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无题江湖 >

第26部分

无题江湖-第26部分

小说: 无题江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在此时,殿外忽然暴风大雨,雷震电光。这一下全无任何征兆,众人猝不及防。加之殿内俱是女子,顿时便乱成一团了。那红衣女子临危不乱,高声道:“姊妹们不必慌乱,这只不过是寻常天变而已。大家且互相照应,切莫自乱阵脚。”声振大殿,虽是在巨雷声中,众人仍是听得一清二楚。李思心中一凛:好深厚的功力。众女听得此言,方才稍稍稳住阵脚,不似先前那般慌乱了。那红衣女子和李思双双起身来到殿口,以观天象。

  待二人来到殿口,这殿外早已是乌云遮日,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云间电闪雷鸣,照得院外殿内,明暗闪烁不定。忽听一声巨响,一道巨型霹雳从天而降,正中那院中的参天古树。这古树竟然被一劈为二,在这冉冉散开的青烟里竟然窜出了一条粗如人腰的红色巨蟒。

四十四、红蛇
这红蛇口中吐着红信,便直直朝两人奔来,声势倒也骇人。殿内已有人眼尖,瞧见此蛇,刚刚稍稍平息的众人复又乱作一团,惊呼声,尖叫声此起彼伏。李思眉头紧皱,沉声道:“姊姊且退回殿内主持大局,这劳什子便交与小弟我了。”那红衣女子似乎对李思颇为相信,点头道:“如此,小郎小心了。”说着自去殿内安抚受惊的众女。

  李思既无旁顾之忧,深深吸了一口气,冲入大雨之中,迎向那张着血盆大口的红色巨蟒。大雨迷蒙,视线多少有所受阻,可如果任其闯进大殿,则后果不堪设想。李思无可奈何,只得以己之短攻敌所长,在暴风雨中迎战这红色巨蟒。

  疾进中,李思不断思索着作战方案:此时那铁桦木剑要是在手,亦可大大增加胜算。正寻思间,突觉手上一沉,那铁桦木剑竟已赫然持在右手。李思心中大感疑惑,可此时哪里容得他细想。说时迟那时快,这红蛇已然欺身李思近前,蛇口大张,由于其咽喉部的蛇肌有极强的扩张和收缩能力,看光景,这一口便能把李思整个吞入腹中。

  李思看得分明,足尖一点地,腾身跃起,在空中闪身避开来势。那红蛇收势不及,只听得“咔嚓”一声,一口咬空。李思身在半空,双手紧握铁桦木剑,高举过顶,瞅准了时机,以泰山压顶之势,自上而下,向蛇颈猛地斩落。

  一声闷响,李思这一剑正中蛇颈。巨大的蛇头被重重地贯在那青石路面上,轰然巨响,水花四溅。那红蛇受此重创,嘶嘶鸣叫,蛇身扑簌簌不住收缩,在院内到处翻滚,蛇尾所到之处,树折石走,无坚不摧。片刻间,这雅致的庭院已是一片狼藉。

  李思也不好受,这一剑虽然斩实,可这红蛇肉大身沉,皮糙肉厚。这一剑非但未把蛇头斩落,自己反倒被震起足足三丈有余。李思身在半空,兀自觉得两膀发麻,虎口剧震,心中诧异:好家伙,皮厚竟然如斯。   

  好半天,这红蛇方才停歇。但见其盘起蛇身,昂起蛇头,直盯盯望向李思,便再也不动弹了。李思顺势抹了抹脸上的雨水,翩然落在红蛇面前。见其蜷盘成圈,昂首蓄势,不由心中微微一动:好家伙,终于学乖了呢。

  此刻那红衣女子已把殿内的众女疏散,安顿妥当。这才仅留了几个贴身侍女,来到殿口为李思观敌了阵。红衣女子细观这雨中对峙着的一人一蛇。只见那红蛇蜷盘成团,有如一座小山一般矗在院中,这扬在半空的蛇头离地足有三丈,正虎视眈眈,死死盯住李思。不由暗自心焦,颤声道:“小郎多加留意,此物凶猛。”李思仅举左手示意,右手引剑,双目不离蛇头片刻。

  这红蛇先前过于托大,贸然窜出,满拟一口气便能将李思吞进肚内。不想李思身怀绝艺,这一扑不中,蛇身极长,所有弱点俱都暴露在外,方被李思有机可乘,吃了个不大不小的暗亏。此番行打圈昂首之态,乃是隐藏己身所有弱点,昂首以待,以己身最强之利牙伺机出击,呈后发制人之势。李思平时虽非经常采集蛇毒,但对蛇类的打圈昂首的习性还是有所了解。当下亦是按兵不动,凝神迎敌。 

  院外仍是风雨交加,院中积水越来越多,这红色巨蟒原就善于游水,在雨中作战时间拖得越久对李思越是不利。李思心中肚明,虽是焦急万分,但也不敢贸然出击。雨势越来越大,李思暗道不妙,终究按耐不住,行险着,挥剑刺向蛇首。

  这红蛇早已蓄势待发,此刻见李思身有破绽,蛇头一低,闪电般地窜向李思。这一下来势奇快,李思躲闪不及,被蛇头撞个正着,忙举剑架住蛇头,此刻这红蛇的两只大如茶盏,亮如明灯的蛇眼与李思近在咫尺,正直勾勾瞪视李思。李思直瞧得心底发毛,这蛇额上有云豹状的大片花斑,眼背及眼下俱有黑斑,一股蛇腥涌来,几欲作呕。那蛇头忽地猛然一抬,李思顿觉一股大力涌来,连人带剑,被一下掀至半空。

  李思在空中好不容易调整身形,俯身下望,但见那红蛇张着巨口,自下而上,疾速袭来。眼前黑洞洞的一张血盆大口,李思心中大骇,危难时刻,耳中传来红衣女子的惊呼,潜力勃发。李思双目圆睁,看清来势,双手握剑,人剑合一,直直射入这蛇吻之中。

  “噗哧”声响,这一剑正扎入红蛇的上颌软肉。那红蛇大是吃痛,狂性大发,蛇头狂摇。李思牢牢抓住铁桦木剑,随蛇头一起摇摆不定,似一叶小舟在暴风雨中起伏飘荡,摇摇欲坠。猛摇了数下,这红蛇终是把上颌的铁桦木剑甩脱。剑刚脱出,一道血剑飞溅而出,血流如注,与那雨水合流,片刻间似乎把地上也染红了。

  李思手不撒剑,这一下又被甩上半空,只不过这次比先前两次要高得多而已。待李思落至半空,这红蛇忍痛复又昂首出击。李思举剑劈落,不想这蛇头在空中一个转折,避开木剑。李思招式用老,同时听得脑后恶风不善,暗道不妙。身在半空,躲闪不及,正被那红蛇的蛇尾缠个正着。

  蟒蛇的缠绕性本就极强,这红色巨蟒体形如此粗壮,被其缠绕的后果可想而知。李思只感巨箍锁身,气为之一窒,忙运起橙阳神功,死命抵抗。重压之下,激发了李思的求生本能,平日里点点滴滴积累的橙阳神功发挥到了极致,无论这红蛇如何使力缠裹,终是再也无法收紧丝毫。 那红蛇一着得手,原想把李思缠紧缢死,可运力收紧蛇身,只感到象是缠住了铁铸钢柱一般,竟是无法缩紧半分。当下,竖起蛇尾,死命地向地面砸去。

  李思顿觉耳畔生风,向地面疾速俯冲。“砰”地一声巨响,虽是隔着蛇身,李思亦是感到气血翻涌,五脏六腑便似颠倒了一般。那蛇身微微一松,复又收紧,再次缓缓竖起,继续俯冲砸地。如此反复数次,李思再也无法抵挡。这一下来得甚是猛烈,李思浑身剧震,喉头一甜,喷出了一大口鲜血。恍惚间,李思看见那蛇吻扑面而来,片刻后这无边的黑暗便已把自己完全吞噬了。

四十五、魔炼
李思似在无边无际,无依无着的广袤黑暗中上下沉浮漂移。既感觉不到红蛇裹身的强烈窒感,又无那大雨淋漓的湿潮之腻,唯一的感觉只有那浑身上下撕心裂肺般的剧烈疼痛。也正是这阵阵剧痛才使得李思保留了这残存的意识,不至于完全湮没在这虚无之中。出生至今,李思还是头一遭如此仔细,如此认真地体会,甚至可以说是享受这钻心的痛楚。念及此处,李思不由暗自叹气,自嘲道:“这切肤剧痛原来亦是如此珍贵,要不是这痛感萦绕在身,恐怕我便真要陷入疯狂之中了。”

  正寻思间,这万般痛楚竟然一扫而空,再也无法感觉半分了。李思万念俱灰:看来连老天爷也把我抛弃了呢。就在此时,李思身体内不知是何处忽地一动,似鲜花初绽,如小鸡破壳,虽是极其轻微几不可闻,却又是感觉如此清晰,如此真实。李思张口纵声疾呼,却发不出半点声音;双目圆睁,眼前亦是无边黑暗。恍惚间,似有一线光亮射来,耳中隐隐传来嗡嗡声响,鼻尖猛然一酸,体内的异动如洪水决堤,一发不可收拾地瞬间袭遍全身。

  片刻后,李思象是包裹在一片温润之间,舒泰以极。似冰雪消融,春回大地,李思被封存的五感渐渐恢复。体内的阴阳二气已然无丝毫的互冲互犯,反之竟相互结合,共同游走在全身经络当中。李思细细体味着这无比的幸福之感,象是重回到了慈母的怀抱一般,禁不住热泪盈眶,不能自已。百感交集,感慨万千之际,李思似乎觉得有人在轻抚己背,不由双眼一睁。初时模糊,逐渐明朗清晰,只见得师父廖然正笑吟吟地注视着自己,一脸关切。再向四处打量,感觉如此熟悉,非是别处,正是那竹居卧室。

  廖然见李思清醒过来,这才长长出了口气,笑容一敛:“小思,吓死为师了。怎么这么不听老人之言,这次要不是阴前辈回房取物,正巧撞见你走火入魔,及时出手相助。今天你恐怕不但武功尽废,连那小命也要不保了。还不快谢过阴前辈救命之恩!”廖然劈头盖脸的一顿数落,自是没给李思半点好脸色看。李思自已也知道这一次实在太过冒进,非常侥幸才能安然无恙。当下,一骨碌翻身下床,对着阴玄一躬到地,口中毕恭毕敬:“多谢阴前辈再造之恩,晚辈贪功心切,鬼迷心窍,险些铸成大错。晚辈性命是小,让前辈担惊是大,此刻晚辈我亦是无话可说,甘受一切责罚。”阴玄呵呵笑道:“小郎哪里的话,老朽只不过举手之劳而已,小郎无须太过在意。”阳幻也道:“所谓结果好一切都好,小郎也不必太过自责,你师父说话重了点亦是太过担心你之故。”李思低头道:“多谢阴前辈和太师祖,晚辈省的,实在无面目见人了。”廖然仍是不依不饶:“嘿嘿,小思,你也知道没脸见人了啊。枉为师平日里再三嘱咐:练功须循序渐进,切忌急躁冒进。可你却把为师的话当作耳畔春风,今日真该让你好好吃吃苦头。”阳幻沉声道:“廖小郎,老朽知道你爱徒心切,可小郎既是已经知错,看在老朽的薄面上,且放过他这一回吧。”阴玄笑着接道:“阳老儿所言正是。廖小郎且先消消气,老朽当个和事佬,大家下不为例,你看如何?”廖然无可奈何,狠狠瞪了李思一眼,轻声叹道:“既然有阴前辈和太师父为你撑腰,为师自是奈何你不得。也罢,只此一回,要是再犯,为师定不轻饶。”阴玄听言直冲李思示意,李思心领神会,来到廖然近前,躬身施礼:“多谢师父宽宏大量,饶恕了徒儿此番行径。对徒儿这等劣徒,师父竟也如此悉心。徒儿虽是愚钝,亦能感同身受。从今往后,徒儿自当洗心革面,不令师父蒙羞,不负师父所望。”廖然并不作答,气是已消了大半,可脸上仍是不假颜色。李思察言观色,心知肚明,看来这一场风波终是平息。

  四人经此一闹,再无睡意。阴阳二老仔细询问了李思走火入魔的情形,李思自是据实以告。廖然疑惑不解:“小思,那桃林中的红衣女子果真便是我们在渤海国所遇的五行教红脸之人?”“不错,只是在年龄上有所出入,桃林中的红衣姊姊要比徒儿年长数岁。”廖然沉吟片刻:“依你所言,似乎与那红衣女子渊源极深,莫非是那前世姻缘不成?”阴玄低笑道:“魔非外来,出自己心。究其实,都是小郎的各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