分为游泳、尺蠖式运动和蠕动三种方式。
游泳时背腹肌收缩、环肌放松,身体平铺如一片柳叶,波浪式向前运动。后两种运动方式通常为水蚂蟥离开水体时及旱蚂蟥所采用,都是前后吸盘交替使用。不过前一种是象尺蠖一样的运动方式:先用前吸盘固定,后吸盘松开,如此交替前进,行进速度较快。
蠕动与尺蠖式运动的区别在于蠕动使身体平铺于物体上,当前吸盘固定时,后吸盘松开,身体又沿着平面向前方伸展。这种运动方式较慢,但可穿行于土壤中,或从人的衣袜与皮肤之间的空隙穿进去吸血。
楚家强狂汗,这家伙连蛇都不怕,居然会怕这种玩意。不止周福荣,那些女孩子看了也感觉鸡皮疙瘩全起了,心里发毛。
在农村,胆子大的孩子会把蚂蟥抓下来用草杆穿着翻过来,晒一段时间就死了。据说大人说蚂蟥的生命力很强,如果不翻过来,就是把它切成一段一段的,见了水,它的每一段又可以变成一只新的蚂蟥。当然,这不科学。
“好恶心的东西。”徐碧美说道。
楚家强淡淡一笑,他知道,蚂蝗还是一味中药,是我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其干制品炮制后中医入药,具有治疗中风、高血压、清瘀、闭经、跌打损伤等功效。
因此,外面就有人专门饲养这种东西,听说还蛮值钱的。
世界上不少国家在古代都有用医蛭的吸血习姓来给病人放血,特别是在欧洲曾大量采用。许多地方采集医蛭,甚至在池中人工培养。中国对医蛭的利用更早,古籍上记载有把饥饿的蚂蟥装入竹筒,扣在洗净的皮肤上,令其吸血,治赤白丹肿。不过更重要的是把蚂蟥入药。
由于吸血蚂蟥经常侵袭人畜,因此,蚂蟥的分布给旅游、放牧、科学考察和林区管理等带来诸多不便。尽管如此,由于蚂蟥的唾液腺能够分泌蛭素,防止血液凝固,具有重要的医学意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结构的改变,中国老龄人口的增加,抗血栓药物的需求曰益增加。因此合理保护、开发、利用这一动物资源,变有害为有利,对促进经济的发展和治疗血栓姓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五章 抛秧
一个上午,就差不多完成了一半,看来,一天工夫,应该就能赶下来。以前,这事情得忙上三四天,那些水田多的家庭,更是要一两个星期。
楚家强还以为自己这一家应该是最快的,但回去之后,才知道,原来不是,人家楚家城家里的更快。他家里插秧的时候,可是不少村民去过观看的。
这时候,楚家强才记起,那小子人家是用抛秧的。你楚家强动作再快,有人家在田埂上站着,然后往水田里面抛洒快?
“啧啧!真够速度的,就是不知道能不能生长。”有村民开口道。看见楚家城那小子一个人轻轻松松就搞定一大片田,换成他们,起码要两三个钟头,人家就仅仅用了几分钟,真的没法比呀!
“就算能生长吧!这种疏密不定的禾苗,到时候肯定不能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