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给大忙人看的易经智慧 >

第3部分

给大忙人看的易经智慧-第3部分

小说: 给大忙人看的易经智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薜牡夭剑噬狭炒浅啤傲接谝啊薄Q艋故茄簦趸故且酰蓟刮蠢牒跗浔纠啵噬狭炒浅啤捌溲啤薄

  称玄黄,表示天与地已经混沌。但是天地不能混沌,天还是玄的,地还是黄的。

  “坤”代表地,所蕴含的主要是一种宽大包容的精神。它与代表天的“乾”卦,同为《易经》六十四卦之首。乾卦和坤卦可以说代表了品德的两个方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一个是奋斗精神,一个是兼容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两点可以看作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表现。”

  坤卦所表现的柔顺谨慎意识与宽容精神,在六爻爻辞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坤卦在于说明君子应当效法大地,以宽厚的德行,负载万物。做人首先要宽厚为怀,厚德的基本原则是直率、方正、宽大。宽大,必然存在了包容。像大地一样,容得下万事万物。这样,不仅会令自身“有容乃大”,也会令人生的境界走向阔大。

  《左传》记载,晋公子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晋献公年老的时候,宠爱阴险毒辣的妃子骊姬,骊姬想把自己的儿子奚齐立为太子,就设计把原来的太子申生杀了。太子一死,献公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都感到危险,逃到别的诸侯国去避难。

  晋献公死后,晋国发生内乱,后来夷吾回国夺取了君位,也视重耳为眼中钉,重耳不得不到处逃难。重耳在晋国算是一个有声望的公子。因此一批有才能的大臣都愿意跟着他。

  重耳先在狄国住了十二年,因为发现有人行刺他,又逃到卫国。卫国看他是个倒运的公子,对他很不礼貌,不愿接待他们。他们一路走去。走到五鹿时,饥肠辘辘,实在饿得厉害,正瞧见几个庄稼人在田边吃饭。重耳看见更馋,就叫人向他们讨点吃的。

  庄稼人懒得理他们,其中有一个人跟他们开个玩笑,拿起一块土给他们。重耳非常生气,火冒三丈,他手下的人想教训这几个人。随从狐偃连忙拦住,接过土块,安慰重耳说:“这是上天赐给你的土地。”言外之意,有了土地就有建立国家社稷的根基。重耳明白了,于是向土地行礼而拜。“受而载之”。后来重耳回国即位称晋文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重耳即位后派兵攻打卫国,占有了卫国的土地。果然是受土得福,在肚子饿得发慌时,居然对不能吃的土块稽首行礼,可见古人对土地的重视。

  同时,人们称《坤》卦是柔顺地辅助君主的“后卦”。在封建社会,皇后处于尊位,除皇帝外,无人能比,因此在故宫中,皇后所住的宫殿名“坤宁宫”。人们又常称皇后是“天下母仪”。但不管是“坤宁”之义,或是“天下母仪”,都是从《坤》卦引申出来。据《新唐书&;#8226;后妃传》记载,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年青时回娘家,有两匹大马立于皇后的屋外,家人惊慌,占筮后,“遇《坤》之《泰》”。当时的秦王李世民还处于兄弟建成、元吉的威胁之中。但释卦者认为,“《坤》顺承天,载物无疆;马,地类也;之《泰》,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又以辅相天地之宜”,具有“后妃象”,是个大吉大利的卦。长孙皇后受此启发,一生兢兢业业,辅助唐太宗建成帝业。如玄武门之变之际,李世民授甲宫中,长孙皇后亲*勉将士,诸军士皆感振奋。由此可见,《坤》称“后卦”,并不是一切顺随别人而没有主张,而是强调辅助英明君主创建大业。因此,长孙皇后应是《坤》卦的象征与典范。

  长孙皇后虽然柔顺,但为国家而绝外亲专政之祸;又劝唐太宗纳谏,对于魏征的直言极谏,太宗有时恨得咬牙切齿,但经长孙皇后一劝,立刻醒悟。宫中马死,太宗欲杀养马人,皇后引春秋时晏子谏齐景公故事,数落为马杀人之过,她说:“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太宗意解,对宰相房玄龄说:“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所以,作为“天下母仪”,也需要一股奋发向上的精神。《坤》卦的柔顺,是随顺进步,促进有为,而不是碌碌无为的庸俗阿谀逢迎拍马。

  总之,从《坤》卦初六的“履霜,坚冰至”开始,一直到上六的矛盾转化,用六的“利永贞”,体现了阴柔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揭示了刚柔相济的朴素生活辩证法。阴柔事物其性虽柔,但渐积渐盛,力量同样无穷,可以向好的方向转化,也可以向坏的方向发展。所以应该随顺自然,因势利导,积极促成矛盾向好的方向转化。柔而不刚,只知随人后而毫无主见,则只是奴才而已,而不是人格独立、精神健全的人。柔中有刚,则是通往成功的道路。 。 想看书来

■屯卦:经纶天下,君子以知几而动
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

  《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侯。

  《象》曰:虽“磐桓”,志行正也。以贵下贱,大得民也。

  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象》曰:“六二”之难,乘刚也。“十年乃字”,反常也。

  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象》曰:“即鹿无虞”,以从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穷也。

  *: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

  《象》曰:“求”而“往”,明也。

  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

  《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象》曰:“泣血涟如”,何可长也。

  【释意与阐幽】

  屯卦:亨通,大吉大利。不宜轻举妄动。有利于立足封侯。

  《彖辞》说:屯的意思是,阴阳之气始相交换,从而险象就产生了。一切生机产生于艰难之中。它具有广大、通泰、贞坚的品德。屯的下卦为震,震为雷;上卦为坎,坎为雨,雷雨交加,充满宇宙,于是生成草木。这种卦象表明,宜于创立基业,但是危险而不安宁。

  《象辞》说:屯的上卦为坎,坎为云,下卦为震,震为雷。云行于上,雷动于下,是屯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取法于云雷,用云的恩泽,雷的威严来治理国事。

  初爻阳:徘徊难进。这是有利于居住的卜问。筮遇此爻,有利于建国封侯。

  《象辞》说:虽然徘徊难进,但志行贞正。初爻阳居第二爻阴爻之下,象征以尊贵而俯顺于低贱,因而大得民心。

  第二爻阴:逡巡不前,行路迟疑不前,驾着马车原地回旋,不是前来抢劫,而是迎取新娘。女子贞而不嫁,十年后才走出闺中。

  《象辞》说:第二爻阴预艰难,因为处在初阳爻之上。十年待字闺中,这是异常现象。

  第三爻阴:追捕野鹿,没有充当向导的官员。思忖着鹿逃入山林。君子机灵,认为不如放弃。深入山林,会有危险。

  《象辞》说:追捕野鹿,没有充当向导的官员,意在追逐走兽。君子放弃那野鹿,知道深入山林会有危险,因而除此别无他法。

  第四爻阴:驾着马车原地徘徊,这是寻求婚姻。放胆前进,必定吉利,没有什么不利的。

  《象辞》说:敢于追求,勇于深入,因为其人深明形势。

  第五爻阳:屯积肥肉。筮遇此爻,问小事则吉,问大事则凶。

  《象辞》说:“屯积肥肉”,意思是施舍不广。

  上爻阴:驾着马车原地回旋,哭泣无声,滴泪涟涟。

  《象辞》说:哭泣无声,滴泪涟涟,这种情景怎能长久下去。

  屯卦居于乾、坤卦之后,是因为紧接天地创万物之后春雷发动万物萌生之故。喻以时事,则认为事业草创之初危机四伏,宜把握方向,坚定不移于正道;积聚力量以求发展,不可轻举妄动;积聚力量之后,应当积极进取,不可滥施其力以致陷险而难以自拔。

  事物的初生并不太平,而是“动在险中”,常人视之为“常识”。但往往正是因为它是常识,因此而被忽略轻视。作为创业者,无论是在事业草创之时,还是在遭受一番打击之后,面对一堆烂摊子,都必要有立足现实,克服困难而积极进取的精神。本卦所说“勿用有攸往”,并不是因险不动、知难而退的意思。相反,应该创造条件,在较有利的环境中涉险而动。

  刘邦年轻时即胸怀大志,喜欢广交朋友。三十岁时,才做了秦朝沛县的泗水亭长。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首倡起义,天下纷纷响应。起义浪潮很快波及到沛县,刘邦与萧何、曹参等一起杀死沛县县令,正式宣布起义。他重用贤士,善于集中集体的智慧,使队伍从小到大,由弱变强,逐步发展成为一支重要的起义武装。

  刘邦之所以能成功,因其顺应民心,知人善任,故而屡败屡起。能用人,能驾御人,是刘邦的最大长处,是他能够战胜项羽、平定天下的极其重要的因素。他曾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响,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宽容以待人,不拘小节,不究前嫌,也是刘邦广揽人才的一个法宝。破秦,秦王子婴乘坐白马素车,亲自上门来投降,诸将领磨刀霍霍,皆言要诛杀之为快。刘邦却说:“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于是命人把子婴带走,妥善安置。进入咸阳后,刘邦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对秦朝臣民官吏一概不咎前责。故“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唯恐沛公不为秦王”。就是与自己势不两立的项羽,刘邦也不是采取戮尸挖心的极端方法,而是“以鲁公号葬项羽谷城”。

  所谓用人,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尽管是与自己的想法不一致的。刘邦在这方面的表现是很出色的,他不但能乐于听取不同意见,而且不难于公开认错,收回成命。他刚带兵起义时,谋士郦食其求见,刘邦态度甚是傲慢,“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足”。郦食其说:“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刘邦当即认错,“摄衣谢之,延上坐”。攻下咸阳,进入秦宫,刘邦见到“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想留在这里享清福,樊哙劝阻,他不听,后来张良晓以大义:“夫秦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刘邦惭愧不已,当即还军霸上。

  避人之短,用人之长,是刘邦用人的要法。张良是运筹帷幄之才,他决不会让他去攻城野战;萧何是抚国安邦之才,就不能叫他去指挥军队;韩信带起兵来是多多益善,他就大胆授予他兵权。用人之长,是建立在对人才的全面了解之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