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明朝(完结)-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婚配也好,回到杭州,我自会替她挑门好亲事。”沉默半晌,朱老爷子声音平静,淡淡地道。说完又一记冷哼,“若叫你挑,能挑出什么好的来?”
说到婚配二字,大舅母郭氏与二舅母王氏不自觉相互对视。
来了这几日,虽没怎么出门,家中的仆妇们要准备各种祭拜事宜,整日四处走动,难免会听到些什么。
叫她们最留心的则是那位宁波孙记的孙公子。同在江南,宁波孙家她们自是知道的,况且杭州城的孙记也是百年老号……因那些小食的缘故,随口问了是哪里来的,苏瑾倒也未瞒她们。
初时她们惊讶孙记如何会与这样的小商户有生意往来,听到仆从们的话,倒是有些明白了。
按街坊四邻的说法,这外甥女与那孙公子相交甚密……
在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时间,这二人便私下做了交流,……外甥女若能嫁入孙家,一则门户相当,二来官商官商,日后两家总能相互借势……
郭氏思量到这里,身子微伸,下意想开口。但转念一想,以老爷子的性子,以及这几天来,老爷子对这外甥女的态度,他未必认可这门亲事。便又将身子缩回。
哪知下一刻便听到沉默许久的朱老爷子,淡淡地道,“瑾儿与贤宇年龄相当,以我看,亲上作亲便不错……”
郭氏心中暗惊,朱贤宇乃是她的次子,年方十七岁,已取得秀才功名,刻苦好学,谦和文雅,一家人对他期盼甚高,就连朱老爷子也不时夸赞两句,这……郭氏急得变了脸色。
同时变了脸色地还有苏士贞,倒不是不喜朱贤宇,而是因女儿的性子他可再清楚不过。朱老爷子若真不问她的意思,点了鸳鸯谱,家无宁日……怕是指日可待了
再看郭氏神色,也能猜到她心中所想,连忙起身,“岳父抬爱,小婿替瑾儿拜谢。亲上作亲虽好,但瑾儿乃商户之女,怎配得上贤宇外甥……”
听到苏士贞拒绝,郭氏暗暗松口气。
二舅母王氏更是通透,晓得这老爷子打上自家孙儿的主意。虽然她与郭氏的出发点不同,儿子娶不娶商家女,她倒不怎么在乎,但她可不想给自己请尊菩萨回家供着。
这外甥女的性子,她消受不起。眼睛一转,笑道,“媳妇儿倒是听说有一位孙公子……”
朱老爷子霍然抬头,目光锐利扫过苏士贞和王氏,“……什么孙公子?”
“是生意往来……”苏士贞硬着头皮道。
“是商户?”朱老爷子不屑轻哼,斜了眼苏士贞,“馨儿当年一意孤行,定要嫁你,结果如何?瑾儿的亲事,必由长辈做主……”
厅中陪坐三人顿时心神恍惚起来。
在朱家,老太爷的话就是圣旨,凭你千般不愿,万般不甘……
一想到事件的关键人物,三人又一齐松了口气。
“大夫人,诸项事宜已备妥当,请您过目。”门外响起仆妇的回禀声。
朱家长媳掌家,郭氏闻言轻轻站起来,赔笑道,“父亲,我去看看。”
“嗯”朱老太爷淡淡摆手。
“瑾儿姐姐,北方的景色也很美……”朱梅儿趴在窗口望着道路两侧一望无际的麦浪,甜甜笑道。
“是呀,确实很美”也很轻松
祭拜完朱氏,苏瑾心头松快了许多,象是完成了一项重大使命。那个长眠于地下,又模糊在她记忆中的温柔又倔强的女子,终于见到了父亲,见到了家人,她心中当没遗憾了罢?
天空高远,阳光穿透晨雾,照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为这绿到极致的麦田,镀上一层金光。麦子已抽了穗,空气中浮动着原野特有的香气,眼前偶尔闪过一两朵,顶着晨露的喇叭花,娇娇嫩嫩地在微风中摇曳……
“仙儿,回到家中我带你们去春游如何?”她突然转头,向二舅母家的次女,年仅十四岁的朱仙儿笑道。
“好……可是……”与十岁的朱梅儿胆怯又中带着一丝调皮不同,十四岁的朱仙儿温婉柔顺,一副大家闺秀派头,轻轻柔柔迟疑回道。
“放心,有我呢。”苏瑾知道她担心什么,祭拜完朱氏他们一家必不会久留,而她,对这份突然出现的亲情虽无期待,但,也不是无动于衷。何况,她的玩伴儿很少,虽然她不是很苛求这些,但,此时却浮出强烈的念头。
一年了,按这个时空女子标准行事,也有些闷了。
想到朱老爷子这些日子一直在耳边念叨着,“……行莫回头,语莫掀唇,坐莫动膝,立莫摇裙,喜莫大笑,怒莫高声……”
苏瑾打了个寒颤。有些同情的扫过朱家二姐妹,还有前面那马车之上,走亲也不得丢开书本的表兄表弟们。
正午时分入城。
身后突然传来铿锵锣鼓以及衙役开道声,马车靠了边,苏瑾好奇探出头来,自言自语道,“发生了甚么事么?”
城门口望着那疾驰而去马匹,纷纷议论,“……哎呀,今年咱们归宁府更不了得,合上两县,共点二十五名秀才……”
“……听说只单清源书院便占十余名……”
秀才?苏瑾微怔,放下车帘。
是啊,不知不觉已四月底了,今年的院试结束了。
………………………………………………………………
121章 订单
121章 订单
“东家,东家小姐,你们回来了。”
苏瑾刚下马车,便见鞋铺子的邱掌柜自杂货铺子里迎了出来。奇怪,“可是鞋铺子里有事么?”
“正是。”邱掌柜笑着应了一声。
又向随后下来朱老太爷问好,那朱老太爷只是冷哼一声,向正房走去。
苏瑾无奈叹口气,向苏士贞道,“爹爹,我和邱掌柜去说事情。您陪着外祖父罢”认真说来,这是苏士贞惹来的,合该他去挡。
领着邱掌柜进了西厢仓房,让了座,才笑道,“什么样的急事,要你亲自在这里等着?”
“东家小姐,鞋铺子来单子了,大单子”邱掌柜笑得合不拢嘴儿,伸出五根手指来,“五千两的生意”
苏瑾惊讶,“哪里客商一下要这么般多?五千两……全部要普通的鞋子么?”
邱掌柜摇头,自怀中掏出一张单来,“是个歙县的商人,这是他列的单子。每样鞋子均要,要咱们一个月交货。您看这生意能接么?”
苏瑾扫过这单子,上面最多的还是给普通老百姓穿的。将单子放下,这么大的单子,她自然是想接的,只是,她以指敲桌问道,“可是先付定金,完工后再补足货款么?”
“是”邱掌柜肯定的点头,见苏瑾迟疑,问道,“东家小姐怕这其中有诈么?”
“呃?”苏瑾摇头,“只是有些奇怪,歙县隶属徽州,那钱记正是徽州商人所开地,为何不去钱记进货?象做这种大宗生意的,必会先打听商号规模罢?咱们家的坊子规模,明显比钱记小得多……”
“原是这个”邱掌柜笑了笑,“原先我也有些奇怪,问了才知,他说去年冻河前有个相识,在咱们这里进了一批鞋子,发卖得甚好,尤其是这普通的男鞋,歙县多山,咱们的鞋底子比钱记厚得多,耐磨不咯脚”
“去年的那个商人你可有印象?”苏瑾连忙问道。
邱掌柜摇头,“冻河前的生意极好。咱们的铺子就在桥头,外来客商本就多些,因都是小量的提货,并未特别留意。”
苏瑾点头,这点确实。去年冻河前她家的生意确实非常好,就连张嫣然也叫其父到铺子里去补了两次货。
邱掌柜接着方才未完的话道,“至于钱记么,东家小姐不知罢,他因揽了军士们所穿的鞋子,旧年户部拨往各处的银子延迟至今未到,现在军中没银子付他,他周转不利,哪里还有银子买原料?”
“哦?”苏瑾有些意外,这些日子她先是忙丁氏的事儿,又忙铺子开张,突然朱家来了一大家子,整日应付得头大,哪里有时间关注这个。
不过,与官场打交道,这种情况倒也常见。
想了想合了单子,笑道,“这五千两的大单子,一个月的时间,确实太紧,年后虽又找了几个村子,那些妇人还没做上手,马上便是麦收……这个先不提,那商人在哪里,我先见一见他。”
说着站起身子。
“现在便去么?”邱掌柜看看天色,已过了午时,她刚刚回来,饭食还没用一口呢。
苏瑾笑道,“是,早些弄清楚此人的来历,若没问题,这笔生意咱们是要接的。”至于家中的客人嘛,让苏士贞头痛去罢。
“如此也好”邱掌柜随在她身后出了门儿,“这商人姓陈,住在板闸的一处客栈里。他此来是贩春茶,回程的时候,正好装咱们一船鞋子。”
“五千两的鞋子,数量可不少,他没说在哪里发卖么?”苏瑾站在院中,叫梁小青帮她叫车,然后又道,“歙县当是小地方罢?”
“听他的话头,倒是认得广西等地的茶商们,这鞋子运过去后,他大约想再转分出去,从中也小赚一笔。”
苏瑾点头,上了马车,叫邱掌柜也上车,继续发问,“好好的茶生意,为何突然改做鞋子的营生?”
邱掌柜笑起来,这位东家小姐心思真够慎密地,以他这样的年纪突然接得这么一大笔生意,尚且还喜不自胜,她却只有片刻惊讶,然后平静下来。并能速迅将各种可能使铺子受损的因素都细细探询。
“东家小姐,这贩茶的生意只能做半年,过了六月哪里还有茶可采?这徽州广西均是茶的产地,没了茶,他们可不是闲着了?总要找些营生做做才好。”
苏瑾明了,笑道,“真是隔行如隔山。”
两人说着话,来到板闸处,在那间客栈旁,找到一处清雅的茶楼,茶楼侧对过便是程记茶庄,左侧便钱记鞋铺子。
苏瑾靠窗坐了,再往前张望,还有一茶庄,隐隐还能看到“六安茶”的招牌。心下暗笑,又一个徽州人。十徽九商,实在不是夸张。
不多会儿,邱掌柜领着瘦瘦的中年男子上了二楼,苏瑾忙起身,“陈老爷好。”
“苏小姐好。”那位陈姓商人操着浓重的徽州方言,连连拱手,“小茶商而已,当不起老爷的称呼。”
“请坐。”苏瑾笑了笑,含笑坐下,“因家中有事,家父不能前来,还望陈老爷莫怪。”
客套间,苏瑾暗暗打量这位陈老爷,他的目光不躲不闪,有问必答,又问了些徽州风土人情,他亦对答如流。连在哪里开铺子,也详细回答。
也不怪她如此谨慎,但凡这类先付定金的大宗生意,极容易让人钻空子。比如:有人想阴她,只付定金,却叫她做出五千到一万两的鞋子,又不来取货。压了大笔的本钱,可不就死翘翘了?当然,现在她这种小角色,似乎还没有到那份儿。
总之小心使得万年船。
虽然不能立刻去印证,苏瑾此时,才大约可以肯定,这突然出现的大笔生意,是真的
想了想又问道,“鞋码可有要求?”南方人体格偏瘦,鞋码应当偏小。
“正是。小码鞋子要多些,贵号的最大码鞋子,我一双也不要。”
苏瑾暗暗点头,这也符合他说方才所说的情况。
大体事情谈完,苏瑾突然指着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