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六团征战历程 >

第63部分

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六团征战历程-第63部分

小说: 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六团征战历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汶口遇险后,“服务团”又继续赶路,跑步前进越过津浦铁路上敌人的填充锁线,经泰西、东平、湖西、鲁西、进入冀南根据地。8月,冀南军区派一个团护送过平汉路。平汉路是“服务团”赴延安途中最难逾越的一道封锁线。第一次过平汉路时,部队刚接近铁路,就被日军发觉。由于行动暴露,只好暂时撤退。过了十多天后,冀南军区派出一个营,再次护送“服务团”过平汉路。营长带一个突击组,迅速摸到哨所前,解决了敌哨兵。“服务团”立即跑步越过铁路,一口气跑了十几里,进入冀西武安山地区。随后,“服务团”又在部队的护送下,到达八路军总部。当时正是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的后期,八路军部队经常转移,“服务团”西去的路线因敌人的严密封锁而无法通过,他们只好等待时机,随同总部转移到太行山区。 


9月,徐向前由山东经八路军总部去延安,总部派了两个团护送,预备一旦在通过同蒲路和汾河封锁线发生情况时就硬打过去。总部让“服务团”和徐向前同行。在从八路军总部到延安的途中,“服务才”连闯五道封锁线,有时一个晚上要行军70多公里。1940年12月26日下午,经过艰苦跋涉的南方各省参加七大的代表,终于到达延安。其中广东的代表从1939年12月底算起,整整历时一年多,跨越11个省,行程万余里,可谓一次艰苦的“长征”。他们在新四军、八路军的掩护下,全部安全到达延安,这也是个奇迹。



31、

    1944年7月底,山东军区为了占领泊里地区,发起讨伐伪滨海警备军李永平部的“讨李(永平)战役”。
    李永平系青岛日军第五混成旅团直接指挥的伪滨海警备军司令,其部约3500人,盘踞在以泊里为中心的日照、胶县、诸城边区。讨李战役,参战部队以滨海六团、军区教导团、炮兵团、特务连组成右纵队,由滨海六团团长贺东生、政委吴岱指挥,兵分三路,自两城以北地区向东北进攻;以滨海十三团、军区骑兵连组成左纵队,由滨海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兼十三团团长梁兴初、政委刘西元指挥,兵分两路,从市美地区向西南出击,形成对敌两面夹击之势。此外,新一一一师六六二团在障日山,六六六团在两城附近,独立团在马耳山地区,配合地方武装阻击诸城、日照援敌,保障主攻部队侧后安全,掩护破坏诸(城)日(照)公路的群众;十三团第三营、莒中独立团、日北县大队、诸城县大队、区中队及民兵,牵制莒县、诸城、日照各据点的敌人。战役自7月24日晨开始,至8月25日胜利结束,计攻克大小据点40余处,摧毁碉堡300余座,共毙伤敌伪军380余名,俘300余名,击毁敌汽车6辆,缴获机枪6挺、步枪300余支、短枪30余支,其它物资甚多。此次战役,我军收复了诸胶边大片土地,解放了30多万人民,控制了日(照)诸(城)公路大部和海(州)青(岛)、诸(城)胶(县)公路各一段,进一步改变了滨海区的抗战形势,巩固与发展了滨海与胶东两区的联系,收复了诸胶边大片土地,藏马大部分地区获得解放,五莲山区和藏马山区连成了一片。


32、几次改编


    686团团部: 
1937年8月686团团部-1940年教2旅6团团部-1945年8月,山东一师1团团部-1946。10东北1纵1师1团团部-1949年2月,38军112师334团部 

直属队: 
686团侦察连-1938年115师补充团3连-337团3连 
686团特务连-1938年115师补充团12连-337团8连 

686团1营-1940年教2旅6团1营-山东滨海军区6团1营-1945年8月,山东一师1团1营-1946。10东北1纵1师1团1营-1949年2月,38军112师334团1营 

686团1连-1940年教2旅6团1连-1943年,滨海军区6团1连-1945年8月,山东军区一师1团1连-1946。10东北1纵1师1团1连-1949年2月,38军112师334团1连 
686团2连-1940年教2旅6团2连--1943年,滨海军区6团2连1945年8月,山东军区一师1团2连-1946。10东北1纵 
1师1团2连-1949年2月,38军112师334团2连 

686团2营- 临郯费峄边联支队(40年4月与峄县县大队合编而成) -41年并入115师教2旅5团(5团由苏鲁支队编成,苏鲁支队前身为鲁南人民抗日义勇队) 115师教2旅5团 - 鲁南军区5团 - 山东野战军8师23团- 华东野战军叁纵8师23团 - 22军65师195团 

686团3营-东进支队1团 -鲁西独立旅1团-343旅黄河支队1团-1940年,教4旅10团-冀鲁豫11分区10团-1946年8月,杨苏纵队2旅4团-1946。10晋冀鲁豫1纵2旅4团-1949年2月,16军47师139团-1998年,16集团军46师139团(红十二团) 

686团9连—教4旅10团7连—教4旅10团4连-1946。10晋冀鲁豫1纵2旅4团4连-1949年2月,16军47师139团4连 
686团10连—115师独立团(鲁西)10连—教4旅10团3连—139团3连 
686团11连—教4旅10团11连—139团8连 
686团12连—教4旅10团12连—139团9连 

疑问: 
1、334团8连红4师11团5连,后编入686团。 
2、山东八师二十三团一连为686团部队 
3、686团2营5连,39年5月陆房战斗后由2营副教导员王恩吉率领同地方武装合编为蒙山大队,40年10月编入教导2旅6团(38军334团前身)。 
4、686团2营6连,39年5月陆房战斗后以6连为基础,与东汶支队合编为686团新3营。 
5、6连后来在教导4旅11团 

    边联支队与教2旅5团合编时可能有4个红军连

据《红三军团史》称,1940年4月,686团2营营部带第7、8两连与峄县大队合编为边联支队。

八路军苏鲁支队在1940年4月接收了115师特务团团长、政委带来的两个红军连和一批红军干部,这两个连应是115师原特务营的,至于两连到苏鲁支队的位置,说法不一:

1、一为1营3连,一为2营6连。
2、一为2营6连,一为支队特务连。
3、两连都编在2营。

1940年10月,教导2旅组建。11月,苏鲁支队正式改编为2旅5团,步入主力部队行列。为行动方便和保密,对外仍称苏鲁支队,对内称第5团。

1941年8月,边联支队编入教导2旅5团,团部不变,对外使用边联支队番号,对内使用第5团番号,苏鲁支队番号停止使用。当时下辖3个大队(营):

第1大队——边联支队部队编成,推测主要是原686团2营第7、8两连。
第2大队——教导2旅5团原1营。
第3大队——教导2旅5团原2营。

教导2旅5团原3营营部带第10、11连调入鲁南尼山支队为第1大队,9连编为团特务连。另一说5团原3营9、12连与边联支队3大队(苍山大队)合编为5团1大队。

此时,边联支队与教2旅5团合编可能会产生4个红军连。无论结论准确与否,该团经历1942年困难时期后,只有4个连的建制了,这4个连中,原3个营各缩编为1个连,另在苍山新建了1个连。当时鲁南老3团也只有5个连,整个鲁南地区就只有这9个连的主力部队。所以,今天海防18团洛阳营的前身诞生时间并不长,1945年才组建。但该营1连却是发源于平江起义,也是浙江省军区唯一的一个红军连队,毫无疑问是686团的,也可推断是2营7连或8连。合编时的4个红军连,只保留了1个,不能不说战斗的残酷。

    686团2营营部带第7、8连先编入峄县支队,1941年3月该支队与边联支队合编,统称边联支队。1941年8月(或9月),边联支队(经过多次战斗伤亡而无补充只剩800人)与教导2旅5团合编,对外称边联支队,对内称第5团。当时保留原边联支队支队长万春圃和副支队长宋鲁泉的职务。5团团长贾耀祥(对外称副支队长),政委曾明桃,参谋长王六生,政治部主任杨永松。从上看,如果686团的两个红军连一直在峄县支队的话,此时才编入教导2旅5团。

关于115师特务团团长吴世安、政委王根培带两个红军连编入苏鲁支队的记载很多。如: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苏鲁支队》——张光中(时任苏鲁支队支队长)、彭嘉庆(时任苏鲁支队政委)叙述:(白彦战斗后)为加强苏鲁支队的战斗力,战后师首长命令师特务团团长吴世安、政委王根培带两个连队,于4月初编入苏鲁支队。吴、王均是红军干部,吴任副支队长,王任支队政治部副主任。

《罗政委关心我学文化》——吴世安(时任115师特务团团长)叙述:罗政委继续说道:“苏鲁支队是一支文化素质较高的部队,为了加强这支高素质部队的战斗力,我命令你和团政委王根培同志带两个红军连编入苏鲁支队。这次下部队,虽然你们的职务由正团降为副团,但是你们身上的担子却更重了。”

《回忆苏鲁支队的战斗历程》——岳邦治(时任3营某连副政指)叙述:1940年2月,苏鲁支队参加白彦战斗,在阻击战斗中,伤亡很大。战后,一一五师首长很重视苏鲁支队建设与发展,随即命令师部特务团团长吴世安、政委王根培带两个连编入苏鲁支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95团团史》摘选中叙述:一一五师为尽快提高我团(即苏鲁支队)的战斗力,在1940年4月决定,将师特务团两个连,编入我团建制。后面又详细说:一一五师为尽快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早日成为坚持抗日战争的正规武装,决定将一一五师特务团两个连队,另配重机枪两挺,编入支队建制。这两个老连队是从山西来的部队,它曾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和鲁西梁山等战斗,每连有4挺至5挺机关枪,人员也较充实,每连有130余人…

从以上看,师特务团两个连在1940年4月编入苏鲁支队是确定无疑了。这里的思考是:前两红军连(1940年4月编入)和后两红军连(1941年8月编入)有没有可能是同一个?也就是说,师特务团的两个红军连是不是686团2营的第7、8连?在《苏鲁支队》一书中,绝大多数人对1940年4月编入的师特务团两个红军连的前身和番号没有丝毫提及,对1941年8月编入的边联支队内是否有红军连队也没有说明。“两个没有”真的好奇怪啊。

另外,当时苏鲁支队防化参谋傅青的回忆文章《回忆苏鲁支队的组织沿革和主要战斗》一文中这样写到:“我1940年3月底去报到时,已没有营(指苏鲁支队警卫营)的建制……苏鲁支队直辖三个营和一个铁道队一营长刘清如,教导员为宋学敏,辖一、二、三连,后一一五师抽调其特务团两个红军连编在一营,教导员也换成同来的红军干部刘登远。一连是湖南平江暴动中诞生的老红军连队,二连是在山西成立的、建制属十八集团军警卫团的一个连队






33、八路军一一五师入鲁初期战斗序列


   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部、三四三旅全部及三四四旅一部,从1938年6月到1940年7月,先后进入山东和冀鲁豫地区。
  (一)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
  1938年8月,一一五师三四三旅政治委员肖华率旅机关一部从山西出发,于9月27日到达冀鲁边区乐陵城。旋整编部队,成立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辖第五、第六和津浦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肖华,参谋长邓克明,政治部主任符竹庭。
  第五支队 1938年初,由一一五师三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