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六团征战历程-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镇任副大队长,刘次恭任政委;命名五区游击大队为八路军山东纵队费县第三游击大队,马健任大队长,王杰任副大队长,朱琳任教导员。继后,在八路军一一五师民运干部巩 清太帮助下,费县抗日游击第四大队在六区峡成立,唐绍鼎任大队长,鲍天仇任政委。 1939年7月;中共尼山地委为统一领导地方抗日武装开展对敌斗争; 派组织部长冯起配合县委将一、四、五、六区抗日游击队,合编为八路军津浦路东支队第三团,续志先任团长,冯起任政委,团辖政治处、参谋处、供给处及4个营;其中一区游击大队为一营;营长李鹤轩;100 多人;30支步枪;五区游击大队为二营,营长马健;120余人;60支步枪;六区游击大队为三营;营长唐绍鼎,180多人枪;四区游击大队为特务营;营长续志先兼任;随团部驻柘沟;有200余人枪。其余各营均在本区范围内活动。 三团建立后,配合主力部队,积极开创蒙山前抗日根据地,打击 日、伪、顽势力。
7月,根据尼山特委的指示,县委决定将一、三游击大队及四区大队和续志先部组建为八路军津浦路东支队第三团,续志先任团长,尼山特委组织部长冯起任政治委员,李伯瑾任参谋长,张若林任政治部主任,王瑞任供给处主任。津浦路东支队三团下辖四个营:一营营长张镇国,政治教导员朱洪;二营营长马健,政治教导员朱琳;三营营长唐绍鼎,政治教导员鲍天仇;特务营营长续志先(兼),政治教导员任一人。
1939年5月,土匪刘桂堂打着“反正抗日”的旗号开进鲁中山区后,东北军于学忠将刘部改编为国民党“新编第三十六师”,刘桂堂任师长。不久,该部移驻费县境内。9月份,刘部驻扎十八村一带。刘部此次到费县时,曾深受其害的人民群众不计前嫌,仍按照统一战线联合抗日的政策,沿途欢迎刘部回原籍参加抗日。县委还派员慰问和联络,第一一五师东进支队、民运工作团、县委的领导,多次带慰劳品去刘部慰问和做统战工作。当时,刘桂堂曾表示愿意与八路军合作,共同抗日。
11月份,县委和津浦支队三团团部驻在万寿宫的仓房,三团参谋处、政治处及特务营均驻在蒙山前柘沟村。政治处驻在村东南一老百姓的菜园空房内,特务营分排、班驻在老百姓家。4日,刘桂堂秘派其一团团长刘世铭(诨号刘货郎)率部驻到柘沟村村西仅1公里的陈家庄、郭家庄。县委和津浦支队三团得知这一情报后,认为刘部已“反正抗日”,不可能对抗日武装出手,当时并未引起高度警惕,只是调一营到距柘沟1。5公里的邢家庄,做了些一般性的防御。6日晚9时,刘部一团团长刘世铭派人邀请津浦三团团长续志先去郭家庄他的团部开会,研讨解决军大衣的问题。津浦三团参谋处的干部都认为从刘桂堂的一贯人品来看,续志先不能去参加会议,以防有诈。续志先认为出于礼貌考虑参加为妥,于是个人毅然前往。续志先一到郭家庄,就被刘部扣留。第二天早上,刘部兵分两路突然将柘沟村包围。当时,虽然有哨兵鸣枪报警,但因多数同志尚未起床,来不及组织反击,除300余人突围外,特务营和三团团部的200余人被俘,枪被抢走。刘世铭将续志先和刘曦、马伟、李毅等200余人扣押了2天,经过交涉和斗争,续志先等人被放回,但枪支拒不归还。自此,刘桂堂的本来面目暴露无遗。
1939年11月上旬;刘桂堂匪军偷袭费县县委机关、三团团部和特务营,一手制造了“柘沟事件”。继后津浦路东支队第三团建制撤销。所属一、二营先后编入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六团,三营编为冀鲁边七团一营四连。
4、686团:山东战斗序列
第一次:1939年4月,调出第三营,扩建独立团,团长杨勇;
冀鲁边7团和蒙山大队
1940年10月,686团与冀鲁边7团、蒙山大队合编为6团。
5、
1943年2月26日,八路军总部发布精简整编的命令,并随即颁布编制表,要求于2月28日前,整编完毕。 2月28日,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即将山东所属部队的整编方案电报中央,即将第115师和原山东纵队的各旅番号一律撤销,其机关和军区、军分区机关按精兵简政原则合并。现各地区之部队,均属军区、军分区建制。 整编中,教导二旅与滨海军区合并,成立了滨海军区,司令员陈士榘、政委符竹庭。下辖四团、六团、十三团。其中六团即334团前身,十三团即335团前身。
原教导二旅六团改称滨海军区六团。并将山东抗日自卫军一团、教导第二旅特务2连、教导第五旅十五团一个连和临东赣游击大队并入六团。
原教导二旅旅长曾国华任团长,刘西元任政治委员兼政治处主任,贺东生任参谋长。 将教导第五旅缩编为滨海军区十三团。原教导五旅旅长梁兴初任团长,原教五旅13团政委覃士冕任政治委员兼主任。
撤销山东纵队二旅六团(336团前身)番号,以其一连、四连和警卫连编为莒中独立营,县长马骅、县委书记王建青分别任营长、政治委员。 1943年7月,父亲离开了他战斗过的第二支部队,调到山东分局党校。
35、
四、三支铁军
1、 686团第三营:教导第四旅………解放军第十六军
2、 686团第二营:22军195团的前身是由苏鲁支队、边联支队改编的115师教2旅5团,后为鲁南军区第5团,45年9月编入山东军区第8师为23团,后称山东野战军8师23团、华野3纵8师23团。该团战斗力很强,尤其善长山地作战和攻坚,在洛阳战役中该团1营首先突破洛阳东门城防获“洛阳营”称号。该团有115师686团2营营部及7、8两连的基础,是8师主力团,亦是22军主力团。
关于686团的沿革,其1、3营已清楚,分别发展为38军334团和16军139团。其2营及其红军连队沿革如何,还有诸多不解之处。近日找到一些资料,与各位兄弟探讨:
一、686团2营营部及7、8连,40年4月由营长刘炳才、教导员王六生率领进入峄县山区,与当地地方武装合编为峄县县大队,后编入 临郯费峄边联支队。41年8月,边联支队并入教导2旅5团(华野3纵队8师23团前身)。据洛阳营营史馆介绍:洛阳营一连是1928年成立的一支红军连队,曾参加过彭德怀、黄公略领导的平江起义,参加了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二连成立于1938年,曾建制于八路军总部警卫团;三连成立于1941年精兵简政时,是由编余干部组成的武工队和地方武装合编的连队;现编营属机炮连是1946年由营部机枪排扩建的。据此可知,洛阳营只有一个红军连。这涉及以下问题:1、40年4月的686团7、8连是否均为老红军连,还是其中一个红军连早已抽调后于38年重建?2、或者7、8连均为红军连,其中一个发展为洛阳营1连,另外一个后来不在洛阳营而在他部?
二、686团2营5连,39年5月陆房战斗后由2营副教导员王恩吉率领同地方武装合编为蒙山大队,40年10月编入教导2旅6团(38军334团前身)。
三、686团2营6连,39年5月陆房战斗后以6连为基础,与东汶支队合编为686团新3营。
终上所述,686团5、6连均在334团,7、8连中的一个在洛阳营,另一个不明。
686团2营营部带第7、8连先编入峄县支队,1941年3月该支队与边联支队合编,统称边联支队。1941年8月(或9月),边联支队(经过多次战斗伤亡而无补充只剩800人)与教导2旅5团合编,对外称边联支队,对内称第5团。当时保留原边联支队支队长万春圃和副支队长宋鲁泉的职务。5团团长贾耀祥(对外称副支队长),政委曾明桃,参谋长王六生,政治部主任杨永松。从上看,如果686团的两个红军连一直在峄县支队的话,此时才编入教导2旅5团。
关于115师特务团团长吴世安、政委王根培带两个红军连编入苏鲁支队的记载很多。如: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苏鲁支队》——张光中(时任苏鲁支队支队长)、彭嘉庆(时任苏鲁支队政委)叙述:(白彦战斗后)为加强苏鲁支队的战斗力,战后师首长命令师特务团团长吴世安、政委王根培带两个连队,于4月初编入苏鲁支队。吴、王均是红军干部,吴任副支队长,王任支队政治部副主任。
《罗政委关心我学文化》——吴世安(时任115师特务团团长)叙述:罗政委继续说道:“苏鲁支队是一支文化素质较高的部队,为了加强这支高素质部队的战斗力,我命令你和团政委王根培同志带两个红军连编入苏鲁支队。这次下部队,虽然你们的职务由正团降为副团,但是你们身上的担子却更重了。”
《回忆苏鲁支队的战斗历程》——岳邦治(时任3营某连副政指)叙述:1940年2月,苏鲁支队参加白彦战斗,在阻击战斗中,伤亡很大。战后,一一五师首长很重视苏鲁支队建设与发展,随即命令师部特务团团长吴世安、政委王根培带两个连编入苏鲁支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95团团史》摘选中叙述:一一五师为尽快提高我团(即苏鲁支队)的战斗力,在1940年4月决定,将师特务团两个连,编入我团建制。后面又详细说:一一五师为尽快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早日成为坚持抗日战争的正规武装,决定将一一五师特务团两个连队,另配重机枪两挺,编入支队建制。这两个老连队是从山西来的部队,它曾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和鲁西梁山等战斗,每连有4挺至5挺机关枪,人员也较充实,每连有130余人…
从以上看,师特务团两个连在1940年4月编入苏鲁支队是确定无疑了。
3、686团第一营:中国人民解放军机步第334团的前身是由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老革命家领导的湘军独立五师一团,于1928年7月22日在平江起义中诞生的红军团。平江起义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继南昌、秋收、广州起义之后,又一次重要的起义。7月24日由此团为骨干组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在我军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团队前身经历了井冈山斗争,创建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平江起义老战士杨梅生被红五军授予〃爬城将军〃称号。1930年6月后,这个团相继编为中央红军3军团第5军、3军团第4师,参加了中央苏区一至五次反〃围剿〃斗争。二连在第四次反〃围剿〃中被红三军团授予〃战斗模范连〃称号。在赣东草台冈攻占霹雳山战斗中,团长彭绍辉左臂连中两弹负重伤,从此成为〃独臂将军〃。第五次反〃围剿〃,八连被红三军团授予〃以少胜众,顽强防御模范连〃称号。二连连长罗克桂历次反〃围剿〃英勇善战,被称为〃铁脑壳〃;他带领全连在江西金溪浒湾战斗中,以少胜众,创造了歼敌五百余人的光荣战例。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3军团第4师在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时刻,关键一战,进占界首,付出了先后牺牲两任团长及数百人的代价,最终完成了掩护军委渡过湘江的任务。在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