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霸业-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第二天日上三竿,叶晨还昏沉沉,从睡梦中醒来,看来昨晚喝的不少,梳洗下,吃了点早食,叶晨就出门了,因为今天叶晨想把那些难民转移到昨天下午刚买的那块地上安顿下来。“看来要学会骑马了,每天这样走来走去也不是办法。”每次看李掌柜出门都是从后院棚中骑马出去,叶晨有点羡慕道。
叶晨来到城外平地难民区,难民们也正在吃着香喷喷的馒头,喝着热乎乎的稀饭,走进点一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昨天还两百左右之人而已,今天一来看起码多了一半,眼前不算大的平地,差不多挤满了人。还好当时交给杨易几百两银子,不然,又要挨饿一天。
刚走进难民区,里面的难民一看叶晨忙欢呼跑了出来,向叶晨感恩。还不停呼喊着“叶大善人。”看来叶晨已成了他们心中的大善人。叶晨朝大家笑了笑“大家都别站着,先坐下来吃饭,等下我有事情宣布。”叶晨一眼就看见站在一边的廖化,顺便过去探望了下廖化的母亲,问候下。
“叶公子,这是老朽昨天和今天的统计,男女老少一共有328人,其中没有人愿意离开,都想留下来跟着叶公子。”杨易老头,拿着一卷竹卷走过来,统计说道。
想想也是,就算拿了几两银子又有什么用,这年头兵荒马乱,山贼横行,有钱也不是一件好事,还不如留下来,安全多了。
叶晨接着又大声说道“大家先安静下,我想宣布一件事。既然大家都愿意留下来,我也不会让大家失望。等下,大家吃完东西,都收拾下,跟着我走,我帮大家已准备好安生之地。那也是我们以后的家园,我希望大家都会觉得温暖。”
叶晨说完话之后,难民们又大声欢呼着,更是‘叶大善人’不停叫喊着。看着这些一下子活跃起来的难民,叶晨也十分感动,也算自己来古代做了第一件好事。可叶晨不知道的是,没多少时间之后,让自己的叶大善人这四个字在幽州出了名,更让幽州四处的难民往上谷郡这边跑来,请求叶晨收留。也因为这件事,让叶晨遇到了几位猛将,也因为这件事情让一帮山贼打上了叶晨的主意。
大伙简单收拾下,反正也没什么东西,大部队跟着叶晨转移到新地方,当叶晨带他们到达的时候,眼前的难民都十分高兴,不为别的,就为自己有个安家之所。眼前是一片广阔,有地,有山,有河水。
叶晨还没走多少路,只见不远处已站着上百人,叶晨一看,心想,难道这里还不属于自己的地方,怎么还会有几百人挡住自己的去路去路呢?可明明白纸黑字已换地契,叶晨不知道,他们本来是那位卖家的佃农和矿工,也算是长期居住在这里的村户,本来就是种种田地,挖挖矿为生。听说换了个新主人,今天要来,忙全村人出来迎接。
⒈⒈第十五章 村中村民
叶晨走了过去,还没说话,对面走出一位老者,老者弯着腰,持着拐杖,留着山羊胡子“公子可是这片山地的新主人。”别看老者有六十左右,说起话来还是十分响亮。
“是啊老人家,不知你们是。。。”叶晨站住脚步,对着挡在自己面前的百人说道,他自己还不知道眼前这帮人是何人,打劫不像,难民就更不像,虽然穿的也是粗衣麻布,但怎么看也跟难民联系不上,到像是居住在一带的村民。
“老奴李庭,带村中二百七十五人拜见新主人。”老者边说,还边下跪说道。后面的二百多男女老少更是大声喧哗道“拜见新主人。”虽然各个说的有气无力,但声音也不小。
叶晨马上扶起老者“老人家你折杀我了,我哪敢受得起。快快起来。”叶晨又对着跪着的百人“你们也起来,快起来。”村中的村民不敢相信看着眼前的新主人,要是以前一见主人,就必须跪拜之礼,而眼前的年轻人完全不一样,对人十分温和。
“主人,请你别赶我们走,我们这些人吃的少,干活也十分卖力。”李庭这位老者开口哀求道。可说出的话,让叶晨不明白,这什么跟什么啊。自己什么时候要说赶人走。叶晨抓了抓后脑勺有点想不出东南西北了,自己还是第一次来啊。
而村民是这样想的,因为眼前才百亩田地和一个矿洞,佃农和矿工,自己村中人就以足够。根本不需要多些人,可见新主人身后又跟着几百人,李庭才会想到,新主人是不是要把自己们赶走,找一批新人来代替。李庭把叶晨看成士族那些人看待,许多士族们的确是这样,经常不会多养人,而且当人老多病的时候,不但不找郎中,还直接换人赶走,把没用的替换掉。他们可都是不会养着吃白食的人,这也是现实的残酷,大部分士族人根本看不起这些人的贱民。
“李老伯,我何时要赶你们走啊。”叶晨不明白,只好问李庭,谁知道李庭一听对方叫自己老伯,又下跪道“老奴贱民一个,哪敢受得起主人如此称呼。”
叶晨还没反应过来,眼前的死老头又下跪,搞得叶晨一个头两个大“李老伯快起来,你怎么又下跪,以后不要在向我跪拜之礼。”叶晨在次扶起李庭。
“大家放心好了,我不会赶你们走的,你们以前干什么,就干什么不用如此。还有,别在叫我主人,我不喜欢,以后也别称呼自己为贱民,你们的命在我叶晨心中比黄金还贵,是无价得。我只想让大家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叶晨说完这一句,话语十分简单,但完全感动了站在这里的所有人,也因为这一句话,大家也誓死效忠叶晨。
“主公,先到里面请吧。”李庭走在叶晨身边,指引着叶晨等人往村中走去。既然不叫主人那就称呼叶晨主公,主公是有三个含义,第一,臣下对君主的称呼。第二,仆役对其主人的尊称。第三,宾客对男主人的尊称。当然,李庭的称呼是第二个意思。
来到村中,叶晨分别叫了李庭和杨易两位老人家,坐在一边商议起来“对了李老,现在村中房屋够吗,我想安顿这些人,有地方吗?”叶晨指了指身后的这些难民说道。李庭本来不习惯叶晨的称呼,可叶晨强调下,李庭才同意下来。
“主公,这是小事,四周全是山,有的是树木,此地土地广阔,只要多出一段时间,一定会建设好新房。”李庭信心十足道。
“那好,这段时间你就和杨老两位管理村中的大小事情,顺便统计下村中有多少壮汉,小孩,妇女。还有这三百两金子你们先留下,有什么要买的尽管买,如有不够你们可以派人来县城中刘氏当铺找我。”叶晨从腰间拿下一小袋东西,放在桌上,轻轻拉开布袋上的线,打开一看,只见金光闪闪的好十几锭金子。
叶晨见天色尚早,就吩咐杨易,带着七八十人往城中购买必需用品,特别粮食,种子等等,都要买足,现在居住的人多了必需品也一定要买足。
房子的事情已经着落下来,叶晨接着去四周查看了下,特别去铁矿山看了看,铁矿山也不算高,在村中后山,山中有几个山洞,规模还算满大的。村中本来也就百人壮汉在挖掘,至于剩下的男女老少大部分种田为主,不然,也不会只有百亩田地可以种植。
当初的那位卖家其实也没有去管那些田地,百亩的粮田也只不过给这些村民和士族等自己食用,并不会拿去卖,他自己主要开发的就是矿洞,因为矿的价格比田地种出的粮食价值不止高几倍,甚至十几倍。
要是叶晨不是现代过来之人,也会有这样的想法,人力不需要太多,挣得回本更多。可叶晨知道,从明年开始,兵荒马乱,群雄崛起,田地荒芜,粮食紧缺,就是价格在高也难以买到,有价无市。所以叶晨会不惜一切代价先开荒眼前的田地,解决兰梅止渴。
叶晨吩咐好一切之后,差不多已经过了一天的时间,杨易和大批人也朝着村中回来了,当晚叶晨也在村中和村民一起用膳,直到酉时叶晨才离去,本来杨老和李老见天色已晚,要叶晨留下过夜,可明天还有重要的事情等着叶晨,只好推辞两老,往县城赶回去。还好县城是戌时才关门,叶晨还是来得及。
⒈⒈第十六章 新官上任
刘氏当铺,叶晨身穿一身书生服似的,正在当铺中来回走动,看来有点紧张,这也难怪,自己还是第一次在古代当官。今天可是隆重的日子,叶晨特地叫李掌柜子从街上帮自己买了一身好绸缎制作的新衣新裤,一身打扮还真有点文人的气质。人看衣装,佛看金装。
“叶公子,不,应该是叶县令,你应该去城中府衙上任了。”李掌柜看着走来走去的叶晨,忙拿出今早已送到得县印。叶晨走来走去主要还是很紧张,在怎么说,自己可是第一次当官,而且才十七岁。本以为只是个芝麻大的县令而已,可经过这几天让叶晨看清了人间冷暖,世道不平,百姓的背井离乡,流离失所。朝廷更是混乱不堪,昏暗无度,天下民不聊生,怨声四起。
想想甘罗十二岁为相,自己都比对方大五岁还紧张区区县令,叶晨冷静下来,拿起李掌柜手中的县印“这几天打捞李掌柜了,先谢谢李掌柜的款待,鄙人就先去府衙报道。”
李掌柜见叶晨对自己还如此有礼,忙说道“应该的,应该的。叶县令,你放在后院的衣物和钱币我会叫下人等下送过去。”李掌柜做人也算蛮圆滑,对叶晨也算不错。
。
拿着县印往知县府赶去,圭临县的知县府衙建筑在县城中心,叶晨只要走两条街,拐几个弯就可到达,当叶晨到达的时候,惊呆了下,只见府衙门前站满了人,还有十几个手拿一根棒子,胯间挂着一把刀,看架势是衙差。
叶晨以为大家是欢迎自己,十分感动,当叶晨走进的时候,一位三十左右,穿着书生摸样,留着小胡子的中年人,往叶晨方向走来“不知这位公子是不是新到的县令。”
叶晨点点头,拿出手中的县印给眼前人看了看,中年人一看忙有礼道“在下是县府中的师爷,姓冯,名伦,字晴江。欢迎县令大人。”
“本人姓叶,名晨,字子文。初来乍到,还需要冯师爷多多关照。只是,本人有点不明白,府衙门前这么多人,师爷是如何一眼就看出本人。”字子文,是叶晨自己想的,既然到了东汉时代,大部分的人都是有字什么的,自己也不能落后他人,所以叶晨也想了个。
冯伦也没拍马屁,老老实实说道“在下和李掌柜算是好友,昨天,在下去找了趟李掌柜,本想拜访下县令大人,谁知,县令大人不在,后来,从李掌柜中闲聊中,得知县令大人的一些情况。所以才能一眼认出,请县令大人不要见外。”
“怎么会呢?我到是有点对不起冯师爷,昨天有事出城,所以没和师爷相遇,让师爷白来一趟,真是鄙人的错啊。”叶晨口气有点道歉的样子,吓得冯师爷受宠若惊,以前遇到的县令那个不是横行跋扈,谁会向自己手下,说话如此客气。
冯伦算是个好师爷了,他在圭临县当师爷也有八年的光阴,跟三位县令接触过(叶晨也算在内。),前面两位都是贪官污吏,真是无官不贪,都说上梁不正下梁歪,然而,冯伦这位师爷可一点也不像上两位县令一样,不是他贪不到好处,而是他根本不稀罕,冯师爷只靠每月的俸禄和家中的几亩田地维持家用,家中也十分平穷,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