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往生记 >

第2部分

往生记-第2部分

小说: 往生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参加研制任务的主要有何育辽、虞浦帆、杜业祥、陈经东等人。103型计算机运算速度为每秒30次,改进后速度达到每秒1500~10000次。103型计算机的研制,培养了一批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
    1960年,在103型计算机成功研制的基础上,又组织了以何育辽为组长(后为虞浦帆)的技术设计组,开始研制国内运算速度最高的每秒运算5万次的J—501型电子管计算机。该机于1964年10月研制成功,由中国科学院吴有训副院长主持通过国家级鉴定。该机在原子能、天文、气象等方面解决了许多重要的计算课题,特别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等国防项目发挥了作用。
    2。晶体管计算机
    X—2型晶体管计算机1963年10月,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召开计算机规划会议,决定研制X—1、2、3型晶体管计算机。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承担了X—2型通用数字计算机的研制任务,由筹建中的上海无线电十三厂接产,并于1965年参加研制工作。
    X—2型计算机字长42位、运算速度每秒2。5万次,内存容量8192字(可扩充至16384字)。该机从1964年6月开始试制,1965年5月研制成功,随后由上海无线电十三厂生产。至1970年,共生产16台,主要用于航空和地质测量。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以X—2型计算机测量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迹,国家测绘局用X—2型计算机进行对珠穆朗玛峰标高的重新测定。
    作为援外项目,上海无线电十三厂于1970年8月帮助阿尔巴尼亚培训实习生,并于1971年4月完成了在阿尔巴尼亚地拉那建立采用X—2型计算机的计算中心的任务。期间,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和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也派员参加了部分工作。
    TQ—1型工业控制计算机1967年初,由上海无线电十三厂设计、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和上海市无线电技术研究所派员参加设计工作的TQ—1型机,为一台二进制、定点、通用的晶体管数字计算机,用作工业控制。到1969年共生产了3台。TQ—1型计算机字长18位、主钟1兆、运算速度每秒3万次、内存容量4096字(可扩充到16384字),带有光电输入机、页式6单位输出机、宽行打印机等外围设备。用于上海南市发电厂作监控以及北京有机化工厂的生产过程控制等。
    与此同时,上海市无线电技术研究所研制出晶体管直接数字控制仪(DDC),用于上海炼油厂的减压装置。上海自动化仪表研究所研制的JDK—331型工业控制机,用于上海炼油厂的常压蒸馏装置等。这些产品是上海工业控制机的早期产品,为工业控制计算机技术打下了基础,使上海生产工业过程控制,开始从模拟仪表向数字控制方向发展。
    3。集成电路计算机
    小型计算机1965年5月,上海市组织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等单位对属于第三代的集成电路计算机进行研制。1969年,由上海无线电十三厂工程师陈国尧为主的技术人员,成功研制出DK—1型数字集成电路计算机(用作电子束加工),这是上海地区集成电路计算机研制、生产的前奏。
    1973年1月,第四机械工业部根据国内计算机工业现状和国外计算机系列化发展趋势,确定把系列机作为中国计算机的发展方向,并提出开发大、中、小型系列机的任务,由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工厂三结合的形式进行联合设计。同年5月,在清华大学召开100系列计算机的方案论证会,并确定国内自行设计的100系列机的第一个机型为DJS—130小型计算机。上海地区的上海无线电十三厂、上海中兴无线电厂、华东师范大学等单位参加了第四机械工业部在北京组织的联合设计。1974年8月,DJS—130小型计算机研制成功。当时上海地区投产DJS—130小型计算机的有上海中兴无线电厂、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工厂等单位。后上海中兴无线电厂又进行改进,研制出DJS—130B小型计算机。DJS—130小型计算机在上海共生产46台(其中DJS—130B小型计算机为16台),该机字长16位,运算速度每秒40万~50万次(DJS—130B为每秒80万次),内存容量4~32K字(DJS—130B为半导体存储器)。
    但是,上海生产的元器件标准与北京的不完全相同。上海在参加北京联合设计的同时,于1973年6月又组织了以上海无线电十三厂为主,有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吴泾化工厂、新安电工厂、上海自动化仪表研究所、浙江大学、长沙国防科技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上海中兴无线电厂等11家单位参加的DJS—131小型多功能电子计算机联合设计。该机于1975年研制成功,并通过由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工交组(后为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和第三办公室(后为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持的设计定型鉴定,由上海无线电十三厂生产。DJS—131小型计算机字长16位、内存4~32K字(可扩至64K字)、运算速度每秒50万次,除电传机、光电机、穿孔机外,还可配磁盘机、磁带机、磁鼓、宽行打印机、记录仪、绘图仪、光笔显示等外围设备,最多可配62个外围设备。
    与DJS—130小型计算机相比,DJS—131小型多功能计算机的技术特点在硬件上增加了乘除法、实时时钟、内存页面分配保护、32条自动引导程序只读存储器4个部件。电路改用高速的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DJS—130小型计算机为扁平封装集成电路)。插件采用大插件板外框加固结构,其内存为三度三线大面积高密度平面结构的存储体(后改为64K的半导体存储器)。总线采用双向总线方式和标准接口与主机联接。还增加了实时操作系统等系统软件。以后又多次进行改进和扩充功能(如增加了浮点部件、扩充了内存——半导体存储器,以及配上中规模器件的软硬盘控制器等)。后又推出DJS—131Ⅱ型机、DJS—131Ⅲ型机和双机系统等,使DJS—131小型计算机成为硬件功能齐全、软件丰富、性能稳定的多功能实时处理的小型机系统。在国产计算机竞争中取得了领先地位,保持了较长的生命力。1986年,还应用户的要求生产了24台。而用于上海市电报局的自动转报系统和用于上海南翔铁路编组站的编组系统至今还在稳定使用。DJS—131小型计算机共生产334台(占全国100系列机的35%以上),是当时国内产量最大、应用面广、系统稳定的国产数字电子计算机。产品面世,即被迅速应用于邮电、电力、铁路、通信、医疗、地震、科研、交通、工业和国防建设等领域,遍及国内23个省市。
    1980年,在天津召开全国130系列机质量评比会,DJS—131小型计算机获评比总分和系统配套两个第一名。1981年被上海市和电子工业部评为优质产品。1985年首获国家质量银质奖。DJS—131小型计算机先后参加比利时布鲁塞尔、民主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和在美国旧金山、纽约、芝加哥举办的长达半年之久的中国工业展览会展出。
    1981年,上海电子计算机厂还研制出DJS—185小型计算机。该机与PDP系列兼容,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多用户实时操作系统。1983年、1984年生产了由天津计算技术研究所研制的、属100系列机中的高档机DJS—153小型多功能计算机4台。该机字长16位,具有定点、浮点运算、主振频率20兆、运算速度定点加法为每秒125万次。
    中、大型计算机1970年,上海市下达给上海市计算中心研制709型计算机的任务,上海长宁拉手厂也参加了研制工作。该机于1971年12月26日完成,作为向毛泽东主席生日的献礼项目,它是国内第一台集成电路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
    1971年8月,上海长宁拉手厂、上海市计算中心、复旦大学实行厂、所、校三结合试制第二台709型计算机,并于1972年完成。1973年,该机正式由上海长宁拉手厂投产,并命名为CJ—709型计算机。以后上海中兴无线电厂、新安电工厂等也投入生产,共生产73台。CJ—709型计算机于1978年获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和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3年3月,上海无线电十三厂吸收X—2型计算机和709型计算机的部分指令系统和设计思想,自行设计并生产TQ—16中型通用数字集成电路计算机,它采用TTL高速集成电路,字长48位,浮点运算由CJ—709型计算机的每秒11万次提高到12万次,内存容量32768单元,并有较完备的包括编译系统、管理程序、检查程序在内的软件系统。同时设置了简单的中断系统和自动溢出处理功能,TQ—16型计算机生产了153台。TQ—16型(CJ—709型)计算机是当时上海计算机工业生产数量最多的中型计算机,也是国产计算机中投产最多的机型,它被广泛应用于全国20多个省、市的很多领域内,不少省、市的计算中心都配置了这两种机器,由于其性能稳定、故障率低、应用效果良好,深受用户欢迎。
    1965年,根据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需要,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决定,由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承担研制655大型通用数字集成电路计算机的任务,总体方案参照国际上同类计算机产品,由陈仁甫工程师等主持研制工作。研制655大型计算机,首要关键是集成电路,上海市于1965年底集中了中国科学院冶金研究所、上海元件五厂、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等有关单位的技术人员组成了研制、生产、使用三结合小组。研制为655大型计算机配套的TTL集成电路。由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和上海无线电六厂共同研制厚膜电路。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于1967年底生产出基本符合大型计算机要求的扁平封装的TTL集成电路及高速非饱和超小型厚膜电路,保证了这一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大型计算机的研制。该机于1972年5月试算,1973年通过技术鉴定。655型计算机的研制推动了上海地区集成电路、阻容元件、接插件等各种电子元器件的发展。
    1969年2月,上海无线电十三厂开始接产655大型计算机,以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研制的655科研样机为基础,应用户要求作了较大的改动,重新进行设计,定名为TQ—6型计算机。TQ—6大型计算机的CPU主频由原2。5兆提高到3兆。平均运算速度由每秒80万次提高到100万次。改进了运算控制器及交换器的逻辑设计,并在长线传输、印制电路板及机柜结构等工艺上采用更为合理的办法,使得整个机器紧凑,更便于使用和维护。TQ—6大型计算机的软件配有语言编译程序、符号汇编程序、中断和输入输出管理程序,实现了程序自动化和多道程序运行,并在国内首次运行磁盘操作系统。TQ—6大型计算机字长48位、内存容量131072字、三级中断、并配有电传机、光电机、宽行打印机、X—Y记录仪、磁盘机、磁带机、大型绘图仪等近30台外围设备,是一台以科学运算和工程设计为主要用途的大型计算机。TQ—6大型计算机于1974年4月试制成功,并正式投产,到1980年止共生产了23台,是国内唯一能投产的运算速度达100万次的大型计算机,这使上海计算机工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该机内存容量大,运算速度快,稳定可靠,通用、专用外围设备配套齐全。适用于化学分析、工程设计、天气预报、地质勘探、天体研究、人造卫星轨道参数计算等大规模、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