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女教皇 斐涅薇-第2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一个极具有象征意义的镜头,因为这个镜头的整体背景和色彩与整部影片都有一种莫名的脱节感——如冉闵,怎么会有如此巍峨的宫殿?如百姓,怎么能够衣衫整洁干净?如军士,怎么能够统一了兵器身披盔甲?这一切分明是如此虚幻,而所有人都看得出这种虚幻。然而就是这样的虚幻和昂扬,却又如此契合这一部电影到如今的境地。
那是一个文明的荣光,那是汉人们的希望,那是一个美好的梦境,也是真正的汉帝登基应该有的样子,成秋屏只是将这些在所有人心中虚幻的一切与现实交汇。不是草草加冕,也并非兵荒马乱,冉闵的登基应当是这样,天命所归!
呼号声连续不断地响起,虚无的殿堂中冉闵走向大殿门口。就在他站立在台阶上的那一刻,原本阴翳的天空忽然放晴,整个画面鲜艳了起来……
这是成秋屏所给予的“神迹”,不过是在色彩的灰度和饱和度上稍微做了一点手脚,却在这个时候让影院中的所有人都不由心旌动摇,不自觉代入了那些祈盼着这一切的人的立场。久阴乍晴。如何令人不动容?
除了一开始的一点,成秋屏说是在拍摄冉闵,实则一直在侧写着这个民族的群像,对于冉闵的塑造,也不过显得他和其他的军士一样奋不顾身地拼杀罢了。但是当这个人坐上帝位的时候。所有的观众却没有一丝一毫的质疑。因为他们看见的,不是登基的一个冉闵,而是承担了整个天下。整个民族的这一支乞活军的缩影。
冉闵就是乞活军,一切就是这么简单。
成秋屏环视四周,几乎所有人脸上都带着某种毅然决然的神色,那么坚定。
假如不是历史注定了之后的一切……成秋屏嘲讽似的勾了勾嘴角。
剧情继续,依旧是战场。带着这一支乞活军,冉闵所向披靡。他的每一次战斗,几乎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一次又一次。都是奇迹。这是多么让人振奋人心的事情呢?如同奇迹一样的领袖。
但是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任何一个奇迹在无法维持下去之后,就会死得比什么都惨。
观众们为了冉闵一次又一次的胜利而感到欣喜。他们已经完全代入了华夏人的立场,有如何不会因为这华夏历史上最伟大的英雄而动容呢?
未曾一统天下而称大帝者,唯冉闵一人也。
这是一个混乱的时代。战乱之外还有瘟疫与饥荒。不同于四处劫掠的胡儿,冉闵部属需要更加稳定的环境,而大量的老弱妇孺也需要食物。他们永远都处于饥饿的边缘。每一次在战争之前,他们都必须将所有的食物精打细算。
今年依旧是饥荒,这似乎已经没有什么必要再强调了,因为饥荒才是常态,吃人才是常态。又一场战争即将爆发,而此时冉闵部属中已经没有了多少粮食。为了不让他们的家人饿死,乞活军将粮食分给了四十万百姓。在他们的计划中,战争胜利之后自然可以从胡虏那里抢来食物,又或者会是完全字面意思上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在如今这个世道,谁还能够说自己干干净净的呢?
和一开始冉闵率领乞活军相比,如今的乞活军似乎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依旧是破败不堪的盔甲或者大多数人仅仅是破烂的布衣,不够规整的武器还有人拿着的是农具,唯独一点,那些浑浊的眼睛中间似乎多了希望,多了坚定。
乞活军的存在本身就是这个民族的希望,它庇佑着这个民族,保护着这些人。
如同以往无数次一样,敌强我弱,两军交战
第285章 太阳死了
如何表现一场战争的严酷?其实真的不必要采用多么华丽的手法,多么精细的镜头,只需要展现那些毫无来由毫无预兆的死亡,就已经足够。这一连串的镜头是从一个普通的士兵开始的,是再典型不过的冉闵军队中军士的样子,面黄肌瘦,衣衫不整,身如枯柴。
他手中的武器是一根尖端被削好的竹棍,多多少少还有几分攻击力,握着这一杆算不上武器的竹竿,他向前冲去——捅穿了一个敌人的躯体。
然后就在下一秒,一把闪着寒光的刀从天而降,在他背后划下深深的裂谷!他的双手还握着竹竿,但人就这么轰然倒下!
镜头移动到执刀者的身上,那是一个骑在马上、大声呼喝的胡人,他居高临下地屠杀!不断有人倒下,有鲜血喷涌而出!镜头随他背影前行,直到这人的身形突地一顿,画面快速转向他的侧面,却见一支箭已经穿透了他的胸腹,直直从背后穿出!
镜头回放,那箭从这人的身体中退出,回到拉弓之人的手中,只见一名汉军将领于乱军中拉弓射箭,将一个又一个胡人射落马下!
但乱军之中谁能保证安全?当他再一次拉弓的时候,一支被投掷而出的长枪贯穿他的躯体,将他活生生钉在了地上!
这一系列的镜头集中在短短两分钟不到的时间里,伴随着嘈杂纷乱的战场上的呼喝声,让所有的人都禁不住背脊发凉,被那无处不在无法逃避的死亡所震惊!然后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声音终于大声呐喊——
“杀!!!”
寒噤终于从尾椎升上了脖颈,几乎是遏制不住的,所有的观众都打了个冷战。
镜头一转,总算是对准了这部影片的主角。
这是个极为让人震撼的画面。那群胡人弯弓斜向,在一声“放”之后,那箭支几乎遮蔽天空,而画面陡然一转,一片士卒就这样毫无抵抗力地倒下,*裸的杀戮就在这里,而一匹骏马飞跨过这一片尸体,一道寒光在阳光下闪耀,冉闵就这样冲了出来!
一个低沉的男声混杂在喊杀声中,低低响起。
“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凛冽的朔风捶打着战旗。似乎要把那旗帜撕碎才会甘休!鲜血从尸体中流出,但来年的时候,这些血腥的东西将会成为最好的养分。使得这里水草丰茂!骑在马上的胡人依旧是骄横的样子,他们已经杀了太多的汉人了,而他们说要杀光汉人,在江南牧马……如何,忍得!?
“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镜头一下子对准了乞活军,那些面孔或许饥饿、或许枯瘦,但那些面孔上没有恐惧,没有畏缩!如果说忍辱求生也已经无法再实现,那么,就让这群人轰轰烈烈地去死!死在他们应该死的地方。为了那些饥饿的儿女,为了那些痛苦的妇人,为了那些求一埋骨之地不可得的冤死的族人!人浪汹汹!而在浪尖上。那少年成名的将军咬着牙拼杀!他的伟大并非在于其武力或者文才,而是因为古往今来再没有第二个人,如果没有他,整个汉族就没有未来!他的功绩无人可比,纵使卫青霍去病青史留名。亦然不能!
“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男儿郎的吼声汇聚在一起。已经取代了喊杀声。所有人都在嘶吼着唱出这首诗,即使他们手中拿着的仅仅是木棍,农具,即使他们衣衫不整更不要提精制的弓箭。谁在乎那些评论家说什么这是苦中作乐积极向上?因为一个共同的信念走到了这一步的他们,怎么会在乎?
“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属于胡人的箭支无法贯穿冉闵的盔甲,却贯穿了他的肩胛!他只是咬牙拔下那箭支,继续向前拼杀!
“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朔风凛冽!朔风凛冽!卷起了沙场上的烟尘,也卷起了无边的血腥气!谁能百战不败?可冉闵身后已经无路可退!
“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地方的战旗被砍倒,下一刻立功的战士被锋锐的刀刃划开了脖颈!他们奋力地拼杀,为了自己被凌虐致死的妻子,为了自己活生生饿死的孩子,为了浑浑噩噩苟活至今的自己!令人作呕的鲜血扑撒在脸上,脚下的残肢让人一不小心就要摔倒。但是谁在一?谁关心?乞活军的每一次战役都是生死之战,他们想要活,就必须胜利!想要胜利,就必须去死!于是他们为了活,就去死!
“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旁……”那吟咏的声音是如此绵长,像是厚重的号角,在人心底重重践踏!然后下一刻,战鼓被狠狠砸响!
“胡无人!汉道昌!陛下之寿三千霜!”
再一次无法遏制的全身战栗,成秋屏分明看见坐在她旁边的易水舆握紧了扶手。
“但歌大风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在《三国演义》中,成秋屏曾经提到过大风歌的典故,当这群已经失去了大汉帝国庇佑的汉人们再度提起大风歌的时候,一种无法言说的苍凉和愤怒如同刀子一样捅进所有人的心里。
当年齐唱大风歌,而今,庇佑大汉的猛士在何方?
但歌大风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由不得这群人再多想,雄浑的男人们的声音在不断重复那一句话!
“胡无人!汉道昌!陛下之寿三千霜!”
杀尽胡儿,方有我大汉安宁!封狼居胥,远驱胡人三万里!
陛下之寿三千霜,是愿陛下长命三千年,带领乞活军复大汉河山,还是愿高祖在世,没有三国乱相,没有五胡乱华,大汉雄踞天下。万国来朝?
他们是在为谁唱这一首大风歌?是为了谁成为猛士守四方?
又或者,只是身为汉人被欺辱屠杀凌虐践踏数百年到了绝境之后那无望的祈盼?那一统天下四百年的大汉为何会一朝崩塌?为何会没有人再能庇佑大汉子民?为何诸侯争斗不休而使得异族趁虚而入?他们唱着大风歌,只是期望有那么一位高祖复我汉家荣光!
这是多么豪迈的一幕,可是所有的观众都禁不住流泪。穿过时空,穿过世界的壁垒,那古老的王朝,古老的民族深刻的隐痛在他们身上发作,厚厚的痂下,伤口未曾愈合,它曾经在那里流血化脓。试图愈合的时候又一次一次被狠狠撕裂,已经无法真正恢复。属于这个苦难民族的伤口已经成为了一种象征,谁也无法摆脱刻在骨子里的那些东西。
“胡无人!汉道昌!”如此张扬而令人震撼的话。战士们咬着这一句话冲杀,如同巨浪狠狠拍打着礁石,就像无数次他们做的那样,面对比自己强的敌人,依旧用尽一切力量去求胜!
就像在此之前的多少次战争一样。战争依旧悲壮得令人动容,但没有人怀疑胜利本该属于这群为了民族而战的人。
但是,那攻势一次比一次弱。
倒下的尸体越来越多。
被分发给饥饿的平民的军粮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饿瘪了肚子的军士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
可是没人觉得这有错。如果不再发下粮食,他们的妻子,儿女,父母都会饿死。
假如……假如他们真的战败了的话。只是因为他们还不够努力,只是因为他们还不够拼命。
然后假如变成了真实。
真像是个笑话。
一支军队为了保证平民活下去,将所有的粮食分发。于是输掉了战争。
真像是个笑话。
可这特么的居然不是个笑话。
谁让冉闵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庇佑族人们组成了军队,为了族人们登基为帝,即使手握大权依旧没有忘记自己最