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伊丽莎白 >

第40部分

伊丽莎白-第40部分

小说: 伊丽莎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伊丽莎白的加冕仪式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它不仅是英国国王加冕以及历代帝王卜葬之所在,更重要的是,它是基督教新教的教堂,是全国亿万名新教教徒向往的圣地,与其说伦敦是新教的中心,毋宁说威斯敏斯特教堂是新教的中心更贴切。
  雷蒂希亚出席了第二天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的女王的加冕仪式,目不转睛地看着盛装的伊丽莎白在众贵族廷臣的簇拥下,踏上了通往国王宝座的红地毯。
  顿时,掌声如雷,歌声如潮,鲜花如海,整个教堂都沸腾了。在万盏烛光的辉映之下,伊丽莎白戴上了缀满各种宝石、珍珠的金灿灿的王冠,右手拿着权杖,左手托着色彩斑斓的顶上有十字架的象征王权的金色圆球,她面带笑容,不时地向臣民们点头示意。宫廷乐师海伍德不失时机地指挥起了所有的乐手,管风琴、小号、铜锣、响铃和长笛高奏圣乐,响彻天际,将加冕仪式推向了高潮。
  教堂里鼓乐喧天、笛箫齐鸣的喧闹场面令雷蒂希亚思绪万千。现在她可以更清楚地上上下下打量着伊丽莎白。雷蒂希亚不得不承认,伊丽莎白戴上沉重的圣·爱德华王冠以及后来的那顶稍小然而镶满珠宝的王冠时,的确是很美的,令人目眩,不敢直视。
  整个庆典上,伊丽莎白都保持着最优雅的举止,脸上挂着动人的微笑,使用了女性特有的令人入迷的音调。看来,她已经臣服了伦敦,臣服了众多的显贵和廷臣们。此刻,伊丽莎白满面春风,频频举杯,十分的轻松自如。
  现在,伊丽莎白已经成了名正言顺的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了。她以自己的特有魅力和青春的风采征服了所有的人,但是迷人的风采是一回事,治理国家又是另外一回事。鉴于当时人们对女人能否治理国家普遍地持怀疑观望的态度,鉴于玛丽不成功的第一次由女人治国的教训,所以,摆在伊丽莎白面前的问题似乎很严峻。英国已经有了第一次女人治国的试验,在失败的阴影中,对于第二次出现的女人治国来说,已经出现了一个不祥的征兆。伊丽莎白有能力改变人们的偏见吗?她甚至从非常开明的塞西尔嘴里听到过这样的话:“那么重要的事情,以一个女人的知识是无法理解的。”偏见,他们全都有偏见!对了,他们不是希望英格兰有一个底波拉吗,好!我就是,我将带给英格兰的远不只是四十年的和平,而是上百年、上千年的和平,此外还有财富和荣誉!
  

王位继承权(1)
原西班牙国王兼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退位后,将奥地利、波希米亚、匈牙利留给了他的弟弟斐迪南,而将包括西班牙及美洲殖民地在内的领地传给了儿子菲利普。因此可以说,查理大公和菲利普二世都是奥地利和哈布斯堡家族的血脉。鉴于当时英国的敌人比较强大,有罗马教皇、西班牙和法国等天主教国家,因而查理大公的求婚就对伊丽莎白的王位起到了保障作用,因而具有一种特别的政治意义,更何况查理大公的求婚还得到了他叔伯兄弟菲利普的大力支持呢,伊丽莎白心里很清楚,查理大公在政治上比其他所有求婚者的条件都优越——当然西班牙国王菲利普除外,伊丽莎白不得不曲意迎合,采取了模棱两可的态度,即使查理大公灰心,也不能让他死心,让他在若有若无的希望里等待。只要有这个保护屏,只要查理大公还在追求这桩婚姻,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目前就不会加入反对伊丽莎白的行列。
  看来伊丽莎白的婚姻注定要与政治相联系了,这使她感到一丝悲哀,但更多的却是兴奋,她以自身的特有魅力与欧洲各大王室进行周旋,从而保全英格兰的利益,这是多么令人骄傲的事呀!因此,伊丽莎白在罗马帝国的大使面前,演出了一出浪漫的轻喜剧,令这位大使受宠若惊。
  这时正是春末夏初的时节,伦敦的气候格外宜人,到处是盛开的鲜花和浓郁的绿树,将伦敦点缀得绚丽多彩。当太阳落山的时候,白天热气慢慢散去,泰晤士河两岸出现了欢乐的景象。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在河水里洗去了一天的辛劳,然后开始尽情享受这美妙的时光。卖艺的、变戏法的、小商贩以及成群结队的市民们聚集在一起,到处一片光芒、尘烟、欢叫和嘈杂,偶尔还有悠扬的琴声和醉汉们粗大嗓门的喊声,人们兴高采烈,或者大吃大喝,或者又唱又跳。夕阳的余辉将河水披上了一层金光,一艘皇家游船缓缓驶来,伊丽莎白也被岸上人们的欢乐气氛所感染,兴奋得眼睛发亮,她不时地举着小巧精致的望远镜朝岸上观望,忽然她的目光落到了一个人的身上,她沉吟片刻,下令将船停靠过去。
  原来,这个人就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大使,他正为向伊丽莎白女王求婚一事无望而郁郁寡欢呢。“亲爱的大使先生,这么美妙的时候,让我们一起举杯吧。”
  大使一饮而尽,喃喃地说道:“这酒真是好极了,可惜我全倒进了肚子里,没来得及细细品尝。”
  “没关系。喝酒是要助兴的,您不在意的话,我为您弹奏一曲,希望您可以开怀畅饮。”
  伊丽莎白兴致勃勃地弹起了鲁特琴,她纤细的手指轻轻拨动着琴弦,叮叮咚咚似泉水滑落,又似珍珠落玉盘。
  大使听得如痴如醉,心里的忧郁一扫而光,他是多么激动呀,女王陛下竟亲自伴奏音乐为他饮酒助兴!这意味着什么呢?难道说女王陛下又改变了对查理大公的看法?
  俗话说,好事成双。过了两天,大使又被邀请入宫与女王陛下共进早餐,而且在傍晚时分仍由女王陪同着,坐游艇在泰晤士河上观光消遣,这下大使疑虑全消,不由得心花怒放了。
  “大使阁下,真的像你所描绘的那样,查理大公很英俊,仪表堂堂?”这可是伊丽莎白主动问及的话题,大使来了兴致,滔滔不绝地说起了查理大公的优点,什么聪明、有才华、高大英俊、文武双全,诸如此类的词被大使全都用上了。

王位继承权(2)
伊丽莎白不禁莞尔一笑:“有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当初菲利普国王与我的姐姐玛丽女王结婚时,他曾大骂那些画家和大使欺骗了他,从此便给他们的婚姻蒙上了一层不和谐的阴影。现在我还想知道查理大公对我的容貌和人品的看法。”
  “陛下您简直是风华绝代!我敢打赌,倘若查理大公有幸亲眼目睹了您的芳容,他一定会不顾一切地爱上您的。”
  “噢?这么说他现在还在犹豫不决?既是这样,他派您来代他求婚是不是太草率了些?”伊丽莎白抓住了大使说话的漏洞,将责任推给了对方,这使得大使感到不可理解。“大使阁下也许听说了瑞典的王子埃里克向我求婚的事了吧?起初我并没放在心上,可埃里克的举动实在让我感动!他说到做到,竟然亲自驾船要来英国见我,只可惜风暴太大,毁了他的船队。不过他丝毫没有气馁,他已经写了信来,还说只要条件许可,就将越过狂风暴雨的海洋。看来,埃里克殿下是认真的。”
  神圣罗马帝国的大使感到很窘,他真不明白伊丽莎白此番话的用意何在,难道她非得要查理大公像那个疯子埃里克一样去做吗?伊丽莎白在婚姻问题上变化莫测的态度使神圣罗马帝国和西班牙的大使都感到苦恼,感觉受了愚弄。最后他们不得不承认,和这个女人打交道是一件非常奇特的事,她身上也许潜伏着十万个魔鬼在支配着的大脑,她朝令夕改,翻脸无情,有时实在让人难以捉摸……就伊丽莎白对婚姻的态度而论,一切都在做戏,一切都是虚假和虚荣心的表现,她不会对任何人付出真情的,因为她已经在国会上坦言,将她的爱献给了她的王国和臣民。
  略有头脑的人已经不难看出,伊丽莎白对欧洲各王室求婚者纯粹是在玩一场政治性的婚姻游戏,她压根就没认真考虑过与他们之中的任何人的结婚问题,无论是傲慢无礼的菲利普二世还是一厢情愿的埃里克王子。因为,她的心已经有了归依,他就是与她同龄的英俊潇洒的罗伯特勋爵,他们心心相印,志同道合,他们的感情已经经过了生死的考验,牢不可破。只是,伊丽莎白却不能与罗伯特结婚。有情人难成眷属,这是一件多么残酷的事情!也许,罗伯特与女王陛下的婚外恋情根本就不该发生!
  罗伯特的妻子病得很重,所以伊丽莎白已经有几天没看见他了,心里觉得空落落的。偌大的后宫,俊男美女整日饮酒作乐,可伊丽莎白却感到了孤独,寂寞难耐。她想到了与罗伯特的灯下长谈,烛光摇曳,炉火熊熊,他们执手相望,情意绵绵,这是多么温馨的时刻呀。
  “陛下!”凯特·阿什利匆匆忙忙推门而入,她的身后跟着她老实巴交的丈夫瑞特。
  伊丽莎白有些不悦,这是她的寝宫,瑞特怎么可以随便出入?她从鼻子里哼了一声,没有言语。阿什利轻轻关上门,用胳膊肘捣着丈夫,俩人一前一后跪在了伊丽莎白的脚下。
  “出什么事了?我心里很烦,你们起来说话吧。”毕竟是自己多年的老仆人,忠心耿耿的,伊丽莎白总算给了她面子。
  阿什利仍旧跪着不动,她注视着女王:“陛下,罗伯特勋爵的夫人死了,王宫里简直沸腾了,人们议论纷纷,甚至,甚至说出了很多有损您名誉的话。”
  伊丽莎白猛然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声音急促:“她,真的死了吗?”她关心的并不是宫里人们的各种议论。

王位继承权(3)
“陛下,听说勋爵夫人是自杀,她摔死在自己寓所的楼梯下面,等到人们发现时,她的身体已经僵硬变凉,而且,脖子已经被扭断了,血肉模糊。”瑞特垂着头,他一直不敢正视女王的眼睛。
  “上帝,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呀?”伊丽莎白咆哮着,将茶几上的杯子摔得粉碎。
  “陛下,您快结婚吧,不过不是那个人!”阿什利知道此时伊丽莎白心情很不好,但她还是要说:“陛下,宫里正在谣传着一件您与那个人的不光彩的事,实在是不堪入耳呀。那个人的家世已经有污点,而且他的妻子又死得不明不白的,您再与他交往绝不会给您带来好处的。”
  伊丽莎白已经方寸大乱。艾米究竟是怎么死的?是自杀还是他杀?为什么会在宫里引起轩然大波?
  “你们,可以出去了,阿什利,派人喊沃尔辛厄姆爵士来见我。”伊丽莎白瘫倒在椅子上,脑子里一片空白。
  “我最高贵的女王陛下!”阿什利带着哭腔恳求着:“看在上帝的份上,您挑选一位体面的绅士结婚吧!谣言可畏呀。”伊丽莎白无力地挥挥手,神色黯然。
  一个没有固定住址、四处流浪的老妇人自称比日夜侍候女王的贵妇人更加了解伊丽莎白女王的闺房韵事,她在伦敦熙熙攘攘的大街上绘声绘色地说,女王的宠臣罗伯特勋爵曾送给女王一件衬裙作为礼物,而实际上,这衬裙里是一个婴儿,是女王和罗伯特所生的孩子,可惜不久就死了。
  鉴于女王对罗伯特的态度以及俩人常常单独相处的事实,宫中的人们首先觉得这一传说是可信的,于是这件新闻迅速传遍了全国。伊丽莎白倒没有像以往那样暴跳如雷,她表现得十分平静,以息事宁人的态度差人将老太婆送回原籍,而不是将她打入死牢处以极刑。谣传终归是谣传,伊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