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还珠)当雍正穿成乾隆 >

第34部分

(还珠)当雍正穿成乾隆-第34部分

小说: (还珠)当雍正穿成乾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胤禩道:“胤禟前天传来信件确是说到了高丽,确没曾想这么快就有消息让粘杆处传来了。”

    此时,路全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和一个竹筒——竹筒不大,比中指略长,比拇指略粗。

    雍正递给吴书来一个眼神,吴书来会意走下台阶接过了书信和竹筒,旋即转身回到皇帝身边,毕恭毕敬递了上去。

    不会是出什么事了吧?雍正这么想着,便接过书信,拿出里面信纸,一目十行看了起来。好半晌,雍正才把信收了起来。

    “……胤禩。”雍正一脸凝重。

    “是,四哥!”胤禩颌首应道。

    “这封信……你先看看吧!”雍正把书信交给了胤禩。

    胤禩看雍正此时神色冷冽,也不禁严肃以待,接过书信粗略看了起来,看到第二行便不敢置信惊呼一声:“这……这高丽人怎么这么大胆子。”

    雍正猛得站起身,坐立难安来回踱步,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猛得转过身来,打开一旁竹筒。

    竹筒内是一张纸条,上面写是‘我朝三百年来,服侍大明,其情其义,固不暇言。而神宗皇帝再造之恩,自开辟以来,亦未闻于载籍者。宣祖大王所谓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实是真诚痛切语也。’

    雍正气得脸色发白,把纸答扔给了胤禩,问道:“秘所你安排怎么样了?”

    秘所正是胤禩所负责研制格物秘密机构,一听雍正问话,胤禩立刻答道:“新型火器已经制作了近九十把。”

    “好!此事事关重大,先不要透露出去。”雍正拍案说道:“待明日早朝,把此事奏上!”说给最后,竟是咬牙切齿起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正文 第五十二章

    雍正所言不错,‘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第二日早朝时,胤禩便站了出来,对着雍正躬身上奏:“奴才有事启奏!”

    雍正眼神一肃,道:“准奏!”

    胤禩躬了躬身,道:“奴才所奏之事与高丽有关。”

    一听此言,朝中大臣面面相俱,却未敢一言。胤禩一向得雍正宠爱,众位大臣也是知道,所以,在大臣们心目中,甚至觉得胤禩大多在朝中所奏之事即使不是皇帝授意,也是能顺着皇帝心意,便在一旁静静听着罢了。

    “皇上,奴才近日听闻,高丽李朝视大清为犬羊夷锹,私下称皇上为‘胡皇’,称清使为‘虏使’,除了对大清公文贺表之外,一切内部公文仍用崇祯年号。明朝灭亡之后,高丽王安一直对其进行各种追思活动。最近一次于乾隆十四年,以明朝太祖、神宗、毅宗并享大报坛,并于三帝即位,忌辰日行望拜礼。”

    此言一出,惊得一旁大臣都纷纷跪倒在地。

    一向比较机敏和亲王弘昼先开了口:“皇上,高丽如此胆大妄为,不可轻饶啊!”

    “和亲王所言甚是!”傅恒也站了出来:“高丽此等作为,实是污辱大清,若是不灭高丽,大清怕是要被人耻笑了。”

    “皇上,一定要灭了高丽,扬我大清威啊!”

    “皇上,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皇上,犯大清者,罪大恶极啊!”

    “是啊,最啊,罪该万死啊!”

    列位大臣见和亲王弘昼和一等公傅恒都开了口,便纷纷出言附和。

    雍正坐在龙椅上点了点头,却看到硕王爷满脸不赞同。

    “硕王爷是否有不同意见?”雍正冷冷开口问道。

    “皇上!”硕王爷岳礼拱手出列:“纽钴禄大人所言说了,此事是他听闻,并不一定属实,还请皇上明察。”

    “哦?”雍正冷冽视线盯了硕王爷一阵,这才转过头看向胤禩,“和阌泻位翱伤担俊�

    “奴才确实有话要说!”胤禩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张纸,“还请皇上过目!”

    “吴书来!”雍正喊了一声吴书来名字,吴书来马上令命下了台阶,走到胤禩身边,接过纸条后,回到雍正身边。

    雍正自然是知道那是昨天那张纸条,但还是细细再看了一遍,这才又把纸条交给了吴书来。

    “列位大臣也看一看这张纸条上到底写了些什么吧!”说完,雍正便挥手让吴书来把纸条传了下去。

    站在最前面和亲王弘昼先接过纸条,看完之后满脸愤愤不平,便顺手把雍正交给了后面果亲王弘瞻,接着又是其他亲王大臣们,大家都是一副愤慨样子。

    “硕王爷,你还有何话可说?”雍正冷冽目光几乎要化为实质,狠狠穿透这个硕王爷了。

    雍正一向是看不上这个硕王爷,明明只是个异姓王,竟然事事强出头。若不是这个岳礼强出头事并不算太过,雍正早就找着个理由办了这个异姓王了。

    偏偏这个硕王爷还不知礼,硬是要强辩道:“皇上,我们大清乃堂堂礼仪之邦,难道还容不下一个高丽吗?子曰:以德报怨,我们自是要听听圣人之言啊!”

    “哼!”一旁纪晓岚冷嘲热讽道:“硕王爷,圣人之言岂是你能断章取义!”

    “纪晓岚!你给我说清楚,我哪里就断章取义了圣人之言了!”硕王爷气急怒吼道。

    在金銮殿大吼,此举当为殿前失仪,足以治大不敬之罪。不过,雍正此事并不在意这些,因为自有人为硕王爷无礼而斥责于他。

    “圣人之言原话为‘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纪晓岚也是气得脸红脖子粗,恶狠狠却仍不忘压低声音喝道:“孔老夫子性烈如火,此言意思是别人用恩德待你,你便用恩德回报。别人如果用仇怨待你,自然也要以仇怨回报!”

    硕王爷一时之间被噎住了。确实,硕王爷其实并没有怎么研究过圣人之言,只是听得多了,便半懂不懂强拿出来卖弄罢了,真正懂得人看在他王爷身份上。自然是不会说什么。

    只是,纪晓岚是什么人?怎么可能就因为硕王爷身份就任他歪曲了圣人之言。更何况此事事关是否于高丽用兵一事,纪晓岚更不可能妥协了。

    “皇上,高丽若不灭,大清何以立足于天下啊!”这时候,和亲王弘历站了出来,无视硕王爷愤恨说着。

    “即是如此……”雍正点头称善,也不再理会硕王爷,开口点将:“可有人愿意领兵,灭了高丽?”

    “皇上!”和亲王弘昼再次出列,跪地启奏:“弘昼愿为先锋,扫平高丽!”

    随后,傅恒、阿桂等人纷纷跪地请旨。

    雍正也不拖泥带水,立马下旨:“和亲王弘昼听旨!”

    “弘昼在!”和亲王弘昼。

    “朕令和亲王为主帅,领兵五万与高丽一战!”

    “弘昼接旨!”和亲王连忙谢恩。

    “傅恒、阿桂!”雍正开口又叫了傅恒和阿桂名字,见傅恒和阿桂都跪倒在地后,方才开口:“朕任命你们两人为副帅,与和亲王一起扫平高丽,扬我大清威!”

    “奴才接旨!”傅恒和阿桂连忙接旨谢恩。

    随后,众位大臣纷纷跪倒在地,口中高呼:“皇上英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虽然雍正早已明令禁止再高呼万岁,但是此情此景,雍正口中欲开欲合,不禁叹息一声,终是没有阻止!

    ★☆★☆★☆★☆偶是分割线★☆★☆★☆★☆

    很快,雍正就把任务分布了下去,下了朝便去给皇太后请安了。

    此时,后宫嫔妃们早就散了,只剩下那拉皇后留在慈宁宫中与皇太后聊着兰馨和晴儿婚姻大事呢。

    皇太后见到雍正进了慈宁宫,满脸笑意打起招呼来了:“皇帝来了啊!”

    “儿子给皇额娘请安。”雍正单膝跪地请安。

    “起来吧!”皇太后朝雍正招招手,笑嘻嘻说:“快过来吧,哀家正在跟皇后商量额附事呢。”

    额附?雍正这才恍然大悟起来,虽然脸上并没有表现出来。

    昨天因为高丽事情而气急败坏雍正早已把为兰馨和晴儿选额附事情忘了。毕竟比起一大事来说,额附之类不值一提。

    “那皇额娘和皇后可有觉得好?”雍正聪明没有表现出自己忘记了兰馨和晴儿婚事,而是顺势而为跟着皇太后凑趣。

    皇太后斜睨了雍正一眼,笑道:“皇上昨天才告诉我们要给兰馨和晴儿在京城找额附,这么突然,哀家从哪找青年才俊来配咱们兰馨和晴儿啊!”

    “皇额娘说是,倒是儿子错了!”雍正也不介意,倒是直截了当认了错!“不过,皇额娘心中还是有一两个人选吧!”

    雍正说也是事实。纽钴禄太后一向喜欢晴儿,本就不想让她嫁到蒙古去,于是早早打定了主意,无论如何都要跟皇帝说说让晴儿在京城嫁人,却没曾想让皇帝先提出来了,而皇太后自然是安安心心享受起皇帝儿子孝心来了。

    既然早已打定主意让晴儿在京城嫁人,皇太后自然也就让人探看过满族中那些子弟们品行,心中也就确实有了几个人选。

    不过,皇太后并不急着说出来,只是意有所指对着雍正说道:“其实兰馨和晴儿婚事啊,有人比哀家和皇后还着急呢!”

    “哦?”雍正带着疑问眼神看向皇后,却看到皇后突然阴沉下来脸色,“这是说谁呢?”

    “哼,还有谁,不就是你后宫那些妃子们!”皇太后冷笑一声。“今天皇后带着她们来请安时,一个个说着自家子侄辈们有多么优秀,好像哀家就这么不知事一样。八旗现在是什么样子,哀家难道还真能不知道不成!”

    皇后也是心里不喜,那些妃嫔一副副意有所指样子,让皇后看得就觉得憋心。

    雍正倒是无所谓,后宫那些子事只要不扯上朝堂,雍正多数是不管,只是觉得八旗靡烂确实是该好好整治,只是现在还没找到个好时机罢了。

    于是,雍正对此事一笑置之,继续跟着皇太后说说闲话:“那……难道皇额娘还真看上了她们那些子侄辈不成?”

    “怎么可能!哀家哪有那么‘好’眼光啊!”皇太后一边说着,一边示意站在一旁齐嬷嬷把放在她寝宫中东西拿出来。

正文 第五十三章

    齐嬷嬷从皇太后寝宫中拿来了一叠纸张,交给了皇太后。

    皇太后翻了翻,取出其中几张交给了皇帝。“看看吧,这是哀家选青年才俊们。”

    “哦?”雍正听后,饶有兴致翻看起来,上面人分别是福察氏傅恒大儿子福灵安和同族明瑞,以及乌喇那拉氏皇后侄子瑞庆和宁庆,再加上一等超勇公海兰察之子安禄。

    “皇额娘看上了这几个?”雍正觉得确实都是好,但雍正又看了一眼那一叠纸张。“那一叠是……”

    “这一些虽然也是一些青年才俊,但可惜不是门第不够高,就是年纪大了或小了,再不然就是些蒙古贵族!哀家挑来挑去,就只是福灵安他们还算是符合条件,只是……”

    皇太后欲言又止状,挑起了雍正好奇心。“皇额娘还有别意见?”

    “……”皇太后点了点头,道:“福灵安和明瑞都很好,既有才又德更有貌,可是……哀家只怕福察氏恩宠太过,会招未来皇帝猜忌,那公主们孩子不就……”

    皇太后轻叹口气,又指向乌喇那拉家:“那个瑞庆和宁庆出身不错,挑上一个做和硕额附倒也成,只是大概是……”皇太后看着低眉敛目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