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小地主1-947-第3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密封怎么办?
“那是咱们辽东府最有名的焗缸的手艺人。”蒋大人就指着一个头发有些发白的老者道,“不管啥东西,就没有他焗不到一起的,保准严丝合缝,一丝风都不带漏的。”
庄户人家用破了的盆碗锅勺等等,都是舍不得扔的。然后,破的了盆碗锅勺漏水,不能用了,怎么办?就有走街串巷的手艺人,嘴里吆喝着焗盆焗碗焗大缸,能将这些破了的家伙事收拾好。不管是铜的、铁的、瓷的、瓦的,大到两人合抱粗的大水缸、小到不满周岁的婴儿都握得住的小酒盅,这焗缸的工匠,都能给补好。
补好的地方,往往根据破损的大小,有大小不一的泛白色疤痕。
看着那老匠人点起炉火,烧融了一锅锡水,连蔓儿恍然大悟。往简单里说,这分明就是锡焊啊。
有这种工艺,这连接密封当然是不成问题了。虽然刚性连接,没有弹性,但是在这个年代,这样也就足够了。
等抽水马桶完全安装好,抽水水箱内储满了水,连蔓儿走过去,将一铁锹的土坷垃扔进马桶里,随后拉下了抽水的拉绳。水流从落水管冲下,在白瓷马桶内打着旋冲刷,就听得哗啦一声格外响亮的冲水声,马桶内已经变得干干净净。很快,西墙外看守的人就喊“水出来了”。
成功了!
连蔓儿有些雀跃。
旁边站着的蒋大人、鲁先生的高兴劲,一点也不比连蔓儿差。
为了庆祝抽水马桶安装成功,也为了感谢蒋大人,连蔓儿家又准备了酒席。蒋大人喝了不少,饭后,还没等连守信拿出给蒋大人的谢礼,蒋大人反将连蔓儿家送的那几封银子,还了回来。
他想将这抽水马桶献给上官。
连蔓儿预计到了这种可能,并已经和家人商量好了说辞。
“这抽水马桶能造出来,多亏了大人。我们是没啥说的,就是,这抽水马桶,是鲁先生的设计,”连守信就道,“这个事,得看鲁先生的意思。”
“……不过是突发奇想,就是为了生活的方便点。”鲁先生道,“大人要是觉得有用,就拿去好了。若是能够将其推广,我还要感谢大人。”
之前,连蔓儿、五郎和鲁先生商量过,要把功劳推给他。实际上,这里面,鲁先生出的力,甚至比连蔓儿更多。连蔓儿那是凭着记忆,如果没有鲁先生细化、完善,她自己可不太容易能完成那份建造图纸。
鲁先生当时就摇头拒绝。说他志不在此。
蒋大人将连家和鲁先生都无意争功,自然是万分高兴。
连蔓儿很淡然。她这套抽水马桶体系,限于条件,并没有做到全自动。比如说,大的储水箱那里,还需要人工上水。排污水口,到了冬天,也需要人工清理。为了排污顺畅,从抽水马桶到排污水口,这一段的官道并不长,而且还设置了坡度。
另外细瓷马桶和抽水箱、包括抽水箱里面一些部件的造价,都是不低的。
这些因素,都是抽水马桶推广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果谁能够解决了这些问题,建造出统一的供水、排水、污水处理体系,那么将功劳都归给这个人,连蔓儿觉得很应该。
而且,这还涉及到一个习惯的问题。
比如说连蔓儿,她就习惯用抽水马桶,维护自己的隐私。而这个年代,负担的起抽水马桶制造费用的有钱人家,却是习惯了丫头仆妇在旁伺候。
抽水马桶作为一个新鲜东西,应该会有人喜欢。至于它是否能够被普遍应用……,连蔓儿觉得,还是交给别人去操心比较好。
抽水马桶建好了,连蔓儿恨不得立即就搬进新家。
可是,她必须得等。新家里面的布置还没完成,而且乔迁新居,必须要看黄历,挑选个黄道吉日。
御赐牌楼的完工,也要挑选一个黄道吉日。
为了讨一个好彩头,连蔓儿家要在御赐牌楼完工那一天,搬进新家。
这之前,一家人也没闲着。
天气渐冷,打下来的各种各种粮食都堆入了仓房,菜园子里的大白菜也长成了。这天,趁着天气好,连守信请了连守礼、赵氏和连叶儿帮忙,一大家人开始收白菜。
长成的白菜,只有短短的根在土里,两手抱住白菜,很容易就将白菜从地里拔出来。拔出来的白菜,要进行修整,才能储存过冬。
修整白菜,先是要将外部破损的菜叶撕掉,然后用菜刀,将白菜的根削去。这样修整出来的白菜,更容易储存。
今年,为储存瓜菜,连蔓儿家在西跨院挖了菜窖。
“她四婶,你今年,还开酸菜作坊?”赵氏就问张氏。
“开,前天,武掌柜就到家里来了,跟咱又定了买卖的文书。等这白菜一收完,酸菜作坊就开张。”张氏道。
“她四婶,你可真是勤快人。”赵氏就道,“咱村里的好些人还寻思着,今年你不能再开这酸菜作坊了。”
“开,咋能不开。等吃过晌午饭,我就找春柱媳妇去,让她把去年那几个人都给我找来。等后天,咱这酸菜作坊就开张。”张氏就道。
晌午,一家人回铺子吃饭,五郎和小七也从私塾回来了。
“我爷又捎信回来了。”五郎从书包里拿出一封信,说道。
&………
二更,求粉红。
………………
推荐弱颜完本书:《锦屏记》轻宅斗种田文,大宅门里的家长里短、恩怨纠葛。
书号:1771214
下面有直通车,点击可以直达。(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五章 乔迁之喜
连老爷子来信了,一家子就都将手里的事放下,听五郎念信。
连老爷子在信中,说知道连守信因为种植玉米立了功,得了皇帝御赐的牌楼,他很高兴。连守信这一家要搬进新宅子了,他也替他们高兴。连老爷子在心中还说,会打发连继祖和蒋氏在牌楼落成的时候回来。
连老爷子打发连继祖两口子回来,有多重目的。一来,牌楼是御赐给连守信的,但是整个连家都与有荣焉,连继祖作为连家的长孙,要代替连老爷子和整个连家来拜一拜。在信中,连老爷子还说,若不是他年纪大了,这几百里路来来回回地,怕折腾出个好歹地来,到时候挂连儿孙,他就自己来了。还有连守仁,本也打算要回来,只是官职在身,没办法。
二来,是知道连守信一家要搬入新居,所以让连继祖两口子代替一大家子的人,给他们贺喜,燎锅底。
另外,还有一件事。快要入冬了,地里的庄稼应该已经收拾好了。连继祖回来,正好将连家那些地的地租收了。
“继祖他两口子要回来,给咱燎锅底,拜拜牌楼?”听完连老爷子的信,张氏有些诧异地道,“咱那封信,照说没这么快就到啊?他爷咋就连日子都知道了?”
得了御赐牌楼,这么轰动乡里的大事,当然要写信告诉连老爷子。
连蔓儿家给连老爷子捎信,托的是镇上的来往河间府跑买卖的生意人。这个,就得看人家的方便。估计着那买卖人出发的日期和脚程,连老爷子写这封信的时候,应该还没有收到连守信捎过去的信才对。
那连老爷子是怎么知道这个消息,而且还知道的挺详细的那?
“应该是我花儿姐给那边捎信了吧。”连蔓儿想了想。就道。
连花儿识文断字,自己就能写信,连守仁和古氏带着一大家子到河间府上任,与连花儿之间,肯定有书信往来。
连蔓儿家得了御赐牌楼等赏赐。宋海龙带着管事的已经来了一次。给连蔓儿家贺喜,并说好了。等牌楼正式落成,连蔓儿家搬家那天,他会带着连花儿回来。宋海龙还带来了沈老夫人的话。说若是身子允许。沈老夫人到时候还会亲自道贺。
宋家自然是知道牌楼落成和连蔓儿家搬家的日期的。宋家人面更广,或是派自家的下人捎信,或是请人带信,速度都比连蔓儿家的要快的多。
“应该是这么回事。”连守信就点了点头道。
放下信。一家人就放了桌子,吃晌午饭。
饭后。将饭桌撤下去,又换了张新打的书桌,连蔓儿将笔墨纸砚都准备全了,一家人就坐在一起,商量搬家那天办酒席的事。
“咱先估算估算,到时候能来多少人吧。”连蔓儿道。
估算好了人数,才好决定到时候安排多少桌酒席。
“这事,打从咱盖新房子那天,我就虑虑了。”张氏一边纳着鞋底子,一边道。庄户人家的女人大都勤快,习惯一心二用,甚至多用。嘴上说着话,手里也不肯闲着,总要做些活计,才觉得自在。
“也就他姥爷他们几口人,吴家几口人,王小太医,老黄,武掌柜,咱村里的,再有几户人家。都是跟咱知近的人,多说,也就准备三桌就够了。”
燎锅底这种事,比不得婚丧嫁娶等大事,只有近亲和走的极近的友朋才会道贺。
“若是没这御赐牌楼,那三桌是够了。现在,有了这御赐的牌楼,可就不只这三桌了。”连守信说道。
“可不是。”张氏点头。
“宋家,咱给他当三个人算吧,还有县城大姐家,估计大姐他们两口子,还有两个孩子都能来,这加一起就是七个人了。宋家肯定得带下人来,另外还得给预备席面……”连守信就道。
“王举人家肯定也得来人,昨天听蒋大人说,县衙那也会来人……,还有六爷那,估计也得打发人来……”五郎道。
“还有咱村子里,要来的人怕是也不少……”连守信道。
一家人核计了半天。
“搬家,这在咱村里也不算个啥大事。这村里的礼,咱就不收了。”连守信就道。
“明天,我就放出话去,说这人情咱都领了,以后该咋地咋地。 咱不是那样的人家,有了牌楼,咱还是咱,还能就鱼肉乡里了?”张氏就道。
连蔓儿听了,就忍不住噗地笑出声来。
“笑啥,我说的不对是咋地?”张氏就问。
“娘,你说的对。我这笑吧,我是高兴的。我娘现在也是文化人了,都会说鱼肉乡里了。”连蔓儿说完,低头闷笑。
“你不就笑话娘是个大老粗吗?这个词,我还是跟咱小七学的那。小七,这个词,娘用的对不? ”张氏就扭头问小七。
小七也正跟着连蔓儿嘻嘻地笑,听张氏问他,忙就板了脸。
“娘,你这个词,用的太好了。”
“得了,我以后也不费劲巴力地学了。我不学,你们总催着我学。我这学了,你们又笑话我。”张氏佯装生气地道。
“娘,我们没笑话你。我们是高兴,你学的好。”连蔓儿和小七赶忙哄张氏。
娘儿几个说笑了一会,又说回正题。
“那这么这,咱也别请厨子了,干脆就在悦来酒楼订几桌席吧。”连蔓儿看了看纸上她记录下来的人数,提议道。
“那订多少桌合适?”连守信问。
连蔓儿、五郎和小七三个凑在一起,嘀咕了一阵,又噼里啪啦地拨拉了一阵算盘。
“就先定六桌上等的席面吧,中等的席面再定三桌,其他的,咱跟武掌柜商量好了,到时候现做也来得及。”连蔓儿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